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牛人班超有多猛?西域諸國:別惹他,三十六人分分鐘讓你滅國

2020-12-19 騰訊網

漢朝的強盛離不開漢武帝等明君,也離不開賢臣名將。漢朝牛人特別多,今天來說說中國歷史上千古牛人班超的故事。特別是當你在新疆旅遊,看著新疆的美麗景色的時候,你就更能體會班超對中國歷史的巨大貢獻。

東漢疆域

班超到底有多牛?不僅取決於強大的漢朝作為後盾,更取決於班超個人的成長環境,個人能力和膽識謀略。

一、出身世家,背景太牛,不是一般的好

班超(公元32年-102年)出生於扶風郡平陵縣(陝西鹹陽東北),字仲升,東漢名將,集軍事家、外交家和政治家於一身,官至當時的「西域都護」,被封為「定遠侯」。

定遠侯班超

班超之所以這麼牛,跟他的出身背景也有很大關係,想平凡過一生都很難。漢哀帝時的廣平太守班稚是他的祖父。他父親班彪是史學家和文學家,作《後傳》60餘篇,曾官至徐縣令。史學家和文學家班固是他哥哥,官至中護軍,編成《漢書》。他的妹妹班昭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歷史學家,也是文學家,班固去世後,《漢書》最終也是由班昭補充完整的。

班超出身史學世家,博覽群書,口才很好,經常閱讀《公羊春秋》。他雖從小有大志向,不拘小節,但為人孝謹,居家操持勤苦,且並不以為恥。可以說,修身齊家這兩方面做得很好。

如果說班昭一家主要是研究記錄歷史的話,班超則是一個另類,他要自己去創造歷史讓後人銘記。

二、轉行太牛,41歲前做文章,41歲後投筆從戎,帶領36人平定西域50多國,專治各種不服

班超父親班彪去世得早,因此班超家貧,因文學功底深厚,班超常常替官府抄寫文書賺錢維持生計,奉養母親。

班超長得額頭如燕,頸脖如虎,虎背熊腰,相面的人說他將來會萬裡封侯。抄寫文書這樣沒出息的工作與他心中的理想嚴重不符。

班超投筆從戎

當他41歲時,有一天,他不想再壓抑自己的理想和天性,他決定「投筆從戎」,棄文從武,跟大將軍竇固去西域建功立業。

西漢時被衛青、霍去病擊敗的匈奴,到東漢時又捲土重來。公元73年,41歲的東漢大齡有志青年班超,跟隨竇固出擊北匈奴,他率兵攻打伊吾(新疆哈密西四堡),與北匈奴大戰於在蒲類海(新疆巴裡昆湖),戰績頗豐,展現了過人的軍事才能,受到竇固的賞識。竇固派班超保護從事郭恂出使西域諸國。郭恂為正使,班超為副使。手下還有36人。

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出使西域第一站是鄯善。到了鄯善後,一開始鄯善王廣很熱情招待班超他們,後面冷淡起來。班超猜測一定是匈奴使者來了,鄯善王糾結不知如何是好。於是班超召來西域的侍者,騙他說:「我知道匈奴使者來了好些天了,他們現在住何處?」西域侍者一聽,驚恐萬分,說出了全部實情。班超把侍者關了起來,以防走漏消息。

班超跟屬下36人說:「我們最好趁著夜色,用火攻擊他們,他們不清楚我們有多少人,必定非常驚慌,我們趁機將他們全部消滅。鄯善王必定被嚇破膽。」有人問要不要和郭從事商量一下。班超擔心郭從事因害怕而暴露他們,因此決定瞞著他幹這件大事。

剛天黑,班超就帶領屬下直撲匈奴人的營地。彼時正在颳大風,班超令10人帶上鼓,藏在匈奴人住所的後方,並讓大家看見大火一燒就一起擊鼓大喊。 其他人帶著武器潛伏在門兩邊。

接著,班超順著風縱起了火,住所前後的人一起擊鼓大喊。匈奴人驚慌失措。匈奴使者及其部下不是被殺就是被燒死,班超還親手殺了其中三人。接著,班超召見鄯善王廣,鄯善王被匈奴使者的首級嚇得臉色大變,鄯善舉國顫抖。

