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美國議員建立了「深層國家」

2021-01-16 青年參考
這個美國議員建立了「深層國家」

編譯 袁野   青年參考  ( 2019年01月09日   15 版)

    在美國總統川普看來,美國的敵人很多,而且有不少來自美國內部,「深層國家」(Deep State)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深層國家和左翼,還有他們的工具假新聞媒體,真的是發瘋了,而且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做。」2018年9月,川普在推特上寫道。此前,他下令撤銷了包括中央情報局前局長在內的一眾高級情報官員的特別許可證。

    「深層國家」包括但不限於美國國防部和國務院,以及中央情報局(CIA)、國家安全局(NSA)、聯邦調查局(FBI)等實權機構。很多美國人認為,這是一股活躍於政府內外的勢力,不受任何監督,將整個國家視作玩物。

    這並不全是陰謀論者的囈語。歷史上,對美國決策層產生重要影響的秘密結社和野心家的確存在過,其中就有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名噪一時的前國會議員拉裡·麥克唐納。此人親手締造了一個顯赫的情報機構,該機構完全歸他個人領導。

    「山寨版麥卡錫」登場

    1974年11月,「水門事件」後的首場美國國會選舉產生了75名新的民主黨議員。不論按照什麼標準,來自喬治亞州的拉裡·麥克唐納都是最扎眼的那個。「他的聲音代表極右派。」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家凱文·克魯斯解釋說。

    麥克唐納是喬治·巴頓將軍的遠房親戚,1972年以醫師身份投身政壇,兩年後成功進軍華盛頓。他的觀念之激進,連川普都會甘拜下風:大幅削減政府開支和對外援助,取消所得稅,取消一切福利和國家監管。他公開反對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主張廢除槍枝管制,驅逐「非法外國人」,還在辦公室裡懸掛西班牙獨裁者弗朗哥的畫像。一位專欄作家嘲諷麥克唐納,說他活像「山寨版約瑟夫·麥卡錫」。

    身為民主黨人,麥克唐納卻成了美國新右翼運動的旗幟人物。「新右翼」是激進右翼和宗教保守主義的大雜燴,麥克唐納與這股運動的許多頭面人物過從甚密,尤其是約翰·伯奇協會的成員。這個協會認為,「叛國者」一直在暗中協助蘇聯打擊美國,甚至認為前總統艾森豪是「共產黨的代理人」。

    麥克唐納對此深信不疑。他的觀念與影片《奇愛博士》裡的美軍將領傑克·瑞朋類似,主張「敵對勢力已侵入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內部顛覆是美國的最大威脅」。他相信國家處於戰爭狀態,總是身披防彈背心,囤積物資,還把資產兌換成金銀首飾。《亞特蘭大憲法報》稱,由於認為「我們在打仗」,這位議員滴酒不沾。

    約翰·伯奇協會為麥克唐納提供了大筆金錢,1982年任命他為協會主席。麥克唐納並未利用這份影響力推動立法議程,因為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既然美國處於戰爭狀態,媒體和國會又阻礙政府揪出破壞分子,那就得靠真正的「愛國者」挺身而出了!

    組織背景詭秘 成員身份顯赫

    「山寨麥卡錫」起初打算在國會內部搞動作。他試圖進入國內安全委員會(麥卡錫時期「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的繼承者),卻獲悉該委員會準備解散。麥克唐納索性將離職人員請進自己的辦公室,在他親自指導下繼續監控國內威脅。

    為避人耳目,麥克唐納把部下安排在一間單獨的辦公室。其中的一名前軍事情報官員吹噓說,FBI特工和警察經常登門拜訪,以獲取該機構對左派人士的研究成果。

    1979年,麥克唐納啟動了最雄心勃勃的項目:建立一個龐大的情報中心。很快,這個被命名為「西方目標」的組織在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大市一座有200年歷史的別墅裡開張了。組織的日常工作是編寫有關美國國內顛覆分子、恐怖主義和國外意識形態的出版物,分發給支持者。鼎盛時期,「西方目標」在德國和奧地利設有辦事處。

