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茹的瑪格麗特:妻子和母親身份之外,更是玫瑰戰爭中的武士王后

2020-12-24 櫻汐筆談

古代歐洲王室之間存在著普遍的聯姻現象,不過由於交通不便以及風俗習慣等因素,在議婚之前,通常都會由畫師繪製雙方的肖像畫。

15世紀的英格蘭,蘭開斯特王朝最後一任國王、年輕的亨利六世到了適婚年齡,他身邊的兩派廷臣都在物色合適的王后人選。

一邊是格洛斯特公爵漢弗萊,他相中的是阿馬尼亞克家族的三位公主,另一邊的紅衣主教亨利·博福特則認為勒內國王的女兒--安茹的瑪格麗特更為合適。他們希望自己挑選的女子能夠入選,這樣在國王身邊就有更強的話語權。

亨利六世先是派畫師為三位公主畫像,並且叮囑畫師一定保證真實,不能有類似於「PS」的美化動作。但由於公主的父親當時並未強烈意向與英格蘭聯姻,所以此事被一再擱置。

與此同時,紅衣主教和他的支持者們沒有停止給國王「洗腦」,他們告訴國王瑪格麗特是一個姿色傾城、才貌兼修的女子。亨利六世十分動心,他悄悄派一位名叫尚舍維爾的戰俘到安茹,順利拿到了瑪格麗特的畫像。

看到畫像中美麗高貴的瑪格麗特時,亨利六世一見傾心,決定要娶她做自己的王后。1445年,在兩場盛大的婚禮之後,亨利八世如願迎娶瑪格麗特。在這一片喧囂歡騰的背後,卻有無數荊棘和坎坷在前方等待他們。

01 婚禮埋下的隱憂:金錢與領土之爭

對於亨利六世來說,他對瑪格麗特的愛慕需要付出相當「沉重」的代價。

在最初的議婚階段,瑪格麗特的父親提出,英格蘭應返還此前戰爭中被佔據的安茹和恩曼。亨利六世對這一要求有過掙扎,但為了能夠早點達成婚姻契約,他還是點頭同意了。

這在英格蘭民眾中引發了不滿情緒,他們認為,一方面,國王與法國公主聯姻,間接意味著在英法和談中英格蘭將處於下風;另一方面,英國將士們用鮮血和汗水換來的歐洲大陸領土,就這樣拱手讓人,於情於理都不合適。

王室的婚禮更是流程複雜、耗資巨大,而亨利六世的資金狀況並不樂觀,因此造成了入不敷出的境況。

先是在法國和英格蘭的兩場婚禮,按照慣例,在法國的婚禮由國王的代理人諾福克伯爵(後來被封為為公爵)代為參加,但費用通常由女方父親負擔,但勒內國王囊中羞澀,最後都由亨利六世承擔。在英國境內的婚禮場面壯觀,加冕典禮、慶祝活動、宮殿與教堂修繕無一不需要金錢的支持。

為了彌補資金缺口,亨利六世找到議會試圖通過籌集資金的法案,但格洛斯特公爵一派卻極力阻止。後來國王甚至不得不變賣王冠上的珠寶等個人財產,才勉強度過這個難關。

02 宮廷鬥爭的棋子:孰為螳螂,孰為黃雀?

從瑪格麗特踏上英格蘭國土的那一刻,或者說從她與亨利六世訂婚開始,她就不可避免地捲入了一場宮廷內部的派系之爭。

亨利六世是一個性格軟弱、缺乏決斷力的國王,而瑪格麗特王后自幼在殘酷的環境中長大。在2歲時,瑪格麗特的父親就在波涅維爾戰爭中受傷被俘,她和母親不得不四處避難,但母親的強勢性格和勇氣對她影響深遠。與亨利六世的性情上互補的瑪格麗特,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影響國王,以期喚起他將英格蘭變得更強大的信念。

要改變英格蘭的局面,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兩大派系之間的長期鬥爭。然而,在這場以權力為目標的角逐中,包括瑪格麗特在內,沒有人能擺脫當棋子的命運。

