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很諷刺窮光蛋的名言,讓有些人讀完想發笑,卻是那麼的現實

2021-01-09 啟路文學

窮光蛋,在很多人眼裡怎麼形成的,很多人可能想到蛋就是零的意思,窮光蛋,就是窮的只有零元錢,沒有錢,甚至負債。而窮光蛋這個詞的誕生就是對窮苦人的一種侮辱,但現實中很多人卻喜歡把自己一無所有,很窮,身無分文認為是窮光蛋,那不等於自己侮辱自己?

比如很多人之前很有錢,很富有,卻命運不濟,一下子做生意虧本了,或是其他什麼事,變成身無分文的人了。卻沒想到還有人來向他借錢,很多人到了身無分文這個地步,是不願意告訴別人的,特別是朋友。朋友也還以為他很有錢,便向他借。

他用各種理由拒絕了後,卻被朋友說成不夠朋友,不夠義氣。如是他就實話實說自己現在是窮光蛋一個,沒有找朋友們借錢,算不錯了。可沒想到他告訴了朋友自己成了窮光蛋後,卻沒想到朋友都遠離了他,躲著他,怕他借錢。

這就是現實,是那麼殘酷,有錢時候,有朋友,沒有錢的時候,沒有朋友。可見朋友,很多都是利益之徒,有錢的時候,跟你做朋友,因為有利可圖。沒有錢的時候,怕你跟他借錢,所以躲著,遠離著。說到這,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賈平凹很諷刺窮光蛋的名言,讓有些人讀完想發笑,卻是那麼的現實!文字如下:

窮光蛋還有什麼月初月底。——賈平凹

讀完賈平凹這段語錄,是不是感到很諷刺,又很好笑,對於一個窮光蛋而言,為什麼月底和月初都沒有什麼意義了,更是沒有月初和月底?那麼他們有的是什麼呢?是月月光,月光族,月負族。我們不妨來更深入分析一下,窮光蛋為什麼沒有月底月初。

月初對於很多人而言,都是充滿了新的希望和目標,窮光蛋為什麼沒有月初?

月初對於很多人而言是希望,但是窮光蛋卻看不到希望,為什麼看不到希望?因為他是月光族,甚至月光族都算不上,月負族,每個月都負債。每個月初都要愁這個月的貸款怎麼還,比如房貸、車貸、網貸、信用卡等等。

這些人為什麼成了月負族呢?說白了就是生活壓力太大了,不得不負債,工資那麼低,房價那麼高,每個月房貸一還,除去生活的開支,還能剩下多少呢?很多人都剩下不了多少,更多的家庭是支出大於收入的,所以就會負債,靠信用卡過日子,靠網貸過日子。他們心目中自然就沒有月初,看不到希望的,因為房貸一般最少都要還二三十年。

窮光蛋為什麼沒有月底呢?

月底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最興奮的是什麼?是盼望著發工資,這是很多人月底最盼望的事。那麼對於窮光蛋而言,發工資不發工資,也拯救不了他依舊是窮光蛋,月負族,因為他們工資一到帳,就要還貸款,比如房貸、車貸、等等。

月底對於窮光蛋而言,也沒有什麼好盼的,這點工資,根本改變不了什麼,無非是重複著生活,重複著還款,感覺怎麼還都還不完一樣,越還越心累。更何況很多人每個月工資都不夠還款和開支,還要四處借錢,四處借貸,網貸都擼的生活,可想多累。

所以窮光蛋的生活,很多人都是重複昨天的生活,打工還款,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僅此而已。沒有什麼目標和理想,因為都成了夢幻泡影,都得面對現實。很多人更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對未來沒有抱什麼希望,可見窮光蛋,窮久了的人,都有一種奴性,向現實妥協,向命運屈服了。

所以說賈平凹很諷刺窮光蛋的名言,讓有些人讀完想發笑,卻是那麼的現實!大家對這段名言有什麼新的看法?或是更高的見解呢?不妨說出你的想法,在下方跟大家一起討論吧!或是覺得這句名言值得讓更多人看到,不妨動一動你的手指,分享點讚收藏下,這也是啟路文學最大的動力!

