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中國】文字之美
中國書法的「入門」

毛筆書法是我國的一大藝術國寶,傳承著五千年的中華文明,一手瀟灑的毛筆字也是大多數人所羨慕的,但是,毛筆書法的入門又不像鋼筆字那麼簡單,門檻比較高,很多人都望而卻步。其實,學書法也沒想像的那麼難,只要有興趣,走對了路子,掌握了要領,在加上那麼點兒勤奮,就會學得象模象樣。初學者該如何練習毛筆書法。
第一步:要調整好狀態
興趣培養
興趣是激發學習熱情的一劑良藥,也是學習書法最基礎的東西,如果沒興趣,你學它幹嘛呀,這不是找罪受嗎?任何一門藝術都是從有興趣開始的。書法藝術和其它的藝術種類不同,象鋼琴、提琴、古箏等樂器,有聲有韻,能調動人的情緒。書法是比較枯燥乏味的,整天面對的就是筆墨紙硯,黑白線條,而且環境是靜謐的,這就需要耐得住寂寞。
持之以恆
練習書法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成績的,它是一個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感性到理性,由實際到升華的過程,這期間可能會感到索然無味,可能會感到層層阻力,可能會感到難以突破,這就需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和戰勝困難的信心。
勤學苦練
有句話叫「天道酬勤」,無論幹什麼事情,只要你肯付出,一定會有回報。學書法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書法最能體現功夫的深淺,看你的習作,一眼便知是否用功。
王羲之能夠讓幾代人推崇,可又有誰知他付出了多少呢?浙江紹興市西街戒珠寺內有個墨池,傳說就是當年王羲之洗筆的地方。王羲之7歲開始練習書法,勤奮好學,每天都坐在池子邊練字,送走黃昏,迎來黎明,寫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寫爛了多多少少的筆頭,每天練完字就在池水裡洗筆,天長日久竟將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這就是人們今天在紹興看到的傳說中的墨池。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次,晉帝要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詞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工發現字的墨漬竟滲入木板裡面有三分深,木工驚嘆王羲之的筆力雄勁,筆鋒力度竟能入木三分,書法技藝爐火純青。
第二步:選對工具和字帖
所謂工具,即「筆、墨、紙、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文房四寶」。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元代書法家趙孟也強調:「書貴紙筆調和,若紙不稱,雖能書亦不善也。譬之快馬行泥滓(音子,意為渣子)中,其能善乎」。由此可以看出,選對工具是非常重要的,否則,會直接影響書寫效果,尤其是我們初學者,更應該從一開始就要注意到這個問題。
筆:就是毛筆了,它是由獸毛製成的。分硬毫、軟毫、兼毫三種。硬毫筆有狼毫、紫毫筆等等。筆性剛健、富有彈性,利於起倒,適合寫小字和行草書。但硬毫筆由於筆鋒堅硬,書寫時鋒芒容易外露。軟毫筆以羊毫為主,筆性柔軟細膩,蓄墨多,適合寫篆書、隸書等。兼毫筆則是由狼毫與羊毫按一定比例製成的,這類筆軟硬適中,剛柔相濟,比較適合初學者選用。毛筆有「四德」,即「尖、齊、圓、健」,我們在挑選時要注意這些。「尖」是指筆頭合攏後,鋒尖比較銳,不禿並且極富彈性。「齊」是指筆尖捏扁後,頂端的鋒是整齊的。「圓」是指筆頭周圍飽滿圓潤,呈圓錐狀,不扁不瘦,書寫時線條渾厚。「健」是指筆毛有彈性,筆毛展開後易於收攏回復原狀。
墨:它是我國的特產,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它的種類很多,較為常見的有三種,松煙墨、油煙墨和混合墨。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現在一般都用墨汁練習書法,當前最普及的就是「一得閣」的墨汁了。
紙:紙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種類很多,其中最適合書畫用的是宣紙。宣紙按其性能分,有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生宣又分為單宣、夾宣、淨皮、棉料等。另外還有用稻草製成的毛邊紙和元書紙。
硯:硯的種類很多,按材料的不同,分為磚硯、石硯、陶硯、瓷硯和玉硯等,一般以石硯居多。按產地分有廣東的端硯,安徽的歙硯,甘肅的洮硯,山西的澄泥硯等,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四大名硯」,其中最有價值的是端硯。
那麼,對於初學者選擇什麼樣的筆墨紙硯呢?筆選擇硬毫或兼毫,墨就用「一得閣」的墨汁即可,紙宜選擇生宣,關於硯,對於初學者沒必要用硯,現在也不用研墨了,現成的墨汁隨便倒在碗裡盤子裡都可以,拿一個瓷碗盛墨汁即可,因為瓷碗好洗。除此之外,可以選擇一塊毛氈,墊在桌子上,便於託紙和吸墨。
字帖的選擇
如果想認認真真學書法的話,建議還是從楷書入手。古人說:「楷如立,行如走,草如跑」,這說明只有先學好楷書打好基礎,才能依次學行、草、隸、篆。因為楷書是從隸書中獨立發展而成,於上可承接隸書,於下可便於我們掌握與楷書相近,但技法又複雜多變的行書。掌握了楷書,就基本能掌握毛筆書寫技巧,對以後學習其它書體大有裨益。字體確定以後,就可以選擇字帖了,楷書四大家的都可以,就看個人喜歡哪種風格了,象顏真卿的《多寶塔碑》,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柳公權的《玄秘塔碑》,趙孟的《膽巴碑》都比較適合初學者臨摹。
第三步:注意執筆方法和書寫姿勢
掌握正確的執筆方法、運筆方法和保持良好的書寫姿勢,是學習書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啟功先生曾經對執筆做過比喻,說:「我覺得執筆和拿筷子是一樣的作用,筷子能如人意志夾起食物來即算對了,筆如人意在紙上劃出道來,也即是對了。」此說也並無道理。關於執筆的方法有「三指執筆法」和「五指執筆法」之分,但現在一般都是用「五指執筆法」。因為咱們今天不是教學現場,就簡單的給大家做一介紹,所謂的五指執筆法,就是五指中的中指和食指在筆桿的外側向裡用力勾住,大拇指、無名指和小指由筆桿的內側向外用力頂住,兩股力量對立又統一,真正達到五指齊力。同時要記住八個字「指實掌虛,腕平掌直」,以便於園轉運筆。 寫字的姿勢分為坐勢和立勢兩種。書寫時應根據字的大小而定,寫寸楷以內的小字,宜採用坐姿,寫寸楷以上的大字,宜採用站姿。姿勢正確與否不但影響書寫效果,而且直接關係到書寫者的身心健康。姿勢正確,便於發揮指、腕、肘及全身的氣血,書寫的點畫也宜於穩正、舒展。否則,不僅妨礙書寫效果,也容易造成身體疲勞,影響身體健康。 坐勢總的要求是,端坐不要駝背,頭不歪斜,微微俯視下方,胸部不能靠在桌沿上,兩肩平齊,兩臂自然撐開,左手輕按紙張,雙足平放地面。 立勢的要求是頭要俯視前方,身子略向前傾,不能靠在桌沿,左手輕按紙張,右臂懸空,兩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左足稍前,右足稍後。 這三步走好,接下來就開始了你的學書之路,一直堅持走下去,必然會有所收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