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日:日本男兒節(鯉魚節)

2020-12-14 小聖嘆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咱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但今天是陽曆的5月5日,對我們來說就是很普通的一天,但是對於咱們的鄰國日本來說,今天是他們的傳統節日——男兒節。

相信絕大多數朋友都不清楚這是個什麼節日,但是其實很多人都見過。你或許覺得奇怪,自己又沒去過日本,怎麼會見過呢?那就不得不提起「鯉魚旗」,大家還有印象嗎?動畫片《哆啦A夢》中有一集野比大雄就曾在家裡豎起了鯉魚旗,那應該就是最初的印象了吧。

言歸正傳,好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日本的傳統節日——男兒節。顧名思義,這是一個屬於男孩子們的節日,所以稱作「男兒節」,也有叫「鯉魚節」的,因為在這一天,只要是有男孩子的家庭,都會用彩色的紙或布做成各種鯉魚旗幟,綁在竹竿上,掛於屋頂隨風飄揚。一根竹竿上會掛上好幾條鯉魚,風一吹,好似在空中遊動,千家萬戶屋頂上都飄揚一條條遊動的鯉魚,煞是好看。

日本是給孩子們過節最多的國家,一年有三次兒童節,但不是按照國際慣例的「六一兒童節」,而是有專門的節日,比如5月5日男兒節就是專門給男孩子過得,3月3日是女兒節,女孩子們就會穿上各種漂亮的衣服,家中擺上各式各樣的玩偶。第三個就是7月7日七夕節,也被他們變成了兒童節。不管是哪一個,總之都非常具有日本文化風俗。

之所以男兒節要升起鯉魚旗,按照日本民俗學家的說法,一是取中國古代的「鯉魚跳龍門」的說法,二是每年這個季節的鯉魚都充滿的生命力,正是成長和繁殖的大好時機,寓意孩子們能健康成長,充滿活力。「鯉魚」是他們的一種文化象徵,這點倒是和咱們的「龍」文化很相似,代表著一種精神圖騰,充滿了美好寓意。

其實這個節日起由來確實和咱們的端午節有關係。據相關記載,此風俗起於江戶時代,原本是農曆端午節的風俗,祈禱家中的男孩早日成才,後改為陽曆5月5日。在這一天他們也會吃節日料理糯米粽子。畢竟是學來的節日,多少還是會有一些殘留的痕跡。

雖然是學來的節日,儼然已經變成了他們的傳統節日,並且都隆重對待。節日習俗雖然會發展演變,但是它是文化的根,一種不能失去的文化底蘊。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一個國家如果沒傳統文化,就好比一個人失去了靈魂,沒有了內涵,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由此可見,傳統文化該有多重要啊!