    瑪麗喬·巴克蘭曾在30多年前加入「西方目標」,對該機構的詭秘氣氛印象深刻。「很多資金來自德國,」她回憶道,「很多德國人胸綴將星,腰纏萬貫。」有趣的是,麥克唐納一直呼籲釋放納粹戰犯魯道夫·赫斯,這位納粹黨副元首1941年逃亡至英國,被終身監禁。麥克唐納甚至在國會辯論中提出,給赫斯頒發諾貝爾和平獎。

    「西方目標」最關鍵的部分是一個計算機資料庫,囊括美國左翼運動的個人和團體的各色信息。資料庫的創立者叫約翰·裡斯,他撰寫了「西方目標」大部分公開發表的報告。《闖入、死亡威脅和FBI:反對中美洲革命運動的秘密戰爭》一書作者、《波士頓環球報》記者羅斯·蓋爾斯潘表示,裡斯在20世紀60年代做過FBI和警察的臥底,曾以天主教神父和反核活動家身份秘密打入學生團體。巴克蘭還提到,即使在「西方目標」的同事們眼中,裡斯也被視為「陰險之輩」。

    在拉裡·麥克唐納的積極運作下,到20世紀80年代初,「西方目標」已經擁有廣泛的支持者網絡,年度預算在1983年上漲到近50萬美元。麥克唐納的「事業」還吸引了眾多權勢人物,基金會的董事會成員包括川普當時的導師羅伊·科恩,美國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CIA創立者之一、後來因「伊朗門」醜聞鬧得滿城風雨的約翰·辛格勞,「保守主義教父」、紡織品大亨羅傑·美利肯,此外還有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前任主席、兩名退役海軍陸戰隊四星上將,外加三名國會議員在該機構掛名。

    各種「黑材料」直達白宮

    同樣是在這個時期,「西方目標」的主張開始與美國最高決策層產生交集。1982年,該組織一份宣稱蘇聯操縱反核武器運動的報告幾乎一字不差地登上了《讀者文摘》雜誌,隨後被裡根總統在電視直播中引用,作為「紅色陣營」咄咄逼人的證據。

    白宮西翼的工作人員辯解說,裡根不是看了本雜誌就信口開河,而是「從多個來源獲取了情報」,白宮方面專門向情報機構核實過,後者證實了雜誌文章的準確性。可是,一份1983年解密的聯邦調查局報告顯示,這種說法毫無根據。

    《闖入》一書指出,美國國務院在1982年使用未經核實的「西方目標」報告,將世界婦女和平與自由聯盟(WILPF)認定為「莫斯科的傳聲筒」。WILPF怒不可遏,將美國政府告上法庭,迫使國務院承認自己的工作人員不加分辨地抄襲了「西方目標」關於蘇聯的報告。這場官司以國務院撤回相關文件收場。

    「西方目標」不僅滲透進美國聯邦政府,還在地方執法部門和情報機構中收穫了大批擁躉。曾經效力於該組織的員工告訴《波士頓環球報》,20世紀80年代,來自亞歷山大市的出版物幾乎一頁不差地呈送給全美各地的緝毒部門、菸草火器與爆炸物管理局、FBI分部和警察局。新近解密的一份中情局文件顯示,1985年,CIA當時的一把手威廉·凱西向身邊人推薦了「西方目標」關於蘇聯意識形態的一份報告。

    一些政府機構甚至「洗白」該機構的報告,以便用作證據。問題在於,這些「證據」不僅真假混雜,獲得手段也往往不合法。就此,「西方目標」想了個點子:向執法部門提供情報後,擇機將其公開發表;隨後,麥克唐納把發表的內容提交給國會,美國法律中「議員免責」的相關規定確保他不會受到誹謗指控;接著,「西方目標」會在自己的公開報告中引用麥克唐納的陳述。整個流程天衣無縫。

    以一種無法預料的方式戛然而止

    20世紀80年代,東西方冷戰再度掀起高潮,「西方目標」隨之平步青雲,將觸手伸向美國政界、軍界、情報界的每個角落,越來越多的人將該組織的情報奉為圭臬,其觀點能直接影響戰略決策,麥克唐納本人也越來越像「深層國家」的領袖。

