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政治時代的信任危機

2020-12-24 騰訊網

CSSCI《文化縱橫》365天暢讀電子刊優惠上市

《文化縱橫》微信:whzh_21bcr

2008年,《文化縱橫》秉承「文化重建」的使命正式創刊,轉眼已經度過了十載春秋。從社會變遷到世界秩序,從民族宗教到金融危機……十年裡,無數的老朋友、新朋友與我們共同關注中國社會文化的前沿和重大的議題。溫故可以知新,值此十周年之際,我們將《文化縱橫》十年優秀期刊以專題形式推出,回顧雜誌創刊十年來曾關注過的諸多重要選題,邀請您一同重溫走過的思想道路。

《文化縱橫》十年專題系列

【專題一】中國社會變遷與社會治理

1

2009年8月刊

「中國社會的父與子」專題,祝東力、何懷宏、吳飛等學者探討了變遷中國的家庭倫理、父子關係、代際權力。

2

2011年4月刊

封面選題聚焦「信任的危機」,鄭永年、劉兆隆等學者探討價值與信任的復興,同期專題則關注富人治村下鄉村秩序的新變化。

3

2012年6月刊

封面選題由佟新、張靜等學者討論後改革時代中國階級的「新面孔」,筆談則是一組以性觀念透視中國社會變遷的文章。

4

2012年10月刊

鄭永年等眾多學者討論「風險中國」,當期筆談文章關注社會治理的困境與出路。

5

2014年4月刊

封面選題由高超群、熊易寒等學者探討「利益政治時代的到來」。

6

2016年8月刊

封面選題關注「中產階級的焦慮」,李瑞昌、傅蔚岡等學者均有精彩文章。

《文化縱橫》一直以封面選題緊跟社會脈搏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封面選題作為雜誌的題眼,每期邀請四五位知名專家學者對同一問題進行深入細緻思考與評論,不少經典文章至今依然頗具啟發性。而「專題」「筆談」等欄目則都是短篇文章,以集中、鮮明為主要特點,每組亦有四到五篇文章,不乏知名作者的思想火花。