最終鄯善王願意歸附漢朝,並送兒子到漢朝做人質。就這樣,班超憑著超人的膽識和謀略,帶領36人即收服了鄯善國,樹立了漢朝的天威。

班超完成使命後回到漢朝向竇固匯報情況。竇固向漢明帝上奏了班超的功績,漢明帝很欣賞班超的膽識韜略,並封他為軍司馬,命他再次出使西域。這次上級想多給班超點人馬,但班超只要原來那三十多人,說人多累贅。

班超出使西域路線圖

第二次出使西域,不久後到了于闐國(新疆和田)。當時北匈奴已控制于闐,並派使者監視。

班超到了于闐後,于闐王招待不熱情。于闐的巫師想把漢使的馬用來祭祀。宰相私來比奉于闐王的命令來索要馬匹,班超讓巫師自己來牽。

沒想到班超直接誅殺巫師,痛打私來比。班超將巫師的頭顱送給于闐王,並從利害關係和道義方面教育和大罵了他一頓。于闐王想起了班超在鄯善國一晚誅殺完北匈奴使者的手段,心生恐懼,於是馬上處死北匈奴使者,並重新歸順了大漢朝廷。

班超帶領36人的屬下來去西域各國之間,馳騁西域31年,最終平定西域諸國,收服西域55個國家歸順漢朝,重回漢帝國版圖,保住了漢朝三分之一的領土。

西域三十六國示意圖

班超憑著超人膽識和謀略,僅僅帶領36人,以夷制夷,合縱連橫,縱橫捭闔,四兩撥千斤,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建立了豐功偉績,令人折服。

班超有多猛,帶領36人橫行萬裡之遙的西域,對西域諸國國王,想罵就罵,想殺就殺,想抓就抓,古今很難找到比班超更奇智神勇的牛人了。

班超建立的千古奇功,除了有東漢帝國強大國力作為後盾,更多的是班超的個人志向和努力練就的強大個人能力,特別是他的膽識、謀略、口才。可以說國家成就了個人,個人成就了國家。

對於班超這位2000多年以來罕見的猛人,大家還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留言。若喜歡,請點讚,收藏和轉發。

