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出使西域,殺掉西域城國的受寵國師,國王看到後立即歸順大漢

2020-12-14 腦洞看古今

班超出使西域,殺掉西域城國的受寵國師,國王看到後立即歸順大漢

「西漢有張騫,東漢有班超,皆一時人傑,不可多得。吾謂超之功尤出騫上……」——《後漢演義》評價班超

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從此開拓了絲綢之路。西漢末年,王莽亂政,絲綢之路中斷,西域各國一度被匈奴控制。

東漢初期,由於國基不穩、國力羸弱,西域長期處在匈奴的控制下。漢明帝時期,東漢經過幾代的休養生息,積攢了相當的國力,於是明帝決意攻打匈奴,同時派遣使臣出使西域,遊說各國歸附東漢,削弱匈奴的實力。

班超在西域奮鬥的三十年歲月,便是絲綢之路由衰轉盛的一整部歷史。

班超是當時著名的儒學大師班彪的兒子,其兄班固、其妹班昭皆為著名的史學家

在家門書香的薰陶下,班超理應也是個純粹的文人苗子,但他心懷武略之志,看到的是比一方書案更加遼遠壯闊的東西。

正所謂:「大丈夫別無二志,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

於是,班超投筆從戎了。

出使西域,名揚後世

班超奉漢明帝之命,前後出使過西域兩次。

第一次是去國(樓蘭),這是一個西域的大國,地處絲綢之路要道。

起初,鄯善王對班超眾人關懷備至。但沒過多久,鄯善人的態度日漸冷淡。班超思慮之後,開始套自己身邊胡人的話:

「匈奴使節都來數日了,現在還在嗎?」

果然,胡人將實情說了出來,匈奴使節共有110多人,已經到達鄯善。

班超立即意識到必須馬上動手,自己這邊的使節一共有36人,一旦匈奴人發現他們的存在,必然會逼迫鄯善人殺掉他們。到時候可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了。

於是,班超說了那句家喻戶曉的名言: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滅此虜,則鄯善破膽,功成事立矣。」

當夜,班超率部下夜襲匈奴使團,趁匈奴熟睡順風放火,濃煙吹入匈奴的帳篷,燻得匈奴人閉目鼠竄。

而漢軍士兵堵住出口,出來一個就殺一個,甚至班超本人就拿了3個人頭。

很快,110多個匈奴使節被班超等人誅殺殆盡。班超拿著匈奴的首級去找鄯善王,鄯善王大驚失色,舉國上下無不震恐。在班超巧言撫慰下,鄯善王表示願意歸附東漢,並把自己的王子送到朝廷作人質。

第二次的出使國家是。當時,於國是西域最強大的國家,加上于闐王剛攻破莎車國,威名頗大,因此對班超等人非常冷淡。

尤其是的國師,揚言要東漢使者把使團中一匹嘴黑毛黃的千裡馬送給他祭祀天神。後來,於王果然派人索要千裡馬。

於是班超說:「馬可以給,但是需要國師自己來取。」一臉得意的巫師果然隻身來取馬。結果剛一進大帳,就被埋伏好的人捅了個透心涼。

班超此舉十分驚險,于闐國信奉巫術,他殺了於王最親信的巫師,于闐很可能就此與東漢翻臉。但班超認為,於國與鄯善國的情況相似,他們都在漢朝與匈奴這兩大強國之間搖擺不定,此時誰先下手,誰就能贏得先機。

事實證明,班超的判斷是正確的。于闐王在見到巫師首級後大驚失色,當即下令誅殺國內所有的北匈奴使者,重新歸附東漢朝廷。

國和于闐國降服後,班超利用兩國的力量,平定了西域另一個的大國——疏勒國。以三個大國為基礎,班超的西域勢力已經頗具規模。

班超率兵清除了疏勒國的叛軍,又統合于闐和疏勒的士兵,先後攻破了尉頭、姑墨兩國,繼而上書漢章帝,提出了著名的「以夷制夷」理論,表明了自己平定西域的決心。

隨後,班超帶領屬國士兵大敗龜茲與莎車的聯軍,斬首敵軍五千餘人,重新收復了莎車國,班超之名因此一役而威震西域。龍心大悅的漢章帝發布詔令,封班超為「定遠侯」,班超正式成為西域都護。

