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誕生於日本,裡面裝著手辦或者玩偶,一開始,都是通過扭蛋機獲得的,而現在,都是直接裝在盒子中。
盲盒的初衷是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儀式感和驚喜,收到很多人的追捧,大部分是年輕人,而它也如名字一般,給許多人帶來了幸運,網上時常有人爆料出從盒子裡拆出了手機,ipad,大牌口紅,正是因為如此它吸引到一大批想碰碰運氣的人。
正如玩家所說:你永遠猜不到盒子裡面是什麼!因為好奇心驅使,受影視動漫的薰陶,加上盒子上沒有標註裡面的內容,所以很想知道盒子裡面裝的是什麼,還有一種拆禮物的快感,拆開一個盲盒一看好驚喜好喜歡,玩偶又好好看,而且有的人會上癮,拆完一個還想再拆下一個,這種充滿神秘感促發的好奇心,不確定的刺激加重心理上的重複決策,又驚喜又好玩,所以年輕人會很喜歡,甚至上癮。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迎合了年輕人的心理,追求未知的刺激,驚喜,不甘平淡寂寞這就是盲盒能風靡一時的原因,而近期盲盒卻開始新花樣,轉移到了網際網路線上,再次鼓動起一陣浪潮。
為什麼他們會狂熱地喜歡盲盒?
因為,這是在他們力所能及的,緊跟潮流的,獲取一種快感的方式方法。泡泡瑪特或許真的好看,但是他們都拿出來擺在地攤上,明碼標價79一個,你會不會買?我想絕大多數人是不會的。
像盲盒這種性質的產品,正是抓住消費者的獵奇和賭徒心理進行獲利的,和當年小浣熊乾脆麵集卡活動有異曲同工之處,那時候乾脆麵成箱成箱的買,並不是嘴饞,更大的樂趣是為了集卡,殊不知這正中商家的下懷,也難怪泡泡瑪特這麼讓人上癮。
我們是買泡泡瑪特本身麼?不,我們買的是一種賭博的快感,一種與幸運值博弈的快感、一種開出隱藏款虛榮的快感,還有少量的收藏癖。
一旦獲得了「隱藏款」玩偶的話,也是具有一定收藏「價值」的,並且可以進行買賣。在一些二手平臺中,一些品牌盲盒玩偶的價格被炒高了幾倍,也有人靠著盲盒來賺錢。
所以,有不少人為了獲得隱藏款,就需要不斷購買盲盒,事實上,盲盒也是抓住了年輕人一個「獵奇「的心理,從而讓他們不斷花錢,去購買盲盒。目前,盲盒的市場價不算便宜,質量越高,價格越貴,但是,依舊有很多人為之瘋狂。
盲盒,人人都可以玩,但我勸你冷靜。盲盒裡裝的不是幸運,也不是驚喜,那叫商品。商品是有價值的,而我們的錢包不是無限額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