    然而,這一切卻以一種無法預料的方式戛然而止。1983年9月1日清晨,韓國大韓航空007號航班在蘇聯遠東地區被蘇聯戰鬥機擊落,269人的遇難者名單中,拉裡·麥克唐納赫然在列。當時,他正要前往韓國參加一個防務會議。

    「這件事太怪了,」麥克唐納的遺孀凱西至今耿耿於懷,「『美國頭號反共分子』被蘇聯擊落,是多麼令人驚奇,多麼難以置信。」麥克唐納在國會的支持者相信,蘇聯完全是衝著他來的;「西方目標」一度要求蘇聯賠償兩億美元,未獲回應。

    事實上,麥克唐納是在錯過原定航班後,在最後一刻改乘大韓航空007航班的。但這並沒有阻礙支持者們把他的死渲染為「一場蓄謀已久的謀殺」。數千人參加了麥克唐納的葬禮,美國著名保守派人士幾乎悉數到場並發表演說。極右翼組織在亞特蘭大市中心遊行,有韓裔示威者當街焚燒蘇聯國旗。

    007航班事件幾周後,「西方目標」的代理負責人就緊急飛往洛杉磯應付官司:該組織被控非法搜集機密,涉案文件達50萬頁之多。在或明或暗的袒護下,這個組織有驚無險,但失去主心骨的它從此走上下坡路。

    1983年,美國國會禁止裡根政府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裝後,「西方目標」開始為後者籌集資金,到1985年建起了一支2000人的隊伍——「麥克唐納特遣隊」。昔日的私人情報機構,此時成了華盛頓幹涉外國事務的「白手套」。1986年「伊朗門」事件爆發後,包括約翰·辛格勞在內的「西方目標」核心成員一夜間成為眾矢之的,耗光了該組織最後一點兒活動能量。

    故事至此仍未結束。麥克唐納死後,他的副手約翰·裡斯創立了馬爾登研究所。直到21世紀初,馬爾登研究所還在延續「西方目標」的使命。據《費城問詢者報》報導,2000年費城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期間,賓州警方利用裡斯提供的情報申請了逮捕證,突襲了一所據稱是「極左派資助」的倉庫並逮捕了75人。

    「西方目標」或許已經謝幕,但也可能是被更龐大、更隱秘的「深層國家」取代了。當今美國的現實似乎正在印證前人那些最極端的寓言,偏執者如拉裡·麥克唐納相信美國處於戰爭中,即便交戰雙方與他設想的不同。

    在美國總統川普看來,美國的敵人很多,而且有不少來自美國內部,「深層國家」(Deep State)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深層國家和左翼,還有他們的工具假新聞媒體,真的是發瘋了,而且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做。」2018年9月,川普在推特上寫道。此前,他下令撤銷了包括中央情報局前局長在內的一眾高級情報官員的特別許可證。

    「深層國家」包括但不限於美國國防部和國務院,以及中央情報局(CIA)、國家安全局(NSA)、聯邦調查局(FBI)等實權機構。很多美國人認為,這是一股活躍於政府內外的勢力,不受任何監督,將整個國家視作玩物。

    這並不全是陰謀論者的囈語。歷史上,對美國決策層產生重要影響的秘密結社和野心家的確存在過,其中就有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名噪一時的前國會議員拉裡·麥克唐納。此人親手締造了一個顯赫的情報機構,該機構完全歸他個人領導。

    「山寨版麥卡錫」登場

    1974年11月,「水門事件」後的首場美國國會選舉產生了75名新的民主黨議員。不論按照什麼標準,來自喬治亞州的拉裡·麥克唐納都是最扎眼的那個。「他的聲音代表極右派。」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家凱文·克魯斯解釋說。

