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刻頭條
在珠寶界,萊紳通靈沈東軍被公認為是「少數具有區隔思維的人」,正如5年前熱播的電視劇《克拉戀人》,曾在影視圈、廣告圈、公關圈、珠寶圈引起不小轟動。「這到底是電視劇還是廣告片?」 熱議之下帶來了萊紳通靈的熱賣。
沈東軍「意外」之事不止這些。還比如,他還顛覆延續上百年的57面的鑽石切工,聯合比利時鑽石切割大師,硬是革新性開發出「藍色火焰」89面切工,轟動全球鑽石界,如今這款仍是其獨特的暢銷品,也被其它同行競相模仿。「創業和藝術創作需要的是創新,而創新就必須要有逆向思維,創業者和藝術創作者思想的特立獨行才能創作出「意外」的作品。你要怎麼做才能讓你的產品更容易被人們接受、被人們喜愛呢?最好的做法就是『在能被接受的前提下,儘可能前衛一點』。」這是沈東軍在品牌戰略升級帶來的紅利後的思考。
▲萊紳通靈CEO沈東軍
流行源於「熟悉的意外」
試著回想一下,我們所有喜歡的藝術作品,無論是電影、小說、繪畫、建築物、音樂,甚至美食,一個喜歡的明星,仔細思考一下我們為什麼喜歡他們?他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按美國《大西洋月刊》資深編輯,暢銷書作家德裡克·湯普森的說法,我們喜歡的這些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熟悉的意外。
人本能地偏愛自己熟悉的東西,它使人感到放鬆、舒適和愉悅。人的大腦會在潛意識裡誤認為,良好的感覺是來自於熟悉的東西,因此會更加投入地喜愛它。但凡事都有兩面性,熟悉也會帶來負面的效果。熟悉也會帶來審美疲勞,這就意味著,人們還需要在熟悉的感覺之外找到一些調味品,給大腦來點新鮮的刺激。這個調味品就是「意外」。
在某種程度上,熟悉和意外是兩種對立的、截然相反的力量。這兩種力量共同左右了人們對某種產品的偏好。
品牌深度區隔,製造意外
萊紳通靈是一家以經營鑽石首飾為主的奢侈品公司,今年在全球新冠疫情和罕見洪水災害的雙重陰霾籠罩下,零售業,特別是奢侈品行業受到宏觀環境重創的情況下,業績亮眼,這來自於公司對「熟悉的意外」在品牌戰略上的運用。
通靈珠寶公司2017年收購了比利時國寶級品牌LEYSEN後更名為萊紳通靈,LEYSEN1855年誕生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從事高級珠寶定製業務,主要服務對象為比利時及歐洲各國王室貴族。為比利時王室服務有百年歷史。
▲2017年收購比利時國寶級品牌LEYSEN
品牌深度區隔,是在傳統定位理論上進化出來的,是基於整個公司戰略的品牌深度區隔。
通靈珠寶收購LEYSEN品牌後,決定對通靈品牌戰略升級,將LEYSEN正宗王室基因嫁接到通靈品牌上,收購品牌後當年即將已經經營二十年的通靈品牌,更名為「萊紳通靈」,公司使命確定為:賦能王室品位。定位理論的核心原理「第一法則」,要求企業必須在顧客心智中區隔競爭,成為某領域的第一,以此引領企業經營,贏得更好發展。
傳統定位理論是在產品不變的前提下,根據市場某個空白點,對自己產品的一個優勢進行強勢傳播,在顧客頭腦裡形成自己品牌是這個領域第一的心智模式。當萊紳通靈確立「王室珠寶、王室品位」的品牌戰略定位後,就要讓品牌深度區隔於其它競爭品牌。具體來說要在客戶所有可感知的接觸點上進行深度「王室化」再造,讓顧客產生「熟悉的意外感」。在制定品牌深度區隔方案前,萊紳通靈對客戶的需求進行調查和洞察,所謂洞察,就是客戶沒有說的,而又是客戶實實在在存在的需求。
萊紳通靈作為珠寶奢侈品牌,和客戶接觸最多的就是人、貨、場。如果人、貨、場能做到基於自己核心競爭力的深度區隔,就會形成巨大市場吸引力。
要實現品牌深度區隔,沈東軍進一步釐清這樣一些問題:顧客到底要什麼?TA購買的本質是什麼?購買的動機是什麼?TA的生活方式是什麼?TA通過什麼樣的渠道來接觸我們?……
