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財龍馬資本雷傑:明年A股基礎將更健康 新估值泡沫正加速生成

2020-12-10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中財龍馬資本董事長雷傑:市場上漲的有利因素不會在短期消失

「目前已上市項目+部分退出項目的平均帳面浮盈為3-4倍。」中財龍馬資本董事長雷傑在「新格局、新市場、新挑戰 ——2020南方財經國際論壇」上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

中財龍馬資本的出現,是以黑馬的姿態。

統計顯示,中財龍馬資本成立6年多來所投資的20餘個股權項目,已有7個實現IPO,另有一家已過會正在等待IPO,而其近300億元的管理規模及其背後的多家央企和金融機構身影,更是凸顯了後來居上的態勢。

明年A股基礎將更健康

21世紀:你之前曾認為明年A股市場的基礎將更加健康,現在還是持這種觀點嗎,基於這種判斷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雷傑:目前依然堅持這樣的判斷。

首先,新冠疫情對全球及中國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在持續消退,疫苗研發持續取得突破性進展將有助於全球經濟加快恢復全面增長的步伐。

其次,得益於強效的疫情防控策略,中國經濟從二季度開始已加速恢復,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數據持續好轉。

第三,美國大選落定,拜登上任後預計中美關係短期內將有所緩和,外圍環境的相對穩定為企業發展創造了較為良好的環境。

第四,市場有利因素短期內不會退出,預計市場資金寬鬆的局面不會收緊,並且居民大類資產配置結構向權益市場轉化是長期漸進的過程,市場上漲的有利因素並不會在短期內消失。

此外,經濟刺激政策的效果將在2021年充分體現,例如自2018年起,政府不斷加強在減稅降費、新基建、地方政府專項債等政策方面的力度,將持續助推經濟復甦。

21世紀:價值投資理念最重要的應該遵循什麼?

雷傑:價值投資並不關注短期事件驅動因素或受市場情緒的影響,核心是關注企業成長,以及能否為投資人帶來的長期回報。

看好細分領域龍頭

21世紀:中財龍馬資本當前及未來的投資方向有哪些?看好的理由是什麼?

雷傑:龍馬資本當前及未來主要關注的領域包括先進位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上述行業均屬於高速成長或發展空間廣闊的領域。

其中,先進位造是一個國家工業製造水平的直接體現,是其他行業的發展基礎,是國產替代的重點方向;信息技術引領近30年的經濟與社會變革,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是國家發展的戰略制高點;新材料與電子信息、新能源、節能環保、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結合緊密,對經濟的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1世紀:中財龍馬資本對投資的領域和行業有什麼要求?

雷傑:主要關注高成長行業的細分領域龍頭。

21世紀:專注細分行業龍頭項目是否存在弊端?

雷傑:龍馬資本始終貫徹價值投資理念,而專注細分領域行業龍頭就是對價值投資理念的積極踐行。價值投資理念的核心是關注企業增長,

高成長行業通常具備市場空間廣闊、技術壁壘高、國產替代趨勢明顯等特徵,企業可以充分享受行業增長帶來的紅利。而其中的龍頭企業通常具備更強的資源獲取能力、抵禦外部風險能力,更能的獲得資本市場政策支持以及擁有更佳的財務表現。

因此,我們認為,投資龍頭企業是目前最安全、回報最好的投資策略。

21世紀:國產替代、自主可控的供應鏈安全項目能否成為下一個股權投資重點?

雷傑:從外部環境角度看,核心科技領域的短板在川普執政時期更加充分暴露,拜登當選後,短期內中美兩國關係將有所緩和,不會快速走向冷戰和全面脫鉤的境地;但美國兩黨對華態度已基本達成共識,對華長期策略的底層邏輯和目標不變,只是方式方法有變。

從內部發展角度看,「雙循環」背景下,科技立國和技術創新在國家戰略層面被反覆強調,意義重大。

上述因素都在不斷強化我國在核心戰略科技領域實現自主可控的決心,這些領域都將獲得持續性的資源支持,國產替代具備廣闊的市場空間。

例如,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信創」)在此背景下將極大獲益,涉及到的行業重點包括IT基礎設施(晶片、存儲等)、基礎軟體(資料庫、作業系統等)、通用軟體(OA、ERP、辦公軟體等)、信息安全(邊界安全產品、終端安全產品等),這些領域也是我們重點關注的。

新估值泡沫正加速生成

21世紀:有觀點認為內循環有可能遭遇消費降級瓶頸,這一趨勢是否真的存在,哪些行業影響最深?

