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兒節是什麼時候?日本女兒節人偶、來源及活動習俗

2021-01-09 雨果網

每年的3月3日是日本的女孩節(雛祭り/ひなまつり),日語中又把此節稱為「雛祭」、「桃花節」(因為過去女孩節是在舊曆三月三日,正值桃花盛開之時,由此得名)、「人偶節」、「上巳」(じょうし/じょうみ)、「女兒節」等。

在中國古時候,女孩一年中有四個節日: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這四個節日都稱為女兒節,在節日到來的時候女孩都會穿上漂流的服裝、戴上五彩佩飾來迎接節日的到來。這個來自中國的節日後來流傳到了日本。本篇文章將詳細介紹日本女兒節的時間、由來及相關節日習俗。

節日簡介

每年的3月3日是日本的女孩節(雛祭り/ひなまつり),日語中又把此節稱為「雛祭」、「桃花節」(因為過去女孩節是在舊曆三月三日,正值桃花盛開之時,由此得名)、「人偶節」、「上巳」(じょうし/じょうみ)、「女兒節」等。本來在農曆的三月三日,明治維新後改為公曆三月三日,不過也就是祈求女孩健康成長並獲得幸福。

節日時間:3月3日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節日來源

其實女兒節本來並不是女兒的節日,而是因季節更換時容易生病,所做的驅邪儀式。女兒節的由來可追朔到古代春秋時期開始的中國傳統節日,本來是因此時期正逢季節更換,為了除掉身上的穢氣與病菌,會於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又稱巳日節)祓禊畔浴(修禊之事,清潔身體,去除身上的晦氣),後來將節日固定於農曆三月三日。原本的巳日節的慶祝其實不分男女,而現代日本只針對女孩的慶祝則是因為五月五日的端午節成為只慶祝男孩子的兒童節,所以將三月三日訂為慶祝女孩的節日。

節日習俗及慶祝活動

食物:女兒節當天的食物基本都是蛤蠣湯、散壽司、乾燥碎麻糬(雛あられ)、菱餅

這一天,在家中裝飾人偶、吃散壽司來慶祝「女兒節」,祝福女兒能健康成長。

家人會把所有美好的都給他們最心愛的女兒。

家家戶戶都擺設起偶人架(雛壇/ひなだん)來,在上邊擺上各式各樣的古裝玩偶和橘花或櫻花的盆景。擺設的方法,根據習慣,各地都獨具風格。陳列的玩偶,有自己製作的,也有買的,一般以姥姥家的人送來的居多。

這些身穿錦衣的宮裝人偶以精美華麗和做工細膩著稱。女兒節人偶的擺放非常講究,在特製的雛壇上,一般為3層、5層和7層等奇數(日本人認為奇數為吉祥數字)排列。

人偶價格:從土豪的娃娃到平民的娃娃。

一套普通的人形娃娃約起碼15萬日元(9千元人民幣)─50萬日元(3萬元人民幣),更昂貴的高達100萬元日元(6萬元人民幣)以上。

所以近年來有不少人購買只有天皇及皇后的一階臺子,或是一套放在玻璃箱裡的小型人形,價格相宜,也方便擺設。

這天是要飲桃花酒,據說「桃」有驅邪、強身的功效。江戶時期,演變為白色的酒。現在還有商家專門針對兒童推出了不含酒精的甜酒。

女孩子要穿漂亮的「和服」(日本傳統的服裝),並且邀來自己最親密的夥伴,轉帳坐在古裝玩偶前,盡情地吃、喝、玩耍,愉快地歡渡節日。

補充知識

日本女兒節熱銷產品:

1.人偶

在過去,在女兒節擺放的人偶很多是長輩贈送的,它甚至成為女性出嫁時重要的嫁妝。這些人偶代代相傳,如果祖上曾是顯赫的世家,家中擺放的人偶甚至有幾百年的歷史,可列為國家指定的特別文物。

2.桃花

桃花是女兒節常用的禮品,配合「桃之節句」。對於受到邀請的客人來說,送禮時多選擇像桃花和女兒節有關的玩具,或和果子等去慶祝。

日本人民一般會在立春過後直到2月中旬開始裝飾人偶,最晚也不會晚過一個星期。如果等到3月3日結束後還不收起人偶的話,會有女兒晚婚這種迷信。3月3日這一天,學校等配給的飯菜中也會出現女兒節必吃的「散壽司飯」,有時點心會配給「小方塊米糕」等食物。

