內鏡下POEM手術,幫助花季少女解「吃飯難」

2020-12-15 騰訊網

近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鏡中心成功為一名13歲少女開展賁門失弛緩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POEM手術)。POEM手術是內鏡下微創手術難度最高的4級手術之一,需要高超的內鏡技術及操控能力。一年來,該中心在副主任劉漢雄和副主任醫師彭昌能的主持下,已成功完成了28例POEM手術,為賁門失弛緩病人解除了病痛。目前,該院內鏡中心POEM微創手術治療已處於湖南省先進水平。

病人在插管麻醉下行POEM手術,手術由劉漢雄副主任親自主刀,何異萍副主任護師配合。

13歲的少女段某,一年前出現進行性吞咽困難,進食後反嗆,胸骨後疼痛、嘔吐、咽部吞咽梗噎感強烈。當時自以為是消化不良,便沒有重視。最近半年來,症狀不斷加重,吃進食物後隨即嘔吐,僅能進食一些湯水等流質食物,而且還有胸口疼痛。

內鏡中心副主任劉漢雄接診段某後,結合患者年齡、病史特點和上消化造影、胃鏡等相關檢查結果,考慮小姑娘患有賁門失弛緩症。劉漢雄召集科內人員討論會診後,形成了一致意見:建議行POEM治療。通過與病人及其家屬的溝通,最終選擇行POEM手術。

手術順利完成,手術第2天進食,第5天患者進食順暢,經術後評估開放飲食後,患者吞咽困難症狀明顯改善,手術第5天就解除了困擾她一年多疾病痛苦,歡歡喜喜出院了。段某是該中心內鏡下POEM手術年紀最小的病人。

什麼是賁門失弛緩?

劉漢雄介紹,賁門失弛緩又稱賁門痙攣、巨食管,是由於食管下端賁門部的神經肌肉功能障礙所致的食管功能障礙引起食管下端括約肌弛緩不全,食物無法順利通過而滯留,從而逐漸使食管張力、蠕動減低及食管擴張的一種疾病。其主要特徵是食管缺乏蠕動,食管下端括約肌高壓和對吞咽動作的鬆弛反應減弱。臨床表現為吞咽困難、胸骨後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誤吸入氣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狀,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也加重患者及家屬心理負擔。

賁門失弛緩的發病率較低,大約為十萬分之一,目前認為賁門失弛緩的發病與自身免疫系統、心理因素和遺傳等有一定相關性,隨著胃鏡的普及,賁門失弛緩的確診也逐年呈上升趨勢。目前對於賁門失弛緩的治療,經口內鏡下食管肌層切開術(POEM)是具有明顯優勢的,內鏡下POEM手術可以避免普通外科手術帶來的較大創傷,同時具有不亞於外科手術的預後效果,是治療賁門失弛緩症的一種有效方法。

POEM手術與傳統手術對比優勢?

傳統的賁門失弛緩的療法有氣囊水囊擴張、支架植入術、內鏡下注射藥物、口服藥物等治療方法,療效都不能肯定,復發率較高,且氣囊水囊擴張也有穿孔、出血等風險,副作用大。而外科手術切開雖然療效確切,但手術創傷大,恢復慢,住院時間長,手術費用也較高,術後併發症多。

POEM手術,即「經口內鏡下食管括約肌切開術」,病人無需開胸手術,全部手術過程均在無痛狀態下通過胃鏡進行操作,手術時間短、創傷小、副作用小,體表無傷口,患者第二天即可進食,一周內可出院,POEM微創手術的開展,不僅大大克服了傳統治療的療效不確定性,而且恢復快、療效可靠,費用少。充分體現了微創治療的優越性, POEM手術已經成為治療賁門失弛緩症的首選。