雷傑:這樣的趨勢是存在的,對於必選消費品行業影響有限,但對可選消費的影響較為顯著。

必選消費行業涵蓋居民日常生活中必要的消費品,下遊面對我國龐大的人口數量,市場空間廣闊,並且行業發展成熟,競爭格局穩定。另外,必選消費品由於下遊需求剛性、單價較為低廉的特徵,行業經營受經濟環境變化影響並不顯著。

對於可選消費品,雖長期來看不受貿易戰和疫情的影響,但由於供給端受成本上升等因素,需求端居民實際購買力增長緩慢,導致包括汽車、手機、珠寶等等在內的可選消費行業中產品單價較高的細分行業受到衝擊,即所謂的「消費降級」。

21世紀:你認為許多行業靠內循環無法消化國內巨量產能,有何解決建議?

雷傑:「雙循環」對「十四五」和未來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意義非常重大,對未來國內經濟發展的模式將產生重大影響。

應該看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承接了東亞國家以「出口導向加投資拉動型」的發展模式,逐漸成為世界工廠,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是外向型經濟的受益者。現階段提出以內循環為主,國內過剩產能逐漸向其他國家轉移的情況下,我國將面臨訂單轉移造成的收入下降以及就業下滑等問題。

許多行業單獨靠「內循環」是無法消化國內巨量產能的,例如:原料藥、CRO、CDMO等行業90%的客戶位於境外;光伏行業近70%的產品外銷;消費電子行業,2019年全球手機出貨量18.1億臺,中國製造了其中的90%,但國內手機銷量僅3.9億臺。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認為,做好內循環的同時必須重視外循環的重要意義。而形成良好外循環格局的基礎,需要中國的企業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得到提升,同時需要構建一個更加良好的國際環境。

21世紀:產能轉移對股權投資是否構成影響,在這方面有何應對措施?

雷傑:新形勢下,全球產業鏈格局的重塑是國內產能轉移的直接原因,將對各環節參與企業產生深遠影響,機遇與挑戰並存。對於股權投資而言,更多是需要理解產能轉移背後的核心邏輯,對於不同類型的產能轉移需要謹慎分析、區別對待。

例如,消費電子行業相關企業在國內勞動力成本提高、貿易戰升級、需求放緩的背景下,部分產能向東南亞轉移已成為趨勢。因其能緊跟終端客戶步伐,及時在境外投資布局新產能,最大限度規避產業鏈外遷帶來的衝擊,因此仍然具備穩定的增長空間。

再如,輕工製造領域中以家居製造、紡織服裝代工、人造草坪等細分行業,大多數龍頭企業已提前認識到海外產能布局的重要性,紛紛在國外建廠,有效規避了貿易摩擦、反傾銷等帶來的負面影響,全球化的布局也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強化了龍頭地位。

但也有部分行業依靠單純的產能轉移難以解決本質問題,例如國家經濟安全、公共衛生安全相關行業(如原料藥、呼吸機等),疫情影響加劇了各國對供應鏈安全的重視程度,在美國、日本等國已明確提出支持上述領域企業回流本國的各項支持措施。

21世紀:你認為半導體、生物醫藥等行業的新估值泡沫正在加速生成,這與資本熱捧有關?

雷傑:上述行業確實存在資本熱捧的問題,主要原因包括行業市場認可程度高以及持續的產業政策引導和支持。

從市場方面來看,半導體、生物醫藥行業在二級市場受到大量資金追捧,估值持續走高;而一級市場方面,大量以政府產業引導資金為代表的國家和地方各級資金在產業政策大量出臺的背景下,以扶持產業為目紛紛投入,該類資金本身對估值並不太敏感,反而在無形之中抬升了項目整體估值水平。

以半導體行業為例,晶片製造行業出現的盲目投資現象導致的負面作用已開始顯現,部分爛尾項目已開始暴露,隨著這些估值泡沫的破裂,大量社會資源被浪費,部分盲目追熱點的投資機構也將受到巨大衝擊。

深耕投研一體化

21世紀:中財龍馬資本異軍突起的的「秘訣」或者說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雷傑:首先,龍馬資本的團隊構成具備較為鮮明的特色。龍馬資本擁有6個保薦代表人,是國內PE機構中擁有保薦代表人人數最多、佔比最高的團隊之一。核心管理團隊成員均曾任職於大型證券公司投行部門和知名投資機構,平均從業年限超過20年,專業能力突出,投行和投資經驗豐富。