女兒節最初是來自中國的,後來才流傳到日本,現在女兒節在日本算是五大傳統節日之一,但是對於中國的人們來說很多人都已淡忘了這一節日。日本女兒節的時候日本家庭會聚在一起,為家中的女兒祈福,度過美好的一天。在這一天中白酒、玩偶及一些桃花裝飾品、應節物品都會比較熱銷。(來源:網絡整理)

相關推薦: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放假幾天?陣亡將士紀念日時間、由來及紀念活動

相關焦點

  • 日本女兒節人偶娃娃的秘密
    女兒節在日本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在日語裡的被稱作「雛祭」。又因為舊曆3月3日是桃花盛開的時節,因此又有「桃花節」的叫法。
  • 三月三女兒節,日本人如何為女孩子們慶祝?
    每年的三月三日,是日本的女兒節。女兒節的日文名稱為「雛祭り(ひなまつり)」。因為是桃花盛開的季節,所以又稱「桃の節句(モモのせっく)」,是日本民間五大節日之一。有女兒的家庭,爸爸媽媽會為女兒擺放階梯狀的陳列臺,由上至下,擺放穿著和服的人偶,這種人偶被稱為「雛人形」(ひなにんぎょう)。
  • 日本女兒節,一個專屬女孩的節日
    每年3月3日,日本家庭會為了祈禱家中女兒健康幸福而慶祝女兒節。正逢佳節,跟隨東進君一起了解日本女兒節~PART A節日來源-桃花流水來源說-談及日本女兒節的來源,無論是「桃花來源說」傳播至日本後也受到本土文化影響,時至今日桃花仍舊是女兒節的主題花。因此女兒節也被稱為「桃花節」。後者「流水來源說」則更貼切周朝的上巳節。據悉,每逢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周朝百姓會前去水邊清洗身上不潔之物,藉助水的靈力祛除邪惡與不幸,這種活動稱為「褉」。
  • 日本女兒節,專屬於女孩兒的節日
    今天是3月3日,日本女兒節(ひな祭り)。 女兒節在日語裡被稱為「雛祭」,又稱為雛遊、偶人節、上巳、桃花節,是專屬於日本女孩子的節日。雛祭是日本民間五大節日之一,原本與中國一樣在農曆的三月三日,明治維新後改為了西曆三月三日。 每年3月3日,日本家庭會為了祈禱家中女兒健康幸福而慶祝女兒節。
  • 酷到沒朋友 日本設計師設計哥特風女兒節人偶
    經常看動漫的小夥伴肯定都會發現在一些祭典的時候會用到一些人偶。特別是女兒節的時候,家裡有女孩的人家都會在家裡擺上很多人偶,不過這些人偶大部分都是古時候的宮廷裝扮。最近,有一位網友在網上曬出了自己製作的哥特風的女兒節人偶,看起來還真的非常不錯。
  • 歷史上的今天:今日本是唐朝的上巳節,被日本學走後演變成雛祭日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聽過三月三踏青的故事,由於疫情期間不能出門,小編就帶你們看看唐朝的今天是什麼節日,主要是做些什麼,為何這節日被日本人學走成了他們的雛祭日?02除了在中國之外,上巳節的這一傳統節日也被日本人學走了,日本在唐朝時期學到了中國這一習俗,並改名上巳 桃の節句,用中文來表述則是雛祭二字,在日本雛祭是一種人人都會參加的節日,這種節日是慶祝女孩平安健康長大的意思
  • 納尼,日本竟然有3個兒童節!
    1.雛祭り 一是3月3日的雛祭り(ひなまつり hi na ma tsu ri)(女兒節),是日本小女孩兒的節日。 而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說說5月5日的子どもの日(こどものひ ko do mo no hi)男孩節,看看日本人在這一天都有什麼習俗呢~ 鯉のぼり (こいのぼり ko i no bo ri)
  • 日本人也過「端午節」?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特色習俗?
    提到五月初五,很多人會想到,日本公曆五月五日也有一個節日,但有人會說這不是「端午節」,而是「兒童節」。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兩個節日有什麼聯繫?日本是否有端午節呢?其實,日本最開始同我國一樣,會在農曆的五月五日過端午節,吃粽子、掛菖蒲、喝雄黃酒。
  • 「七夕節」:從「女兒節」到「中國情人節」
    七夕:天上「牛郎織女」相會,民間「女兒節」乞巧「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七夕也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日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 鬼滅之刃的女兒節活動!彌豆子這麼可愛 那蝴蝶忍和香奈乎呢?
