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都是小康發言人解鎖這組「關鍵詞」看小康圖景「江蘇卷」(二)

2020-12-22 網信江蘇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江蘇推進「強富美高」建設再出發的起步之年。由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中共江蘇省委網信辦、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江蘇省總工會指導,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中國江蘇網、「新江蘇」客戶端、網信江蘇承辦的「咱們都是小康發言人——眾說全面小康系列微視頻」,聚焦人們身邊和眼中的民生變化,生動展現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多角度反映江蘇幹部群眾與時俱進、奮力前行的精神狀態,全景式呈現江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嶄新面貌。

歷時三個月,13個設區市展現小康圖景之後,江蘇有關部門的發言人也陸續登場。今天推出第十五集——《解鎖這組「關鍵詞」看小康圖景「江蘇卷」(二)》,來自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民政廳、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江蘇省醫療保障局、江蘇省總工會相關負責人逐一亮相,以「關鍵詞」共話小康路。

來源:中國江蘇網

編輯:賈曉君

審核:武海燕

相關焦點

  • 咱們都是小康發言人丨詞說小康——固本求進
    江蘇將聚焦「掃尾、鞏固、銜接、探路」要求,一方面,繼續保持攻堅態勢,千方百計降低疫情災情影響,著力鞏固提升「兩不愁三保障」和脫貧致富奔小康成果,奪取脫貧攻堅戰的最終勝利。另一方面,梳理完善政策體系,提煉總結創新經驗並上升為制度安排,推動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努力為全國提供江蘇智慧和方案。
  • 咱們都是小康發言人丨詞說小康——穩就業
    近年來,江蘇實施就業優先戰略,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從政策扶持到資金補貼,從平臺搭建到技能培訓,打出系列「組合拳」,穩住就業基本盤,力促百姓端穩「飯碗」,連續三次獲得國務院的表揚激勵,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了人社力量。本期「咱們都是小康發言人——眾說全面小康系列微視頻」邀請到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顧潮解讀小康關鍵詞——穩就業。
  • 每一幅小康圖景都由奮鬥繪成
    小康承載初心。「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一輩又一輩共產黨人矢志奮鬥的目標。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這份承諾,凝聚著一個百年大黨,帶領人民群眾奔向美好生活的孜孜追求。
  • 走在前列 書寫高水平全面小康江蘇答卷
    今天起,本報在「邁向全面小康這五年」專欄推出「喜看江蘇『十三五』發展新成就」系列報導,全面展示「十三五」以來江蘇經濟社會各領域改革發展成就。敬請關注。當時光的腳步邁進2020年最後一個季度,歷史的巨輪,載著億萬人民的小康夙願,穿越困難與險阻,即將抵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彼岸。第一個百年的奮鬥目標,近在咫尺、觸手可及。為全國發展探路,是黨中央對江蘇的一貫要求。
  • 夢裡張莊:如詩如畫的小康圖景
    夢裡張莊:如詩如畫的小康圖景鄭旺盛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河南省蘭考縣東壩頭鎮張莊村,就坐落在九曲十八彎的黃河最後一道彎。這裡水闊浪急,災害頻多,歷史上有80多個風口,大的決堤有10多次。而今,站在這裡放眼望去,天藍藍,水碧碧,花燦燦,草深深……滿目的風光讓你不禁感嘆:好一幅如詩如畫的小康圖景!1100多年前,黃河在緊鄰張莊村的銅瓦廂決口改道。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解鎖幸福的密碼——「先行者」蘇州探路小康紀事
    新華社南京7月6日電題:解鎖幸福的密碼——「先行者」蘇州探路小康紀事20世紀80年代初,向小康奔跑的目標悄然和蘇州這座千年古城結緣。江蘇省蘇州市區一景(2017年10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歷經40多年改革開放,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先行者」蘇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提出的「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殷切期望,經濟逆勢飄紅、城鄉日新月異、百姓安居樂業,奮力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漫步姑蘇大地,幸福更有保障、惠及群體更廣,小康偉業起筆處描繪著人間新天堂。
  • 以筆為馬 繪夢小康 江蘇省全面小康主題優秀美術書法作品展揭幕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 到底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看完視頻,你get了嗎?(二)
    黨在十六大、十七大時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在十八大報告中變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建設」到「建成」,一字之變,有何深意?從發展階段來看,「建成」也就是「建設成功、建設成為」,所以「建設」是過程,「建成」是結果。從內涵上來看,「建成」是在「建設」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新的要求。
  • 小康菜園建設|海螺村的詩意與煙火
    海螺村,位於保華鎮西部,居住著漢、苗、彝、回、水等5個民族,轄1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467戶5954人,這片土地的變化對於土生土長的海螺村人汪進福而言翻天覆地。  「那時交通不便,村裡的衛生也差,牲畜放養,汙水滿地,臭氣燻天,我一直在省外務工不願意回來。」說起過去,汪進福直搖頭。
