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帶龍 | 抗擊疫情 非遺傳承人在行動

2020-12-14 澎湃新聞

彩帶龍 | 抗擊疫情 非遺傳承人在行動

2020-03-17 15: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彩 帶 龍

——讓小城故事 在年的記憶裡飛

大年三十,晚飯後,千年古城豫章東南隅,青雲譜鎮一下子熱鬧起來。鑼鼓聲由遠及近,「咚咚鏘、咚咚鏘、咚鏘咚鏘咚咚鏘」,伴隨著大人小孩的呼喚,彩旗翻飛,煙花四射,遊龍閃現,一支支高舉著各種花色「城南龍燈」的表演隊伍來了,看:金龍穿梭、紅龍翻滾、彩龍騰躍,萬人空巷的梅湖,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在紛紛揚揚的雪花裡,簇擁著舞龍,忘情的吆喝著、追逐著,歡樂、喜慶寫滿了一張張稚嫩的、青春的、成熟的臉龐。梅湖的錦鯉,岸旁的綠柳,似乎都沉靜在年的歡鬧祥和氛圍中。

同樣的場景,也約好了似的,呈現在古豫章的東城區、西城區,在冰封的北國,在溫暖的南疆。年的轄區裡,城南龍燈給千家萬戶送上了年的祝福、美的期盼,生動的演繹著民間傳統文化盛世的動人篇章。

青雲譜區文化館著力推動非遺進校園的活動。盛夏的一天,在文化館協調下,城南龍燈生產性保護基地給當地幼兒園小朋友又送來一條精美的龍燈。在老師的鼓勵下,大班的孩子們呼啦一下都圍了上來,搶著要參與舞龍。可是,沒幾分鐘,小朋友們就氣喘籲籲了。因為龍頭重,龍身長,孩子們舞起來很吃力。每每看到這樣的場景,城南龍燈代表性傳承人史克濱就暗自思忖:小朋友們都喜歡傳統舞龍,可是現有的器具又讓大多數孩子望而卻步,只能充當觀眾。怎麼才能為孩子們提供一款更加輕盈、美觀、安全的小龍,不僅讓孩子們喜歡,還要讓每一個孩子都耍得動、參與得了,甚至玩出自己的創意?是呀,好東西只有讓孩子們趁手了,寓教於樂才有了前提條件,文化傳承才有了現實的抓手。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在龍燈廠車間的生產流水線上,盯著縫紉機頭的史克濱突然有了一個新的想法:對,開發微縮版的城南龍,讓小小神龍遊進千家萬戶,讓孩子們人人能唱主角、隨手就用得到,讓華夏龍文化在人們的茶餘飯後、健身活動裡復活!

說幹就幹。巧手繪匠心,精工出細活。公元2019年金秋時節,城南彩帶龍破殼而出、精彩誕生!史克濱依託城南龍燈傳統造型,創新設計,把民間彩扎技藝和現代審美元素巧妙融合,力求方寸之間包孕華夏祥瑞靈氣,作品極具中華傳統藝術張力,形式上是中式民居的裝飾精品,底子裡又是老少鹹宜的健身神器,耄耋老人、黃髮垂髫均可運用自如,一舉解決了孩子們習練龍文化的難題。

點擊欣賞精彩視頻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來,全民居家,共抗時疫。體態小巧,新穎活潑的彩帶龍給不少「圍城」家庭帶去了快樂、健康和美好的期盼。寄語這個特殊的新年,史克濱說,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疫情終將過去,「城南龍燈彩帶龍」期待與自信、快樂的你,相知、相遇,攜手渡時艱,同心祈太平。

