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內鏡下圈套切割碎石成功清除複雜巨大胃結石

2021-01-09 騰訊網

關注我們

結石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它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在人體內的官腔內形成固體塊狀物,石頭要是長在膽囊那就是膽結石,長在腎臟就是腎結石,而如果長在胃部那則是胃結石了。

呂爺爺今年80歲,近1年來出現反覆上腹部疼痛,食慾下降,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起初,呂爺爺在老家成都當地醫院就診,查胃鏡提示胃多髮結石,並已引起胃多發潰瘍,並行胃鏡下碎石+結石取出術,但治療後呂爺爺胃腔內仍有一枚巨大結石未能取出,且難以自行排出。

術後各種不適症狀依然不減,呂爺爺便開始了求醫之旅,輾轉四川、上海幾家醫院,但均無法達到滿意療效,不僅如此,由於胃結石長期存在於胃腔內,呂爺爺的胃多發潰瘍難以癒合,已引起中度貧血,血紅蛋白61g/L,嚴重影響到生活質量,呂爺爺和家屬心急如焚。12月初,呂爺爺和家人到我院就診,消化內科胥明主任仔細分析了呂爺爺的病情,當即表示有把握讓患者得到滿意的治療效果,並立即安排其住院。

呂爺爺胃內殘留的胃結石為巨大結石,處理難度大,因此胥主任為其設計了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首先採用碳酸氫鈉溶液口服嘗試溶解胃結石,入院第三天,完善胃鏡檢查,見胃體存在兩枚結石,大者達到6×7cm,胥主任予以碳酸氫鈉浸泡軟化結石,並予圈套器多次切割,再用取石網籃取出碎石,最終成功清除困擾了呂爺爺近一年的巨大結石。

術後,由於內鏡手術創傷小,呂爺爺恢復地很快,第二天就能進食了 ,腹痛也好轉了,呂爺爺激動地說:「一年了,終於『巴適』了!感謝胥主任醫術高超,治好了我的病!」 。幾天後,一家人愉快地帶著痊癒出院的呂爺爺回家了。

什麼是胃結石?

胃結石多因空腹進食易再次於胃內再凝聚或聚合的食物。最常見的有柿子、山楂;早些年柿餅、黑棗較多;個別的還有年糕。這些食物多在空腹時較多量進入胃內,因無其他食物而再次聚集,粘連在一起形成團塊,並在胃酸的作用下逐漸形成較硬的外殼,因團塊較大無法通過胃的出口(幽門),長期刺激胃黏膜造成胃潰瘍,產生疼痛、胃出血。如果潰瘍長久不能癒合還可產生癌變。

胃結石會產生哪些症狀?

胃結石形成後,大多數病人有上腹不適、脹滿、噁心或疼痛感;有些病人有類似慢性胃炎的症狀,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脹,鈍痛,反酸,燒心;部分病人可合併胃潰瘍。胃結石可發生於任何年齡階段的人,如幾個月的嬰兒和80多歲的老人。吞入不適當的食物或雜質,形成胃內凝結物或結石的時間,短者數小時,長者數月或數年。形成的結石可由小變大,結石可以是單個,也可以是多發的3~5枚,小而光滑的胃結石可能不產生症狀,並隨胃腸蠕動,經由糞便排出體外;大而粗糙的胃結石可引發上腹飽脹,反胃,噁心嘔吐及上腹痛,甚至消化道出血,這是由於結石對胃的刺激,引發胃黏膜潰瘍,胃出血的緣故,嚴重時可引起胃穿孔,腹膜炎。胃結石也可排入小腸,大的結石由於堵塞腸腔,可引起腸梗阻。

胃結石主要治療方法有哪些?