首先是人的區隔。作為奢侈品銷售人員,萊紳通靈的員工不僅接受珠寶、鑽石專業知識的培訓,他們還接受一定的歐洲文化、比利時歷史和比利時王室知識的培訓。公司要求銷售人員銷售過程中,不得過分推銷,不得過分承諾,誇大宣傳,整個銷售過程行為必須得體。甚至在客戶顧問選擇的服裝是體現歐洲王室復古風格的設計。
▲充滿歐洲王室復古風格的工服設計
其次是貨的區隔。作為比利時王室供應商,萊紳有著很多自己獨特的工藝和設計,沈東軍將其獨家工藝和技術都帶到了中國。在珠寶首飾上萊紳通靈選用的鑽石,都是按為王室服務要求標準選用製作。所有製作工藝與為王室服務同等標準。
商品是客戶購買回去的,它的深度區隔最能影響客戶購買興趣,萊紳通靈的商品設計原則是「強王室IP化」,所有商品首先要符合王室元素,利用王室超級符號元素來體現珠寶首飾王室風格。其開發的王室馬車、王后鳶尾花、根據英國女王王冠設計的女王系列等強IP產品,上市即成為爆品,始終供不應求。產品在命名上也是緊扣王室元素,如女王、王后、公主等,和競爭對手形成區隔。
再者是場的區隔。渠道、專賣店是品牌最大面積的載體,它不僅是銷售的場所,更是品牌形象的超級媒介。專賣店選擇在哪兒開店?面積多少?位置怎麼樣?這些都傳遞著品牌信息。
萊紳通靈品牌戰略升級後,逐步關閉和品牌定位不相稱的銷售渠道,新渠道的選擇必須符合升級後的「王室品位」定位,在銷品茂和時尚百貨商場裡必須是邊廳,對面積和位置都制定了相應的要求。
在店面設計上,高度體現「王室」感覺,色彩上運用高品位的香檳色,櫥窗裡輔助圖形,運用1855加王冠造型的放大圖案。1855體現品牌的悠久歷史,王冠體現王室血統,讓人過目不忘,形成深刻視覺錘效果。
店堂裡用王冠圖型和萊紳為王室服務的歷史圖片點綴,每一處都在訴說著「萊紳和王室的故事」,讓顧客置身於王室故事之中。
王冠作為王室最顯著的符號元素,最能代表王室。為了給顧客清晰傳遞王室信息,萊紳通靈所有有女模特的廣告,女模特都必須佩戴王冠。在廣告畫面裡也大量出現歐洲王宮、王室家族圖片,讓品牌王室氛圍濃厚。
為了進一步為顧客賦能王室品位,萊紳通靈專門聘請了法國專業貴族禮儀培訓師,巡迴為各城市萊紳通靈VIP客戶開設歐洲王室、貴族禮儀培訓課程,滿足對歐洲王室文化有深度了解需求的客戶需求。
王冠、1855數字、萊紳在比利時服務過的眾多王室成員……各種王室元素,構建一個對於消費者來說熟悉的「王室氛圍」,這種氛圍,對於中國消費者他們通過影視作品都接觸過,容易產生熟悉感。
這些熟悉的王室元素,畢竟和生活中的消費者還是有很大距離的,當客戶在萊紳通靈的店裡,體驗著「王室氛圍」,佩戴的是根據歐洲王室IP元素設計的簡約又符合現代東方人審美的「王室品位首飾」,對顧客來說既是熟悉的,又是意外的。
▲源自「帝國王冠」設計靈感的女王系列
品牌降維打擊
雖然萊紳在歐洲為王室服務屬於頂級奢侈品,進入中國市場,如果還是定位於在歐洲的位置,那就進入了卡地亞、寶格麗等歐洲奢侈品品牌的紅海領域。這是沈東軍思考的另一個問題。
萊紳進入中國市場,雖然頭頂王室光環,但是品牌定位做了適當下移,聚焦糾結於國際奢侈品的價格,但又對國內和香港品牌不滿足的那部分消費者。在品牌競爭上實施「降維打擊」。用普通珠寶品牌價格購買到歐洲百年王室珠寶,對於顧客來說,猶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怎能不意外?
所有接觸點都是媒介。王室品位概念的深度區隔,要把品牌「人、貨、場」,都當成媒介,讓顧客能接觸到的渠道、客戶體驗、商品、禮品、員工服務、著裝、禮儀、客戶經營廣告、公關等所有接觸點,都感受著「萊紳王室珠寶故事」。
打造品牌的原則是:與其更好,不如不同。通靈珠寶品牌戰略升級為萊紳通靈,不是簡單的一次升級,而是脫胎換骨的品牌自我革命。
正由於萊紳通靈不斷地給客戶創造「意外」體驗,越來越多的頂級商場向其伸出橄欖枝,不僅邀請品牌進駐,還給予商場最好的位置和很好的商務條件。基於客戶價值的深度品牌區隔,未來給品牌帶來的價值是:顧客忠誠度的提升;使用頻率的提升;購買份額的提升;客單價的提升;客戶推薦率的提升;公司市場佔有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