相關焦點

  • 日本五月五日的主角原本是女性,是怎麼發展為男兒節的?
    中國端午節傳入日本,最初流行於日本皇室和貴族之間,但是日本民間在五月也有一些紀念活動,這些活動後來逐漸融入了中國端午習俗,演變形成了更具有日本民間特點的端午節風俗。如插秧這樣和收穫直接相關的重要日子,和中國的端午節結合,在日本五月五日成為了祭祀的日子。因此可以推斷日本民間五月五日的活動風俗是以結合本土農耕祭祀活動而開始的。室町時代,武士接管了政府中皇家權力的剩餘部分,在這樣一個武士掌權軍閥混戰的時代,人們崇尚武士,把從軍看成最具有吸引力的事業。
  • 日本從什麼時候開始過端午節的,是誰傳過去的?你可能想不到
    五月五日則被視作「惡月惡日」,是一年中「最不好」的日子。在中國的古代習俗中,五月五日更是「生男則克父,生女則克母」。古代的中國和日本,都會在五月五日祭祀祈福。在日本,有戴菖蒲頭環和巫女舉行「五月祭」的傳統。
  • 日本人也過「端午節」?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特色習俗?
    提到五月初五,很多人會想到,日本公曆五月五日也有一個節日,但有人會說這不是「端午節」,而是「兒童節」。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兩個節日有什麼聯繫?日本是否有端午節呢?其實,日本最開始同我國一樣,會在農曆的五月五日過端午節,吃粽子、掛菖蒲、喝雄黃酒。
  • 日本的端午節竟然是兒童節!
    國內的端午節年年都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將原來中國的一些節日放在了新曆,這樣農曆的五月初五就被固定在每年的新曆五月五號,這一天也是日本的兒童節?!也就是男孩節,日語叫「子供之日」。所以5月5日既是日本國民的端午節,又是孩子們喜愛的「兒童節」(こどもの日)。
  • 端午詩人節:黃曆五月五日重五臨 不思量自難忘
    黃曆五月五日重五臨,不思量自難忘!太多的端午風物、歷史典故,就是那般自然地迎人而來。端午節有個風雅的別名,叫詩人節。端午詩詞,有說風物民俗,也說胸懷心志,有話當年屈原遺憾,也話後代家國之愛,還有鑑照治世的皇帝心,繽紛情致處處……在這天人感遇的嘉辰,本文集錄節選了十家詩詞名句,處處有來頭,隻字片語都有說道。
  • 端午節雜談: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赤口上青天,百蟲歸地府
    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赤口上青天,百蟲歸地府。這是有關端午節流傳最廣的一首民謠。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與夏至相鄰,是氣候由熱轉暑的節點。夏至開始後,北方進入炎熱溼暑季節,也是毒蟲滋生的時候,此時的端午節就成為「全民衛生防疫日」。「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 日本女兒節是什麼時候?日本女兒節人偶、來源及活動習俗
    每年的3月3日是日本的女孩節(雛祭り/ひなまつり),日語中又把此節稱為「雛祭」、「桃花節」(因為過去女孩節是在舊曆三月三日,正值桃花盛開之時,由此得名)、「人偶節」、「上巳」(じょうし/じょうみ)、「女兒節」等。
  • 納尼,日本竟然有3個兒童節!
    人們都說呀,做日本的兒童實在是太幸福了~日本兒童雖然不過國際六一兒童節。但是他們一年當中卻有自己的三個兒童節。,就會幾條小鯉魚。那大家猜一猜,為什麼男孩兒節會掛鯉魚旗呢~沒錯,其實和我們中國鯉魚躍龍門有關。 鯉魚每年三、四月都要聚集在黃河中遊的龍門處,如果能逆流而上,越過北山的瀑布,就能出人頭地成為龍,鯉魚旗,正是表達了長輩們望子成龍的心情,用它來祝願男孩子像鯉魚般健康成長,朝氣蓬勃,奮發有為。
  • 日本竟然也會過端午節?|深圳大學留學服務中心
    日本人,也過端午節嗎?是的,日本人也過端午節哦。只不過,這個節日在傳播的過程,因地制宜,結合了當地的文化,漸漸變成了現在的「男孩節」。古代中國,端午節騎馬射箭,更多被賦予祈雨、健身的內涵。而在日本,卻被日益賦予尚武好鬥的內涵。再如,古代中國端午節採集、懸掛菖蒲,本意是驅邪避禍;日本自鎌倉時代(1185年—1333年),很多人卻從菖蒲葉扁平,上尖下寬,外形似劍的形狀,將其視為武力的象徵。
  • 日本傳統節日有哪些?日本節日大全
    不過日本在3月3日還有單獨的女孩節,從上巳節發展過來,女兒節以擺放各種玩偶來慶祝。男兒節懸掛鯉魚旗是源自中國的「望子成龍」和「鯉魚跳龍門」的傳說。 海之日(7月第三個星期一) 海之日,是日本的法定節假日之一。該節日制定於1941年,從1996年起成為國民紀念日。