藥物治療:碳酸氫鈉軟化溶解結石,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促進結石排出。

手法碎石療法:行腹外按摩擠壓,使胃結塊破碎變為小塊狀,然後洗胃或給與瀉劑,加快結石排出。缺陷:只能針對無明顯症狀和無併發症的胃石病人,洗胃可能造成併發症。

X線下網套碎石:用金屬導線製成一網插入胃管中,在鋇劑顯示胃石時讓套網套住並拉緊導線切割胃石。缺陷:反覆操作切割結石的過程中可能會損傷胃部。

內鏡下分割碎石法:具有創傷小,無痛苦,可徹底根治胃結石的優點。此例病人就是採用了內鏡下分割碎石法

體外衝擊波碎石治療:以12kv電壓每分鐘放電80次,共衝擊1500-2000次,一般結石便呈破碎狀影。缺陷:高頻率衝擊會對胃、脾造成極大損傷。

外科手術治療:開刀取石。缺陷:術後疼痛,對身體損傷大,恢復慢,刀口可能會感染而導致併發症。

如何預防胃結石?

進食柿子、山楂等食物注意以下幾點:

不要空腹食用

不要喝茶、飲酒後食用

不與魚蝦、螃蟹等高蛋白的食物同時食用

一次少量食用

胥明

主任醫師,消化內科主任

碩士研究生導師

上海市醫學會消化系分會胰腺學組委員

上海市第八屆消化內鏡委員

上海市第八屆靜脈曲張學者委員

上海市消化內鏡 ESD 青年學組副組長

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內鏡 ERCP 學組委員

上海市抗癌協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委員

上海市老年學會委員

中華消化心身聯盟上海市委員會首屆理事

上海市健康教育協會消化與健康專家委員會委員

浦東新區消化學科帶頭人

浦東新區醫學會內鏡專委會委員

浦東新區中醫藥協會脾胃病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2007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曾任同濟大學附屬上海東方醫院南院消化科執行主任。2009 年作為訪問學者在加拿大魁北克Megill 大學醫學院進修消化內科,2010 年到香港中文大學威爾遜親王醫院研修。擅長消化系統危重症的診治,如重症胰腺炎、消化道大出血、膽道休克、重症炎症性腸病等。精通各類內鏡操作,熟練掌握ERCP、ESD、EUS、ESVD、PEG、消化道支架置入等內鏡下介入治療。以第一負責人主持上海浦東新區衛計委課題一項,江西吉安市科委課題一項;江蘇省自然基金一項,南京醫科大學課題2 項,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發明三等獎,發表SCI 論文9篇,中華系列文章5 篇,參編專著3本。

