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中國】文字之美
十一、中國書法在國外
中國的方塊字,與印度的梵文、埃及上古的象形文字,都是屬於以個體圖形來表達思維語言的。而具有幾千年歷史的中國書法,使我們可愛的方塊字在線條章法和形態結構上,實現了美的升華,它已經不是一種寫字的技巧,而是形成了蘊涵了情感、審美和文化意境的一種高尚的藝術。中國的書法藝術是和其它藝術一樣,也是無國界的,是世界眾多藝術門類之中的一個表現形式,在世界藝術史上閃爍著獨特的魅力和光芒。
在國外華人社區都有「書法協會」,日本、韓國、朝鮮、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一些東亞國家,從政府層面都很重視書法文化,這些國家也是書法人才輩出,有他們自己國度的書法明星。象歐洲的一些國家如美國、英國、法國等就屬於小眾化了,但不論任何一個國家,都不乏對中國書法孜孜以求的人士。
日本的書法稱書道。日本國有一個書道院,它的性質跟咱們的中國書法家協會差不多,是政府領導下的一個人民團體,原書道院的院長大角凡澈是我的一個外國朋友,我們因書法結緣,至今都在保持聯繫。日本的書法一開始是從中國而來,據《日本書記》記載,是一個叫王仁的到達了日本,帶去了系統的漢字和漢文的典籍,因此這算是日本人學漢字的開始。後來日本與隋朝建立了邦交,隨著留學生和留學僧的歸國帶回了中國的書法,這大概就算是日本書法的起源了。再後來,日本又崇拜起王羲之,這對日本的書法形成了很大的影響,隨著歷史不斷的演變,日本的書法終於有了自己的特色。民間也有一種傳說,就是我們唐朝時期的高僧鑑真大師,東渡日本講授佛學理論,傳播中國文化時,帶去了書法文化。不管怎麼說吧,日本的文字的文字脫胎於中國的漢字是無疑的,從目前的日本使用的文字也可看出端倪。
韓國書法也是源出於漢字的書寫形式,在韓國,學書法被認為是有修養人士陶冶情操的必要過程,如同在中國和日本一樣,書法被認為是一種高雅的藝術。韓國的書法組織雖不像我們國家具有完整的體系,但韓國書法的民間組織卻非常普及,而且活動頻繁。書法在韓國始終與繪畫關係密切,他們認為從筆法安排的有力與和諧的角度而言,繪畫是受到書法的影響。所以在韓國,書法藝術比繪畫藝術更受人們的重視,他們常把書法作品象繪畫作品一樣掛在牆上欣賞,而且象對畫一樣讚賞它的每一筆獨到之處,讚賞它用墨的韻味,讚賞它整幅布局的功力、骨骼、神韻等等。韓國的書法有悠久的歷史傳統,韓國人大約在公元二世紀或三世紀開始使用漢字表達意願或行動,即使在1446年韓國字母韓字創造出來以後,漢字仍然作為官方文字使用。據了解,從那個時候開始,王室的書院和國家辦的高等學堂裡講授中國文學,書法的歷史如此悠久,想必和我們國家一樣,無數的貴族階層的人和藝術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也為促進本國的書法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朝鮮的書法與韓國有著不可割裂的歷史,在這裡就不具體講了。朝鮮最著名的書法家是實學派金正喜,是一位傑出的書法家和學者,他建立了人稱「秋史派」的風格。他的書法脫胎於中國的隸書,但是他在布局上富於畫感,善於在不對稱中見和諧,而且筆觸有力無比,使筆下的字充滿活力。
新加坡的書法活動非常豐富,新加坡書法家協會,創立於1968年,是經新加坡內政部批准註冊成立的非贏利的公開社團。它是新加坡最早的全國性書法組織,以「愛我中華」為會訓,並通過舉辦展覽、比賽、講座、示範以及出版、交流、互訪、接待稱譽於世界書法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