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鹽城:深耕普惠金融 潤澤小微企業

2020-12-27 荔枝網新聞

  服務民營小微,就是服務明天;耕耘普惠金融,就是耕耘未來。

  「十三五」期間,鹽城市金融系統咬定青山不放鬆,馳而不息、久久為功,深耕普惠領域,著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小微企業獲得感明顯增強。截至今年三季度,全市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322.33億元,比年初新增210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11.75億元。

  精準施策,用好「指揮棒」

  「對普惠金融做加法,不僅體現在信貸規模的增長上,還體現在金融政策的精準施策,信貸結構的優化調整和融資渠道的全面拓展等方面。」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朱金明坦言,其間發揮金融政策的「指揮棒」作用,是鹽城深耕普惠金融最為有力的抓手。

  「十三五」期間,各項金融政策不斷落地落實,特別是今年,為對衝疫情影響,人民銀行鹽城市中心支行全力以赴引導各銀行機構落實延期還本付息政策、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政策,今年6至10月,全市普惠小微貸款到期本金計150.18億元,根據企業訴求,對其中88.82億元本金實施階段性延期償還,平均延期率為59.14%;截至10月末,全市銀行機構普惠小微信用貸款餘額87.74億元,佔普惠小微貸款餘額比例為10.54%;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比年初新增53.12億元,佔普惠小微貸款新增額的26.52%。

  鹽城銀保監分局與稅務部門、信用保證基金合作,將1.48萬戶納稅等級B級企業、2.38萬戶納稅等級M級企業納入「百行進萬企」升級擴面行動,藉助網際網路、雲計算等科技手段,進一步提高小微企業融資的便利性和可得性,推動16家銀行機構實現了普惠小微信用貸款年內零突破,使新增的近4萬戶企業享受到普惠金融的「陽光雨露」。

  此外,在落實好中央和省出臺的金融政策基礎上,鹽城結合實際,先後出臺多項「地方版」金融惠企政策。今年5月,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根據市政府出臺的「暖企20條」政策,牽頭人民銀行鹽城市中心支行、鹽城銀保監分局出臺「金融扶企10條」政策,同時編印《金融惠企政策及產品彙編》《證券機構特色業務及產品彙編》《資本市場新政彙編》等資料,集成式、廣泛化宣傳,打破信息不對稱的壁壘,強化供給端、需求端的有效銜接。

  打通堵點,跑出「加速度」

  企業融資「多走網路,少跑馬路」,成為鹽城優化金融服務的鮮明標籤。

  2018年7月,鹽城成功上線綜合金融服務平臺。該平臺依託現代網際網路技術研發建設,有效整合政府扶持政策、公共信用信息、社會徵信服務、企業融資需求、金融機構融資產品等多方資源,為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提供「下單式」對接模式,金融機構作為「賣家」,將服務和融資產品在平臺上實行「網店式」發布,中小企業可直接選擇融資服務,也可自行發布個性化融資需求,供各銀行機構在平臺上「搶單」。

  市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運行兩年多來,為政府、企業、金融機構搭建了高效的對接通道,成為促進金融業良性循環、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和優化金融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對於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截至11月末,市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上中小微企業註冊數已達2.6萬家,其中今年新增註冊企業1.4萬戶;已接入銀行機構37家、擔保公司15家,上線金融產品294項;9717戶企業累計發布融資需求15725筆、金額554.1億元,累計解決7052戶企業融資需求9524筆,授信金額428.9億元,普惠貸款餘額103.6億元,涉及小微企業3336戶。

  小微企業缺少有效抵質押物,是最大的融資堵點。為破解這一堵點,紓困小微企業,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會同市財政局設立2億元的中小微企業信保基金,引導金融機構發放「信保貸」信用貸款,截至目前,「信保貸」累計授信16億元。

  打通堵點,使金融支持小微企業跑出了「加速度」。至三季度末,鹽城普惠小微貸款餘額788.47億元,同比增長33.29%,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增速11.41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度普惠小微貸款的增量是去年全年的1.59倍。

  減費讓利,暖企「帶溫度」

  在做好信貸投放和金融服務「加法」的同時,金融機構積極做減費讓利的「減法」。

  「十三五」期間,鹽城信貸市場利率持續下行,至今年三季度末,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9%,同比下降0.43個百分點,處於歷史低谷區間;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5.42%,環比、同比分別下降0.16、0.73個百分點。

  引導融資擔保機構同步為市場主體做「減法」,印發《關於有效發揮融資擔保體系作用助力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融資擔保機構聚焦支農支小主業,對擔保金額500萬元以下的,擔保費率不超過1%;500萬元以上的,擔保費率不超過1.5%,並取消反擔保要求。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融資擔保機構共計為3266戶企業新增擔保金額150億元,在保戶數5308戶、餘額198億元。全市13支政府性轉貸公司(基金)累計為中小微企業提供過橋資金776筆,金額89億元,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周轉難題,降低了融資成本。

