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拼音,古人是如何注音的

2021-01-20 騰訊網

古人沒有拼音,那麼如何注音呢?最常用的方法叫做「反切法」。

朱熹的《四書集注》有「澳,於六反」這樣的話,這是在給「澳」注音。反切法,就是用兩個大家熟悉的字給一個不熟悉的字注音,取第一個字的聲母,取第二個字的韻母和聲調。例如:

矣,於紀切。

注意,古代讀音與現代略有區別,「紀」為三聲(jǐ),在《百家姓》裡,「紀」作為姓應該讀三聲,例如紀曉嵐。

舉一些例子:

器,去冀切。

收,式州切。

「切」也可以寫作「反」,例如上文的「於紀切」可以寫為「於紀反」。

漢字的讀音在漫長的歷史中不斷演化,一個字在各個朝代的讀音可能不同。中國幅員遼闊,同一時期,漢字在各地的讀音也可能不同。我們現在看到的切反法通常表示某個朝代在首都的讀音,也就是官方語言的讀音。

古代讀音可能和現代讀音不同。例如唐朝賀知章的《回鄉偶書》,詩句中紅色的字在唐朝押韻,現在為了押韻,我們仍使用「衰」的古代讀音cuī。

古代的一些讀音,在現代普通話裡已經找不到了,在某些方言裡存在,或者在京劇念白裡存在。清朝人車萬育寫了《聲律啟蒙》,裡面一些詞句在清朝合轍押韻,在現代普通話裡不再押韻。以下句子中紅色的字在清朝是押韻的。

