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自然的形態》,用基本的幾何形,構建一個奇妙的自然界

2020-09-03 Pian夏

大自然是一個宏觀的名詞,它是一個包含了我們整個人類社會在內的客觀世界,其中容納了各種各樣的生物,甚至是人和人的意識是自然發展的最高產物。但該用怎樣的一種語言來描繪它呢

《自然的形態》是一部簡短的動畫短片,僅有2分鐘左右的時長,動畫圍繞著自然界的美麗這一話題展開了敘述。通篇看下來,它像是一部科幻動畫短片,與一般的科幻動畫不同,它沒有語言的對白來闡釋任何物體,純靠著畫面的表現力來塑造動畫的科幻感。如果你喜歡科幻類以及畫風獨特的動畫,那麼這部動畫應該不會讓你失望,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用基本的幾何形構建一個自然的形態

《自然的形態》中亮眼的地方應該算是這獨特且乾淨的畫風了,畫面讓人一眼看過去就是簡潔乾淨,沒有太多繁瑣的構成,動畫透過畫面傳遞出一種清爽的感覺。

畫面的獨特來源於動畫將畫面中的物體抽象成基本的幾何圖形,既去除了畫面中繁瑣的部分,又概括了生物體的主要特徵,既表達了畫面的簡潔,也不會破壞物體的完整性。

既然動畫中的幾何形這麼重要,那麼它是什麼呢,從普遍到抽象,我們先來聊一聊幾何體,畢竟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都是幾何體的概括,隨後再由幾何體過度到幾何形。

初學美術的時候,經常會接觸一個知識幾何體。幾何體是立體幾何的概念之一,它產生於我們對於客觀事物的數學抽象,基礎的幾何體大致可分為圓柱體、長方體(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球體以及稜柱體。

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任何事物大都可以拆分為這幾個幾何體,如人的手臂以及身體等可以看做的一個圓柱體;書桌、衣櫃以及床等等都是長方體;氣球、玻璃珠以及蘋果等等都是球體。當然,現實中還有很多例子,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幾何體是三維物體的基礎構成,它們在形狀上構成了我現實的模樣,無論多麼複雜的物體,都可以拆分成基礎的幾何體形狀。同理,那麼對於二維畫面來說,幾何形就是它們的基礎部分,相對的,幾何形就是幾何體的二維表現,如圓形、長方形以及三角形。

《自然的形態》中畫面運用到的就是這些基礎的幾何形,將畫面拆分成若干個三角形、圓形以及長方形。如動畫中的蝴蝶,可以拆分成圓形以及三角形;水母可以拆分為圓形(將幾個圓形並列,分別取不同的比值,就形成了弧線)以及長方形(將長方形的寬度不斷縮減,就得到一條線);水蟲可以看成長方形、圓形以及三角形等等。

這些基礎的幾何形構建了整個動畫,動畫的每一幀都有一種簡潔乾淨的畫面感受,使得動畫別具特色。


奇幻的自然界

之所以說《自然的形態》像是一部科幻動畫,主要與動畫的兩個方面有關,一個是基礎的幾何形,另一個則是色彩的表現力,兩者共同構建了整個奇妙的自然界。

基礎的幾何圖形構成了生物元素,多個生物元素又構成了一個畫面,動畫的每一幀又構成了一整部動畫,動畫表達的又是關於自然界的主題。一層層遞進,基礎的幾何圖形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自然界。

從微觀與宏觀的角度來說,自然界是一個宏觀的角度,在動畫中構成自然界中每個元素的基礎幾何形就是微觀的角度,以幾何形構建一個完整的自然界,也是以微觀構成宏觀,以小見大,充分地展現自然界的形態,完美地契合動畫主題,讓動畫看起來更具趣味。