  • ...式記錄小康工程的百萬字報告文學《奮鬥與輝煌——廣東小康敘事...
    中國夢,小康夢,也是廣東人民共同奮鬥的時代主題。12月15日,由省委宣傳部指導,省作協、省出版集團聯合主辦的重大題材創作《奮鬥與輝煌——廣東小康敘事》新書發布會在廣州珠島賓館紅棉廳舉行。該書是國內第一部全景式史志式記錄小康工程的鴻篇巨作、首部全面講述廣東小康建設輝煌成就的大型紀實文學,是廣東現實題材創作的小康「創業史」。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黃牛哞哞叫,農民奔小康
    從那之後,每天都有養牛戶找到新華村黨支部書記、養牛帶頭人、牛經紀人耿大軍,請他幫忙聯繫賣牛。耿大軍等鎮村領導挨家挨戶做工作,給大家出主意、找路子,共渡難關!初夏的早上,7點剛過,耿大軍就來到了新華村7組,習慣性的他又拐到了養牛大戶王俊的牛舍,幾頭健壯的黃牛見了他,隔著柵欄親近地圍了上來!「這幾天牛都咋樣啊?」
  • 小康在哪裡:再訪「江村」 尋味鄉土
    江蘇蘇州吳江區七都鎮開弦弓村村民 姚凌超:大概有1000多(單)了吧,因為現在正處在一個增長期,這才第一波冷空氣來。摸清客戶需求,定製化、精細化賣貨,別看姚凌超是晚輩,但顯然是團隊的指揮者。江蘇蘇州吳江區七都鎮開弦弓村村民 姚凌超:(家鄉)這個體系就非常完備,我要紗線、我要原材料,我一個電話過去他馬上幫你解決,我要機器要幫我生產,那也非常便捷,都有方方面面都有。姚凌超口中的它,就是鄉鎮的紡織供貨體系。
  • 《奮鬥與輝煌——廣東小康敘事》首發
    本報訊 (記者徐平)《奮鬥與輝煌——廣東小康敘事》新書發布會近日在廣州舉行。  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奮鬥與輝煌——廣東小康敘事》通過100餘萬字篇幅、300多張圖片、1000多個人物、600多個生動故事全景式展現廣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曆程。
  • 王永利:總臺《走村直播看脫貧》直擊「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火熱圖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7月25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主辦的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從江蘇徐州出發,兩輛攜帶5G新媒體移動雲制播系統的大篷車,走進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脫貧村,挖掘鮮活脫貧故事,直擊村容村貌巨變,展現村民如何突破生存發展困境、走向致富之路的歷程。
  • 貴州省委發言人盧雍政:「十三五」時期發展的關鍵詞是「大踏步前進...
    發布會上,新任省委新聞發言人、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盧雍政介紹說,全會高度評價「十三五」時期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關鍵詞是「大踏步前進,風風火火、風生水起」。特別是三件大事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和裡程碑意義:一是徹底撕掉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標籤,實現從解決溫飽、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二是最短時間戰勝百年來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實現災害面前從無能為力、被動應對到快速制勝的歷史性跨越;三是創造貴州「黃金十年」快速發展期,實現經濟總量從長期靠後、奮起直追到趕超進位的歷史性跨越。
  • 首部全景式展示廣東小康「創業史」作品問世
    《奮鬥與輝煌——廣東小康敘事》系列圖書共6本,分別是4卷本報告文學《卷一·百端待舉(1978-1991)》《卷二·風生水起(1992-2001)》《卷三·攻堅克難(2002-2011)》《卷四·逐夢飛揚(2012-2020
  • 《奮鬥與輝煌——廣東小康敘事》正式出版
    《奮鬥與輝煌——廣東小康敘事》系列圖書共6本,分別是4卷本報告文學《卷一·百端待舉(1978-1991)》《卷二·風生水起(1992-2001)》《卷三·攻堅克難(2002-2011)》《卷四·逐夢飛揚
  • 《奮鬥與輝煌——廣東小康敘事》在廣州發布
    《奮鬥與輝煌——廣東小康敘事》是首部全面講述廣東小康建設輝煌成就的大型報告文學,是廣東現實題材創作的小康「創業史」。選題定位為通俗歷史、百姓故事、家國情懷、全球視野,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以老百姓生活變化為立足點,採取編年史方式構建創作框架,以時間為經、以人物和事件為緯,呈現從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期間廣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科技創新等重要側面,通過100餘萬字篇幅、300多張圖片、1000多個人物、600多個生動故事全景式展現廣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曆程
  • 攜手奮鬥奔小康——2020,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
    這是銘刻歷史的決勝之年——全面小康取得決定性進展,億萬人民奔向美好生活 曾經苦甲天下,如今美麗蝶變,甘肅定西的元古堆村「笑」了。 村裡一面照片牆上,定格著58張村民的笑臉。照片裡,天水姑娘杜文文笑得格外燦爛,眼睛彎成了月牙。
  • 科藝先鋒——2020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家庭編年史課程藝術創作...
    我們的校友吳山專有句話:「所有的故事都是真的。不在這裡發生,就在那裡發生」。讓我們先來理解身邊的故事,因為你們的每一個家庭,只要上溯三代,就是一部中國現代史。2. 所有創作者的第一件作品都是感動人心的,因為承載了自己所有的生命經驗和情感力量。但你是否會真正成為藝術家,要看你能否做出你的第二件感動人心的作品。你們今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為第二件作品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