崖,在普通話讀作yá,在清朝讀作ái,現在臺灣仍然讀作ái。

鞋,在普通話讀作xié,在清朝讀作xiái,在京劇念白讀作xiái,普通話無此讀音。

喈/街,在普通話讀作jiē,在清朝讀作jiāi,在京劇念白讀作jiāi,普通話無此讀音。

心,在京劇念白中讀作sīn,思林切,普通話無此讀音。

書,在京劇念白中讀作shǖ,商居切,普通話無此讀音。

掌握了反切法,可以更好地學習古文。如果你已經掌握了,試試看,以下字應該怎麼讀。

魑,抽知切

邕,於容切

贛,古暗切

如果您覺得文章還不錯,請點右下方的「在看」,您的鼓勵是對我最好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古代沒有「拼音」,古人是如何認識漢字的?老祖宗的方法讓人佩服
    現在的人們基本上通過拼音來認識漢字,這是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從我們求學開學,進入學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認字母,比如聲母表、韻母表。因為所有的拼音都是由字母組成,只有認識了字母,才能夠拼拼音,這是人們認識漢字的第一步。但是在我國古代並沒有拼音,那時候的人們是如何認識漢字的呢?老祖宗的方法讓人佩服。
  • 拼音出現之前,中國人是如何給漢字注音的?
    在世界主要文字之中,漢字是唯一一種指示會意文字體系,也是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並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語素文字是不表音的,也就是說,漢字和漢語發音是沒有關係的,這和拼音文字有本質的區別。沒有一套拼音系統,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古代朝鮮和日本等國,都出現了注音文字(就是韓國的諺文和日本的假名)。那中國呢?現在,中國有了漢語拼音,大陸都用這個。幼兒園都要學的東西現在的漢語拼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作普通話(現代標準漢語)標音的方案,為中文羅馬拼音的國際標準規範。
  • 在拼音沒有普及之前,中國人是如何給漢字注音的?說出來你都不信
    我們還未進入幼兒園時,家長們就會教我們韻母表和字母表,進入幼兒園後我們就會學習拼音,通過拼音學習漢字,漢語拼音是一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開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那在拼音沒有普及之前,中國人是如何給漢字注音的?說出來你都不信。
  • 古代沒有拼音和字母,古人怎麼學習漢字的讀音?很簡單,一學就會
    從小到大,我們都學習過古文典籍,認識和掌握了大量漢字,而使之得以實現的工具就是漢語拼音。然而,中國古代沒有字母,也沒有拼音,那麼古人是如何學習漢字讀音的呢?對於生僻字,又是以何種方式標註讀音的呢?漢語是非拼音語系,從來未曾有過外來工具輔助,但這並不妨礙它發揚光大,因為古人早就創造了高明之法來為其注音。
  • 古代沒有拼音和字母,古人怎麼學習漢字的讀音?這些方法太高明了
    從小到大,我們都學習過古文典籍,認識和掌握了大量漢字,而使之得以實現的工具就是漢語拼音。然而,中國古代沒有字母,也沒有拼音,那麼古人是如何學習漢字讀音的呢?對於生僻字,又是以何種方式標註讀音的呢? 漢語是非拼音語系,從來未曾有過外來工具輔助,但這並不妨礙它發揚光大,因為古人早就創造了高明之法來為其注音。
  • 「反切、反語、雙聲疊韻」-古人是如何給生僻字注音的?
    古人對音調規律的認識非常艱難,也非常曲折和緩慢,近體詩的格律基礎,其實是在中國古人對漢字注音的研究中漸漸打下、夯實的。「反切」是什麼?在中國古代,人們對生字的認識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遇到有相同讀音的字那還好說,比如武則天給自己取名「瞾」,這個字是之前沒有的,那就找一個與它讀音相同的字來注音就好了,比如可以註解為:「音照」或者「讀若照」,這種注音的方法叫做「直音」。
  • Word批量添加刪除拼音,拼音相連且與字不對齊及注音為框格的解決
    在 Word 中,用拼音指南可以給漢字批量添加拼音,並且自動注音。雖然添加拼音很方便,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不少,諸如拼音與漢字不對齊、拼音與拼音前後相連在一起、注音顯示為框格、字間距不均勻等,對於這些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將在介紹給漢字批量添加和刪除拼音後分享它們的解決辦法,實例中所用 Word 版本為 Word 2016。
  • 漢字注音字母誕生 在中國通用40多年後終被漢語拼音取代
    拼音字母由24個聲母符號,16個韻母符號組成。它的特點是字母全部都以筆畫簡單的古漢字。音節的拼寫採用聲、介、韻3拼法,聲調則另加標記。注音字母顯然優於傳統的反切法注音。 1958年《漢語拼音方案》公布前,注音字母是中國40多年中一直通行的漢字注音符號,它對於統一漢字讀音、推廣普通話、普及拼音知識起著重要的作用。
  • 一年級期末複習:看圖寫拼音、看拼音寫詞語、漢字注音練習匯總
