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1日電 2020年疫情期間,大部分商場都面臨全面停業。然而在一些商場漆黑的大廳裡,只有萊紳通靈的店鋪閃爍著星點燈光,那是一線銷售夥伴在直播賣貨。沈東軍看到這一幕幕時,很是感動。作為董事長兼CEO,沈東軍有感於員工的努力和付出,更加堅信了要將「成就員工」納入到企業願景的信念。
就在近日,萊紳通靈舉辦了願景升級發布典禮,正式對外宣布萊紳通靈的願景升級為「成就員工,打造世界級優秀珠寶企業」。企業願景升級後,「成就員工」成為企業核心目標之一,並隨之帶來企業人才培養和發展制度的一系列戰略調整。
「企業和員工是一體的,成就員工就是成就企業。」沈東軍在發布會上表示,人才戰略的升級將以強勁的內核動力驅動外部業績增長,助推企業進一步發展升級。
萊紳通靈是國內目前第一家將「成就員工」明確寫入企業願景的企業,「希望將來萊紳通靈能對外輸出兩大產品,一是珠寶,二是人才。」對於沈東軍而言,這不僅是一家企業的管理之道,更是一家企業所應具備的社會責任感。
儘管失去春節、情人節兩個全年最大銷售高峰,萊紳通靈在今年一季度不僅沒有虧損,還獲得了千萬元的利潤。隨著疫情漸退,萊紳通靈3月銷售額還恢復到近去年同期的70%,4、5月的銷售額已超過去年同期業績水平。5月15日,萊紳通靈更是盤中上漲,5分鐘內漲幅超過2%。據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分析,萊紳通靈觸及漲停,後市或有繼續衝高動能。
沈東軍說,只有平時與員工建立了這樣一種彼此信任、託付的關係,關鍵時刻才能顯現這種力量。
2017年4月,通靈珠寶收購歐洲百年珠寶品牌Leysen,品牌隨之升級為「萊紳通靈」,並圍繞王室IP展開了對旗下產品、終端形象、用戶體驗等一系列戰略升級。2020年,萊紳通靈更是將三年內的目標鎖定為,打造尊貴客戶體驗的比利時王室品位珠寶品牌。
品牌定位變了,各方面機制要重新變革。「原來我們是國產的珠寶品牌,現在升級為國際品牌,那麼面對的市場客戶、對標對手都會不一樣,由此需要系統的變革。」沈東軍表示。
沈東軍認為,所有業務上的困境,歸根結底都是人的問題。有了人才,企業就有了向好運轉的可能。然而許多企業卻功利地把員工當成盈利的工具,員工在企業只有輸出沒有輸入,長此下去,企業與員工會陷入惡性循環。
但換一個視角,企業以「成就員工」的目標,員工在企業內部持續收穫成長,工作能力不斷增強,進而帶來銷售業績提升。業績好了,員工自然可以獲得更高的收入,內部滿意度自然提升,「成就員工」的願景得到實現和強化。企業也因為獲得了更優秀的員工,業績得到長足且穩定的發展。員工和企業雙方由此建立平等、尊重和彼此成就的關係,這樣的關係往往也是最長久的。
「當你是真的想要幫助員工成長的時候,員工也是可以感受到的,你的員工會變得越來越專業、越來越敬業,公司會形成一種越來越和諧、積極的場域和氛圍。」沈東軍說。
如果「成就員工」僅是一個口號,那它是無效。萊紳通靈為此建立了一整套以「成就員工」為核心的匹配體制與機制。出身商學院、極重管理的沈東軍親自「入局」,為萊紳通靈設計了一套人才培養與管理系統。
首先是在人才評價機制上,有了指揮棒,才有目標和方向。沈東軍想打造一個生物型組織:企業上下靠的不是一個萬能的領導,老是去指派員工做什麼,而是營造員工成長的環境,重教練,輕命令;重激勵,輕處罰;重反饋,輕批評;重選擇人,輕改變人;重反求諸己,輕指責他人;重群策群力,輕個人決策。
使命力主要考察員工的個人價值觀和公司價值觀的匹配程度、工作主動性、員工工作投入度;破局力主要考察員工的專業能力、實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力。人才裂變力是考察員工對下屬企業文化傳播和對下屬培訓能力。這是萊紳通靈區別於別的公司對員工的特別考核。
回到疫情期間,儘管遭遇了一個月92%線下門店的關閉,但沈東軍仍然堅持沒有因疫情裁員減薪,一季度盈利的戰區和門店還都享受到自己經營成果帶來的利潤分享。沈東軍坦言:「再困難的時候我也沒有動過這個念頭,我們的財富和成就是員工創造的,越是困難時越應該與員工一起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