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腦進行感知、記憶、思維等認知活動的基礎。在我們學習過程中,注意力是打開我們心靈的門戶,而且是唯一的門戶,門開的越大,知識就越容易進入我們的心靈。而一旦注意力渙散,門就會關上,一切有用的知識將無法進入。孩子如果出現寫作業拖拉、寫作業磨蹭,上課走神和上課發呆、記不住重點、不細心經常錯之前錯的內容,厭學導致學習成績差,自制力差、自控力差、做事不專注等問題,多半是注意力出了問題。下面,智佳貝樂為您揭秘:你是如何一步步毀掉孩子的注意力。
家長的一些行為正在幹擾孩子的注意力,甚至對孩子造成了不可逆的影響,只是家長並不知道:
一.智佳貝樂建議:請不要過多幹預孩子學習
孩子對要做的事情感興趣、有信心、感覺自己能勝任的時候,往往會注意力更集中、更積極地去完成。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個很好玩的言論:「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可以看出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幹預太多。
比如喜歡在孩子寫作業時在一旁盯著,出了一點錯就趕緊指出來、訓斥幾句;或是把孩子學習的任務攬到自己身上,催促、嘮叨不停,作業寫不完比孩子還著急。
然而,家長幹預太多,只會削弱孩子的主動性和學習的熱情,即產生厭學傾向。讓孩子產生學習是為父母學習,玩才是為自己玩的錯誤認知。
智佳貝樂建議:家長要意識到「想辦法把學習變成孩子自己的事情」的重要性,也就是把自由和責任還給孩子。
二.智佳貝樂建議:請不要讓孩子淪為手機奴
「媽,給我手機玩會」。
這在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尤其是孩子寫完作業時。我們經常認為讓孩子玩個十幾分鐘也沒有什麼問題, 正好用手機來換取片刻的安寧。殊不知孩子的注意力被手機全部佔據,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
前段時間,網上一篇名為《別讓手機偷走你的夢想》的演講火爆朋友圈,演講中提到讓孩子和家長都注意,不要淪為「手機控」。我們已經進入了泛娛樂時代,被各種海量信息包圍著,想學習,看會書,手機一來消息,點開全是各種花邊新聞、好玩有趣的標題......殊不知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而學習的事,早已被信息衝的七零八碎。
資訊時代,孩子的注意力被手機充斥著,孩子的成功被手機牽絆。手機依賴越強的孩子,學習的注意力越不集中。
長此以往,孩子經常處於「低付出、高收穫、低思考、高娛樂」的感官刺激中,誰還會對枯燥乏味的學習產生興趣?更不會花大部分注意力研究習題。
然而我們卻依然允許手機侵蝕孩子的注意力。
泛娛樂時代,孩子的注意力是被手機拿走的,孩子離成功越來越遠,而我們家長卻是始作俑者。智佳貝樂建議各位家長,儘量讓孩子遠離手機。
三.智佳貝樂建議:請不要大聲吼孩子
曾經看過一個數據,在中國有90%的家庭,家長都吼過孩子。
孩子寫作業慢、不聽話,跟家長頂嘴,考試成績不理想,在學校闖禍,被老師叫家長,自身壓力大等。每位家長碰到以上一項估計心中都會湧起一股莫名之火,然後大聲吼孩子,吼完就後悔,長期惡性循環。
美國研究機構發現,父母的大吼大叫就和打罵、侮辱孩子一樣,使孩子的應激素水平升高,從而抑制大腦結構發生變化。
長期生活在這樣環境中的孩子,常出現自制力差、自卑,注意力不集中,語言、智力發育遲緩,記憶力變差、不愛學習,更嚴重的可能引發自閉症、焦慮、孤僻等精神疾病。
智佳貝樂建議:請不要以愛的名義對孩子大吼大叫,潛移默化之間留下對孩子的傷害。
當我們苦苦尋找提高孩子專注力方法的時候,殊不知我們對孩子的方式,卻成為孩子專注力不集中的「幫兇」。
專注力是一場持續的認知活動,當孩子在專注做事的時候,請默默的陪伴孩子,儘量不要打擾。
陪孩子成長就像唐僧取經,每個孩子都會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會陪伴,不打擾,也是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