如何獲得《文化縱橫》電子刊365天暢讀權限

相關焦點

  • 基於框架理論看政府的政治信任建構現狀——以茂名反px事件為例
    [2]政治信任對社會信任水平高低有關鍵性作用。政府官員的不作為、亂作為、貪汙腐化等現象造成了社會信任之低,而近年來政府轉變作風、反腐等行動則使總體信任水平略微提升。[3]與此同時,我國頻繁爆發的群體性事件往往指向公權力機關,公眾利益損失而產生激烈的情緒反應,這是政治信任危機的社會表現。 以反PX事件為例,自2007年起,類似群體性事件在中國屢次爆發。
  • 疫情中心的義大利:深陷黑手黨、腐敗和信任危機的國度
    孔特稱,義大利正面臨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 自新冠肺炎病毒肆虐中國直至今日蔓延全球,國家治理能力的強弱與是否能夠快速有效地打好抗疫殲滅戰之間有著直接必然聯繫,這已經是不言而喻的事實。 日裔美籍學者弗朗西斯·福山曾在他的著述《政治秩序與政治衰敗》中提出觀點:真正的政治發展是國家建構、法治與民主之間的平衡。
  • 大危機下的國際合作與外交轉向:國際政治社會學的視角
    ,危機暴露了國際體系的重大缺陷和世界政治經濟的不平衡性,國際社會進行集體的政治反思、行為規範和制度調整,成功的國際危機管理將推動全球治理發展。第四,政治方面,COVID-19大流行將不可避免地助長政治保守主義,推進民粹主義極端化,如果不加以共同防範,以國家和種族利益極端化為特徵的法西斯主義、以霸權和資本統治利益極端化為特徵的帝國主義和以特定群體政治利益極端化為特徵的國際恐怖主義等政治瘟疫都有可能以某種形式捲土重來。疫情的全球性十分明顯。其影響的速度和範圍超出了以往各場大危機。波及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 與美存巨大利益分歧 歐洲撥轉烏克蘭危機風向標
    默克爾早前就承認,烏克蘭局勢危機的持續惡化給德國的經濟增長帶來了不可避免的負面影響。  「當然,目前看來,歐洲應對制裁反作用的能力還是要大於俄羅斯承受制裁的能力。」崔洪建認為,法德等歐洲國家目前尋求烏克蘭局勢的緩和,不僅僅是受到制裁反作用的影響,更多的還是基於地區安全以及地緣政治等方面的考慮。
  • 帝國主義和新殖民主義仍然是馬裡政治危機的核心
    馬裡空軍副參謀長兼軍政府發言人伊斯梅爾·瓦奎(Ismael Wague)於2020年8月19日在馬裡總統凱塔(Ke ta)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言 帝國主義和新殖民主義仍然是馬裡政治危機的核心
  • VUCA時代下突破逆境,領導力的核心是信任
    在VUCA、黑天鵝、灰犀牛、指數級變化成為「新常態」的時代下,如何領導團隊、組織和個人「在危機中成長,於絕境中重生」,也必將成為未來領導者的關鍵能力。 從三月份開始,華為生態大學針對當前變化莫測的經濟形勢,面向其生態合作夥伴,針對現代化企業人才需求舉辦了系列線上的管理培訓課程,開展領導力、財政管理、團隊管理、區塊鏈知識等線上直播。
  • 後疫情時代全球治理的挑戰、趨勢與對策
    對於後疫情時代的全球治理格局的趨勢分析,不能僅圍繞疫情本身進行,而要結合人類當前全球治理演化的歷史性趨勢和短期疫情危機反應共同考慮。本文認為,全球化是當前人類整體的最大歷史性趨勢,在這一趨勢下,存在著技術衝突、利益衝突、文化衝突、權利衝突、信任衝突五個核心衝突並形成相應的治理危機。這五個核心衝突,從空間維度來看,是人類全球化進程中的必然結果,從時間維度來看,也是人類文明演化與提升的客觀事件。
  • 解楠楠 張曉通:「地緣政治歐洲」——歐盟力量的地緣政治轉向
    進入21世紀後,隨著國際格局與秩序的深度變革,多邊主義受挫,大國地緣博弈加劇以及歐盟內部危機使得歐洲力量模式的脆弱性進一步暴露,推動歐洲政治精英謀求將歐盟打造成為一支地緣政治力量。新一屆歐委會已明確尋求成為地緣政治博弈中一支「硬力量」,以維護歐盟的核心利益。加強歐盟在地緣政治世界中的權力也成為歐洲國家的普遍共識,預示著地緣政治在歐洲回歸。
  • 綜合消息:罔顧民眾健康 政治利益至上——多國人士批評美國政府將...
    多國人士認為,美國政客罔顧民眾健康、將政治利益置於民眾生命安全之上,是導致美國疫情不斷惡化的重要原因,而轉嫁責任的做法是為了掩蓋其自身抗疫的失敗。埃及開羅美國大學政治學教授努哈·貝吉爾說,美國政府對大選的關注遠遠超過了對疫情的關注。為大選需要,美國政客不斷將疫情政治化。美國不斷退出各類國際組織和協議,實際上是為了逃避責任和義務,掩蓋應對國內和國際問題的失敗。
  • 希臘城邦的時代終結者——大奴隸主,貪心是發展的絆腳石
    前言希臘城邦時代自經歷過希波戰爭和伯羅奔尼撒戰爭的洗禮之後,原來的城邦政治已經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局面,而且這種城邦危機出現的罪魁禍首並不能說是兩次大規模戰爭導致的,更深層次的原因應當是希臘城邦時代奴隸制經濟的快速發展。