相關焦點

  • 上腹不適,警惕胃結石
    起初,他在老家當地醫院就診,查胃鏡提示胃多髮結石,引起胃多發潰瘍,行胃鏡下碎石+結石取出術。 不幸的是,術後該患者胃腔內仍有一枚巨大結石未能取出,且難以自行排出。到我的門診時,該患者已因胃結石引起中度貧血,血紅蛋白僅61g/L,嚴重影響生活。所幸,最後手術成功,順利清除胃結石的困擾。 胃結石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 只因沒控制住嘴 她吃柿子吃出10釐米胃結石
    今(9)日,因大量食用柿子導致胃結石的吳女士經手術治療後順利出院,醫生叮囑她要注意身體。日前,39歲的吳女士發現肚子上突然長了個包塊,隨即被家人送到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重慶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接診的亢渝俊醫生經詢問發現,吳女士平時健康狀況良好,最近收到了一箱朋友郵來的柿子,她覺得美味可口,這一吃就停不下來。亢渝俊為吳女士開具了CT檢查。
  • 脊柱內鏡單側雙通道(PBED)技術治療腰椎管狹窄
    近年來,脊柱內鏡技術已被廣泛用於椎管狹窄、椎間孔狹窄和腰椎間盤突出症等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術治療。圖:椎間孔鏡技術與傳統手術相比,內鏡手術具有保留椎旁肌、減少失血量、促進術後早期恢復等優勢。一些研究已經顯示出內鏡下手術治療腰椎管狹窄具有明確的優勢。
  • 濱醫煙臺附院支氣管鏡下高頻電圈套切除腫瘤造福患者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劉書盈帶領呼吸內鏡團隊,經過綜合考慮,決定為患者行支氣管鏡下腫瘤高頻電圈套切除。因瘤體較大,堵塞嚴重,考慮到患者耐受問題,由劉書盈主任和呼吸內鏡室副主任於冰,間隔1天分2次成功利用高頻電圈套器將腫瘤完全切除,腫瘤基底部利用電凝處理防止復發。
  • 《頸胸腰椎脊柱內鏡實用技術》新書成功發布!
    省直三院將不斷探索脊柱微創新技術,助力脊柱外科事業的發展。Anthony T.Yeung教授作為《頸胸腰椎脊柱內鏡實用技術》一書的序言作者,通過視頻連線向該書的出版表示祝賀,並肯定了省直三院椎間盤中心對脊柱微創發展所做出的貢獻與努力。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楊惠林教授視頻連線致辭,祝賀《頸胸腰椎脊柱內鏡實用技術》出版。
  • 宜賓市中醫醫院成功舉辦「內痔內鏡下微創治療學術沙龍」
    為了更好的普及內痔內鏡下微創治療技術,12月5日,「內痔內鏡下微創治療學術沙龍」在宜賓市中醫醫院召開。市中醫醫院黨委書記張向東、副院長徐永強,遂寧市中心醫院劉天宇教授,全市從事消化內鏡專業的醫護人員參加會議。
  • 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緊跟醫學前沿 開展內鏡下診療技術
    紅安網消息 紅安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是黃岡市甲類臨床重點專科,2017年被評為省級重點專科,科室在全市率先開展多項內鏡下診療技術,使得消化疾病的治療更加高效、快捷、安全和無創化。針對張先生病情,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迅速制定診療方案,採用胃腸道息肉切除術、內鏡下氬離子凝固術和鈦夾止血術,短短5天時間張先生就康復出院。患者張先生說:「費用比省人民醫院要低一些,質量也好,感受到做了手術之後,能夠吃,活動也自如,比以前是大不同。」胃腸道息肉是目前消化系統的多發病之一,消化道息肉惡變率高,以往需手術切除。
  • 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成功開展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技術治療腰椎管...
    紅網時刻1月7日訊(通訊員 李世芳)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脊柱外科自2020年5月起,已成功開展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手術近20餘例。據悉,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開展的第一例此類手術系全市首例。郴州市第四人民醫院脊柱外科收診後,確診疼痛為腰3/4椎間盤脫垂合併腰4/5椎管狹窄卡壓神經所致,考慮到患者合併有多種內科疾病,年齡大,手術風險較大,脊柱外科團隊進行術前討論後,決定選擇脊柱微創新技術——單側雙通道經皮脊柱內鏡技術(UBE/BESS)。該院成功為老人實施了UBE微創腰3/4及腰4/5椎間盤摘除椎管減壓術。
  • 山東省中醫院消化內鏡診療科:「內」有醫者仁心 「鏡」下妙手回春
    日前,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東省中醫院)趵突泉院區消化內鏡診療科病房正式由病房樓9樓整體遷至8樓,床位擴至36張。新起點,新徵程,這個在全省消化內鏡領域起步較早的科室如今煥發新顏。早在上世紀90年代,消化內鏡技術在國內剛剛起步之時,科室主任曹志群就已在日本研修消化內鏡技術,並學成歸國。