  疫情期間,為更好滿足全市受疫情影響小微企業融資需求,鹽城還依託市綜合金融服務平臺開設綠色融資渠道。綠色通道整合各金融機構疫情防控特色金融產品,提供專項貸款、擔保增信、轉貸資金等服務。自2月20日開始運行,為期6個月。運行期間,綠色通道累計支持企業1358戶,授信金額44.1億元,開拓首貸企業309戶。

相關焦點

  • 21金融研究丨增加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誰暫時領先?
    上半年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5.94%,較2019年全年貸款平均利率下降0.76個百分點。在全國銀行業發力支持中小微企業的大背景下,哪些銀行的支持力度最大?哪些銀行的增速最快?不同類型銀行之間有何差異?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又呈現出哪些新特徵?
  • 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業 哪家銀行力度更強?
    為紓解中小微企業困難,銀保監會相繼推出一系列政策,包括對符合條件、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的中小微企業貸款,給予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安排;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銀稅互動」信貸產品,及時推出適合小微企業特點的信用信貸產品等。
  • 聚焦小微企業融資痛點 交行普惠發力產業鏈金融
    黃河新聞網朔州訊產業鏈金融正在成為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重要突破口。交通銀行在產品創新、渠道對接、數據運用、資源保障等方面不斷探索新的嘗試,支持鏈屬小微企業發展,提升產業鏈金融服務規模和質效。
  • 2018十大普惠金融人物
    2010年左右,貝多廣敏銳地察覺到國內小微金融的萌芽,已經處在投行職業巔峰的他毅然轉身,從雲霄之上回歸田野耕耘,親力親為開拓普惠金融研究的新篇章。從操刀幾十億規模的大企業融資,到關注幾萬塊錢的小微金融,他反而感受到了更大的社會價值,以瀟灑豁然的態度扛起了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的先鋒旗幟。  與時俱進,洞悉普惠金融新價值。貝多廣認為,普惠金融的建設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 堅守服務實體初心 建行構建普惠金融新局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餘繼超新時代呼喚新金融,新金融必然產生並服務於新時代。近年來,中國建設銀行(港股00939)一直在發揮傳統金融優勢的基礎上做好新金融的加法,探索新時代大格局下金融價值取向與功能作用的更新,在發展新金融的道路上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如今,在新金融探索中,建設銀行已邁出了堅實步伐:發力住房租賃、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戰略」,開啟「第二發展曲線」。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鹽城:唱好「雙城記」 接軌上海邁入快車道
    在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袁國萍看來,長三角各地目前正深入挖掘本鄉本土的文化資源,與原汁原味的生態環境「點串」交融,以「文化+生態」作為長三角文旅一體化的「切入點」。鹽通高鐵正式通車,將重塑長三角區域經濟地理版圖,引領鹽城不斷加快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的步伐。
  • 中國銀行東營河口支行堅決落實普惠金融政策,全力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姿羽 通訊員 劉強東營報導發展普惠金融是國家支持實體經濟、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提出的重大舉措,對於銀行業金融機構也是實現自身發展、防範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的良好機遇。中國銀行東營河口支行堅決踐行省行「1+6」治行理念和「3+2」文化建設要求,積極響應國家普惠金融政策,以資金投放踐行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勇敢擔當社會責任。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企業訂單減少、回款周期延長,尤其是小微企業體量小、抗突變能力弱,更是雪上加霜。
  • 以科技作為金融創新強大推手 招聯金融探索普惠金融之路
    紮根並成長於深圳前海的招聯金融,不僅具備深圳敢為人先的基因,還不斷以先進技術賦予金融創新強大推動力,並堅持「微金融、新互聯」的理念發展普惠金融,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實實在在的溫暖與貼心服務。在乘特區金融業新機遇之風為消費金融行業探索出一個創新發展路徑之際,也為深圳打造出一個消費金融的創新標杆。
  • 「新心數科」新金融搭檔新運維技術,嘉為藍鯨支持普惠金融!
    隨著金融體系發展,社會的資源配置越來越迅速,效率背後是信用體系的搭建、服務的創新、更是技術的演進。網際網路時代,普惠金融走入了我們的生活,金融不再高門檻、高成本、難觸及,而是大眾皆可享受到的服務。深圳前海新心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新心數科)是一家市場領先的科技服務商,為小微金融、消費金融、信用支付等金融機構提供金融科技服務,包括:風控技術賦能、金融系統服務、多場景智能營銷、客戶全維度管理等服務。信息技術逐漸弭平信息不對稱、逆向選擇的金融難題,規模化、專業化的平臺降低了用戶的成本和風險,也促進服務不斷創新。