本文由綠水青山歷史鏡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東漢名將班超和西域公主偷偷生下混血兒子,19年後發現真高明
    這是司馬光資治通鑑對於班超立功外遇以36人盡滅110多名匈奴使節的精彩記載。班超是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的民族英雄,他是大史學家,漢書作者班固的弟弟,曾以一人之力平定西域55國,創下了古今未有的奇蹟。班超有勇氣,更擅長謀略。與有志於文學的哥哥班固不同,班超立志立功於千裡之外。因此他投筆從戎去了更加寬闊的西域大地。與崇尚徵服的西漢不同,東漢對於西域並無興趣。
  • 古時的「西域三十六國」,究竟誰的國力最強,三十六國排行如何?
    「西域以孝武時始通,本三十六國,其後稍分至五十餘,皆在匈奴之西,烏孫之南。」 --《漢書·西域傳》「西域」及「西域三十六國」從何而來?西域,意為「西邊的疆域」,在可考歷史中,大致於前5世紀左右形成國家,並開始獨立發展。
  • 月黑風高夜,正是殺人放火時,班超用三十六個人搞定西域
    當時,西域諸國大多歸附北匈奴。所以,想要解決北匈奴,必須先搞定西域。所謂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就在這次行動中,一個名叫班超的人脫穎而出。他是四路大軍其中一路竇固手下的一個假司馬,假是臨時代理的意思。此番出使,除了班超,還有一個名叫郭恂的從事,以及三十六名士兵。班超的第一站是鄯善,剛到鄯善時,國王廣還很客氣,但過了一段時間後表現得非常冷淡。
  • 歷史上的新疆——「西域」指的是哪些地方?西域三十六國又是什麼?
    「西域」一詞作為一個地理概念 ,在不同時代,具有不同的內容。漢代,西城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西城是指玉門關、陽關以西乃至中亞西亞的一部分,以及東歐和北非的個別地方,是當時漢朝人就地理知識所及對「西方」地區的泛稱。
  • 西域三十六國——你能讀對幾個?
    西域三十六國——你能讀對幾個? 今天小編決定 在我們的辦公室日常問答中 選出一個主題 來做今天的「網課」 西域三十六國的有些國名 到底怎麼讀
  • 關於西域三十六國,五分鐘十個問題徹底認清,不留遺憾
    而西域三十六國,指的是大體位置在今天東疆和南疆的這一片地方。西域三十六國是漢朝管的,而西域的大片地方是外國領土,漢朝不具有管轄權。 但是在漢朝並沒有「西域三十六國」這個稱呼,而是有廣義的西域和狹義的西域的區別。後世為了明確區分,把狹義的西域稱作西域三十六國,也就是漢朝統治的範圍。
  • 投筆從戎的班超,在西域經歷了怎樣的傳奇故事?
    之後班固成為了東漢政府的校書郎,班超便跟隨他去到洛陽。在洛陽城中,班超沒有維生的手段,只能依靠替人抄寫書信來賺取家用。但是班超的志向卻沒有因此而消沉,他提出自己要效仿西漢時的張騫出使西域,建立功勳,不過周圍的人都覺得這只不過是他的說笑而已。
  • 班超出使西域,殺掉西域城國的受寵國師,國王看到後立即歸順大漢
    班超出使西域,殺掉西域城國的受寵國師,國王看到後立即歸順大漢「西漢有張騫,東漢有班超,皆一時人傑,不可多得。吾謂超之功尤出騫上……」——《後漢演義》評價班超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從此開拓了絲綢之路。
  • 班超為何投筆從戎出使西域?紀錄片《中國》為你「解密」
    鄯善是中原前往西域的必經之地,也是西域南北交通幹道的分岔點,戰略地位重要,漢朝和匈奴爭奪激烈。班超使團的任務,就是代表漢朝安撫鄯善國國王,使其站在自己一方。然而,本來對班超一行熱情備至的鄯善國國王因為匈奴使團的到來態度有變,班超使團面臨著被鄯善國國王當成禮物送給匈奴的風險。  絕境,往往是勇敢者的機會。「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下了決斷。
  • 徵服西域的史詩級戰爭,他從36人使團開始,用30年降服50餘國
    原來于闐國勢力強大,稱霸天山南道,身後又有匈奴人撐腰,喘氣聲都比別人粗。于闐國信巫,巫師地位尊重,他們的國師就是個巫師。這位國師對于闐王說,你要是歸順漢朝,老天都會發怒,趕緊去把漢使的那匹好馬弄過來祭天吧。于闐王真聽話,派宰相去跟班超索馬。
  • 民族英雄班超僅憑36人就能橫掃西域?班超:只是祖國強大而已!