    麥克唐納是喬治·巴頓將軍的遠房親戚,1972年以醫師身份投身政壇,兩年後成功進軍華盛頓。他的觀念之激進,連川普都會甘拜下風:大幅削減政府開支和對外援助,取消所得稅,取消一切福利和國家監管。他公開反對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主張廢除槍枝管制,驅逐「非法外國人」,還在辦公室裡懸掛西班牙獨裁者弗朗哥的畫像。一位專欄作家嘲諷麥克唐納,說他活像「山寨版約瑟夫·麥卡錫」。

    身為民主黨人,麥克唐納卻成了美國新右翼運動的旗幟人物。「新右翼」是激進右翼和宗教保守主義的大雜燴,麥克唐納與這股運動的許多頭面人物過從甚密,尤其是約翰·伯奇協會的成員。這個協會認為,「叛國者」一直在暗中協助蘇聯打擊美國,甚至認為前總統艾森豪是「共產黨的代理人」。

    麥克唐納對此深信不疑。他的觀念與影片《奇愛博士》裡的美軍將領傑克·瑞朋類似,主張「敵對勢力已侵入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內部顛覆是美國的最大威脅」。他相信國家處於戰爭狀態,總是身披防彈背心,囤積物資,還把資產兌換成金銀首飾。《亞特蘭大憲法報》稱,由於認為「我們在打仗」,這位議員滴酒不沾。

    約翰·伯奇協會為麥克唐納提供了大筆金錢,1982年任命他為協會主席。麥克唐納並未利用這份影響力推動立法議程,因為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既然美國處於戰爭狀態,媒體和國會又阻礙政府揪出破壞分子,那就得靠真正的「愛國者」挺身而出了!

    組織背景詭秘 成員身份顯赫

    「山寨麥卡錫」起初打算在國會內部搞動作。他試圖進入國內安全委員會(麥卡錫時期「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的繼承者),卻獲悉該委員會準備解散。麥克唐納索性將離職人員請進自己的辦公室,在他親自指導下繼續監控國內威脅。

    為避人耳目,麥克唐納把部下安排在一間單獨的辦公室。其中的一名前軍事情報官員吹噓說,FBI特工和警察經常登門拜訪,以獲取該機構對左派人士的研究成果。

    1979年,麥克唐納啟動了最雄心勃勃的項目:建立一個龐大的情報中心。很快,這個被命名為「西方目標」的組織在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大市一座有200年歷史的別墅裡開張了。組織的日常工作是編寫有關美國國內顛覆分子、恐怖主義和國外意識形態的出版物,分發給支持者。鼎盛時期,「西方目標」在德國和奧地利設有辦事處。

    瑪麗喬·巴克蘭曾在30多年前加入「西方目標」,對該機構的詭秘氣氛印象深刻。「很多資金來自德國,」她回憶道,「很多德國人胸綴將星,腰纏萬貫。」有趣的是,麥克唐納一直呼籲釋放納粹戰犯魯道夫·赫斯,這位納粹黨副元首1941年逃亡至英國,被終身監禁。麥克唐納甚至在國會辯論中提出,給赫斯頒發諾貝爾和平獎。

    「西方目標」最關鍵的部分是一個計算機資料庫,囊括美國左翼運動的個人和團體的各色信息。資料庫的創立者叫約翰·裡斯,他撰寫了「西方目標」大部分公開發表的報告。《闖入、死亡威脅和FBI:反對中美洲革命運動的秘密戰爭》一書作者、《波士頓環球報》記者羅斯·蓋爾斯潘表示,裡斯在20世紀60年代做過FBI和警察的臥底,曾以天主教神父和反核活動家身份秘密打入學生團體。巴克蘭還提到,即使在「西方目標」的同事們眼中,裡斯也被視為「陰險之輩」。

    在拉裡·麥克唐納的積極運作下,到20世紀80年代初,「西方目標」已經擁有廣泛的支持者網絡,年度預算在1983年上漲到近50萬美元。麥克唐納的「事業」還吸引了眾多權勢人物,基金會的董事會成員包括川普當時的導師羅伊·科恩,美國氫彈之父愛德華·泰勒,CIA創立者之一、後來因「伊朗門」醜聞鬧得滿城風雨的約翰·辛格勞,「保守主義教父」、紡織品大亨羅傑·美利肯,此外還有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前任主席、兩名退役海軍陸戰隊四星上將,外加三名國會議員在該機構掛名。

