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鏡中心成功為一名13歲少女開展賁門失弛緩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POEM手術)。POEM手術是內鏡下微創手術難度最高的4級手術之一,需要高超的內鏡技術及操控能力。一年來,該中心在副主任劉漢雄和副主任醫師彭昌能的主持下,已成功完成了28例POEM手術,為賁門失弛緩病人解除了病痛。目前,該院內鏡中心POEM微創手術治療已處於湖南省先進水平。
病人在插管麻醉下行POEM手術,手術由劉漢雄副主任親自主刀,何異萍副主任護師配合。
13歲的少女段某,一年前出現進行性吞咽困難,進食後反嗆,胸骨後疼痛、嘔吐、咽部吞咽梗噎感強烈。當時自以為是消化不良,便沒有重視。最近半年來,症狀不斷加重,吃進食物後隨即嘔吐,僅能進食一些湯水等流質食物,而且還有胸口疼痛。
內鏡中心副主任劉漢雄接診段某後,結合患者年齡、病史特點和上消化造影、胃鏡等相關檢查結果,考慮小姑娘患有賁門失弛緩症。劉漢雄召集科內人員討論會診後,形成了一致意見:建議行POEM治療。通過與病人及其家屬的溝通,最終選擇行POEM手術。
手術順利完成,手術第2天進食,第5天患者進食順暢,經術後評估開放飲食後,患者吞咽困難症狀明顯改善,手術第5天就解除了困擾她一年多疾病痛苦,歡歡喜喜出院了。段某是該中心內鏡下POEM手術年紀最小的病人。
什麼是賁門失弛緩?
劉漢雄介紹,賁門失弛緩又稱賁門痙攣、巨食管,是由於食管下端賁門部的神經肌肉功能障礙所致的食管功能障礙引起食管下端括約肌弛緩不全,食物無法順利通過而滯留,從而逐漸使食管張力、蠕動減低及食管擴張的一種疾病。其主要特徵是食管缺乏蠕動,食管下端括約肌高壓和對吞咽動作的鬆弛反應減弱。臨床表現為吞咽困難、胸骨後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誤吸入氣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狀,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也加重患者及家屬心理負擔。
賁門失弛緩的發病率較低,大約為十萬分之一,目前認為賁門失弛緩的發病與自身免疫系統、心理因素和遺傳等有一定相關性,隨著胃鏡的普及,賁門失弛緩的確診也逐年呈上升趨勢。目前對於賁門失弛緩的治療,經口內鏡下食管肌層切開術(POEM)是具有明顯優勢的,內鏡下POEM手術可以避免普通外科手術帶來的較大創傷,同時具有不亞於外科手術的預後效果,是治療賁門失弛緩症的一種有效方法。
POEM手術與傳統手術對比優勢?
傳統的賁門失弛緩的療法有氣囊水囊擴張、支架植入術、內鏡下注射藥物、口服藥物等治療方法,療效都不能肯定,復發率較高,且氣囊水囊擴張也有穿孔、出血等風險,副作用大。而外科手術切開雖然療效確切,但手術創傷大,恢復慢,住院時間長,手術費用也較高,術後併發症多。
POEM手術,即「經口內鏡下食管括約肌切開術」,病人無需開胸手術,全部手術過程均在無痛狀態下通過胃鏡進行操作,手術時間短、創傷小、副作用小,體表無傷口,患者第二天即可進食,一周內可出院,POEM微創手術的開展,不僅大大克服了傳統治療的療效不確定性,而且恢復快、療效可靠,費用少。充分體現了微創治療的優越性, POEM手術已經成為治療賁門失弛緩症的首選。
通訊員:何異萍 吳蕾
編輯:王卉
審核: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