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裡筆的力量

2020-12-19 字墨情緣

在書法的圈子裡,或者說是在寫字的圈子裡,軟軟的毛筆,被賦予了它特有的意義。

字是筆的結果,筆是字的原因。只有在毛筆這個特別的書寫工具上,體會到器的重要性。

西方的發端的羽毛筆,是體會不到這一層意思的,所有的原子筆,鋼筆,以及與硬有關的筆,都不能體會,這就像比基尼體會不到中國旗袍的性感,西方人的叉子體會不到中國人的筷子一樣,有一種隔著。

每一支筆其實都是一隻小小的獸,是有靈性的。

清楚的分,硬,軟,兼毫三類,為狼毫,紫毫,羊毫,雞毫,等等,再細一點,有紫羊毫,七紫三羊,五紫五羊。若按鋒穎的長短,還可分出長峰,中峰,短峰。不得了了。

其實還沒完,按書寫字體的大小,有大楷,中楷,小楷,比大楷大的,還有提筆,鬥筆,揸筆;比小楷小的有,精工,紅豆,圭筆。

哇,一支筆出來這麼多的門道,可想,中國的書法,很不一般。

書家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選自己喜歡的筆,就如相親,的眉來眼順,看的過眼。筆就是那個傾慕已久的娘子,心裡戚戚然。

不過中國的文人一向比較貪,小妾和丫鬟在某個時候是標配,所以文人的筆桶裡,都是咋咋呼呼的一大把筆,枝枝叉叉的開著,四面八方的杵著。

黃庭堅有過一說,筆不好就像彎曲的筷子吃飯,咋也是不帶勁的「若曲箸哺食」。筆其實是一位君子的,需要有四德相配。

尖,圓,齊,健

尖,筆鋒尖銳,不禿不叉

圓,不凹不凸,不扁不廋

齊,筆尖整齊,長短一致

健,按彎提起,收束變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說了一個普世的道理,好的準備是美的開始,挑一支筆給自己吧,就像給自己挑一個知己,以後有好多話,要和她嘮。