供稿:區文化館

原標題:《彩帶龍 | 抗擊疫情 非遺傳承人在行動》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小小「彩帶龍」遊進千家萬戶
    彩帶龍舞進千家萬戶  說起彩帶龍的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城南龍燈」傳承人史克濱介紹道,受疫情影響,團體玩的大龍受到了限制,再加上非遺進校園,很多幼兒園提出要玩小一點的龍。怎麼才能為孩子們提供一款更加輕盈、美觀、安全的小龍,不僅讓孩子們喜歡,還要讓每一個孩子都耍得動?
  • 景寧畲族彩帶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畲族婚俗後景寧縣第4項被列入國家級非遺的項目她曾經將全國56個民族的漢字簡稱全部織在一條彩帶上,有別於一般彩帶1至2米的長度,這條長度達4米的彩帶被稱為「彩帶王」。如今已是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藍延蘭,成立了自己的彩帶工作室,免費教學生和有興趣的遊客編織彩帶。
  • 非遺傳承人化身「塔可青年」 抗疫故事傳遞城市正能量
    6月10日下午,南京肯德基攜手秦淮區委宣傳部和秦淮區文旅局,將數位新生代非遺文化傳承人請到了坐落於南京文化地標秦淮區夫子廟景區內這家肯德基「雲錦非遺文化」主題餐廳,開展了一場
  • 非遺「面人郎」傳承人:這一代非遺傳承人都在和時間競速
    「這一代非遺傳承人都在和時間競速」講述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人郎」第三代傳承人 郎佳子彧【實踐者說】  我的豐富經歷帶給我許多「角色」,所以媒體總愛用「95後非遺傳承人」「《最強大腦》選手」「北大學霸」「網紅」等名號來指代我。
  • 【萬眾一心 抗擊疫情】山丹:強化宣傳凝聚抗擊疫情強大合力
    為滿足人民群眾對疫情信息的需求,該縣迅速制定了詳細的宣傳方案,通過政府門戶網站、「新山丹」APP、今日山丹微信公眾號等媒體矩陣,統一開設「萬眾一心抗擊疫情」專欄,以圖文、短視頻、直播等形式,打響防疫宣傳「分秒戰」。  鏡頭前的一線工作者,為打好這場硬戰24小時奮戰;而鏡頭後的記者,也在24小時記錄著這座城市的抗疫故事。
  • 抗擊疫情 北京非遺公開課|傳承人教您學做妙峰山咯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北京日報客戶端與北京市文旅局聯合推出的「抗擊疫情 北京非遺公開課」前20集播放量已超160餘萬。不少觀眾反映,希望增加飲食類非遺技藝的課程。為此,本集邀請了門頭溝區非遺項目妙峰山咯吱製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李福奎教大家做這道小吃。妙峰山是北京民俗文化的發祥地,蹄窩深深的京西古道,金頂妙峰的古剎,永定河的灌溉,讓妙峰山有著獨特的人文味道。妙峰山咯吱已在門頭溝流傳300多年,妙峰山咯吱是一種粗糧細作的家常小吃,近幾年還成為精品民宿的特色飲食。妙峰山咯吱是以豆子(十餘種豆子)和玉米面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的小吃。
  • 青雲譜「城南龍燈杯」彩帶龍網絡大賽,等你來參加~
    青雲譜「城南龍燈杯」彩帶龍網絡大賽,等你來參加~ 2020-05-26 04: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防控疫情·雨花在行動 | 漫畫、彈詞、書法...雨花區花式宣傳疫情...
    ,或向一線工作者致敬,或表達著戰勝病毒的信心與勇氣,全民行動、眾志成城,共同投身於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疫情形勢嚴峻,作為一個畫者與人民教師,既不能像醫護人員和解放軍一樣奮鬥在前線;也不能像科研人員一樣研製病毒疫苗;只能通過繪製一些圖文,向大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雨花區美術家協會的創作者們說道,疫情不結束,手中畫筆也不停歇,這是我們能為抗擊疫情所做的小小努力。
  • 【防疫鬥陣行之四】廈門網攜手歌仔戲非遺傳承人莊海蓉用傳統曲牌...