    各種「黑材料」直達白宮

    同樣是在這個時期,「西方目標」的主張開始與美國最高決策層產生交集。1982年,該組織一份宣稱蘇聯操縱反核武器運動的報告幾乎一字不差地登上了《讀者文摘》雜誌,隨後被裡根總統在電視直播中引用,作為「紅色陣營」咄咄逼人的證據。

    白宮西翼的工作人員辯解說,裡根不是看了本雜誌就信口開河,而是「從多個來源獲取了情報」,白宮方面專門向情報機構核實過,後者證實了雜誌文章的準確性。可是,一份1983年解密的聯邦調查局報告顯示,這種說法毫無根據。

    《闖入》一書指出,美國國務院在1982年使用未經核實的「西方目標」報告,將世界婦女和平與自由聯盟(WILPF)認定為「莫斯科的傳聲筒」。WILPF怒不可遏,將美國政府告上法庭,迫使國務院承認自己的工作人員不加分辨地抄襲了「西方目標」關於蘇聯的報告。這場官司以國務院撤回相關文件收場。

    「西方目標」不僅滲透進美國聯邦政府,還在地方執法部門和情報機構中收穫了大批擁躉。曾經效力於該組織的員工告訴《波士頓環球報》,20世紀80年代,來自亞歷山大市的出版物幾乎一頁不差地呈送給全美各地的緝毒部門、菸草火器與爆炸物管理局、FBI分部和警察局。新近解密的一份中情局文件顯示,1985年,CIA當時的一把手威廉·凱西向身邊人推薦了「西方目標」關於蘇聯意識形態的一份報告。

    一些政府機構甚至「洗白」該機構的報告,以便用作證據。問題在於,這些「證據」不僅真假混雜,獲得手段也往往不合法。就此,「西方目標」想了個點子:向執法部門提供情報後,擇機將其公開發表;隨後,麥克唐納把發表的內容提交給國會,美國法律中「議員免責」的相關規定確保他不會受到誹謗指控;接著,「西方目標」會在自己的公開報告中引用麥克唐納的陳述。整個流程天衣無縫。

    以一種無法預料的方式戛然而止

    20世紀80年代,東西方冷戰再度掀起高潮,「西方目標」隨之平步青雲,將觸手伸向美國政界、軍界、情報界的每個角落,越來越多的人將該組織的情報奉為圭臬,其觀點能直接影響戰略決策,麥克唐納本人也越來越像「深層國家」的領袖。

    然而,這一切卻以一種無法預料的方式戛然而止。1983年9月1日清晨,韓國大韓航空007號航班在蘇聯遠東地區被蘇聯戰鬥機擊落,269人的遇難者名單中,拉裡·麥克唐納赫然在列。當時,他正要前往韓國參加一個防務會議。

    「這件事太怪了,」麥克唐納的遺孀凱西至今耿耿於懷,「『美國頭號反共分子』被蘇聯擊落,是多麼令人驚奇,多麼難以置信。」麥克唐納在國會的支持者相信,蘇聯完全是衝著他來的;「西方目標」一度要求蘇聯賠償兩億美元,未獲回應。

    事實上,麥克唐納是在錯過原定航班後,在最後一刻改乘大韓航空007航班的。但這並沒有阻礙支持者們把他的死渲染為「一場蓄謀已久的謀殺」。數千人參加了麥克唐納的葬禮,美國著名保守派人士幾乎悉數到場並發表演說。極右翼組織在亞特蘭大市中心遊行,有韓裔示威者當街焚燒蘇聯國旗。

    007航班事件幾周後,「西方目標」的代理負責人就緊急飛往洛杉磯應付官司:該組織被控非法搜集機密,涉案文件達50萬頁之多。在或明或暗的袒護下,這個組織有驚無險,但失去主心骨的它從此走上下坡路。