瑪格麗特王后深知,自己能夠順利嫁入英格蘭王室,離不開兩個人的苦心經營:紅衣主教亨利·博福特和諾福克公爵。她自然懂得投桃報李的道理,在成為王后之後,她選擇諾福克伯爵夫人為近侍的宮廷女官,與她建立起十分親密的關係。在紅衣主教和諾福克公爵的地位扶搖直上,成為王后的心腹,而他們共同敵人的是格洛斯特公爵漢弗萊。

一位叫做內維爾夫人的女子成為他們打敗格洛斯特公爵的突破口,還為他們增加了一位得力助手——薩默塞特公爵。

內維爾夫人曾與薩默塞特公爵有過一段私情,但由於薩摩塞特公爵已經結婚,兩人無法正式結為連理,內維爾夫人的父親將她許配給地位高高在上的格洛斯特公爵。

在兩人婚禮前一天,內維爾夫人和薩摩塞特公爵最後一次私會被格洛斯特公爵發現了蹤跡。一怒之下,他的隨從們殺死了內維爾夫人所乘坐渡船上的所有人員,只有內維爾夫人因為裙子的浮力才勉強逃過一劫。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內維爾夫人站在來到法國,得到了法國王太子妃的庇護。王太子妃去世以後,她又找到瑪格麗特王后,希望藉由王后的力量復仇。

雙方一拍即合,因為殺人罪行的暴露且證據確鑿,格洛斯特公爵被關進倫敦塔,在某一天清晨被人們發現已經沒有了氣息。

表面上看,格洛斯特公爵之死解除了瑪格麗特的心頭大患,但英格蘭人民卻並不打算輕易放過這件事情,他們紛紛質疑王后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瑪格麗特在英格蘭國內的境遇堪憂。

國內的紛亂局面尚未安定,英格蘭在歐洲大陸的戰爭中頻頻失利,隨著波爾多陷落消息的傳來,人們的憤怒情緒更加高漲。薩福克公爵被視為眾矢之的,而國王只是宣布將他流放5年,在前往法國的航程中,薩福克公爵被人劫持並實行了斬刑。

關於王位的繼承問題,也在英格蘭國內爭議不斷。同為愛德華三世後裔的約克公爵理查·金雀花對王位覬覦已久,而且平心而論,他的個人能力要比亨利六世高出許多。如果亨利六世一直沒有生下兒子,那麼下一個成為英格蘭國王的,就是約克公爵的。