  • 周平紅:內鏡裡的「大國工匠」
    周平紅用略帶泰興口音的普通話說著……「我2006年有幸赴日本學習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治療消化道早癌,該技術可整塊切除病變,術後復發率低,日「本國內在97年就已經成功開展並應用此項技術,當時第一次見到日本奧林巴斯公司生產的治療器械」。按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觸動很大。回國後,周平紅依樣畫葫蘆自製內鏡工具,去肉聯廠豬的身上「尋找感覺」,同時耐心聽著師傅們「傳經送寶」。
  • 金震東:超聲內鏡技術的發展使得這類疾病的治療發生了劃時代的改變!
    痛苦不已的她撲通一聲,跪在了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長海醫院)消化內鏡中心金震東教授面前求助。這是發生在2001年的一個場景,至今依然會迴蕩在金震東教授的腦海中,他經常會記起患者無助的眼神。 「這是我第一例通過內鏡所做的胰腺假性囊腫手術。」令人慶幸的是,手術成功了。
  • 內鏡下POEM手術,幫助花季少女解「吃飯難」
    近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鏡中心成功為一名13歲少女開展賁門失弛緩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POEM手術)。POEM手術是內鏡下微創手術難度最高的4級手術之一,需要高超的內鏡技術及操控能力。一年來,該中心在副主任劉漢雄和副主任醫師彭昌能的主持下,已成功完成了28例POEM手術,為賁門失弛緩病人解除了病痛。
  • 探秘消化道迷宮,內鏡治療碩果纍纍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近年來,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消化醫學中心一直潛心鑽研和實踐,並在學科帶頭人繆林教授的帶領下取得了累累碩果——每年完成各類ERCP治療1000餘例,近4年來完成300餘例消化道重建術後ERCP,開展ESD治療消化道早癌和隆起性病變3000餘例,開展各種複雜消化道瘻術幾百例。
  • 3歲男孩患甲狀舌管囊腫,內鏡輔助下口腔前庭溝入路手術切除
    經術前充分準備,齊魯醫院口腔科頜面外科主任醫師王勇、副主任醫師石亮團隊完成了院內首例在內鏡輔助下經口內前庭溝入路甲狀舌管囊腫切除手術,標誌著口腔頜面外科進入了內鏡微創新時代。患兒男性,3歲,因「甲狀舌管囊腫"入院,經檢查腫物位於頦下頸部正中,約2*1.5*1.2cm大小,MRI示:頦下佔位性病變,考慮為囊腫。
  • 樂平市人民醫院內鏡室
    可以「睡著」做 這類檢查不痛苦 隨著新設備和技術的進步以及操作醫生技術的熟練,多數病人接受普通胃腸鏡檢查時僅有輕度不適感。 胃腸鏡是內鏡中的傑出代表(還包括十二指腸鏡、小腸鏡、膠囊內鏡、十二指腸鏡、超聲內鏡等),這些消化內鏡是發現胃腸道「早期癌變」的最有力武器,它可以幫助醫生真真切切地看到即將癌變或已經癌變的細胞,如果符合內鏡下治療的標準,還可以採用微創的手段及時將癌變細胞切除。
  • 雷射切割技術黑馬崛起,傳統技術要面臨淘汰了?
    從雷射切割技術出現以來,雷射加工行業的發展始終牽動著我們的眼球,我們幾乎都知道雷射技術很厲害,但對於雷射技術可以做些什麼卻沒有一個很清晰的了解,為什麼說雷射是世界上非常快的刀呢?是因為雷射切割機做到了「削鐵如泥」。
  • 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兒童消化內鏡室正式啟用
    王玉玖對兒童消化專業團隊前期的準備工作給與充分肯定,他指出,醫院大力支持學科發展,引進了目前最先進的奧林巴斯290內鏡系統,並協調麻醉科、消化內鏡中心以及其他相關科室大力支持,希望兒童消化團隊牢牢把握機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更加負責任的態度、更加精良的醫療技術、更加優質的服務質量呵護黃河三角洲患兒健康。
  • 景德鎮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成功舉辦市消化病與消化內鏡學分會...
    大江網/景德鎮頭條客戶端訊 近日,由景德鎮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與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聯合舉辦的景德鎮市醫學會消化病與消化內鏡學分會成立暨學術交流會在景翰酒店成功召開。來自該市各級醫療機構的消化專業同行參加了本次會議。
  • 河池市人民醫院:成功舉辦醫用內鏡知識 技能培訓班
    2020年12月5日,由廣西醫學會醫學工程分會主辦、河池市人民醫院承辦的「2020年廣西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第四期醫用內鏡知識技能培訓班」在河池市人民醫院門診綜合大樓23樓多功能學術報告廳舉辦。河池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黃明棣、河池市各級醫院相關醫護人員及工程師共150餘人參加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