  • 為啥端午節要吃粽子?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今天是端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有哪些習俗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與端午節相關的知識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其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
  • 三月三女兒節,日本人如何為女孩子們慶祝?
    每年的三月三日,是日本的女兒節。女兒節的日文名稱為「雛祭り(ひなまつり)」。因為是桃花盛開的季節,所以又稱「桃の節句(モモのせっく)」,是日本民間五大節日之一。有女兒的家庭,爸爸媽媽會為女兒擺放階梯狀的陳列臺,由上至下,擺放穿著和服的人偶,這種人偶被稱為「雛人形」(ひなにんぎょう)。
  • 端午節還有這麼多別稱,20多個名字,真是漲知識了
    二、很少聽說:解粽節:來源於民間在端午節這一天做的小遊戲,大家包的粽子解下粽葉,比較誰的粽葉比較長,誰就勝出。夏節、五月節:五月五日這一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仲夏之日。這天之後,氣溫開始上升,因此得名。五黃節:古代在端午節這一天,有食用五黃的習慣。因為五月五日過後,天氣開始悶熱,人的氣血不順,需要調整氣血,故而將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和黃酒共同服用,以健脾潤肺,通常心脈。
  •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天地數之和都是五的倍數,它們的總和正好二五相逢,所以五月五日稱為「天中節」——它們碰在一起才是「正」,是「端午」,這一天午時則為正中之正。而到了《荊楚歲時記》,則記曰:「五月五日,為屈原投汨羅,人傷其死,並將舟楫拯之,因以為俗。」
  • 『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
    關於『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真的起源於屈原嗎?,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端午節真正的由來,端午節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端午節還有一個別稱——女兒節
    端午節是我國夏季最重要的節日,在農曆五月五日,又稱「端陽節」「粽子節」「詩人節」「龍舟節」「女兒節」等等。「端午」一名,源於古代幹支紀年,是五月的第一個午日,後來人們開始使用數字計時方式,便用「重五」取代了「重午」,但是仍然保留了「端午」這一名稱。
  • 日本的兒童節是哪一天?-南京環亞新語言日語培訓
    日本兒童節分為女孩節和男孩節,女孩節是每年的3月3日,男孩節則是每年的5月5日,另外11月15日的「七五三」兒童節。日本的兒童節,叫做「兒童日」(日語:こどもの日),是一個傳統節日。在每年的5月5日,日本的家庭都會慶祝孩子的長大。
  • 日本、韓國、菲律賓如何過端午?華人朋友圈裡媽媽們忙著包粽子
    日本端午節和兒童節同一天 在日本,端午節(菖蒲之節)和兒童節(男兒節)同在五月初五這一天,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日本端午節文化。傳統家庭早已把兩節融為一體,會一起慶祝。 這一天,日本屋內外都裝飾著鯉魚旗。它的來歷與中國鯉魚跳龍門的故事有關。相傳鯉魚每年三、四月份都要聚集在黃河的龍門處,如果能逆流而上,越過北山的瀑布,就能出人頭地成為龍。所以日本人認為鯉魚是好運、力量和勇氣的象徵。往上看飄揚的鯉魚旗,浮現在藍天下的鯉魚就像在水中健康地遨遊般。為了祈禱上天照看好自己的孩子,所以會立起鯉魚旗以引起上天的注意。
  • 你可能都不知道 端午節竟然有二十幾個別名
    你可能都不知道 端午節竟然有二十幾個別名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列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端,古語中有開頭、初始之意,五與午相通,端午也就是初五。據晉代人周處《風土記》記載: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   原標題:漲知識了!
  • 宋代詩詞中的端午節
    原標題:宋代詩詞中的端午節   品香粽   如果選擇一種最具代表性的端午節飲食符號,當然非粽子莫屬。粽子古稱「角黍」「筒粽」,西晉周處《風土記》有「以菰葉裹黏米,煮熟,謂之角黍」的記載;南朝吳均在《續齊諧記》中也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以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