相關焦點

  • 玫瑰風雲錄:紅白皇后生存的真實年代,還原一個被汙名化的悲情...
    玫瑰戰爭 玫瑰戰爭之紅皇后安茹的瑪格麗特 玫瑰戰爭的開端 而為什麼要被稱為玫瑰戰爭呢?因為蘭開斯特的家徽是紅玫瑰(紅薔薇),而約克家族則是白玫瑰(白薔薇),而「玫瑰戰爭」這一和血腥爭奪皇權統治完全不符的名字,是由莎士比亞興起的。他在歷史劇《亨利六世》中以兩朵玫瑰被拔作為戰爭開始的標誌。因為莎士比亞戲劇的風靡,大家就都把這場戰爭稱為玫瑰戰爭。
  • 英法百年戰爭和玫瑰戰爭,促使英國民族意識覺醒的兩場中世紀大戰
    只是,他們誰也沒有料想到,這場戰爭一旦爆發,竟然陸陸續續打了116年之久。期間,英國人先勝後敗,除了一個加萊港之外,丟掉了歐陸上的全部領土。自此以後,英格蘭和法蘭西才算徹底分開了。不過,鑑於歷史原因,英國的上層貴族精英們依然與歐洲大陸保持著一定的聯繫。甚至在英法百年戰爭中,許多貴族的力量在不斷壯大,這其中的佼佼者便是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
  • 瑟曦·蘭尼斯特的原型:爭強好勝的紅玫瑰王后
    毫無疑問,喬治·馬丁老先生塑造瑟曦,參照了英國玫瑰戰爭時代(1455年—1485年)蘭開斯特王朝的紅玫瑰王后——安茹的瑪格麗特
  • 《權力的遊戲》背後的玫瑰戰爭,歷史比小說更燒腦,看完別懵
    玫瑰戰爭是在英王愛德華三世的兩支後裔:蘭開斯特家族(像極了蘭尼斯特)和約克家族之間進行的。之所以叫玫瑰戰爭,這是因為交戰的兩個家族的族徽分別是白玫瑰和紅玫瑰。馬丁老爺子當初寫冰與火之歌的時候,可沒少從玫瑰戰爭裡尋找靈感。這場玫瑰戰爭規模並不算大,最大的特點就是亂。蘭開斯特家和約克家打得稀裡糊塗,就連英國人自己都很少有人能把這段歷史給縷清楚的。
  • 「玫瑰戰爭」:英國君主權威的崩裂與重鑄
    戰爭主要在以紅玫瑰為族徽的蘭開斯特家族和以白玫瑰為族徽的約克家族之間進行,故名「玫瑰戰爭」(Wars of Roses)。伴隨著這場英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內戰的,則是在議會「憲政」光環的破滅下,英國君主權威的崩裂與重鑄。
  • 羅馬這個王后為何名聲如此不堪
    勒內國王是英國玫瑰戰爭時期國王亨利六世的王后瑪格麗特的父親,勒內國王出生在法國的安茹,是家中的次子,而在他十二歲的時候跟洛林王國的一個十歲的公主伊莎貝拉訂婚。不久後,逃亡在外的伊莎貝拉與女兒瑪格麗特,聽到了一個從天而降的好消息,原來勒內國王有個兄弟是義大利西西里與它周邊一個領地的國王,這個兄弟在勒內國王十萬火急的當口掛了,而且留下遺言把國王給被人關押的勒內國王。勒內國王面對來敲門的幸福,興高採烈的去做國王了。
  • 玫瑰戰爭的起因:如何解釋英格蘭歷史上最著名的戰爭?
    第一次公開衝突在此展開,紅白玫瑰戰爭爆發。我們如何解釋英格蘭歷史上這一最著名的戰爭?這場風暴是怎樣到來的?然而,正如麥克法蘭所言,一直以來,一切都取決於執政君主的性格和能力。那些導致玫瑰戰爭爆發的事件當然也會證明這一點。
  • 現實版《權力的遊戲》|殺戮與愛情滋養出的都鐸玫瑰
    愛德華三世和亨利五世是英格蘭在「百年戰爭」中最著名的兩位軍人國王,都在法國建立了不朽軍功,前者是兩大家族的直接始祖,後者是玫瑰戰爭近景中的影子人物。《空王冠》展現的細節比艾莉森的《玫瑰戰爭》更為豐富,屬於前者的進階讀物。不管書寫得多麼好讀,說實話閱讀歐洲中世紀史還是有門檻的,熟悉玫瑰戰爭的遠景與近景,會方便我們順利走完閱讀之旅。
  • 玫瑰戰爭的起因:我們如何解釋英格蘭歷史上這一最著名的戰爭?
    第一次公開衝突在此展開,紅白玫瑰戰爭爆發。我們如何解釋英格蘭歷史上這一最著名的戰爭?這場風暴是怎樣到來的?然而,正如麥克法蘭所言,一直以來,一切都取決於執政君主的性格和能力。那些導致玫瑰戰爭爆發的事件當然也會證明這一點。
  • 春天花會開,來看看英女王的玫瑰胸針典藏
