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
結石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它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在人體內的官腔內形成固體塊狀物,石頭要是長在膽囊那就是膽結石,長在腎臟就是腎結石,而如果長在胃部那則是胃結石了。
呂爺爺今年80歲,近1年來出現反覆上腹部疼痛,食慾下降,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起初,呂爺爺在老家成都當地醫院就診,查胃鏡提示胃多髮結石,並已引起胃多發潰瘍,並行胃鏡下碎石+結石取出術,但治療後呂爺爺胃腔內仍有一枚巨大結石未能取出,且難以自行排出。
術後各種不適症狀依然不減,呂爺爺便開始了求醫之旅,輾轉四川、上海幾家醫院,但均無法達到滿意療效,不僅如此,由於胃結石長期存在於胃腔內,呂爺爺的胃多發潰瘍難以癒合,已引起中度貧血,血紅蛋白61g/L,嚴重影響到生活質量,呂爺爺和家屬心急如焚。12月初,呂爺爺和家人到我院就診,消化內科胥明主任仔細分析了呂爺爺的病情,當即表示有把握讓患者得到滿意的治療效果,並立即安排其住院。
呂爺爺胃內殘留的胃結石為巨大結石,處理難度大,因此胥主任為其設計了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首先採用碳酸氫鈉溶液口服嘗試溶解胃結石,入院第三天,完善胃鏡檢查,見胃體存在兩枚結石,大者達到6×7cm,胥主任予以碳酸氫鈉浸泡軟化結石,並予圈套器多次切割,再用取石網籃取出碎石,最終成功清除困擾了呂爺爺近一年的巨大結石。
術後,由於內鏡手術創傷小,呂爺爺恢復地很快,第二天就能進食了 ,腹痛也好轉了,呂爺爺激動地說:「一年了,終於『巴適』了!感謝胥主任醫術高超,治好了我的病!」 。幾天後,一家人愉快地帶著痊癒出院的呂爺爺回家了。
什麼是胃結石?
胃結石多因空腹進食易再次於胃內再凝聚或聚合的食物。最常見的有柿子、山楂;早些年柿餅、黑棗較多;個別的還有年糕。這些食物多在空腹時較多量進入胃內,因無其他食物而再次聚集,粘連在一起形成團塊,並在胃酸的作用下逐漸形成較硬的外殼,因團塊較大無法通過胃的出口(幽門),長期刺激胃黏膜造成胃潰瘍,產生疼痛、胃出血。如果潰瘍長久不能癒合還可產生癌變。
胃結石會產生哪些症狀?
胃結石形成後,大多數病人有上腹不適、脹滿、噁心或疼痛感;有些病人有類似慢性胃炎的症狀,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脹,鈍痛,反酸,燒心;部分病人可合併胃潰瘍。胃結石可發生於任何年齡階段的人,如幾個月的嬰兒和80多歲的老人。吞入不適當的食物或雜質,形成胃內凝結物或結石的時間,短者數小時,長者數月或數年。形成的結石可由小變大,結石可以是單個,也可以是多發的3~5枚,小而光滑的胃結石可能不產生症狀,並隨胃腸蠕動,經由糞便排出體外;大而粗糙的胃結石可引發上腹飽脹,反胃,噁心嘔吐及上腹痛,甚至消化道出血,這是由於結石對胃的刺激,引發胃黏膜潰瘍,胃出血的緣故,嚴重時可引起胃穿孔,腹膜炎。胃結石也可排入小腸,大的結石由於堵塞腸腔,可引起腸梗阻。
胃結石主要治療方法有哪些?
藥物治療:碳酸氫鈉軟化溶解結石,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促進結石排出。
手法碎石療法:行腹外按摩擠壓,使胃結塊破碎變為小塊狀,然後洗胃或給與瀉劑,加快結石排出。缺陷:只能針對無明顯症狀和無併發症的胃石病人,洗胃可能造成併發症。
X線下網套碎石:用金屬導線製成一網插入胃管中,在鋇劑顯示胃石時讓套網套住並拉緊導線切割胃石。缺陷:反覆操作切割結石的過程中可能會損傷胃部。
內鏡下分割碎石法:具有創傷小,無痛苦,可徹底根治胃結石的優點。此例病人就是採用了內鏡下分割碎石法
體外衝擊波碎石治療:以12kv電壓每分鐘放電80次,共衝擊1500-2000次,一般結石便呈破碎狀影。缺陷:高頻率衝擊會對胃、脾造成極大損傷。
外科手術治療:開刀取石。缺陷:術後疼痛,對身體損傷大,恢復慢,刀口可能會感染而導致併發症。
如何預防胃結石?
進食柿子、山楂等食物注意以下幾點:
不要空腹食用
不要喝茶、飲酒後食用
不與魚蝦、螃蟹等高蛋白的食物同時食用
一次少量食用
胥明
主任醫師,消化內科主任
碩士研究生導師
上海市醫學會消化系分會胰腺學組委員
上海市第八屆消化內鏡委員
上海市第八屆靜脈曲張學者委員
上海市消化內鏡 ESD 青年學組副組長
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內鏡 ERCP 學組委員
上海市抗癌協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委員
上海市老年學會委員
中華消化心身聯盟上海市委員會首屆理事
上海市健康教育協會消化與健康專家委員會委員
浦東新區消化學科帶頭人
浦東新區醫學會內鏡專委會委員
浦東新區中醫藥協會脾胃病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2007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曾任同濟大學附屬上海東方醫院南院消化科執行主任。2009 年作為訪問學者在加拿大魁北克Megill 大學醫學院進修消化內科,2010 年到香港中文大學威爾遜親王醫院研修。擅長消化系統危重症的診治,如重症胰腺炎、消化道大出血、膽道休克、重症炎症性腸病等。精通各類內鏡操作,熟練掌握ERCP、ESD、EUS、ESVD、PEG、消化道支架置入等內鏡下介入治療。以第一負責人主持上海浦東新區衛計委課題一項,江西吉安市科委課題一項;江蘇省自然基金一項,南京醫科大學課題2 項,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發明三等獎,發表SCI 論文9篇,中華系列文章5 篇,參編專著3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