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雨林中的勃勃生機|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2020-12-09 中國綠色時報

在海南島腹地,茂密的熱帶雨林遮天蔽日,叢林中不時有動物經過,發出隱約的聲響。白沙黎族自治縣羅任村委會志口村就坐落在這片雨林之中。趁著不用去巡山的工夫,脫貧戶王成亮在自家的橡膠園和益智園裡忙碌著。

海南熱帶雨林枝繁葉茂(圖片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01

「我家種了15畝橡膠、25畝益智、5畝檳榔、1.8畝水田,年收入能達到2.6萬元。我還加入了白沙三紅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正在尋找新的機會。」王成亮說。家中曾經的貧困還記憶猶新。全家4口人,2個在讀書的孩子,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可是收入來源只有水田。2013年底,鄉村兩級對村民逐一摸底調查,將王成亮一家納入了建檔立卡貧困戶。

聽了鄉政府不少培訓課,王成亮不再如當初一般迷茫,決定從種植橡膠和益智開始。熱帶的氣候適宜橡膠的生長,南藥益智也供不應求,種植技術在培訓課上學會後,王成亮信心滿滿。勤勤懇懇地勞作,還有專家不時來村裡現場教學指導,王成亮家的種植業漸漸有了起色。

脫貧戶王成亮在割膠(圖片來源:海南省林業局)

2019年,王成亮家迎來了又一個轉機。村組大會推薦王成亮擔任生態護林員,鄉評審組也審議通過,王成亮正式籤訂聘用合同,從2020年1月起,當上細水鄉的生態護林員。

王成亮幹勁十足,每年領取的1萬元生態護林員補助資金讓他離擺脫貧困更近了一步。他負責管護的是細水鄉鄉南一村大嶺周邊區域500畝管護區,每月需巡山不少於20天。當地風俗中要在清明節和白事燒紙錢、放鞭炮緬懷親人,可這種行為極易引發森林火災。王成亮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用不巡山的空閒時間,走街串巷向村民們宣傳森林防火知識,定期深入林區重點巡防。

上崗的這半年多來,他的管護轄區內未發生過亂砍濫伐、亂捕濫獵、毀壞林地等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也讓更多志口村村民知道了保護森林的重要性。

02

在細水鄉,像王成亮這樣的生態護林員還有很多。2018年以來,白沙縣將生態建設和精準扶貧相結合,選擇有勞動能力並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作為生態護林員,共選聘生態護林員556名,既改善了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又充實了森林資源管護力量,實現了生態保護、脫貧致富的雙贏。

上圖:白沙黎族自治縣縣城 (圖片來源:蒙明珠 攝)

下圖:飛鳥掠過白沙青山綠水(圖片來源:海南省林業局)

不僅是生態護林員的選聘,2019年,白沙縣加快推進「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6個特色產業小鎮建設穩步推進,基本完成22個美麗鄉村建設。全面落實河湖長制,編制完成全縣210條河流「一河(湖)一策」方案,380名河湖管護員實現管護全覆蓋,主要河流湖庫水質總體優良率100%。造林綠化1萬畝,義務植樹20萬株,森林覆蓋率保持在83%以上。

風景秀麗,百姓富裕,這片神秘而蔥鬱的熱帶雨林,正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勃發著新的生機。

