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的五月初五,是咱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但今天是陽曆的5月5日,對我們來說就是很普通的一天,但是對於咱們的鄰國日本來說,今天是他們的傳統節日——男兒節。
相信絕大多數朋友都不清楚這是個什麼節日,但是其實很多人都見過。你或許覺得奇怪,自己又沒去過日本,怎麼會見過呢?那就不得不提起「鯉魚旗」,大家還有印象嗎?動畫片《哆啦A夢》中有一集野比大雄就曾在家裡豎起了鯉魚旗,那應該就是最初的印象了吧。
言歸正傳,好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日本的傳統節日——男兒節。顧名思義,這是一個屬於男孩子們的節日,所以稱作「男兒節」,也有叫「鯉魚節」的,因為在這一天,只要是有男孩子的家庭,都會用彩色的紙或布做成各種鯉魚旗幟,綁在竹竿上,掛於屋頂隨風飄揚。一根竹竿上會掛上好幾條鯉魚,風一吹,好似在空中遊動,千家萬戶屋頂上都飄揚一條條遊動的鯉魚,煞是好看。
日本是給孩子們過節最多的國家,一年有三次兒童節,但不是按照國際慣例的「六一兒童節」,而是有專門的節日,比如5月5日男兒節就是專門給男孩子過得,3月3日是女兒節,女孩子們就會穿上各種漂亮的衣服,家中擺上各式各樣的玩偶。第三個就是7月7日七夕節,也被他們變成了兒童節。不管是哪一個,總之都非常具有日本文化風俗。
之所以男兒節要升起鯉魚旗,按照日本民俗學家的說法,一是取中國古代的「鯉魚跳龍門」的說法,二是每年這個季節的鯉魚都充滿的生命力,正是成長和繁殖的大好時機,寓意孩子們能健康成長,充滿活力。「鯉魚」是他們的一種文化象徵,這點倒是和咱們的「龍」文化很相似,代表著一種精神圖騰,充滿了美好寓意。
其實這個節日起由來確實和咱們的端午節有關係。據相關記載,此風俗起於江戶時代,原本是農曆端午節的風俗,祈禱家中的男孩早日成才,後改為陽曆5月5日。在這一天他們也會吃節日料理糯米粽子。畢竟是學來的節日,多少還是會有一些殘留的痕跡。
雖然是學來的節日,儼然已經變成了他們的傳統節日,並且都隆重對待。節日習俗雖然會發展演變,但是它是文化的根,一種不能失去的文化底蘊。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一個國家如果沒傳統文化,就好比一個人失去了靈魂,沒有了內涵,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由此可見,傳統文化該有多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