    1983年,美國國會禁止裡根政府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裝後,「西方目標」開始為後者籌集資金,到1985年建起了一支2000人的隊伍——「麥克唐納特遣隊」。昔日的私人情報機構,此時成了華盛頓幹涉外國事務的「白手套」。1986年「伊朗門」事件爆發後,包括約翰·辛格勞在內的「西方目標」核心成員一夜間成為眾矢之的,耗光了該組織最後一點兒活動能量。

    故事至此仍未結束。麥克唐納死後,他的副手約翰·裡斯創立了馬爾登研究所。直到21世紀初,馬爾登研究所還在延續「西方目標」的使命。據《費城問詢者報》報導,2000年費城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期間,賓州警方利用裡斯提供的情報申請了逮捕證,突襲了一所據稱是「極左派資助」的倉庫並逮捕了75人。

    「西方目標」或許已經謝幕,但也可能是被更龐大、更隱秘的「深層國家」取代了。當今美國的現實似乎正在印證前人那些最極端的寓言,偏執者如拉裡·麥克唐納相信美國處於戰爭中,即便交戰雙方與他設想的不同。

相關焦點

  • 魔王:因教解放軍英語,紐西蘭國家黨唯一華人國會議員被迫退出政壇...
    這個消息對我來說其實不算意外,因為兩年前就有傳聞國家黨覺得他燙手,如今應能證明傳聞是真的。相信此次事件也會對華社乃至中新關係產生影響,絕不只是一個人的事。未來華人議員在中新關係上恐難有建樹此事也說明,真正決定華人議員政治生命的並不是華人社會的支持。支持國家黨和楊健的紐西蘭華人夠多了吧?楊健這個唯一的國家黨華人議員照樣走人。紐西蘭政黨也是很講實際功利的,華社畢竟是少數人,政黨更多要尊重主流社會的民意。
  • 美國反華議員碰瓷中國 稱中國是「帝國主義國家」
    被NBA球星球衣背後「黑人的命也是命」、「我不能呼吸了」等標語刺痛之後,美國反華議員霍利開始無下限碰瓷中國了。為何突然定製印有亂港標語的NBA球衣?「體育和政治不應混為一談。」「說到帝國主義,記住美國在菲律賓製造的種族滅絕事件吧。」還有網友喊話他多關心美國國內的事。
  • 美國議員這話,直白得讓人毛骨悚然
    原標題:美國議員這話,直白得讓人毛骨悚然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14日報導,一名來自印第安納州的美國會眾議員周二表示,與因採取保持社交疏遠措施而導致的美國經濟崩潰相比,讓更多的美國人死於新冠病毒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 百名議員加入反抗 這個國家爆發抗議遊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百名議員加入反抗!這個國家爆發抗議遊行,政府被質疑「嬰兒化」對待民眾英國持續四周的第二次全國性封鎖將於12月2日結束,保守黨政府計劃引入的新三級抗疫限制措施遭遇黨內和民間反抗,首相不得不軟化立場。而疫情帶來的長期陣痛導致逾半受調查民眾擔憂經濟恢復需時5年。
  • 川普向深層沼澤攤牌
    而拜登,在他從政的半個世紀裡,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坐在議員的板凳上。如果川普提出的「議員任期兩屆封頂」的議案獲得通過。拜登這樣的烏龜政客就再沒有賴下去的可能。而這種「人人有份兒」的平靜局面一旦被打破,不僅民主黨人要發瘋,共和黨人也受不了。所以,川普面對的是黨內黨外的雙重夾擊。
  • 【美國共和黨議員邁克·羅傑斯新冠檢測陽性】美國共和黨議員邁克...
    2020-12-18 01:28:35來源:FX168 【美國共和黨議員邁克·羅傑斯新冠檢測陽性】美國共和黨議員邁克·羅傑斯(Mike Rogers)表示其新冠肺炎檢測結果呈陽性。
  • 美國國會被圍,議員從神秘地道逃跑!為核戰而建,裡面竟能跑火車