幾何圖形除了起到了以小見大的作用外,它們在動畫中也起到了一種調和的作用。調和作用突出在幾何圖形中長方形的銳利轉角線與圓形的圓潤弧線兩者的對比之間。

方形的銳利邊角線使得整個動畫的畫面看起來乾淨簡潔,但我們人類始終是存在著感性,對於同一類事物始終會感到審美疲勞,正如再美味的美食,吃多了一樣會發膩。因此,儘管動畫是以銳利的線條導致的畫面簡潔乾淨為畫風,但動畫中依舊穿插了不少圓潤的弧線,用以調和審美疲勞,使得動畫銳利乾淨的畫風更為明顯。

除開以小見大的基本幾何圖形外,動畫對於色彩的運用也很巧妙,既體現出現實的氣息,又有一種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的感受。

就色彩而言,動畫中採用較多的還是關於冷色系,符合著整部動畫乾淨清爽的風格。同時,冷色系中又以藍色為主鋪墊了整部動畫。

藍色是冷色,是大海的顏色,對於大自然來說,地球表面積71%的佔比都是海洋,動畫中的藍色基調也恰好符合海洋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位置。

藍色不僅僅是冷色,它還經常出現在科幻的題材作品中,作為科幻作品的色彩基調。微弱的藍光總會讓人想起機械那閃爍的指示燈,從而聯想到科技感,這也是動畫中科幻感的來源。

還是有關於審美疲勞的一點,大部分的藍色基調依舊會造成人們觀感的審美疲勞,因此,動畫中也穿插了一些暖色來調和大範圍的冷色。如動畫中出現的綠色是以暖色為主,不過,我們依舊可以從畫面中看出,這種暖色仍然是帶有綠色,讓暖色的出現既調和冷色,又不會在大體上破壞整部動畫的冷色基調。