文/啟路文學/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鍾南山一針見血的名言,僅11個字,揭露了現實中很多人在追逐死亡
    現實中很多人在追逐死亡?很多人聽了估計都會感到不可思議,怎麼會有這樣的人呢?還很多。倘若不讓大家往下讀,也不讓大家去讀鍾南山的語錄,大家會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什麼樣的人在追逐死亡呢?相信很多人也能回答出很多來,因為現實中真的有很多人天天都在追逐死亡。
  • 賈平凹的一篇散文,文字優美,描寫細膩
    下面介紹賈平凹的一篇散文,文字優美,描寫細膩。《米脂婆姨記》(節選)作者:賈平凹這是極俏的人,一頭淡黃的頭髮披著,風動便飄忽起來,浮動得似水中的雲影,輕而細膩,倏乎要離頭而去。耳朵半埋在發 裡,一半白得像出了烏雲的月亮。
  • 趙慶峰:夢到賈平凹
    平日裡,我常和人探討賈平凹的小說、散文,認為他就是一隻文狐轉世,連胳肘窩散發出的氣味都歷久彌香。有人說我羨慕賈平凹。是的,我承認是受他的文美的誘惑,更多的是對他穩穩噹噹從不張狂做人作文的品性的欽佩。許是一年四季閒聊多了,誰知咋晚,也就是新年的夜裡,我竟然做了個夢,夢到賈平凹。
  • 賈平凹《自在獨行》:時間終究會讓我們學會笑而不語、痛而不言
    讀到賈平凹在《自在獨行》裡寫的這段話,突然覺得,作為母親,為母則剛背後,得承擔著多少的隱忍與迫不得已。賈平凹年少時,父親被送去「改造」,一去就是7年,這七年裡,母親的堅強與倔強也感染著那時年幼的賈平凹。因為沒錢養活幾個孩子,母親從最初再窮也一定要賈平凹讀書,到後來帶著愧疚似的勸說賈平凹,讓他把書拿回來自學。這其中的情感以及心理變化,無不催人淚下。
  • 讀完韓非子10個字的名言,你就明白了
    讀完韓非子10個字的名言,你就明白了!文字如下:嚴家無悍勇,慈母有敗子。——韓非子有些爺爺奶奶是很兇,很惡的,本來不喜歡帶孩子,卻被孩子父母硬是塞給了自己,自己也沒有玩夠,很多爺爺奶奶,喜歡玩麻將,打牌,孩子不聽話,他們就很兇,甚至打罵孩子。那麼一個經常打罵孩子的家庭,孩子從小就不喜歡這個家,性格自然也是越來越不好,越來越差。孩子越是叛逆,很多爺爺奶奶,越是喜歡說重話,打罵。最後發現孩子越來越討厭他們,都不願意回家。
  • 賈平凹《暫坐》:比《廢都》更精彩,在欲望世界狂歡,人生且暫坐
    正如賈平凹的《暫坐》,初讀感慨於故事情節中的物是人非,再讀品味個中的辛酸滋味,三讀則看見文字背後先生對現實世界的諷刺,對身處欲望都市中的中年女性設身處地的體悟與同情。01 也說《暫坐》這本書《暫坐》是文學"鬼才"賈平凹2020年的年度新作。
  • 賈平凹:越是沒錢的人,越是喜歡裝有錢
    賈平凹曾說:「那些膚白貌美的女子,精緻的手袋塞滿了衛生紙,她們不敢進澡堂,剝了華麗的外套,縮身著支離破碎的內衣,鋥亮的高跟皮鞋不能脫,襪子被腳趾捅出個洞。」錢的屬性既然是流通的,錢就如人身上的汙垢,人又是泥捏的,洗了生,生了洗。
  • 諸葛亮富有哲理的名言,僅24個字,做到的人,必會贏得長久的成功
    如果讓大家去想諸葛亮這富有哲理的24個字名言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想不到,畢竟諸葛亮富有哲理的名言太多了。而且能湊上24個字的名言,卻有些難。更何況大家都沒有數字的習慣。那麼大家是什麼樣的名言會讓做到的人贏得長久的成功呢?記得富蘭克林說過一句名言,「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可以用這五個字來表達——我沒有時間。」
  • 散文|鬼才賈平凹小說藝術/尹燕忠
    他的讀者遍及老中青少,全國凡有閱讀能力的人幾乎都讀過他的作品,沒有不知曉賈平凹的。他不衰的創作力和多方面創作的藝術才華,他是一個「明星品牌大作家,」我幾乎讀完了他的全部作品及其他人寫的傳記等研究資料,發現他創造了一個作家的奇蹟,是從陝西走向中國和世界的「文學大漢」和藝術天才,是「文學鬼才」,更是「怪才」!
  • 賈平凹的一篇散文,平凡之中發掘深意,擬人手法更顯親切
    很多讀者都喜歡賈平凹的散文《醜石》,其實讀者喜愛的不僅是作者的神來之筆,還有那塊醜石蘊含的不甘寂寞之精神。這說明作者非常善於挖掘看似微不足道的題材,並能從中發現金子般的閃光點。於是作者將他的感受凝聚曾文字,表達出自己更深層的思考:《觀沙礫記》(節選)作者:賈平凹沙礫本是無情,也有如此屬性,而萬千世界,人為第一,百人百貌,百貌百性,不能定然,不可固一。