    與此同時,固若金湯的美國國會大廈終於被百萬川粉攻破,在國會的美國議員老爺們紛紛在特工的保護下逃跑。其中有不少是通過國會大廈下方的隧道體系逃離,包括副總統邁克·彭斯(Mike Pence)等人也通過地下隧道被帶到安全的地方。 那麼美國國會下面的隧道是什麼樣子的呢?
  • 國民黨議員斷言美國更在意這個
    (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0月24日訊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針對美國11月3日總統大選後,兩岸若開戰美軍會協防臺灣嗎?美國知名臺海問題專家、所謂「美國在臺協會」理事前主席卜睿哲23日稱,若美軍重新在臺駐軍,可能會讓大陸感到壓力,要求中止對美外交關係。對此,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王鴻薇直言,「美國真正在意的是『美中會不會斷交』」。
  • 澳聯邦議員:國家安全機構應更好地與澳大利亞華人合作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華輿訊 據新大陸傳媒報導 澳洲聯邦自由黨政客、職業外交官戴夫·夏爾馬(Dave Sharma)今天呼籲國家安全機構更好地與澳大利亞華人合作。他說,「會有許多候選人被拒之門外,還有一些人因為這個問題而離開政府服務部門。」夏爾馬認為,面對與中國關係的惡化,澳大利亞必須保持冷靜和耐心。「我們應該避免過度反應或恐慌。我們必須認識到,北京正在考驗我們,可以預見這樣的動蕩會持續下去。」他說。澳大利亞應該向北京清楚地闡明紅線,並尋求對等的尊重。
  • 美國黑人逃離白人壓迫建立新家園,卻成全世界最落後國家?
    他們在非洲,能否建立起一個沒有種族歧視,互幫互助的烏託邦呢?而這個看起來像是一個政治學實驗的假設,實際上早已被付諸於實踐。而這個長達200年試驗的結果,就是今天非洲的國家——賴比瑞亞。當時美國已經出現了一部分自由黑人,雖然他們不受奴役,但卻不被美國法律認為是美國公民,沒有各種社會權益,很難生活在這個種族歧視的美國社會裡面。所以一些廢奴主義者認為,把黑人送回非洲,建立起自己的殖民地和國家,可能對他們來說是更好的選擇。並且讓黑人回到非洲的根,也有一種浪漫色彩的黑人民族主義情緒在裡面。
  • 景乃權:美國儲蓄率低的深層含義是什麼?
    美國儲蓄率低的深層含義是什麼?——揭美國負債經濟真相  有一則有趣的小故事,相信很多人都讀過:一位中國老太太與一位美國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中國老太太說:「我攢夠了30年的錢,晚年終於買了一套房子。」美國老太太說:「我住了30年的大房子,臨終前終於還清了貸款」。這則小故事生動地講出了中美兩國關於消費觀念的差異,通俗地講攢錢就是儲蓄,還貸就是負債。
  • 無視美國喊話,公然在美家門口建立超級雷達,24小時監控美動向
    美國作為世界上的強國,一直保持著自視甚高的態度,可以說,在現如今,除了中國與俄羅斯之外,沒有第三個國家能讓美國有所忌憚了。而作為超級大國的美國,一直在擴張自己的霸權主義,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建立軍事基地,為了能將自己的霸主地位長期的維持下去,掌控、把控各個國家的情報,還專門建立了收集各地區的機密情報的預警雷達。然而令五角大樓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有一個國家竟然做了和它一樣的事,家門口建立起一座超級雷達,被24小時監控動向。
  • 玉淵譚天:蓬佩奧,一個誤了美國的「大章魚」?
    從當選議員開始,蓬佩奧就開始沉迷於反華法案。眼下的甩鍋言論,一脈相承,依然是陳詞濫調。製造緊張,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就是美國的軍工複合體,而軍工複合體,正是「深層政府」的一部分。 美國正在應對大流行,對醫療物資,監測和治療的能力嚴重落後。您的工作完全忽略了警告和數據。由於您的舉動,最富有最強大的國家正在成為第三世界國家。」 與此同時「蓬佩奧去哪兒了」的質疑也在社交平臺上頻繁出現。 △「蓬佩奧去哪兒了?不敢露臉嗎?」
