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次成功的撤退:敦刻爾克戰役英法創造戰爭奇蹟!
1940年5月底,迫於納粹德軍三面合圍,盟軍在比利時宣布投降以後,英法聯軍在戰與不戰的問題上出現分歧,英軍單方面進行了全國總動員,千船競發將英吉利海峽對岸的33萬多英軍搶渡過海。而讓人費解的是,作為同盟國,英軍事先竟然沒有通知堅守裡爾城的法軍第1集團軍,致使這支四萬人的部隊,在艱苦抵抗一周以後,最終投降了德軍。
敦刻爾克撤退場面是極其震撼的,最終撤離也基本成功,是世界戰爭中的一個奇蹟。這場撤退中,英軍方面只顧著自己的撤離不讓法國軍人上船甚至還用槍枝恐嚇,而當時德國軍隊在背後窮追猛打,情況非常危急。法國軍人剛剛失去了自己的國家,此刻又不能及時撤離,每個人都士氣低落,危在旦夕法國軍隊決定拼死一戰擋住德軍進攻,負責保護外圍的是依託裡爾布防的法國第一集團軍。
當時在比利時的英法聯軍,就想撤回法國進行援助,但是這個時候,德軍從西、東、南三面將他們包圍了,而西面的英吉利海峽就成了這些英法聯軍的希望了。所以聯軍撤入了敦刻爾克,希望求得一線生機。英國首相邱吉爾下令要救出這被圍困的40萬軍隊,於是英法兩國都派出了船隻進行救援,奈何當時德國的進攻很猛烈,計劃中的三個港口,只有一個港口能夠使用了。
就在大家認為陷入絕境的時候,德國竟然停止了進攻,英法兩國也顧不得驚訝了,還是救人要緊。從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英國動員800多艘各型船隻包括徵調豪華遊輪在內,爭分奪秒地運輸停留在敦刻爾克的英法聯軍。為了掩護撤退,英國空軍出動近3000架次,平均每日出動300架次,有力地抗擊了德軍的空襲。
最終,在付出200餘艘船隻、100餘架戰機的代價下,33.8萬英法聯軍成功撤退到英國。留下的4萬法軍完成阻擊德軍任務後向德軍投降。這4萬法軍雖然投降了,但他們用自己的努力為同袍爭取了寶貴的撤退時間,保留了日後反擊法西斯的有生力量,他們值得尊敬。這場波瀾壯闊的大撤退保留下大量有經驗的老兵,他們成為諾曼第登陸以及反攻歐洲的主力軍。
歷時九天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有將近34萬人安全轉移,為後來的大反擊保存了有生力量。事實上,被西方人稱之為「 戰爭史上一大奇蹟」的敦刻爾克大撤退,其更為重要的意義是給英國人以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鼓舞,使他們在困境中仍保持信心。因此,歷史學家說,這不是一次普通的撤退,這是一次偉大的撤退,因為撤出的是整個英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