    因疫情影響 日本動畫界活動AnimeJapan2020停辦對國人來說,從去年年底開始肆虐的新冠病毒已經給大家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不過,在全國人民迎難而上,堅決實行一系列有效控制病毒傳播的政策後,疫情已經得到了明顯的控制
  • 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七夕節在什麼時候
    那麼,大家知道七夕在什麼時候嗎?尤其是即將到來的2020年七夕是什麼時候?  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七夕節是每年農曆七月初七,公曆時間每年都不同,200年七夕節時間為8月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 日本五月五日的主角原本是女性,是怎麼發展為男兒節的?
    中國端午節傳入日本,最初流行於日本皇室和貴族之間,但是日本民間在五月也有一些紀念活動,這些活動後來逐漸融入了中國端午習俗,演變形成了更具有日本民間特點的端午節風俗。古代日本是以農業為主的國家,人們敬畏自然,崇拜神靈,因而在播種和收穫之前舉行祭祀活動成為古代日本人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日本五月的祭祀活動與農業生產插秧有著密切的聯繫。
  • 七夕節的習俗 你知道多少
    七夕節的習俗 你知道多少時間:2020-08-25 11:3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七夕節的習俗 你知道多少 其實在這個節日並非只有約會,它最早是為了祭拜七姐而形成的,老農民都說講究很多。西漢時七夕就流傳起來,到了宋代時則是進入鼎盛期。
  • 五月五日:日本男兒節(鯉魚節)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咱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但今天是陽曆的5月5日,對我們來說就是很普通的一天,但是對於咱們的鄰國日本來說,今天是他們的傳統節日——男兒節。相信絕大多數朋友都不清楚這是個什麼節日,但是其實很多人都見過。
  • 小語藝考|日語高考,日本的夏季傳統節日:七夕節
    日本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國,自古以來就與中國交流頻繁。而中國的傳統節日,也隨著文化交流傳入到日本,逐漸成為具有日本當地特色的傳統佳節。據傳,早在奈良時代(710-794年),七夕節就傳到了日本。最開始作為宮廷貴族的祭祀活動,又稱為「乞巧奠」,直到江戶時代(1603-1868)才被傳入民間,成為了民間的慶祝活動。
  • 端午節還有一個別稱——女兒節
    端午節是我國夏季最重要的節日,在農曆五月五日,又稱「端陽節」「粽子節」「詩人節」「龍舟節」「女兒節」等等。「端午」一名,源於古代幹支紀年,是五月的第一個午日,後來人們開始使用數字計時方式,便用「重五」取代了「重午」,但是仍然保留了「端午」這一名稱。
  • 日本新開人偶博物館
    【新華社微特稿】一家展示日本人偶文化的博物館定於2月22日正式開館。日本共同社報導,埼玉市巖槻人偶博物館佔地2000多平方米,耗資42億日元(約合2.6億元人民幣)建設,收藏5000多件日本人偶及相關物品。
  • 海外市場:日本一年三度兒童節玩具也旺銷
    傳統的女兒節人偶以做工精美著稱,層數越多,越彰顯家庭的富庶及地位由於價格不菲,近年來有不少家庭購買只有天皇及皇后的女兒節人偶,再隨著女孩的長大逐年添置   在過去,女兒節人偶往往反映著一個家庭的經濟條件乃至社會地位。
  • 日本「盂蘭盆節」:源於中國的鬼節活動,留下了本土的民族烙印
    盂蘭盆節起源於中國民間,與《佛說盂蘭盆經》有著重要的聯繫關於盂蘭盆節的起源,其實是來自於中國西晉僧人的所翻譯的一本《佛說盂蘭盆經》。這也是當時的人們對於盂蘭盆節的一種最主要的認識來源。據史料記載,應該是在日本派遣遣唐使的時期,這盂蘭盆節的文化習俗,也被遣唐使帶到了日本文化當中。
  • 日本從什麼時候開始過端午節的,是誰傳過去的?你可能想不到
    他們也吃粽子,也會在家裡掛上菖蒲……日本端午節的內涵,與中國的端午節大不相同,究竟是哪裡不同,請聽我慢慢道來。誰把端午節帶到日本?把端午節帶去日本的,不是秦朝的徐福,也不是唐朝的使臣們,而是春秋時期位於中國西南邊陲的吳國、越國渡海抵達日本的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