幾何圖形以及顏色是《自然的形態》中兩個特別的點,它們分別從故事的內容以及動畫的畫面上,將宏觀的自然界描述地淋漓盡致且趣味易懂。

《自然的形態》只用僅僅2分鐘就描繪了一個宏觀的自然界,以小見大,用最基礎的幾何圖形展現出自然界的各種形態,同時,也用冷色將自然界的無限廣闊以及奇幻呈現在畫面上。

相關焦點

  • 不一樣的《自然的形態》,用基本的幾何形,構建一個奇妙的自然界
    大自然是一個宏觀的名詞,它是一個包含了我們整個人類社會在內的客觀世界,其中容納了各種各樣的生物,甚至是人和人的意識是自然發展的最高產物。但該用怎樣的一種語言來描繪它呢《自然的形態》是一部簡短的動畫短片,僅有2分鐘左右的時長,動畫圍繞著自然界的美麗這一話題展開了敘述。
  • 人類急需在自然界產物觀真理下重新構建自己的文化信仰
    (2)系統性死亡即是整體性共亡現代自然科學已充分揭示出『』人是自然界產物『』這個真理,也即是說人類的生命來源於自然運動演化規律,並且人與環境萬物基於這個規律都是一母『』同胞『』,都是普遍聯繫的有機整體,其若人體內的萬千不同細胞或不同功能組織一樣基於一個生命系統都是相互關聯的和相互協調的有機共生體
  • 零基礎漫畫入門-構成手部的幾何形
    人物的手非常靈活,不同動作的手部形態是截然不同的。要畫好手,就需要將複雜的手部結構轉化為較為簡單的幾何形來理解。 1.觀察自己的手部 在繪畫中,觀察起到很大的作用,只有將物體的形態觀察準確了,才能在腦海裡建立起迅速畫出物體的思維,繪製手部的時候也一樣,我們可以重點觀察手部的各種形態。 觀察時可以多角度觀察手的形狀和比例,將觀察到的運用到繪畫中。
  • 自然筆記,開啟奇妙的自然探索之旅——手把手教你做好自然筆記
    我們現在主要採用狹義的自然筆記來記錄:採用圖畫、文字等形式;有規律的,類似於日記性質的;對身邊的大自然進行的記錄。本次自然筆記大賽,就是要用畫筆把2020上海(國際)花展主題花羽扇豆&繡球花你感到好奇和美麗的地方畫下來,並寫出你看到它時的感悟。
  • 抽象主義繪畫的基本特點,抽象主義繪畫不反映生活
    抽象主義的繪畫,是一種排斥對自然及現象的任何模仿、再現,且主張完全依賴心理的,用抽象的要素來表現畫家主觀心靈的一種藝術。公認開創於1910年,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是俄國的康定斯基和馬勒維奇、荷蘭的蒙德裡安等。
  • 「方塊動物世界」亮相成都IFS 帶來連接自然的奇妙之旅
    方塊動物世界。   由成都IFS聯合美國知名藝術家Sean Kenney舉辦的「Nature Connects方塊動物世界」樂高藝術展,展現了自然界萬事萬物的豐富連接,讓大眾在身臨其境中感知「城市中心連接自然」的奇妙歷程。這是 Nature Connects全球巡迴展中國內地首站,成都也成為內地唯一引入該展覽的城市。
  • 博物館奇妙夜博物館奇妙夜
    呼和浩特晚報訊 1月18日,內蒙古自然博物館迎來首批夜間訪客,來自呼和浩特的40名小朋友解鎖博物館創新科普形式,感受大自然的夜晚魅力,學習自然界各類生物的夜間生長模式。據了解,此次舉辦博物館奇妙夜是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創新科普形式的一次全新嘗試。
  • 高清圖文|《自然奇觀》2:微生物
    本文乾貨滿滿,福利多多,請勿溜號兒奇妙彩蛋不知你看到這張硅藻科學藝術攝影作品時會不會像我一樣怦然心動?而且不僅僅是因為它令人驚嘆的美麗。恩斯特·海克爾《自然界的藝術形態》The Art and Science of Ernst Haeckel進而我又想到公眾號曾推送的《從鑲嵌摺紙到建築藝術》,以及荷蘭現代建築之父貝爾拉格(Hendrik P. Berlage)的一組受恩斯特·海克爾《自然界的藝術形態》影響的設計。
  • 自然界第五種力量是什麼?人類掌握它,能否揭開宇宙暗物質之謎?
    我相信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我們的宇宙中仍然有許多無法通過科學解釋的謎團,而這些新的亞原子粒子或許可以幫助科學家們找到答案。不僅如此,科學家們也可以在這些新粒子當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從而發展成一些有用的新技術。事實上,今天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許多物品都是從來自人類對分子和原子的研究基礎上產生的。
  • 重磅〡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家庭形態,促進婦女全面發展
    不論是文明發展,還是婦女發展,家庭都是其中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我們認為,在人類文明新的發展階段,有必要聯繫家庭形態建設這一重要內容,來理解文明發展與婦女發展之間關係,並在此基礎上,通過構建新型家庭形態,促進婦女全面發展,推動兩性平等協調發展,進而為新型現代文明形態生成和發展奠定社會基礎。