    ,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英女王會有這麼多玫瑰胸針這枚簡約的玫瑰胸針來源眾說紛紜,女王的奶奶、母親和妹妹都有相似的珠寶(圖為瑪格麗特公主的玫瑰胸針)但不管怎麼樣,這枚小巧精緻在女王珠寶箱中還是小而美的>Tudor Rose Brooch都鐸也就是英國王室歷史上的都鐸王朝,它的紋章實際上是由約克白玫瑰和蘭凱斯特紅玫瑰組成的,這枚胸針包括了都鐸玫瑰的經典圖案,並呈現更類似勳章的形態,造型嚴肅中又不失活潑Cartier Diamond
  • 玫瑰風雲錄:贏得國王的心靠的是美貌還是巫術?白皇后麻雀變鳳凰
    玫瑰戰爭 關於白皇后家族的維基百科 伊莉莎白的母親是盧森堡伯爵之女,第一代貝德福德公爵約翰的遺孀。而在歐洲民間傳說中,水妖 Melusine曾做過盧森堡首位開創伯爵Siegfried的妻子。而Melusine在和Siegfried後新婚後的第二天變出了盧森堡城堡,她要求每周有一天獨處,但是好奇的伯爵偷窺她,發現她在澡盆裡變成了人魚,然後伯爵嚇哭了,Melusine見此情景就乘著澡盆裡的波濤走了。所以盧森堡家族自稱流著水妖Melusine的血。
  • 六小齡童曬全家照,妻子竟是天竺國王后!女兒更是美麗嬌豔像母親
    中國大陸86版的《西遊記》更是所有西遊記題材影視劇作中的經典之作,可以說至今無作品能夠超越。從86版《西遊記》開播以來,已經伴隨著三代人走過了快樂的童年。這部劇作其實是老少皆宜,不論男女都非常喜歡看,每年的暑假都會重播,至今已三十多年從未停止過,依然是很多人心目中無法替代的經典。
  • 《白王后》:女性在王室裡不如一介平民
    《白王后》劇情發展到愛德華四世死後,王后為了守王位那部分就不好看了……過於偏執到最終事態不可挽回了,擔心幾年前白王后裡的形象有太多偏頗,扒金雀花和玫瑰戰爭的紀錄片,越看越覺得,愛德華四世作為君王其實擔得起一個好名聲。
  • 玫瑰戰爭後的曲折,金雀花後的鼎盛:坎坷中綻放的英國都鐸時代
    從愛德華三世去世後爆發的玫瑰戰爭,到都鐸家族流亡至回歸,都鐸王朝在坎坷中建立而生都鐸王朝的開啟,一切要從都鐸家族的母系祖先約翰·博福特說起。14世紀時的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之子,時任親王的蘭開夏公爵與其情婦凱薩琳·斯溫福生下了他們的私生子約翰,後來約翰的孫女瑪格麗特郡主嫁給了當時英王亨利六世同母異父的弟弟裡治蒙伯爵艾德蒙德·都鐸。都鐸家族的歷史時刻也是從此開始。金雀花王朝末期,英王愛德華三世去世後,他的後裔蘭開斯特家族以及約克家族的支持者為了爭奪英格蘭王位而發生了持續不斷的內戰"玫瑰戰爭"。
  • 阿基坦的埃莉諾:既是法蘭西王后,也是英格蘭王后
    阿基坦的埃莉諾是影響英法兩國的傳奇女性,早年嫁給法蘭西國王路易七世當了法國王后,後來又改嫁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當了英國王后,那麼埃莉諾的一生是怎樣影響英法的,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阿基坦女公爵與法蘭西王后
  • 母親節罕見照片曝光,伊莉莎白二世的母親才是真正的「白富美」!
    仔細看,發現51歲母親的鞋跟居然比女兒的還要高,珍珠項鍊的顆粒和左胸上的胸花比女兒的還大,在母親強大的氣場下,瘦弱的女王顯得乖巧、溫柔,大一號的母親是那麼的健康而自信。隨後,Ins上的媒體還曬出了另外一張三人照片,是女王與母親以及妹妹瑪格麗特公主的合影。
  • 1972年的《凡爾賽玫瑰》,20世紀70年代日本影響力最大的少女漫畫
    《凡爾賽玫瑰》中的白玫瑰和紅玫瑰奧斯卡雖然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但它極具有戲劇化的身份也吸引了眾多漫迷。他是法國傑爾吉將軍眾多女兒中最小的一位,但對於需要世襲家族的將軍來說,沒有兒子來繼承是非常遺憾的事情。但是當奧斯卡出生時,傑爾吉被她洪亮的哭聲所吸引,從此奧斯卡被以男性的身份扶養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