  • 平安普惠入選「2020中國金融科技領域傑出案例」 責任科技助小微
    近年來普惠金融供給側改革成效斐然,金融科技特別是金融產品的線上化、複雜化,在帶來便捷性和易得性的同時,也對消費者金融素養提出更嚴苛的要求。科技越發展,對金融素養嚴重不足的小微群體來說,識別、抵禦風險的挑戰越大。所以,服務小微群體的金融科技必須負責任。「科技向善」的原則下,平安普惠為小微打造負責任的金融科技。
  • VANKRI平臺安全:金融科技普惠未來
    VANKRI平臺安全報導,VANKRI平臺安全認為,在遍及常識來看,開展前沿科技與支撐小微企業好像是兩條駛向不同方向的軌跡。但在工業場景與技能立異交融於一體的時代,卻經常能發現二者殊途同歸。比方普惠金融走向小微企業的最終一公裡,此時正在被技能的立異與使用所打通。
  • 泰隆銀行發布小微金融服務標準
    泰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鈞在致辭中表示,過去中國小微金融主要學習借鑑國外小微信貸技術,取得很大進展,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問題。在小微金融的政策環境、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上,我國的小微金融形成很多創新做法,很多方面走在國際前列。展望未來,作為一個泱泱大國,我們完全有必要、有能力、也有信心,建設一套可學、可教、可做、可複製的中國版小微金融服務標準。
  • 小微企業支持政策持續加碼 綠色發展將成信貸支持新重點
    近期,多部門密集部署,加碼小微企業支持力度,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延期至3月31日,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兩增兩控」考核指標也被納入商業銀行績效評價。同時,綠色發展領域成為信貸支持新重點,在碳中和目標下,銀行信貸業務將進一步向低碳產業傾斜。業內預計,2021年我國綠色金融業務規模有望達到約16萬億元。
  • 銀行大咖復盤2020:數字經濟與普惠金融逆風前行
    在歲末之際,來自監管部門、學術機構、銀行與金融科技企業的三百餘位業內人士出席了上述峰會,共商數字經濟發展新策略,探尋數字普惠發展新思路。  後疫情時代 銀行數位化轉型正當時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董事長兼總經理胡瑩女士致辭表示,隨著後疫情時代數字經濟潛能不斷釋放,銀行業數位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勢頭將更加強勁。
  • 5.17%,全國最低,這是上海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
    原標題:5.17%,全國最低,這是上海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摘要:上海普惠金融目前呈現出量增、面擴、價低、質優的局面。記者今日從上海銀行業「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工作總結表彰會上獲悉,上海普惠金融目前呈現出量增、面擴、價低、質優的局面。
  • 平安普惠發揮自身價值,保護金融消費者
    將風險判別能力較弱的中年人作為主要對象,重點就借貸基礎知識及風險防範意識進行普及。二、走進商圈。組織各地分支機構在商圈設置宣傳站,面向小微企業。三、走進工廠、園區,面向工薪階層。四、走進學校,引導大學生遠離校園不良網絡借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增強其對有害網絡借貸業務的甄別和抵制能力,通過線上加線下多元化傳播方式,平安普惠成功搭建起金融消費者教育矩陣。
  • 建行"惠懂你""小微快貸" 助小微企業實現"樂業"夢想
    中新網甘肅新聞10月21日電 今年以來,建設銀行甘肅省分行堅決貫徹落實 「六保」、「六穩」相關決策部署,履行國有大行責任擔當,推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增量擴面、提質降本」,有效紓解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為支持地方保企業穩就業工作進行了不懈努力。
  • 金融科技看上海 井賢棟:螞蟻期待和上海一起推動世界更普惠
    外灘大會是由上海市政府指導,支付寶和螞蟻集團主辦的金融科技盛會,作為新金融代表企業螞蟻集團的掌門人,井賢棟認為,面向未來,新金融帶來服務對象、服務核心和服務方式的三個變化。他指出,過去金融專注20%的人群,新金融服務80%的大眾,讓普通人和小微企業也能享受到和銀行行長一樣的金融服務;其次,服務的核心從以錢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如過去的金融是人找錢、企業找錢,那麼新金融是讓錢找人,錢去找企業。第三,新金融服務更加個性化、智能化、場景化,不僅千人千面,還像血液一樣,和肌肉骨骼融為一體,和場景密切結合,更好的服務社會經濟和民生發展。
  • 深圳農商銀行遷駐新總部 大灣區建設再添金融動能
    為打造具有鮮明寶安特色、產業深度融合、風控機制完善的金融發展體系,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寶安區政府2018年制定了《關於促進金融業發展和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實施辦法》,明確引進重點持牌金融企業,優化招商和服務機制。寶安區旗幟鮮明的產業特色與政策理念,與深圳農商銀行深耕區域、服務實體、踐行普惠的企業DNA,可謂不謀而合。
  • 助千鷹展翼 招行南京分行奏響深耕新動能中小企業最強音
    近年來,招商銀行始終把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著力點,作為銀行自身履行社會責任和轉型發展的內在要求。招行南京分行突出抓源頭、打基礎、重培養,著力建設一支素質過硬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隊伍,促進服務專業化、精細化程度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