其次,公司及團隊自身的資源稟賦得以充分發揮。龍馬資本的股東包括中央財經大學教育基金會、中創前海資本有限公司等,匯集了知名財經高校及多元化的上市公司產業資源。同時,公司核心團隊長期深耕資本市場,在項目獲取能力、合作渠道、上市公司及產業資源、市場影響力等方面具備較為突出的資源稟賦。

第三,公司始終重視投研工作。高度的投研一體化分工安排,對重點關注行業開展持續的跟蹤和挖掘;同時,對資本市場發展前沿、監管政策及理念及時把握並精準理解。

第四,公司獲得了市場專業機構投資人的高度認可,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優勢。龍馬資本已獲得包括航發集團、中船工業、合眾保險、崑崙健康保險等為代表的多家央企、金融機構投資,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市場品牌及行業美譽度。

21世紀:以中財龍馬資本研究院為例,談談資本智庫在股權投資方面的作用和影響。

雷傑:中財龍馬資本研究院依託中央財經大學深厚的學術背景、集合強大的學術及校友資源,聚焦於資本市場相關政策及熱門投資領域研究,力爭成為國內領先的資本智庫。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由柯卡生、史建平、巴曙松以及劉姝威等10餘名金融領域知名學者、專家組成。

龍馬資本研究院與龍馬資本的投資業務具備高度的互補性和協同性。

一方面,研究院在財經和資本領域的強大影響力和研究能力為龍馬資本投資業務帶來持續的優質資源和業務支持,保證龍馬資本對資本市場政策法規及發展方向始終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另一方面,龍馬資本專注於重點細分行業的投研成果及在股權投資領域的成功案例,為研究院相關研究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素材和實業資源。

IPO是項目退出主流方式

21世紀:目前國內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退出渠道以上市和併購為主,隨著中財龍馬資本的投資規模日意增加,是否嘗試或創新其他退出機制?

雷傑:項目退出模式與基金的類型、策略以及資本市場環境等因素緊密相關。

對於專注早期投資的基金,投資退出的路徑相對更加多元化一些,除了IPO和併購外,還包括通過後續融資輪次中的股權轉讓、以可轉股債權投資等為代表的創新投資退出機制。

對於專注於中後期和產業投資的基金,通過IPO或併購仍然是最為主要的退出渠道,也是龍馬資本目前最為重要的退出渠道選擇。

隨著以科創板、創業板為試點的全面註冊制時代的到來,預計IPO依然是未來項目退出的主流方式,併購和股權轉讓次之,S基金也逐漸開始活躍。

龍馬資本始終緊密關注資本市場前沿領域,對於退出機制而言,在充分保障投資者利益的原則下,願意探討更加多元化的退出模式。

21世紀: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在項目的投後存在管太多和失控兩種極端,中財龍馬資本在這方面管控經驗有哪些?

雷傑:龍馬資本主要關注中後期至Pre-IPO階段的投資,企業相對規範程度更高、成長階段也相對成熟,因此投後管理的工作的側重點與早期創投類基金不同。龍馬資本主要依託自身各類資源優勢,對被投企業從資本市場資源和重點產業資源的角度,進行資源協調和導入。

21世紀:國內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怎樣才能保持基業長青?

雷傑:優秀穩健的歷史業績及出色的管理能力是私募股權基金長期運營的基礎。落實到投資及管理層面而言,我認為堅持正確的價值觀是對風險最好的規避,股權投資應該以推動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為目的,要考慮被投企業是否真正具備上述兩個屬性,背離這一價值觀的投資可能會帶來巨大風險。

(作者:張望 編輯:朱益民)