  • 美國國會堪比中東戰場,共和黨議員:這讓我想起身處伊拉克的日子
    華盛頓時間1月6日,美國國會迎來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副總統彭斯語)。當天下午1點左右,數百名川普支持者圍堵並闖入國會大廈,參眾兩院正在舉行的選舉人團計票程序被迫中斷,議員們分批從地下通道撤走。到晚上6時,國會內的示威者已被增援警力全部驅逐,稍後副總統彭斯和其它議員陸續返回國會,並重新進行了選舉人團計票和宣布大選結果程序,至此民主黨候選人拜登正式成為新任美國總統。雖然川普支持者破壞國會會議,阻撓拜登上任的企圖沒有得逞,但這場騷亂無疑極大地打擊了新一屆美國政府乃至美國民主制度的權威和公信力。有美媒評論說,這是自1814年被英軍佔領以來,美國國會的第二次淪陷。
  • 文娛界緊跟割席步伐,美國電影協會、迪士尼暫停對國會議員政治捐款
    據《綜藝》雜誌當地時間1月12日報導,美國電影協會、華特迪士尼公司均加入了暫停政治捐款的行列,他們的抵制對象都是:不承認大選結果的國會議員。此前,媒體巨頭康卡斯特(Comcas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已在抵制之列,賀曼頻道母公司賀曼賀卡公司更狠,直接要求兩個共和黨參議員退錢。
  • 國家最高議會變戰場,議員相互罵戰肉搏場面火爆,季莫申科受傷
    數十名議員在一天之內發生了兩場爭鬥,雙方由爭吵發展到互相推搡,個別人甚至大打出手。烏克蘭祖國黨領導人季莫申科組織議員阻止最高拉達議長進入坐席,並在搶奪麥克風的過程手指被打傷。據報導,烏克蘭最高議會副議長魯斯蘭.史蒂芬楚克在現場大聲叫喊,呼籲議員們維持現場秩序。
  • 聯名要求封殺三體的美國議員們,是想做什麼?
    02這幾個聯名給NETFLIX施壓的議員,也都是熟面孔了。反正都是想方設法反華並且把反華當作自己政績的議員。怎麼說呢。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國內都流行一個說法,我也曾相信那個說法,那個說法叫「讓文藝的歸文藝,政治的歸政治」,要「把文藝和政治分離」。然而後來越來越多的現實打臉後才認識到,這是幾乎不可能的。無論Tik Tok在美國被打壓還是《三體》被這些議員施壓不讓改編,其實也都是政治的表達。
  • 美福音派領袖:美國不是基督教國家應是福音沃土
    美國全國福音派協會在調查了許多基督徒領袖的觀點後,他們發現這些領袖中68%的人認為美國不是一個基督教國家,應視它為福音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世界上大部分人都認為美國是一個基督教國家,但我們大多數基督徒領袖們不這麼認為,」 福音派協會主席雷斯·安德森在新聞稿中說。
  • 歐盟指議員待遇漸成負擔 義大利議員薪資全球最高
    義大利國家眾議院議事主會場。報告顯示,目前義大利國會議員的年薪為14萬歐元,德國為9萬歐,法國為8.4萬歐,英國為7萬歐。西班牙國會議員的薪資僅為義大利的四分之一,匈牙利為義大利的十分之一。義大利國會議員的待遇不僅普遍高於歐洲各國,而且比美國國會議員的薪酬高出了3.5萬歐元。
  • 美國版官場現形記!強硬派美國議員黑歷史曝光,活著就在製造麻煩
    作者:毅品文團隊大水牛,無授權禁轉 今年6月,美國媒體曝光了阿肯色州議員湯姆.科頓的一些驚人話語:面對全美有色人種歧視騷亂,此君居然口出狂言,要出動101空降師精銳進行鎮壓。聽著這話語總覺得和清代《官場現形記》裡的某個道臺人物一樣,這等刁民還了得?趕緊出動捕快進行彈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