常年身處西域,為了得到胡人的信任,班超娶了一位西域城國的公主,生了一個混血兒子叫班勇。

然而身為西域都護,私自在西域娶親是絕對不允許的。於是這件事被朝中班超的政敵拿來做文章,說他「擁愛妻,抱愛子,安樂外國,無內顧心。」

無奈之下,班超只好休了自己的公主妻子,才勉強得到了皇帝的信任。

而實際上,這個混血兒子班勇,還在班超離開西域19年後,重新發揮了巨大作用。

公元119年,西域諸國叛亂,很多大臣主張關閉玉門關,放棄西域。而班超的兒子班勇力排眾議,斥責這種把西域拱手讓人的行為,以自己對西域的了解,主動請纓。

於是,當時執政的鄧太后命班勇率500人出使西域。

鄯善等國看到有西域血統的班勇前來安撫,紛紛看在當年班超的情分上重新歸順漢朝。班勇利用鄯善、龜茲等國的力量,驅逐了北匈奴呼衍王,平定車師、姑墨、焉耆等國。西域五十五國,重新歸入漢朝版圖。

中國人很重視歷史,習慣把歷朝歷代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興衰得失和精華都濃縮進史書,這才有了諸如秦始皇、漢武帝、張騫、班超等人名垂青史。

中國文化的「氣」,很大程度是靠著這些歷史經典傳下來的。《史記》和《資治通鑑》,無疑是其中最優秀的兩部。

尤其是記錄了西漢之後歷史的《資治通鑑》司馬光帶著一批北宋最優秀的歷史學家,花了19年時間,寫出了這部「編年體」史書,從戰國開始到五代結束,記錄了1362年的歷史,以時間為線索,一年又一年,一個又一個人物,你方唱罷我登臺。

清朝王鳴盛曾用一句話來概括《資治通鑑》「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也。」

《資治通鑑》還被稱為「皇帝教科書」這是一部濃縮了中國古代政治運作、權力法則的史學巨著,也是古代帝王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的必讀之書。