  • 自然界中植物有多厲害,最高的樹50層樓高,最大的花比床還大
    在這顆行星上,存在著許多人類以外的生命形態,如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生命是華麗的,植物是豐富多彩的。世界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奇怪的植物。今天,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那些「奇怪」的植物吧。在植物中常見的是樹木。世界上最高的樹是杏仁桉樹,請不要搞錯了。杏仁桉樹和杏仁的名字有點相似,除此之外沒有什麼關係。
  • 讓童真與自然對話,原來《奇妙小森林》藏著這麼多關於世界的奧秘
    6月13日,全國首檔自然治癒真人秀《奇妙小森林》上線芒果TV,甫一開播便收穫了不同代際觀眾的共同點讚:「一個很溫暖很治癒的節目,希望每一個看的人也都能像孩子們一樣永遠充滿童心、永遠善良」「感覺大人和大人、大人和小孩、小孩和小孩,都相處得很舒服」……在微博、在豆瓣,這檔好看又暖心的「森系」節目,正在源源不斷地輸出更多共情。為什麼觀眾愛看,更愛討論呢?
  • 格(形態)序列的構建與解讀
    在世界語言結構地圖冊(wals.info)上,與格有關的項目是由多位學者分別整理的,他們採取的標準同樣不一致,以包木語(Bawm)(孟加拉國使用的一種漢藏語)為例,在參考了相同材料(Reichle 1981)的情況下,結論卻完全不一樣①。另一難點是具體的格的定義,如典型的工具格指代「工具」,但由於民族認知上的差異,有些語言中工具格附帶表示伴隨,另外一些語言沒有工具格,卻用施格來引介工具。
  • 自然法則是生態文明的根本法則
    宇宙間一切固有存在和變化運動的基本法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生態文明是大自然賦予全人類的根本文明,對於生態文明而言,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協調發展關係,實現人類與自然界關係的全面、協調發展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必由之路,就要遵循自然法則。因此,必須確立大自然法則觀,現代意義上的自然觀,真正視人類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繫的整體,從整體上研究和把握規律,以此作為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礎。
  • 不一樣的「鳥屎」——不一樣的偽裝
    上次我們見識了長得像鳥屎的柑橘鳳蝶幼蟲,一時心血來潮上網查詢是否還有這樣的奇特動物,經過我的查閱,原來自然界還有不少生物把自己偽裝成鳥的排洩物從而躲避天敵。看來「鳥屎」裝在動物界也是一種時尚!2.一坨稀稀拉拉的鳥屎……這是一條小編不認識的毛蟲,相較於一坨完整的柑橘鳳蝶幼蟲「鳥屎」,這個小傢伙稀稀拉拉的,我想一定沒有鳥兒想吃它吧。據說有人做了一個實驗,放不同姿勢的「鳥屎」和毛蟲形態在樹上,結果「鳥屎」被吃的概率僅為其他毛蟲的三分之一,其中跟「鳥屎」的不同形態也有聯繫。看來,偽裝成鳥屎也是要講究技術的。
  • 中國兒藝打造昆蟲奇妙世界 童話劇《螢火蟲姐弟歷險記》將首演...
    而「放生」了螢火蟲的孩子們從此多了一份牽掛,在尋找螢火蟲的路上,不斷認識自然,改變自己,成為了守護自然的未來主人。《螢火蟲姐弟歷險記》作為一部現實題材作品,主創們選擇「蹲下來看世界」,以孩子們更易接受的角度,從淺入深,以小小的螢火蟲為切入點,通過探索自然界的各種生物、法則,傳遞保護環境、尊重生命的理念。
  • 自然界中有沒有「違背」生命規律生存的生物?
    因此,在我看來,生命規律並沒有固定的模式,物種只要是能夠生存,哪怕是為了生存做出了巨大的改變(比如大熊貓由食肉專為基本食素),都不算違背生命規律。下面我們再進一步的討論一下生命規律的問題。捕蠅草的葉頂端是貝殼一樣,末端具有尖刺,它們會在裡面分泌一些蜜汁吸引小型昆蟲前來吃,當昆蟲到達其貝殼一樣葉片的內部時,它就會主動的收緊葉片,將昆蟲牢牢的困在裡面。之後,捕蠅草會像動物一樣分泌消化液將昆蟲消化並吸收掉。
  • 讓孩子與自然對話 瓜瓜龍英語成《奇妙小森林》合作夥伴
    強強聯手輸出前沿理念讓萌娃快樂對話自然據了解,《奇妙小森林》在國內首次引進全球先進的森林育兒體制,將「森林幼兒園」模式作為節目內容的依託,提倡走進自然,對話自然的前沿育兒理念,這也正與瓜瓜龍英語所提倡的通過情景式教學方法,讓孩子藉助語言認識自己、熟悉家庭、擁抱社會的教育理念相契合。
  • 自然界的鬼斧神工——罕見的粉紅色動物
    自然界的動物擁有成千上萬的外表和顏色,但如果你看到下面這些粉色的動物時,你一定會驚嘆於自然的奇妙。粉紅色這種亮眼的顏色在我們的印象中不應該存在於自然中,因為這種顏色很不利於隱藏,然而自然界中粉紅色的動物比你想像的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