通訊員:何異萍 吳蕾

編輯:王卉

審核:吳蕾

相關焦點

  • 「POEM+STESD」治療賁門失弛緩及食管多發憩室手術...
    「POEM+STESD」治療賁門失弛緩及食管多發憩室手術 周平紅教授團隊為哽咽反嘔患者解… 2020-09-22 15: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3歲男孩患甲狀舌管囊腫,內鏡輔助下口腔前庭溝入路手術切除
    經術前充分準備,齊魯醫院口腔科頜面外科主任醫師王勇、副主任醫師石亮團隊完成了院內首例在內鏡輔助下經口內前庭溝入路甲狀舌管囊腫切除手術,標誌著口腔頜面外科進入了內鏡微創新時代。患兒男性,3歲,因「甲狀舌管囊腫"入院,經檢查腫物位於頦下頸部正中,約2*1.5*1.2cm大小,MRI示:頦下佔位性病變,考慮為囊腫。
  • ...內鏡中心成功完成泰安市首例Heller術後再發賁門失弛緩症的POEM...
    近日,食管胃腸內科王常會主任醫師、內鏡中心胡月華主任醫師帶領食管胃腸內科內鏡微創治療團隊成功完成泰安市首例外科Heller手術後再發賁門失弛緩症患者的POEM手術。後經多地檢查諮詢後來到我院食管胃腸科治療,在王常會主任和胡月華主任帶領下,手術團隊慎重討論並積極與患者以及家屬溝通後決定給予患者行POEM手術治療。
  • 中山內鏡再創紀錄!內鏡取出重達210g、長30cm的腫物
    「原來吃飯胃口相當好,現在一提到吃飯我就發愁,真的太艱難了。」陳立說。在一次體檢中,陳立得知自己的甲狀腺出現腫大,由於甲狀腺腫大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就自動將自己進食不適的感覺歸咎於這個原因,便做了甲狀腺切除手術。然而,術後這種哽咽感並沒有得到緩解。
  •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成功開展POEM手術治療賁門失弛緩症
    以往賁門失弛緩症的治療包括口服藥物、內鏡下注射藥物、球囊擴張和支架治療等方法,但不能有效解除食管下段括約肌梗阻,療效不肯定,復發率較高。」由於患者病情時間長,為了防止病變進一步發展,唐建榮、胡景嵐及多名骨幹醫師仔細研究了患者的病情和影像學資料後進行病例討論。
  • ...內鏡手術的「手術培訓機器人」,「IHS智觸」獲得數百萬天使輪融資
    但有限的專家資源,並不能解決所有手術。手術醫生短缺的痛點,來源於傳統醫療培訓的局限性。在醫學生技術生疏時,不合適直接對真人做內鏡檢查,主要是在三甲醫院接受培訓。面對這樣的行業需求,機器人觸覺科技企業「IHS智觸」,研發了一套智能的消化內鏡手術培訓機器人。形象地解釋,這套系統讓用戶可以在VR虛擬病人的消化系統內進行模擬手術。設備結合了機器人觸覺、AI、VR、AR等眾多技術,幫助消化道手術培訓更加真實和數據化,讓更多醫科大學學生和年輕醫生獲得高效,智能,規範化的培訓機會。
  • 山東省中醫院消化內鏡診療科:「內」有醫者仁心 「鏡」下妙手回春
    於是,該手術由科室副主任賈斌「主刀」,在消化內鏡的幫助下,經自然腔道進入切除,患者不用經受開腹的創傷,先是將粗蒂結紮然後切除,只用了十幾分鐘的時間就乾淨利索地切掉了這一直徑有三四釐米的腫瘤。術後兩三天,老陳便病癒出院了。賈斌介紹,在消化內鏡技術成熟之前,像老陳這樣的消化道良性腫瘤患者、消化道潰瘍患者只能選擇外科手術的方式開腹解決,不但創傷大,花費也高。
  • POEM——賁門失弛緩患者的福音——單縣中心醫院消化內科成功開展...
    為了獲得最佳治療效果,消化內科杜煒主任團隊帶領全科人員,認真研究病情,組織科內疑難病情討論和院內多學科病例會診,充分評估病情和麻醉評估,制定詳細的符合患兒情況治療方案和應急預案,並報告醫院有關職能部門,在得到醫院和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決定對其進行經口內鏡食管下括約肌切開術(POEM)。這種內鏡手術,時間短,創傷小,恢復快,療效可靠,不用開刀動手術,是目前治療賁門失弛緩症的最佳微創治療手段。
  • 周平紅:內鏡裡的「大國工匠」
    2009年,他最早在《內鏡外科》、《結直腸疾病》國際權威刊物上發表了中國人ESD相關學術論文;在開展隧道內鏡技術治療賁門失弛緩症基礎上,他所在團隊原創了經黏膜下隧道內鏡腫瘤切除術(STER),被業界認為是推動內鏡技術進入固有基層腫瘤治療時代的標誌,這兩項新技術還推動了國際指南將內鏡治療的禁忌症「改寫為內鏡手術的適應證。
  • 探秘消化道迷宮,內鏡治療碩果纍纍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近年來,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消化醫學中心一直潛心鑽研和實踐,並在學科帶頭人繆林教授的帶領下取得了累累碩果——每年完成各類ERCP治療1000餘例,近4年來完成300餘例消化道重建術後ERCP,開展ESD治療消化道早癌和隆起性病變3000餘例,開展各種複雜消化道瘻術幾百例。
  • 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緊跟醫學前沿 開展內鏡下診療技術