相關焦點

  • 雷傑:正確的價值觀是對投資風險最好的規避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5日訊 今日,中國經濟網舉辦的「2019中國金融服務與創新論壇」在北京召開,論壇以「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廣泛邀請金融行業相關部門、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匯聚一堂,總結經驗、建言獻策,助力我國金融業健康穩定發展。
  • 廣發策略:明年A股估值擴張大概率轉向收縮 降低預期收益率
    因此儘管我們對慢牛的主線科技成長必需消費堅定不移,但由於疫情促使A股市場已經對長期賽道相對「免疫」的特徵迅速形成共識並反映為相關品種較極致的相對估值和配置水平,這個時候我們更傾向於建議投資者階段性地沿著「修復」的線索配置受損於新冠疫情而產業趨勢較好或供求格局良好的「合理估值」龍頭企業。」
  • 估值50億美金的泡泡瑪特,會不會是一個巨大的資本泡沫?
    計劃顯示,泡泡瑪特老股轉讓估值為25億美金,上市後預估市值為40-50億美金。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B站上市時的32億美金市值。 但6月1日招股書公布之後,卻引來了業內的質疑,在潮鞋的泡沫破滅之後,潮玩的泡沫還能傳遞多久?這是泡泡瑪特目前面臨的最大風險。
  • 對話朱嘯虎:泡沫裡面有黃金,AI項目商業化能力是資本關注點
    在「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期間,朱嘯虎接受了第一財經採訪,並分享了他對於疫情之後AI趨勢變化,產業網際網路的投資邏輯,以及對於AI估值泡沫和IPO熱潮的思考。AI項目客戶買單是首要投資標準經歷多年發展,人工智慧產業從高速成長期邁向理性發展階段。當「新基建」瞄向人工智慧等技術工具,資本和新技術、新業態結合,將AI技術推至落地應用和創造價值的新時期。
  • 山東醫養健康產業基金認繳233.08億元!華潤資本、中財金控等參與
    醫養健康產業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之一,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抓手。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與中金資本、華潤資本、中財金控等知名醫養健康類基金機構合作,積極支持山省醫養健康產業快速發展。
  • 廣發證券戴康:21年順周期板塊盈利將延續改善 A股估值大概率收縮
    結構上,「出口鏈」順周期有望開啟新一輪結構性「擴產」。流動性:穩貨幣、緊信用21年「緊信用」是基本確定的,在「降低實體融資成本」政策導向下,21年信用主線將是「縮量穩價」,監管環境將更重視「穩槓桿」以及風險的防範和化解。預計21年貨幣政策將「穩健」為主。股市供求緊平衡。
  • 共合作 同發展 新未來|中財龍馬企投家項目三期正式啟動
    11月14日,「共合作·同發展·新未來」中央財經大學和民革中央企業家聯誼會戰略籤約儀式在京圓滿完成。隨後,中財龍馬企投家項目三期班正式啟動。各界名仕、重量級導師、精英企業家隆重出席,見證新一期的龍馬奮進徵程。民革中央企業家也將陸續加入中財龍馬企投家項目共同學習、勇擔社會責任。
  • 比特幣估值有了新指標 明年能漲到5萬美元?
    來源:封面新聞原標題:比特幣估值有了新指標 明年能漲到5萬美元? 據《巴倫周刊》消息,比特幣12月1日再創歷史新高,早盤漲至19920美元,當天晚些時候又回落到19000美元左右。BTIG分析師朱利安·伊曼紐爾(Julian Emanuel)把比特幣價格與納斯達克100指數做了對比,納斯達克100指數第一次達到峰值是在網際網路泡沫時期,後來花了好幾年時間才再次達到峰值。考慮到這一點,他認為到明年年底比特幣價格可能達到50000美元。
  • 新勢力估值高嗎?基金經理:蔚來、小鵬、理想明年勢頭會非常好
    摘要 【新勢力估值高嗎?基金經理:蔚來、小鵬、理想明年勢頭會非常好】站在當下,如何看待新勢力的估值問題?估值泡沫會否破滅?
  • 馬拉松資本在2015年高點的預言:中國股市正在巨大的泡沫中
    在這篇報告中,馬拉松資本鮮明指出了中國股市的上漲背後來自場外配資,並且以上海電氣為例,這家公司在A股市場的估值遠超港股市場的估值,顯示出了背後的定價不理性。馬拉松資本也認為,這是一次巨大的泡沫,可惜我們許多人看到都太晚了。。。