    【導語】  在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的戰「疫」中,廈門文藝行業也在行動!
  • 強化傳承人培訓 增強青繡傳承後勁---全省「青繡」提升行動計劃及...
    日前,為期5天的全省「青繡」提升行動計劃及刺繡類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專題培訓班在西寧圓滿結束。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呂霞同志出席開班儀式並作動員講話。廳二級巡視員張佔明及相關處室負責人為新認定的30名省級刺繡類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頒發了證書。
  • 非遺走進校園,培養小小傳承人 弘揚傳統文化從娃娃抓起
    近年來,蓬江區通過「非遺進校園」活動,引導荷塘紗龍、東藝宮燈製作技藝、羅氏柑普茶製作技藝、周家拳、江門蛋雕製作技藝等多個非遺項目的傳承人和保護單位,與轄區中小學校和課外公益培訓機構的合作,開設非遺學習體驗活動,進一步推動非遺文化的教育與普及。「相比往年,今年我們邀請了多個非遺文化傳承人走進校園,推進蓬江區非遺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 汝南縣政協開始徵集抗擊疫情文史資料
    駐馬店網訊(記者 王飛  通訊員 孔濤 朱曉吾)8月21日,汝南縣政協召開2020年文史工作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文史資料徵集會會議回顧總結了2019年文史工作,對去年我縣完成省政協文史資料《鄉村記憶》和非遺傳承人專題史料徵集、市政協文史資料《天中記憶•教育卷》稿件徵集工作給予肯定,安排部署2020
  • 非遺動態 「非遺」項目傳承人向學生傳授茶山泥公仔製作技藝
    4月21日下午,莞城步步高小學近80名學生來到市文化館非遺展示廳,向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茶山泥公仔的代表性傳承人林暖欽學習、
  • 傳承非遺文化 大話西遊攜手非遺傳承人打造「鎏金如夢」_遊俠網...
    雲錦蘇繡流轉千年,非遺傳承初心不變。在18周年嘉年華盛典之上,《大話西遊2》為大家展示了大話攜手三大非遺傳承人打造的首款高定漢服——「鎏金如夢」。在此之前,大家對它的故事背景已經有所了解。
  • 深圳市非遺抗疫作品展開幕,展覽結束後無償捐給深圳博物館收藏
    本次活動主題為「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內容包括非遺抗疫作品展、深圳首屆非遺購物節及非遺小課堂三大活動。市民觀眾不僅可以到博物館現場參加活動,而且可以通過網絡觀看直播、參與互動、購買非遺產品和聽取非遺知識講座。
  • 練十番學剪紙感受非遺魅力-珠江時報
    90分鐘的課堂上,市級非遺傳承人陳嘉彥一邊手把手指正孩子們的握刀姿勢,一邊細心地講解佛山剪紙的技巧,孩子們邊玩邊學,開闊眼界的同時收穫了佛山非遺知識。 「佛博坊」系列活動是一項面對青少年群體開展的公益文化活動。
  • 福建寧德:非遺戰"疫"有新意 匠心巧手匯聚抗"疫"力量
    疫情來襲,身處福建寧德的非遺傳承人,在家中傾心創作,以藝戰「疫」。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寧德各地非遺傳承人發揮自身優勢,為全民戰「疫」注入了非凡的非遺力量。圖為孔春霞創作的剪紙作品《最美逆行者》   柘榮:非遺傳承人創作剪紙作品
  • 普陀這位非遺傳承人成就「掌心中的奇蹟」!
    普陀這位非遺傳承人成就「掌心中的奇蹟」!活動現場宣布了第三批普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名單,曹楊新村街道「手繪彩蛋」獲得區級保護名錄的非遺項目,英自海作為代表性傳承人、曹楊社區學校作為傳承基地獲得授牌。
  • 非遺傳承人耗時兩日繪製8米巨型糖畫
    非遺傳承人耗時兩日繪製8米巨型糖畫 (1/6) "← →"翻頁
  • 玩轉非遺項目 感受造物之美
    文化周精彩活動 深圳僑報記者 謝青芸 通訊員 胡海平 文/圖 近日,位於龍華區的觀瀾湖手藝工場戶外廣場上彩帶翻飛,客家山歌與觀瀾傳統的麒麟舞交替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