文章來源丨中國綠色時報社

記者丨羅軼奇 黃山

審核丨唐秀萍

編輯丨王 莉

版式丨吳竹韻

—相關連結—

在森林村莊安居樂業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裡口山的「桃花源」
    在山東省威海市近郊的裡口山,依託自然環境優勢,王家疃村黨支部帶領村民大力發展以農家樂和採摘園為品牌的特色休閒觀光農業,實現了無數城裡人的「田園夢」,也讓新農村煥發勃勃生機。《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今天播出《裡口山的「桃花源」》。威海市近郊的裡口山上有座小村莊——王家疃村。這裡三面環山,溪水潺潺,村裡特色的石頭房子古樸雅致,吸引了各地遊客紛至沓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做好山水大文章 走穩生態小康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做好山水大文章 走穩生態小康路金羊網  作者:趙映光、王漫琪、張送稔  2020-07-23 揭西縣是如何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帶領全縣人民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行穩致遠的呢?
  • 中國藝術展現新時代勃勃生機
    報告指出,2019年,中國藝術發展呈現出觀念加強、創作提質、產業增穩的基本面貌。中國藝術以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創作勇氣和多樣探索的藝術精神,回應這個偉大的時代對文藝的要求,有效地發揮了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與實現精神引領的作用,展現出新時代藝術的勃勃生機。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感受小康進程「中國風」
    「小康」以及「大同」,是先輩們憧憬的社會理想,是典型的中國表達。筆者近日跟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採訪團一路走來,途經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穿林海,過草原,進農村,真切感受到農業在強起來,農民在富起來,農村在美起來,感受到奔小康進程中的「中國風」「中國範」。  小康實踐更注重鄉情。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走向幸福生活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窗明几淨新生活。我們在房間裡見到了大學畢業正在複習考研的高俊祥,他說:「2005年,我們家和其他村民從臨夏州東鄉縣偏遠山區整體搬遷到這裡,如今已整整15年了。如果沒有移民搬遷,我們不可能過上今天的幸福生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任志波:特色養殖奔向「甜蜜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任志波:特色養殖奔向「甜蜜生活」 2020-08-19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光影見證小康:文昌閣和四望亭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光影記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詩意白沙」,實現更高質量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詩意白沙」,實現更高質量小康 2020-09-13 1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機關後勤雜誌社組織召開「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攝影展...
    歡迎關注「中國機關後勤」微信公眾平臺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歷史時刻,各族幹部職工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凝心聚力,艱苦奮鬥,正闊步走向美好小康生活。8月5日,由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國機關後勤雜誌社、中央宣傳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主辦,人民日報社攝影部、人民畫報社、民族畫報社協辦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攝影展溝通會在民族畫報社召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菜籃子」裡的小康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今天來看「菜籃子」裡的小康夢。地鐵一號線站外,就是原來的紅橋區佳園裡社區商業街。上世紀80年代末,由於周邊佳園北裡、佳園東裡等5個小區,有近3萬名居民要買菜,這裡逐漸形成了佔路市場。許愛順,1994年從山東德州來到天津做小本生意,賣雜糧、賣蔬菜。雖然天天起早貪黑、吃苦受累,但跟在老家打工相比,能賺到的錢多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太原市美術作品展
    本次展覽共展出美術作品100幅,美術有國畫寫意畫、工筆畫,油畫、版畫、水粉畫,內容有山水、花鳥、人物,作品通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鮮明主題,呈現了新時代勞動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脫貧攻堅,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的精神,描繪出太原市的風景名勝、人文歷史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峽口鎮普濟寺村:種高原夏菜 走致富快道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峽口鎮普濟寺村:種高原夏菜 走致富快道 2020-08-06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小腐竹」挑出「新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小腐竹」挑出「新生活」 2020-10-27 1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七)
    熱情的劉大姐拉出跳廣場舞用的音響設備,放起了耳熟能詳的《好日子》,「陽光的油彩塗紅了今天的日子喲,生活的花朵是我們的笑容……」歡快的樂曲輕柔地流淌在廣袤的梨樹黑土地上。調研手記:「我十分關心糧食生產和安全。」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裡口山:村民樂享「家門口」經濟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裡口山:村民樂享「家門口」經濟 2020-07-26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橙子姐姐」與她的轉場人生
    推薦閱讀「小康生活·舞動鄉村」全省鄉村廣場舞大賽火熱舉行中,一起來C位出道吧!「小康生活·美在贛鄱」女性攝影主題大賽開始投票啦!「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千百年來,我們從未停止對小康生活的憧憬。如今,全面小康終於觸手可及。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我們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邁向更加壯麗的新徵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02)讚一個!聖女果種植「錢」景好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02)讚一個!聖女果有「小金果」「愛情之果」的美稱。黃花灘鎮馬路灘村村民薛剛今年流轉了五道溝56座日光溫室,全部種植了聖女果。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馮何秀:小豆腐坊「磨」出好日子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馮何秀:小豆腐坊「磨」出好日子 2020-07-14 20: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產業興旺,老鄉的日子也越過越旺!
    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中,記者所到之處隨處可見蓬勃發展的鄉村特色產業,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各具特色的文化底蘊,老百姓在家門口找到了脫貧致富的路子,日子越過越紅火,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信心。  湖南湘西十八洞村  「以前的十八洞窮得讓人心痛,現在的十八洞幸福得讓人心動。」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免費入股拿分紅 幸福日子有盼頭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免費入股拿分紅 幸福日子有盼頭 2020-07-16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