  • 路遙去世前說的一句話,賈平凹聽罷奪門而出,蹲在無人處痛哭不已
    路遙與賈平凹是一生的好朋友,路遙比賈平凹年長3歲,平日裡就像老大哥一樣照顧賈平凹。路遙去世前特意讓賈平凹來到他身邊,對著他說了一句話,賈平凹聽後奪門而出,蹲在無人處痛苦不已。路遙說的究竟是什麼話呢?路遙的人生如同過山車,早年貧困潦倒。
  • 從賈平凹的《自在獨行》裡看見的,並不是孤獨,孤獨是生命的禮物
    從賈平凹的《自在獨行》裡看見的,並不是孤獨,孤獨是生命的禮物不知道你有沒聽過這樣一句話:「說自己孤獨的人往往不孤獨,真正的孤獨者是偶然做些長嘯,如我們看到的獸」。前者很好理解,後者便有些深奧了。那不妨來看看賈平凹的《自在獨行》吧。這本書在出版的兩年內,發行超過百萬冊,深受廣大讀者喜愛。
  • 《暫坐》:賈平凹偏愛的女人是誰?西京美人的縱情歡愉背後是悲憫
    賈平凹深懷悲憫,無力而又難以自拔地注視著這些人物的瑣碎日常、生死幻滅。就像是一個造物主,終生平等。但與以往不同的是,賈平凹在《暫坐》中對一個女人卻極為偏愛,就像是蒲松齡對嬰寧的偏愛一般,「聞一聞便會令人笑不可止」,賈平凹的「嬰寧」就是暫坐茶莊的老闆——海若。
  • 《暫坐》:講一群富婆的情與欲,直逼人性,賈平凹:我很會寫女人
    一天,賈平凹想和一位叫邢慶仁的朋友聊聊天,臨行前給老婆發了簡訊「我去玫瑰園見慶仁。」可怎麼也沒想到,因為這個簡訊差點讓他的婚姻「破裂」。當時賈平凹老婆收到簡訊後,就火急火燎趕到玫瑰園,看到賈平凹和一個又矮又胖的大老爺們在一起,就質問他「情人」在哪兒!
  • 賈平凹《暫坐》:新小說是對現代都市女性的悲天憫人
    這讓賈平凹沒有經濟壓力,不用為錢寫作,可以按著自己的本心寫作,寫自己想寫的,不用考慮書好不好賣的問題,真正還原文學作品本身,而他所說的不正經,其實也是一種調侃,意思是自己寫作風格不會很嚴肅,會帶著極強的個人色彩,看似不正經,其實裡面透露著深層次的文化底蘊。
  • 1993,《廢都》讓賈平凹元氣大傷,《白鹿原》成就陳忠實成為大師
    不過沒過多久,賈平凹就毀譽參半。原本因為「商州風情」享譽文壇的賈平凹 ,被人稱作「文壇最乾淨的人」,《廢都》之後獲得了「流氓作家」的稱號,已經賣出的書也遭到收回,小說遭到禁止。就在《廢都》被禁止收回的幾乎同時,《白鹿原》也遭到了同樣的命運,被禁止發行,出版的也被要求收回。
  • 喜歡助人為樂的人,一定要讀下泰戈爾的名言,不然會後悔莫及!
    但大家也都知道,社會是很現實的,觸碰到個人利益的事兒,很多人都不願意做。更何況現在路上有人摔跤了,很多人都怕去扶,因為怕碰瓷。可見碰瓷這個行業,搞壞了多少人善良的心。但即便如此,很多人也都是充滿著一顆善心,都願意助人為樂,只要自己有,他都多少願意奉獻給一點別人。
  • 賈平凹最新長篇面世:寫盡西安城裡,在貪慾中縱情歡愉的男女
    賈平凹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品,比如《廢都》、《高興》、《土門》,其中雖然也關涉城市生活,但還是多以鄉下人進城的故事為主,而賈平凹每寫一部小說都在追求「不同」,同時對社會當下的現狀也會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剖析。
  • 賈平凹:因為獨行,所以自在
    該書也展現了賈平凹的「大散文觀」,即糅雜了人文、美學融匯的思索。對於匆匆的路人,平凹先生這部文集只是用來附庸風雅的玩物。但這本書卻要寫給生命的行者。願他們能懂得孤獨的真義,在生活裡多一些從容瀟灑。賈平凹在書中說:「孤獨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遺棄,而是無知己,不被理解。」人在成長就在一步步給自己修建堅固的堡壘,一步步走進孤獨。
  • 賈平凹:她們只有一個單純的渴望
    1993年,賈平凹撰寫的一部《廢都》受到了眾多讀者的喜愛,但是文章中那些露骨的描寫卻引來了一些人的不滿。後期發行的《廢都》中出現了大量的「此處省略xxx字」,這種操作方式引起了更多人的憤怒,這也直接導致了《廢都》一書被封了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