    #紀錄片中國#新疆是我國的一部分,而這塊在古代被稱為西域的地方,自漢朝以來,我國就有很多人在這塊土地上努力耕耘,東漢時的民族英雄班超就是其中的一個,他收復西域的故事堪稱傳奇。班超帶著36個人出使西域,為西域回歸漢朝,並重新開闢絲綢之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當時,東漢朝廷其實根本就沒有給班超多大的幫助。
  • 為什麼漢朝使者能在西域十分囂張?
    在漢朝歷史上,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有過這樣一個群體:漢朝使節,他們用自己的努力,輔助漢朝對匈奴的防禦戰爭,而且在西域開疆擴土,往往以一人或者數人之力,為漢朝降服一國。這樣的探險家和軍人,是如何煉成的呢?漢使飛揚跋扈、桀驁不馴的本性,來源於不同的主觀和客觀原因。
  • 漢朝最牛的斬首行動,孤膽英雄傅介子獨斬樓蘭王,另大漢威震西域
    不過對於西域這個地方來說,還是招募和自薦兩種方式用得多一些。因為在古代那種交通環境下,旁邊又有匈奴環伺,所以出使西域這種地方就意味著必須要冒著巨大的危險。很多人不願意去怎麼辦?朝廷只有用巨額利益誘惑招募使團,還有一些底層人士想要出人頭地便毛遂自薦。
  • 大漢第一勇士傅介子:孤身出使西域,斬殺樓蘭王,打通絲綢之路
    在其後的一百年間,為捍衛這條西域之路,李廣利、李陵、李廣、衛青、霍去病等英雄奮勇廝殺,擊退匈奴,掃清障礙,揚大漢國威。徵和元年(公元前92年),樓蘭國王死,匈奴急送充當人質的王子安歸回國繼承王位。安歸因此傾向匈奴,與漢朝為敵,先後攻殺漢朝派往西域的使者,又殺害大宛、安息等國派到漢朝來的使者,使漢朝與西域的交往因此斷絕。
  • 小小打字員班超,如何抓住機會到西域萬裡封侯?
    班超當然也在這裡列,儘管他出牲很高雅,是漢朝外戚,跟皇室擦邊,但歷經新朝的身心的洗禮,來到漢朝當然也就沒有是多少陣營,再再加上爸爸班彪過世,更為沒有是多少資產。 班超的親哥哥班固要肩負起家中,但他僅僅一個校書郎,月俸低下,班超只能常常替官衙抄錄文書,等同於大家如今的打字員兼職,用於補助家庭裝。
  • 樓蘭一個西域小國,犯了什麼錯,讓人直呼:不破樓蘭終不還
    可是當時唐王朝的強敵眾多,為何偏偏選取了一個已經覆滅的西域小國呢,而且曾經西域三十六國,國度眾多,王昌齡緣何看上了樓蘭呢?其實不僅僅是王昌齡對樓蘭心懷不滿,在樓蘭未曾被滅的時代,樓蘭也是一個不招人喜歡的西域小國。樓蘭這個在後人眼中無比神秘的國度,其實就是一個反覆橫跳的蕞爾小國,不講信用,被人唾棄。
  • 漢朝人眼中的羅馬帝國是什麼樣的?漢朝人給予羅馬足夠的尊重
    而羅馬曾經和漢朝遙相呼應,各自照亮亞歐大陸的東西兩端。由於貿易往來,羅馬人逐漸認識到漢朝是一個大國,並稱之為「賽裡斯」,也就是「絲綢之國」的意思。那麼漢朝人眼中的羅馬又是怎麼樣的呢?自從張騫出使西域後,漢朝和西域等地的貿易就逐漸發展了起來,「絲綢之路」也開始出現。在西漢時期,羅馬帝國尚未控制地中海東部,因此和漢朝並沒有產生貿易聯繫。
  • 不破樓蘭誓不還,樓蘭究竟做了什麼,讓古代詩人們都想滅了他?
    而樓蘭就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國家,屬於當時的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然而這個國家在當時可謂是多災多難,因為他們面臨著一個強大的鄰居:匈奴。匈奴在先秦戰國時期實力還很弱小,當時的草原之上匈奴勢力雖然強大,可是他的周邊還有東湖以及大月氏等國,外加上當時戰國七雄之間也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胡人入侵先攜手抗敵,詳情可見秦趙北擊匈奴之戰。
  • 1979年敦煌出土的漢簡,揭示王莽徵伐西域大軍全軍覆沒原因
    皇帝的榮耀決不能與他人共享,遂收回西漢贈送的「匈奴單于璽」,之後更是更改匈奴單于為「降奴服於」,並分匈奴為十五部。政權上打擊,軍事力量上進行分化,王莽的一系列操作引起了匈奴單于的堅決反對。曾經被漢武帝打得落荒而逃的匈奴,經過數年的積澱已經逐步恢復了元氣,勢力也逐漸擴張到了漢朝控制的西域地區。
  • 《中國》揭秘這位無畏的西域探險者,為何投筆從戎
    當天晚上,班超帶著36個使團成員突襲火燒匈奴使團駐地,一百多人的匈奴使團全軍覆沒。班超這次以少勝多的突襲,打擊了匈奴氣焰,樹立了漢帝國國威,更自此拉開了他在西域三十年傳奇歲月的序幕。鎮守西域,徵戰不停由於班超的出色表現,漢明帝選擇他作為使者出使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