很多人不是不喜歡歷史,只是覺得史書中的文言文晦澀難懂,沒有點功底看不下去。但我讀的這套《資治通鑑》是帶有白話文注釋和翻譯版本的,翻譯準確,通俗易懂。

不管是學生還是成年人,閱讀起來都完全沒問題。並且還是精裝收藏版本,紙質精良,內容完善,印刷清晰。

並且最重要的是,現在這套《資治通鑑》只要98元,只是一頓飯的錢,就可以拿到這本不可多得的歷史巨著,實在是個機會啊!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從張騫出使西域到屯戍西域近八十年間,西域一直漢匈之間不斷徘徊
    建元二年(前139年),也就是漢高祖劉徹剛剛即位不到兩年後,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然而,張騫此行並不順利,他的一百多人的隊伍在匈奴廳城父的指引下從長安出發,剛到河西走廊,就被匈奴俘虜,送到了匈奴王的面前。
  • 投筆從戎的班超,在西域經歷了怎樣的傳奇故事?
    班超一行人先是來到了鄯善國,在開始的時候鄯善國的國王對待班超等人的禮遇十分周到,但是忽然之間,鄯善國人的態度就變得十分糟糕。由於當時西域都護府的影響力下降,因此匈奴的勢力滲透到了西域各國,其中不少國王都是在兩個大國之間周旋。班超因此認為鄯善國人態度的轉變一定是因為匈奴的使者也到來了,而且其規模應該比漢朝使團更大。
  • 西域諸國:別惹他,三十六人分分鐘讓你滅國
    二、轉行太牛,41歲前做文章,41歲後投筆從戎,帶領36人平定西域50多國,專治各種不服 班超父親班彪去世得早,因此班超家貧,因文學功底深厚,班超常常替官府抄寫文書賺錢維持生計,奉養母親。
  • 東漢名將班超和西域公主偷偷生下混血兒子,19年後發現真高明
    很快,110多個匈奴使節被班超等人誅殺殆盡。隨後,他拿著血淋淋的人頭前去面見鄯善王,並成功讓之降服。西域大國鄯善就樣輕而易舉的被漢朝掌握在手中,平定鄯善國侯班超又帶著自己36個好漢去往西域另大國于闐國。此時的于闐國,剛剛攻破莎車國,稱霸西域南道。與此同時,該國派駐由北匈奴的大使,明月保護,實則監視班超等人到達于闐國後,于闐王對他們十分不恭敬,而他的國師更是直接向班超挑釁。
  • 徵服西域的史詩級戰爭,他從36人使團開始,用30年降服50餘國
    第二站,班超一行來到于闐國。于闐王對班超很冷漠,一副愛理不理的模樣。原來于闐國勢力強大,稱霸天山南道,身後又有匈奴人撐腰,喘氣聲都比別人粗。于闐國信巫,巫師地位尊重,他們的國師就是個巫師。這位國師對于闐王說,你要是歸順漢朝,老天都會發怒,趕緊去把漢使的那匹好馬弄過來祭天吧。
  • 大漢第一勇士傅介子:孤身出使西域,斬殺樓蘭王,打通絲綢之路
    詩中所言這樓蘭國,是西域古國名,國都樓蘭城,最早見於《史記》。西漢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闢舉世聞名之「絲綢之路」,實現東西方文化的歷史大交流。這樓蘭國,西南通且末、精絕、拘彌、于闐,北通車師,西北通焉耆,東當白龍堆,通敦煌,扼「絲綢之路」的要衝。自從張騫開闢這絲綢之路後,這條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紐帶並不通暢,平靜。
  • 解憂公主:解大漢西域之憂
    漢武帝聞此歌后,心生憐憫,每年都派遣使者帶上錦繡帷帳、美味佳餚等物品前往烏孫去慰問劉細君。不久,獵驕靡去世,其孫軍須靡繼立為王,劉細君再次成為軍須靡之妻。烏孫國這種祖孫共妻的風俗,讓細君難以接受。太初四年(前101年),和親僅五年的劉細君,便在鬱鬱寡歡中死去。細君公主死後,烏孫王軍須靡再次向漢家求親。
  • 大漢有多強?張騫出使西域能媲美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嗎
    但大唐對於西域的控制,卻無疑是漢打下的基礎。當漢武帝初時,過蘭州,便是匈奴汗國的版圖和勢力範圍。祁連山南麓,是羌族部落戰局,往西,便是所謂的西域。那時的西域,是傳說中的蠻荒之地,遍地風沙,暴風肆虐,上不見飛鳥,下不見鳥獸,還有令漢頭疼的匈奴,是以中原之人,足跡少至。
  • 民族英雄班超僅憑36人就能橫掃西域?班超:只是祖國強大而已!
    漢朝在西域恢復西域都護府,在柳中城、金蒲城駐軍,總兵力有一兩千人,並讓班超出使西域南道爭取鄯善、于闐、疏勒國等,一旦成功,漢朝可以從東西兩面夾擊北匈奴和姑墨、龜茲等投靠北匈奴的國家,進而打通整個西域。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北匈奴在永平十八年(75年)聯合西域各國對漢朝在西域的各駐點發動攻擊,先後消滅西域都護府、柳中城、金蒲城三地漢軍。唯有班超藉助疏勒國的軍力抵抗了1年多。
  • 關於西域三十六國,五分鐘十個問題徹底認清,不留遺憾
    最上級當然就是西域都護府,往下是三十六國,一般每個國家下面還有小的行政機構,比如有的國家方有州,有的國家有若干個城。 漢朝通過西域都護府,對西域三十六國進行管理,西域三十六國的國王,以及國家的主要官員,由漢朝任命,有漢朝頒發的印綬。這些人選有可能是三十六國國王提出來的,但是要經過漢朝任命,也有的人是直接由漢朝通過西域都護府任命的。主要的觀者除了國王之外,還有大祿、左右將、譯長、輔國侯、去胡侯、都尉等,各國不一定一樣。
