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我成為自由職業者的第3年。這三年裡做一名自由執業的諮詢師,我在不斷的成長,也在幫助很多收入比較低卻又急需心理諮詢服務的人。直到11月份……
十一月底,孩子檢查出生長激素過低,醫生建議打生長激素。學醫的我,也理解其中的利弊。但是自由職業的收入不穩定,無法支撐這樣的藥費支出。在朋友的建議和幫助下,很快我就找了一份民辦學校護理老師工作。
原本三年前就是從醫學院校辭職出來,放棄了編制,放棄了穩定,兜了一圈又要回到中等專業學校。同時,內心也有個聲音,告訴自己要在教學上比原來做得更好。因為對自己的高期待,因為環境的陌生,因為對民辦學校獨特文化的不熟悉,不安感常常襲來。
此時看到一本書的作者5年前也經歷了同樣的困惑,他通過繪畫、旅遊、讀書、寫作,重新找到了自己位置,找回了自己的信心,並將自己深刻的體驗和細緻的經驗整理出了一本書《心智突圍》。
作者Windy Liu在本書中提到「成長的過程,就是重構心智的過程。……這種心智的進化,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人生探索,在『定位』、『認知』和『心境』這三大主題上下功夫,因為只有定位上的清晰、認知上的優化和心境上的篤定,才能真正的構建心智系統的成長力。」
自我定位:清晰人生的方向和理想的彼岸
只有清晰自己的方向,清晰自己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清晰要達到怎樣的彼岸,才能夠像目標出發。也許到達目的地的路徑有許多,但方向就像燈塔,會指引你條條大路通向目標。
最好的個人定位是自身優勢、個人目標、他人需求三者的統一。
在新的工作崗位工作了15天之後,我總結了自身的優勢:我有6年的教學經驗,知道所教科目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對於教學環節,我能有條不紊,完整、完善地完成。我有青少年心理諮詢的經驗,對於學生的關注會增加更多的視角。
我的個人目標是成為專業上過硬、教學上靈活、更懂學生的老師。一名優秀的老師一定是綜合素質、綜合能力較強的人,成為更好的人也是做更好的諮詢師的基礎。
在他人需求維度上,學校需要我為成一名優秀的老師,學生希望得到一位能夠引路的老師。
將自身優勢、個人目標和他人需求統一起來,我的個人定位就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心理健康,掌握職業基本技能,對未來充滿希望的職校生。
認知優化:掌握深入學習和思考的方法,才能積累破局的勢能
認知優化的前提是知道自己的弱點,正如鄧寧--克魯格心理效應所示。
結合我個人的狀態,我知道我的弱勢。正如《性格拼圖》所說,教師這個行業本身更適合於外向性格的人,而作為內向性格的我,如何活躍課堂氣氛與學生互動,這個環節是有些吃力的。如何快速調動起自己高昂的熱情去感染現場的學生也是比較難的。
刻意練習還是會幫到我們。正如喜劇演員未必都是性格開朗的,甚至像卓別林、金.凱瑞、憨豆先生,在人前引無數人發笑,人後卻常常因抑鬱情緒而苦惱。內向的人也可以培養幽默和風趣,也一定有辦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的氣氛。比如像演員一樣練就自己聲音的感染力,不斷豐富自己的體態語言,將知識點用幽默的聯想引導學生記憶……
心境調頻:穩定的心態,才能利用好勢能
職場帶給人的各種信息,很容易引起情緒的波動。而一個成功的職場人必備的素質,就是別人不具備的情緒的穩定。穩定的情緒更多的是來自於中庸之道。既不因為別人的正面反饋而沾沾自喜,也不會因為周圍人負面的評價而失魂落魄。
當別人對你不友好,甚至有攻擊的時候,或許可以停下來多想一想,也許她正處在比較惡劣的狀態,並非是你做錯了什麼。世界不僅有黑有白還有灰色。每個人都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還有讓人不舒服的陰天的時候。當信任別人時,就會覺得世界是安全的,對於自己打開手腳,盡情發揮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心境調頻就在一點一滴一事中!
當這世界上沒有你害怕的事情、沒有你害怕的人、沒有你害怕的後果的時候,你就突破了自我限制。--《心智突圍》
或許你和我一樣,在2020年經歷了很多的困難,經歷了很多的困惑與掙扎,最終重新做出了的選擇,選擇再次出發。那《心智突圍》這本書或許就是案頭的一本指導書,也是一本梳理先行者寶貴經驗的秘籍。在心智突圍的路上,你我都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