  • 客機連發空難 波音深陷信任危機
    客機接連發生空難 波音深陷信任危機近年來,美國波音客機接連發生空難。在印尼三佛齊航空公司波音客機失事的前兩天,也就是當地時間7日,美國司法部要求,波音公司對早前的獅子航空和埃塞航空兩起空難進行賠償,並支付罰款,總額超過25億美元。但這卻難以立馬挽回市場對波音的信心。
  • 從黃金時代走向危機,羅馬帝國三世紀的經濟、政治可謂險象環生
    羅馬帝國時代的歷史(公元前30年至公元476年)可分為前期羅馬帝國(公元前30年至公元283年)和後期羅馬帝國(公元284年至公元476年)兩個時期。前期羅馬帝國時代,是羅馬奴隸制社會的全盛時期,政治上出現了安定的局面,經濟上有著繁榮的景象,尤其是安敦尼王朝統治時期(96年至192年)。
  • 城市疫情治理丨公共組織應對危機事件的障礙和對策
    首先,危機事件在很短的時間內爆發出來,對社會產生巨大影響。因為利益攸關,個人和團體迅速動員起來,通過各種途徑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和意願。危機問題迅速政治化。儘管有研究表明政治化是影響組織學習過程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政治化對危機學習的影響如何還非常模糊。
  • 日媒稱日本政黨政治可能「走向崩潰」
    日本《東京新聞》11月22日社論原題:時代閉塞感+不信任情緒=?民主黨政權正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大失民心。不過考慮到國民對政府抱有日益嚴重的不信任情緒,這一結果似乎也在情理之中。筆者十分擔心的是,政黨政治可能走向崩潰。目前,民主黨政權末期症狀陸續顯露出來。
  • 聯合國人權高專:建設更美好世界 須彼此間重建信任
    值此之際,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在日內瓦舉行新聞發布會時指出,部分政治人物將新冠肺炎疫情政治化是不負責任的,更完全應該受到譴責。創造更美好未來,政治意願是關鍵因素,需要彼此間重建信任,維護各領域人權。
  • 大正時代政友會內閣維護地主利益,抑制糧食進口,米價居高不下
    大正時代的日本政府不僅沒有解決農民的問題,城市市民的生活也沒有得到解決。《泰晤士報》一直認為,日本人口密度很大,國土狹小,耕地面積也不足,需要進口糧食才能滿足國內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應該想辦法進口更多的糧食,但日本內閣,尤其當政友會上臺的時候,為了維護自己的支持者——地主的利益,採取了抑制糧食進口的政策。因此,日本的米價居高不下,超出了日本民眾的承受範圍。在此基礎上,在1918年爆發的米騷動更加激化了矛盾。
  • 霸道政治的歷史終結與王道政治的揚帆啟航
    金融危機的蔓延、恐怖主義的流行、國際難民的增多、網絡攻擊的頻發、生態環境的惡化,特別是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已充分證明各種重大風險的全球化進程正不斷提速。而近現代以來形成的以個人權利為出發點、以民族國家為機構建制的西方霸道性政治體系,在求解上述問題的過程中暴露出諸多弊端。
  • 《私人訂製》引發馮小剛「信任危機」
    還是噁心別人,成全自己  儘管有傳聞說,因為馮小剛的《私人訂製》遠遠低於預期連累華誼兄弟股票跌停,但還是架不住普通觀眾對「馮氏賀歲喜劇」的熱情—該片以5千場左右的排映規模刷新內地首映場記錄,正式起片之後,更是輕鬆超越《小時代》,拿下華語電影首映場票房與人次雙記錄
  • 諾貝爾經濟學獎羅伯特·莫頓:數位化時代,信任是一切發展的基礎
    相信未來在金融信任體系及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中國包括全世界都將迎來更好的時代。那如何構建數位化信任體系呢?在賽智時代趙剛博士的新作《數位化信任:區塊鏈的本質及應用》中作者提出,數位化信任就是基於數位化代碼來構建的一種新型的系統信任機制,是促進人們進行數位化經濟交易和數位化社會合作的技術手段。
  • 聯合國人權高專:建設更美好世界 須彼此間重建信任_國際新聞_新聞...
    值此之際,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在日內瓦舉行新聞發布會時指出,部分政治人物將新冠肺炎疫情政治化是不負責任的,更完全應該受到譴責。創造更美好未來,政治意願是關鍵因素,需要彼此間重建信任,維護各領域人權。疫情影響到人權的各個方面新冠疫情對各國經濟以及數億人口的就業、收入、教育、健康及糧食供應都造成災難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