  • 美股IPO熱潮創20年之最 估值虛高引發泡沫擔憂
    來源:第一財經美股IPO熱潮創20年之最 估值虛高引發泡沫擔憂作者: 後歆桐[ 今年美股IPO的首日平均收益也創出網際網路泡沫以來的最高水平。早其一天上市的美國外賣平臺DoorDash開盤首日飆升86%的股價也將其總市值推高至550億美元以上,而其估值在上一輪私募融資時僅為160億美元。今年9月上市的雲計算企業雪花(Snowflake)截至今年10月的過去12個月的營收為4.89億美元,而其上市後的市值已達到其營收的200倍以上。
  • 西澤投資管理投資總監劉央:新經濟是新港股的估值基礎
    原標題:西澤投資管理投資總監劉央:新經濟是新港股的估值基礎   西澤投資管理投資總監劉央在「擁抱大灣區走向新世界——2020香港上市公司發展高峰論壇暨第八屆港股
  • 白酒、新能源車行情明年延續到何時?A股如何演繹?最新研判來了!
    按照我們的估計,如果疫苗情況都能順利推進的話,一季度開始大規模去打疫苗,到二季度全球經濟應該就會加速復甦;到明年二季度的話,通脹水平也應該比較高,全球流動性也應該是同步收緊的。所以在這個位置,我們有個判斷,今年雖然疫情對經濟基本面打擊比較大,但是由於流動性放鬆,資本市場反而表現不錯,明年可能會反過來,股票市場主要靠什麼?
  • 白酒、新能源車行情明年延續到何時?A股如何演繹?工銀瑞信基金...
    按照我們的估計,如果疫苗情況都能順利推進的話,一季度開始大規模去打疫苗,到二季度全球經濟應該就會加速復甦;到明年二季度的話,通脹水平也應該比較高,全球流動性也應該是同步收緊的。所以在這個位置,我們有個判斷,今年雖然疫情對經濟基本面打擊比較大,但是由於流動性放鬆,資本市場反而表現不錯,明年可能會反過來,股票市場主要靠什麼?
  • 坐飛車穿越「生死線」 蔚來面臨高估值大考
    其中,新進機構157家,增持機構127家。值得關注的是,在騰訊發起增持後,蔚來汽車的幾大持有機構也紛紛進行了增持。其中,貝萊德(BlackRock)、先鋒集團(Vanguard Group)等機構均在9月前完成了新一輪的增持。「機構者的增持,賦予了市場更多的期待。」崔東樹分析,除了融資方面的利好因素,蔚來汽車通過不斷的瘦身調整,在交付上做的諸多工作,也為公司的市值增長奠定了基礎。
  • 新能源車概念股「泡沫」會不會破?
    行情將走向何方?如何看待估值泡沫?上漲的基本邏輯是什麼?產業的紅利期有多久?誰在裸泳,誰將贏得未來?記者採訪多位市場、行業人士試圖尋求答案。瘋狂的新能源車頂著新冠疫情,截至上周五收盤,特斯拉(TSLA.US)2020年股價足足漲了近6倍,從年初80美元附近一路飆升至目前超過580美元,上周五收盤再創歷史新高,年內漲幅超過600%。
  • 快手最早將於明年1月在香港上市 估值或高達3400億
    短視頻應用快手正在尋求香港IPO機會,最早將於明年1月在香港上市,估值或高達500億美元,約人民幣3400億,是去年同期估值近兩倍。快手是一個短視頻內容分享平臺,用戶可以在平臺上直接拍攝錄製短視頻並分享到帳號以及社交平臺上,也可以利用快手軟體將照片編輯成短視頻模式,分享到自己的帳號和社交平臺。此次IOP後,必然轟動業界 一個小小的短視頻,竟然成功的登上了明星企業賽道,不得已說宿華的奇蹟功不可沒 。
  • 如是資本張奧平:2021中國資本市場內卷消逝、增量重現
    「2021年中國資本將進入全面註冊制時代,將向美股、港股等全球相對成熟的資本市場,更近一步的靠攏。」張奧平指出,註冊制改革是堪比股權分置改革一樣的綜合性、系統性、全面性的制度性改革。在註冊制時代,企業直接融資比重也將大幅提升,未來將會有更多優秀的企業在中國資本市場實現融資發展。
  • 中信建投2021年銀行業投資策略展望:ROE底部 估值向上
    21Q1後行業淨利潤增速轉正;行業不良率持續回升;可以看到行業ROE的底部;銀行業再融資規模大,資本消耗快且資本補充高效;特殊時期的政策將逐步退出;銀行業併購重組案例繼續增加。  (二)2021年銀行業確定性帶來的行業趨勢。
  • ...QDLP/QDIE試點規模和範圍擴大;明年A股仍將保持結構性行情
    明年A股仍將保持結構性行情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日益復甦,對於明年貨幣政策可能產生的變化,市場正在形成相對一致的預期,即貨幣政策將進一步回歸常態。貨幣政策的變化無疑將對資產價格產生影響,業內人士指出,明年A股市場仍將保持結構性行情,盈利向好、現金流好且穩定的公司更受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