    一年級拼音是學好漢語的基礎,有不少孩子因為漢語拼音學得不好,直接影響了學習成績。一年級的孩子剛學拼音,難度很大,既要記音,又要記形,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這樣和那樣的問題,家長不要著急。學習漢語拼音並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主要還是靠孩子平時多讀多練,熟能生巧。
  • 科技日曆 | 漢字注音字母誕生 在中國通用40多年後終被漢語拼音取代
    科技日曆 | 漢字注音字母誕生 在中國通用40多年後終被漢語拼音取代  olivia chan • 2020-02-15
  • 漢語拼音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會採用拉丁字母?
    那麼,還沒有漢語拼音的時候,古人是如何學習漢字讀音的呢?難道僅僅依靠口口相傳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古漢字的注音方法由來已久,而且隨著時代的更迭不斷完善。東漢初,佛教傳入,梵文的佛經需要翻譯,拼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發生碰撞,「反切法」應運而生。「反切法」採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注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
  • 您一直熟練使用的漢語拼音知道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嗎?
    從一上小學,我們最先接觸的,就是拼音,甚至有的小孩子學前班就已經開始學了。那時候小,老師教什麼學什麼。沒思考過這樣的問題,等到足夠大了甚至老了,偶然間閃現一點靈感可能想過這個問題,可對於一個不太常見的問題,沒地去尋找答案。以為也是幾千年前的老祖宗傳下來的。直到我在幾天前讀了女兒的課本,才找到了答案。
  • 幼升小,如何趁暑假學好拼音?
    如何利用好暑假時間,在家做好幼升小的準備?曾經兩次為我們分享育兒經驗的自由撰稿人、譯者、旅行者史詩,今天繼續受邀為愛心樹的讀者朋友們分享,在幾乎半年超長假期裡,她是如何引導女兒進行拼音和英語科目的學習,為幼小銜接做準備的。
  • 漢語拼音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和英文字母那麼像?
    古人是如何學習漢字的我們小時候學習漢字,最開始學的就是「a、o、e」的漢語拼音,在學習拼音後才開始學認漢字。當我們學會拼音後,即便遇上不認識的字,在沒有老師的幫助下也可以通過查字典自己學習。古時候的中國人,並沒有現在漢語拼音,人們學認漢字,只能跟著老師後面認讀學習。可漢字千千萬,老師能教的也很有限,當你看到不認識的字又沒有人教的時候,立馬抓瞎。
  • 「《漢語拼音方案》是最佳方案」
    今天,無論查字典、學普通話,還是拼音打字、圖書檢索,雖然漢語拼音已經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若被問及上述問題,恐怕知道答案者仍然寥寥。5月10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召開座談會,紀念《漢語拼音方案》頒布60周年。本刊特摘發部分專家文章,不僅為您解讀漢語拼音的前世今生,更邀您一同探討漢語拼音如何在新時代發揮更大作用,助推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 我們學的拼音怎麼來的?我們的同胞為什麼不用拼音
    注音大戰,筆畫贏得一局當時由於尚未統一標準的普通話出現,以南京、蘇州、福建、廣東、北京等地方言為主體的注音方案五花八門。迫切需要一個規範化的注音標準。1913年,北京召開統一讀音會,你定了一套注音字母,並確定了「標準國音」,這套注音字母共39個,採用了漢字筆畫的形式,但是僅作為讀音標註,並不能成為拼音文字。
  • 漢語拼音的來龍去脈,你知道多少?
    漢語拼音的來龍去脈■龐兆麟漢字不是拼音文字,因此看到一個個漢字,是無法知道其讀音的。認讀漢字,必須依靠字形符號以外的注音手段,尋求一套注音工具。古代創造了「直音」和「反切」兩種注音方法。這兩種傳統的方法都是以字注字,不適合初學漢字和識字不多的人運用。
  • 拼音輸入法鍵盤布局比較
    鍵盤布局對拼音輸入法效率也有一定的影響,主要是同樣按鍵順序候選拼音的多少,會影響匹配的複雜程度,同樣按鍵順序上候選拼音越多,匹配精度就越低。另一方面,視覺影響對於從語言到鍵盤的反應。某輸入法超級皮膚可以自定義鍵盤布局,於是做了幾個不同布局,簡單的對比了一下。
  • 臺灣人學拼音嗎?
    臺灣最常用的是注音符號。其實現在漢語拼音是根據注音符號改編成拉丁字母顯示而成的,另外臺灣還有人使用漢語拼音國音二式通用拼音三種拉丁字母書寫的拼音;不過注音符號是最久的。
  • 幼兒學拼音05:「無聲母音節」是什麼意思?包括哪些?怎樣學習?
    所謂無聲母音節就是指那些沒有聲母、只有韻母和聲調構成的音節。很多資料中也稱為「零聲母音節」。不要把零聲母音節理解為是由零聲母構成的音節。事實上,根本不存在什麼「零聲母」這一類的聲母。引入「零聲母音節」的說法,只是為了讓我們清楚:哪些韻母可以不需要聲母的配合而能夠單獨給相應的漢字注音、哪些韻母必須配合聲母來給漢字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