相關焦點

  • 老書法家:筆「醒」才是書法用筆的最高境界!學會後輕鬆寫出神採
    為什麼說筆「醒」是書法用筆的最高境界?一個「醒」賦予書法生命的跡象。筆醒字才能活,有生命的活力。在我以前的文章裡,我強調書法的神採,其實就是賦予書法生命的活力。有的同學看到這,還是不明白,怎樣用筆就「醒」了?怎樣用筆書法就有神採了?董其昌這樣解釋,作書之法,既能放縱,又能攢捉。周星蓮用「擒縱」一詞。換句話說,用筆要放得開、收得住,筆才會「醒」。
  • 學習硬筆書法,選擇什麼樣的筆比較好
    哥最早鍾情於書法要追溯到N多年前了,96年加入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當時書法方興未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很多書法家(毛筆)也紛紛加入到硬筆的隊伍,開創了全民學書的熱潮,以王正良、鄒慕白為代表的書法領軍人物通過各自的書法媒體(王正良主編《中國鋼筆書法》,鄒慕白為《鋼筆書法報》社社長)在硬筆書法界擁有各自的影響力
  • 中國書法的線條美
    隨著書畫藝術的產生和不斷發展,線條的表現力也越來越豐富,而且始終是作為中國書畫的藝術媒介和藝術形式,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東方藝術。線條的歷史由來已久,它是隨著漢字的發展而不斷進化的。線條經歷代書法家的豐富與創造,成為書法的基礎、書法的靈魂。它如身著薄紗的美女,風情萬種,不可端倪;又如道法高深的仙人,神秘詭異,縱橫八極,獨來獨往。
  • 書法毛筆字起筆和收筆,中鋒運筆方法
    一、毛筆運用技巧用筆就是執筆,寫毛筆字時要知道筆勢的運用技巧. 只有學會了方法和技巧,才能在寫字時寫出的字有形,有美感,有氣勢。 書法以筆為頂,就是說書法中筆的重要性。羊毫就是毫軟,筆毫比較軟。用軟毫筆,力度比較難把控,這要有一定書法功底的人才能用得自如。初學者建議用狼毫或兼毫,狼毫偏硬,兼毫在軟硬之間,屬於中性。書法愛好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水平高低選擇用筆。選擇一種自己能駕馭的筆寫字才能得心應手。
  • 書法中的術語「下筆即走」和「下筆即轉」,是什麼意思?
    所謂「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右軍用筆,體現出一個「快」字。學習二王筆法的元人趙松雪能夠「日書萬言而精氣不衰」,可謂深得右軍閫奧。「右軍瀟灑更清真,落筆奔騰思入神」,王羲之書法,為什麼寫得快?這跟他的運筆時使用力量的方法有很大關係。
  • 蘇東坡的書法是如何「折筆」的?
    書法用筆也不例外,點畫的轉折之處,向來是書法的難點。因此,練好「折筆」對書法創作就顯得尤其重要。盧攜說:「蓋書非口傳手授而雲能知,未之見也。」書法學習,向來強調「師授」的重要性。那我們就來看一下宋朝大書法家蘇東坡是如何進行「折筆」的。
  • 書法的精妙之處,用筆至關重要,也是書法的精髓所在
    在如今這個浮躁的社會,我建議大家沒事的時候都可以練習一下書法。很多人說寫書法很久了,但是就是不見其進步,寫的書法連自己都看不過去。其實書法的精妙之處不是在於寫,而是在於用筆,筆法的運用才是書法的關鍵所在。那麼在書法中如何用筆呢?說到用筆其實就是對毛筆的使用。我們知道毛筆是軟筆,軟筆字跟硬筆字的寫法有著很多的區別。
  • 墨香書法作品展①|來一波低年級組軟筆書法作品,精選展示!
    為全面推動石景山區中小學書法教育,提高學生書寫水平,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石景山區教育工委、區教委高度重視書法教育教學工作,成立課程設置領導小組,配備專職書法教研員,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配備專業書法教室,每周至少開設一節書法課程,安排專任書法教師實施教學,通過定期督導視導等形式對學校書法教學情況進行驗收和指導。自2015年開始,石景山區每年舉辦「墨香書法」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的「入門」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的「入門」 王羲之7歲開始練習書法,勤奮好學,每天都坐在池子邊練字,送走黃昏,迎來黎明,寫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寫爛了多多少少的筆頭,每天練完字就在池水裡洗筆,天長日久竟將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這就是人們今天在紹興看到的傳說中的墨池。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次,晉帝要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詞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
  • 硬筆書法需要毛筆書法那樣用筆嗎?專家說:必須的
    我們在日常硬筆書寫應用的書寫,是非常少見向毛筆書法那些有點畫造型形狀和用筆技法的,雖然避免不了起筆行筆收筆的三個過程,但很少見到就像毛筆書法那樣講究點畫的。有些知名硬筆書法家的作品同樣有類似的做法。比如李放鳴的硬筆字。
  • 日本書聖的書法,比中國的高手如何?
    所以後世學王,很多只能活在王羲之的影子裡,很難超越。可以對比一下唐代懷素和尚的狂草《自敘帖》,人稱「天下第一草書」,無論是線條質量還是書風氣象,可見兩者的差距。再以王鐸為例,當年他寫的《擬山園貼》傳到了日本,一下就轟動了日本書法界。甚至還特別出現了一個門派叫做「明清調」,有些日本書法家稱他的字超越了王羲之。其實這與日本對中國書法的了解欠全面有關。
  • 中國書法藝術有哪些分類?
    據近代考證,一般認為中國的漢字起源於距今5000年左右的中國黃河中遊的「仰韶文化時期」,先人將其當作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因此產生了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書法。實際上,書體、字體以及書法字體,都指傳統書寫字體、字形的不同形式、區別。傳統意義上,書法體有5種形式,包括行書體、草書體、隸書體、篆書體和楷書體。中國書法歷史悠久,經過3000年的積累與創造,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書法俞發藝術魅力。
  • 學習「英文書法」10年 他用怪筆寫下這些美麗文字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上官雲)一張白紙、寥寥數筆勾勒出一個單詞或者一句話……最近,幾段有關「手寫英文」的小視頻在網上火了,字體之美令很多人感嘆「不敢相信是手動完成的」,稱之為「英文書法」。手寫英文作品。
  • 想練習硬筆書法,買什麼樣的筆,如何練習
    想練習硬筆書法,買什麼樣的筆,如何練習文/成長新視點序言:硬筆書法,是書法的一種表現形式。從書法使用的工具來說,主要分軟筆和硬筆兩種,這兩種工具書寫出來的字,風格各異,各有優點,也各有其藝術特點,在不同環境下深受人們的喜愛。
  • 看懂中國書法的「東」與「西」
    書法,誰都可以比劃幾下。但它又是最難的,只靠線條、墨色、留白,展示出了變幻無窮的藝術形態,是對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最佳闡釋。中國書法還深刻地影響了世界藝術史,練習書法可以是一輩子的修為,身為中國人,怎能看不懂中國書法。
  • 中國書法名家張志剛
    自幼隨家父張隨發(全國著名書畫裝裱藝術家)學習中國傳統書畫裝裱技藝。從小師承於安瀾、牛光甫、張本遜、楊英候等諸多名家。後就學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河南大學藝術學院。系世界精英書畫協會會員、河南省書畫裝裱協會會員、中國翰園特聘書畫師、中國宋都書畫協會理事、開封靜心齋書畫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志剛作品題材多樣,用筆空靈圓潤、氣勢開闊、其作品多次被省市級博物館及國內外友人收藏。
  • 書法如何運筆?把握好毛筆的使用才是學書的第一步!
    我們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而毛筆的運筆就是首當其衝應該解決的。 書法中的運筆,用通俗的話講就是毛筆的運動。在毛筆運動的時候完成一系列動作,所以毛筆的運動要考慮到兩個方面,一個是時間,另一個就是空間。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文化,毛筆字書法
    本文乃作者小哥哥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我們現在寫漢字,普遍用硬性的筆一鋼筆、 鉛筆、原子筆、籤字筆等等,寫在普通的比較光滑的紙上。而書法呢?是要用毛筆蘸墨,寫在宣紙等吸墨性強的紙上。這就與普通的寫字有了一些不同的要求。
  • 言恭達:走進書法,走進中國
    招提鐘磬唐音悅,筆底千花兩國通。去年,欣逢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友國際藝術交流院、日中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仁澤無疆——中日書法名家邀請展」於2017年3月27日在日本京都市勸業館舉行。作為此次活動的倡導者,中友國際藝術交流院院長言恭達先生題寫了展標「仁澤無疆」。
  • 周慧君書法雄渾蒼勁,博採眾長,不愧書法大家
    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書法家協會主席,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1962年參加上海市青年宮書法學習班。得到沈尹默、拱德鄰、翁闓運等著名書法家親授,幾十年來,她筆耕不輟,在書法藝術上取得突出的成就。周慧珺女士出生在一個商人家庭,家庭文化氣氛十分濃厚,她的父親喜歡書畫藝術,從小周慧珺就受家庭的薰染和影響,勤奮練習寫字,她按父親的要求,每天練習古人的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