  • 月黑風高夜,正是殺人放火時,班超用三十六個人搞定西域
    當時,西域諸國大多歸附北匈奴。所以,想要解決北匈奴,必須先搞定西域。所謂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就在這次行動中,一個名叫班超的人脫穎而出。他是四路大軍其中一路竇固手下的一個假司馬,假是臨時代理的意思。此番出使,除了班超,還有一個名叫郭恂的從事,以及三十六名士兵。班超的第一站是鄯善,剛到鄯善時,國王廣還很客氣,但過了一段時間後表現得非常冷淡。
  • 紀錄片《中國》第六集播出,講述班超助東漢帝國統一西域全境的曲折...
    棄筆從戎,奇襲獲勝東漢時期,出身文史之家的班超被任命為管理皇家圖書館的蘭臺令史。但班超卻認為,自己的歷史不應該用筆來書寫。匈奴對西域的騷擾,讓班超棄筆從戎,奉命出使鄯善國。鄯善是中原前往西域的必經之地,也是西域南北交通幹道的分岔點,戰略地位重要,漢朝和匈奴爭奪激烈。
  • 班超出使西域三十年,縱橫捭闔,遠交近攻,一己之力平定五十餘國
    一天,班超發現鄯善國王一改日前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由熱情轉為冷淡,一察得知,匈奴也派來了大使。班超當即設宴,將同來的三十六位下屬召集一堂,乘著酒興,班超提出攻殺匈奴使者建功的倡議,可有人提議,「當與從事(郭恂)議之」,班超怒曰:「從事俗吏,聞此必恐而謀洩,死無所名,非壯士也!」當夜,班超率領眾人一舉將匈奴百餘使從全部拿下。天亮後,才告知郭恂,「恂大驚,既爾色動」。
  • 歷史上的新疆——「西域」指的是哪些地方?西域三十六國又是什麼?
    對西域這一地理概念 ,漢朝人有一個逐漸認識、了解的過程。漢初,人們把河西走廊地區也包括在西域的範圍之內。(史記,驃騎列傳》說:「驃騎將軍霍去病率師攻匈奴西域王渾邪,王及厥眾萌鹹相犇」。匈奴渾邪王當時駐牧於今張掖、武威一帶。可見這一地區也曾被稱為西域。
  • 《中國》揭秘這位無畏的西域探險者,為何投筆從戎
    棄筆從戎,奇襲獲勝東漢時期,出身文史之家的班超被任命為管理皇家圖書館的蘭臺令史。但班超卻認為,自己的歷史不應該用筆來書寫。匈奴對西域的騷擾,讓班超棄筆從戎,奉命出使鄯善國。鄯善是中原前往西域的必經之地,也是西域南北交通幹道的分岔點,戰略地位重要,漢朝和匈奴爭奪激烈。
  • 漢武帝為何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張騫出使西域有什麼作用?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漢武帝在經過一番分析後決定溝通與西域的聯繫,聯合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雙拳難敵四手,匈奴再厲害也難以兩線作戰,雙方輪流放血一定能拖垮匈奴。但是當時漢朝也沒人深入西域,對西域的情勢並不了解,大月氏在哪裡都不知道。這項任務困難重重,而且很有可能死在半道上,對於這種任務一般人都是敬而遠之的。
  • 張騫首次出使西域,一走就是十三年,途中經歷相當驚險
    他們最先來到吐魯番西北的姑師國,當時漢朝與匈奴大戰正酣,從漢朝到西域的道路全部中斷,所以當姑師國王聽說漢朝使者到來的時候,簡直驚訝得說不出話來。當他得知張騫一路的經歷後,倍感欽佩,決定助張騫一臂之力。大宛國王聽說漢朝使團來訪,非常高興,隆重接待了張騫一行。張騫得知月氏國與大宛相鄰後,代表皇帝向大宛國王許諾,如果能幫助漢使團到達月氏,大漢朝廷必定會以重禮酬謝,大宛國王欣然答應了這個請求。大宛與月氏雖然相鄰,但有高山阻斷,難以逾越。
  • 班超為何投筆從戎出使西域?紀錄片《中國》為你「解密」
    鄯善是中原前往西域的必經之地,也是西域南北交通幹道的分岔點,戰略地位重要,漢朝和匈奴爭奪激烈。班超使團的任務,就是代表漢朝安撫鄯善國國王,使其站在自己一方。然而,本來對班超一行熱情備至的鄯善國國王因為匈奴使團的到來態度有變,班超使團面臨著被鄯善國國王當成禮物送給匈奴的風險。  絕境,往往是勇敢者的機會。「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下了決斷。
  • 張騫出使西域,因為這個女人,他才堅持完成使命
    張騫出使西域,在西域娶了一個匈奴老婆,並且給他生了一個兒子,也許就是在這個美女的陪伴下,張騫才能有信心和勇氣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張騫被匈奴抓住後,一個漂亮迷人的匈奴女人走進帳來,看到張騫害羞的低頭微笑,張騫看到這個異域美人入迷了
  • 戴冕冠穿龍袍,敦煌壁畫中的西域國王肖像畫
    原標題:戴冕冠穿龍袍,敦煌壁畫中的西域國王肖像畫通過畫像旁邊的榜題「大朝大寶于闐國王大聖大明天子」,可知人像上這位氣宇軒昂的美男子,就是于闐國王李聖天。由於身份特殊,于闐國王李聖天這身供養人畫像,也是在莫高窟發現的最大的君王肖像畫。  李聖天,本名尉遲僧烏波,是五代、宋初的于闐國王,公元912年-966年在位。唐朝滅亡後,中原出現五代十國封建割據狀態。公元912年,尉遲僧烏波繼位為于闐王,他自稱「唐之宗屬」,並以唐朝國姓李氏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