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交網絡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健身網紅、健身內容湧入到女生視野當中,其中不乏各類深蹲教學。
之前的文章我們說過,深蹲練臀效果差,一方面和動作模式(髖屈伸主導、膝屈伸輔助)有關,另一方面和我們的生活習慣(久坐不動)導致的臀部肌力水平下降有關。
深蹲練臀先粗腿,你知道原因嗎?不要怪動作,是你的身體出了問題
但還是有很多女生,為了深蹲時「提升臀部發力感」,選擇用一些看似實用、實際危險的姿勢來完成深蹲,看完之後讓人大呼「不妙」。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常見的錯誤深蹲姿勢,看看你中了幾個?
錯誤一:深蹲前「骨盆前傾」
這種錯誤大致是這樣的:
在深蹲之前先讓臀部使勁向後頂出,營造出一種「翹臀」的假象,起身時臀部向前頂出,這樣臀部在深蹲過程中「前後運動」,訓練效果好評!
這種做法從外形上看確實很高效,可惜理解錯了原理:練臀是讓臀部肌肉拉長收縮,而不是讓我們的骨盆前後晃動!
解釋:在準備姿勢時你營造的「翹臀」假象,其實是讓我們的腰椎過度伸展、骨盆保持前傾,在起身後臀部向前頂出,也是通過翻轉骨盆實現的。這麼做有什麼弊端呢?
在深蹲文章中,我們提到髖關節在整個動作中負責穩定、中轉,當我們頻繁翻轉骨盆時,好不容易構建出來的穩定結構「搖搖欲墜」:
髖關節的地基被動搖了,身體的重量對我們的脊椎形成了更大的壓迫,迫使脊椎在非中立位情況下完成動作,降低了動作的安全性,更容易造成下背疼痛、脊椎受傷。
解決方法:更安全的做法自然是「反其道而行之」——
我們先通過收緊臀部,讓骨盆回到中立位置;同時要控制好呼吸,讓腹部在動作中儘可能穩定,這樣軀幹位置會更加穩定,深蹲對腰椎造成的壓力大大減少。
錯誤二:只做「無負重」徒手訓練
這種情況非常普遍:
很多女生覺得使用啞鈴、槓鈴這樣的器械實在是太粗魯了,上邊都是男生練完的汗漬,我就徒手蹲個100下就可以了,不需要練得太大。
如果你只是簡單鍛鍊讓身體更健康,追求小重量、多個數的訓練沒有問題;
但如果你想通過深蹲練出翹臀、改善身體曲線,就必須不斷增加負重、配合器械訓練。
解釋:人類在漫長的時間長河裡進化、繁衍,找到了一種「愛惜自己」的生存方式,那就是少消耗能量、多囤積能量,以應對大自然的嚴苛考驗。因此,身體更喜歡脂肪,更厭惡肌肉——
能量可以藉助脂肪的形式囤積起來,但想要維持肌肉需要消耗能量,這明顯不是「精打細算」的身體想要的結果。(由此可見脂肪和肌肉無法彼此轉化,它們在身體的眼裡是敵人關係)
我們想要增加身體的肌肉量,必須要破壞身體這種固有模式,破壞的方式很簡單,「三分練,七分吃」:鍛鍊的過程我們要不斷增加負重、增加難度,撕裂原有肌纖維,然後通過飲食、休息讓肌纖維變得更為粗大,臀部看上去更加圓潤挺翹。
一旦我們將訓練強度保持、降低,聰明的身體知道你不需要肌肉了,大概率是攝入的能量不足以維持肌肉了,於是它就會衝著肌肉削減開支,勒令肌肉變小變沒。從外表看上去,我們的臀部「增肌」計劃就失敗了。
解決方法:增加訓練強度,提升訓練難度——
前期可以在徒手基礎上增加個數、減少休息時間;當徒手訓練無法滿足增肌需求時,逐漸增加訓練負重,藉助彈力帶、啞鈴、史密斯器械和槓鈴完成動作。
錯誤三:忽視臀部激活
這一點也是很多女生忽視的:
在臀部訓練日不做任何熱身就直接深蹲,如果和她說「你該激活一下臀部」,她可能會覺得好奇,因為並不清楚激活和臀部訓練之間的聯繫。
解釋:我們說深蹲訓練效果好、既能練臀又能練腿,原因在於深蹲是一個複合動作,包含髖關節和膝關節屈伸,髖伸、髖外展可以有效練到臀部肌群。
但是因為生活習慣,我們習慣了「能坐著就不站著說話」、習慣了上下樓坐電梯、習慣了躺在沙發裡……這導致我們的臀部處於「沉睡」狀態,在髖伸活動中不能儘快投入狀態。
為了讓深蹲更好刺激臀部,我們在蹲之前要向臀部發出信號,告訴它:你一會要上場了!這個信號就是預熱激活。
解決方法:
在正式深蹲前,徒手或藉助彈力帶完成幾個臀部孤立訓練動作,激活臀部。下邊的四個動作,每個動作完成2~3組,每組完成12~15次即可。
1.彈力帶後踢腿
2.側身髖外展
3.地板臀推
4.俯身蹬腿
以上就是關於女生在深蹲時容易犯的易錯點、解釋和解決方法。希望你能夠理解問題出現的原因,在訓練中有意識地規避這些錯誤。
把網上的訓練內容和你自己的身體情況相結合,才能在安全的前提下,練出飽滿緊實的臀部。
對於臀部感受度差的朋友,如果深蹲中臀部一直處於「懵懵」的狀態,依然推薦你使用臀部孤立訓練,畢竟肌肉感受是第一位的。
這裡是中國健體那些事,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查看更多有趣實用的健身知識~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