    紅安網消息 紅安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是黃岡市甲類臨床重點專科,2017年被評為省級重點專科,科室在全市率先開展多項內鏡下診療技術,使得消化疾病的治療更加高效、快捷、安全和無創化。70歲的張先生因結腸息肉曾於2019年到省人民醫院做過手術,今年8月底複查發現息肉增多。針對張先生病情,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迅速制定診療方案,採用胃腸道息肉切除術、內鏡下氬離子凝固術和鈦夾止血術,短短5天時間張先生就康復出院。
  • 胃腸道早癌治療新方法—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是目前治療胃腸道早癌及癌前病變的新型微創方法,可達到與外科手術一樣的效果,它是指在內鏡下,使用高頻電刀與專用器械,將胃腸道病灶(包括胃腸道早期腫瘤)與其下方正常的黏膜下層逐步剝離,以達到將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
  • 樂平市人民醫院內鏡室
    2、創傷小在無痛性電子胃鏡下,對消化道出血、息肉、潰瘍狹窄還可以進行多項微創治療,讓患者免於手術開刀之苦。 3、時間短排除檢查前的預備時間,從檢查開始,幾分鐘內即可完成。 4、更精確電子胃腸鏡擁有目前其他檢查手段無法代替的優勢,尤其是一些微小病變甚至黏膜層的病變,均可明確診斷。
  • ...完成全市首例經皮後路脊柱內鏡下減壓椎間融合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
    渭南青年網(編輯 閔盼龍 通訊員 薛超)2020年4月10日,渭南市骨科醫院脊柱外科劉運動醫師團隊成功完成渭南地區首例經皮後路脊柱內鏡下減壓椎間融合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標誌著渭南市骨科醫院在脊柱微創外科方面取得重大技術突破,同時填補該技術在渭南地區的空白。
  • 內鏡「神探」讓消化道腫瘤「無處藏身」
    近三個月來,威海口腔醫院內鏡室通過精細檢查,共查出十幾例早期消化道腫瘤,年紀最小的患者27歲,這些查出早期消化道腫瘤的患者平時沒有明顯症狀。威海口腔醫院內鏡科主任車毅提醒,45歲以上人群可通過內鏡檢查來篩查消化道腫瘤。
  • 金震東:超聲內鏡技術的發展使得這類疾病的治療發生了劃時代的改變!
    痛苦不已的她撲通一聲,跪在了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長海醫院)消化內鏡中心金震東教授面前求助。這是發生在2001年的一個場景,至今依然會迴蕩在金震東教授的腦海中,他經常會記起患者無助的眼神。 「這是我第一例通過內鏡所做的胰腺假性囊腫手術。」令人慶幸的是,手術成功了。
  • 一年來面對美食難以下咽 「POEM」恢復吃的快樂
    33歲的小張(化名),身高175cm,體重卻是剛剛過百令人「羨慕」的身材,可誰知道他近一年來卻忍受著吃飯難受、吞咽困難、胸骨後疼痛、噁心嘔吐的痛苦。鄭州市三院消化內科主任黃書亮接診後,立即為小張安排了相關檢查,結果顯示:小張得了賁門失弛緩症。  面對診斷結果,小張一頭霧水,啥是賁門失弛緩症?
  • 傑思拜爾創始人胡善雲:為臨床提供脊柱全內鏡整體解決方案
    隨著微創和內鏡治療的呼聲越來越高,近年來,經皮脊柱內鏡技術得到了極大發展,手術技術日趨成熟,手術適應症隨著手術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廣,從只能治療單純的包容性腰椎間盤突出,發展到能完成各種類型腰椎間盤突出、脫出的摘除及椎間孔狹窄的經皮椎間孔擴大成形術。
  • ...醫院消化內科成功開展了胃鏡下食管下段及賁門括約肌切開(POEM)術
    渭南青年網(編輯 姚和平)近日,渭南市第二醫院消化內科(渭南市消化病醫院)成功開展了胃鏡下食管下段及賁門括約肌切開(POEM)術,解除了李先生多年不能順暢進食的痛苦。消化內科經術前評估、討論、確定治療方案,順利實施了POEM手術治療,術後恢復良好。現李先生已能順利進食,不再有進食不暢、噁心、嘔吐等不適。POEM手術對胃鏡操作技術要求高,故未能廣泛開展。該項技術的成功開展,標誌著我市消化內鏡治療技術又上新臺階。渭南市第二醫院消化內科本著「憐患者疾苦,感同身受;擔醫者責任,精益求精」的理念,為渭南市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 【技術】內鏡下圈套切割碎石成功清除複雜巨大胃結石
    起初,呂爺爺在老家成都當地醫院就診,查胃鏡提示胃多髮結石,並已引起胃多發潰瘍,並行胃鏡下碎石+結石取出術,但治療後呂爺爺胃腔內仍有一枚巨大結石未能取出,且難以自行排出。 術後,由於內鏡手術創傷小,呂爺爺恢復地很快,第二天就能進食了 ,腹痛也好轉了,呂爺爺激動地說:「一年了,終於『巴適』了!感謝胥主任醫術高超,治好了我的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