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7 15: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彩 帶 龍
——讓小城故事 在年的記憶裡飛
大年三十,晚飯後,千年古城豫章東南隅,青雲譜鎮一下子熱鬧起來。鑼鼓聲由遠及近,「咚咚鏘、咚咚鏘、咚鏘咚鏘咚咚鏘」,伴隨著大人小孩的呼喚,彩旗翻飛,煙花四射,遊龍閃現,一支支高舉著各種花色「城南龍燈」的表演隊伍來了,看:金龍穿梭、紅龍翻滾、彩龍騰躍,萬人空巷的梅湖,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在紛紛揚揚的雪花裡,簇擁著舞龍,忘情的吆喝著、追逐著,歡樂、喜慶寫滿了一張張稚嫩的、青春的、成熟的臉龐。梅湖的錦鯉,岸旁的綠柳,似乎都沉靜在年的歡鬧祥和氛圍中。
同樣的場景,也約好了似的,呈現在古豫章的東城區、西城區,在冰封的北國,在溫暖的南疆。年的轄區裡,城南龍燈給千家萬戶送上了年的祝福、美的期盼,生動的演繹著民間傳統文化盛世的動人篇章。
青雲譜區文化館著力推動非遺進校園的活動。盛夏的一天,在文化館協調下,城南龍燈生產性保護基地給當地幼兒園小朋友又送來一條精美的龍燈。在老師的鼓勵下,大班的孩子們呼啦一下都圍了上來,搶著要參與舞龍。可是,沒幾分鐘,小朋友們就氣喘籲籲了。因為龍頭重,龍身長,孩子們舞起來很吃力。每每看到這樣的場景,城南龍燈代表性傳承人史克濱就暗自思忖:小朋友們都喜歡傳統舞龍,可是現有的器具又讓大多數孩子望而卻步,只能充當觀眾。怎麼才能為孩子們提供一款更加輕盈、美觀、安全的小龍,不僅讓孩子們喜歡,還要讓每一個孩子都耍得動、參與得了,甚至玩出自己的創意?是呀,好東西只有讓孩子們趁手了,寓教於樂才有了前提條件,文化傳承才有了現實的抓手。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在龍燈廠車間的生產流水線上,盯著縫紉機頭的史克濱突然有了一個新的想法:對,開發微縮版的城南龍,讓小小神龍遊進千家萬戶,讓孩子們人人能唱主角、隨手就用得到,讓華夏龍文化在人們的茶餘飯後、健身活動裡復活!
說幹就幹。巧手繪匠心,精工出細活。公元2019年金秋時節,城南彩帶龍破殼而出、精彩誕生!史克濱依託城南龍燈傳統造型,創新設計,把民間彩扎技藝和現代審美元素巧妙融合,力求方寸之間包孕華夏祥瑞靈氣,作品極具中華傳統藝術張力,形式上是中式民居的裝飾精品,底子裡又是老少鹹宜的健身神器,耄耋老人、黃髮垂髫均可運用自如,一舉解決了孩子們習練龍文化的難題。
點擊欣賞精彩視頻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襲來,全民居家,共抗時疫。體態小巧,新穎活潑的彩帶龍給不少「圍城」家庭帶去了快樂、健康和美好的期盼。寄語這個特殊的新年,史克濱說,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疫情終將過去,「城南龍燈彩帶龍」期待與自信、快樂的你,相知、相遇,攜手渡時艱,同心祈太平。
供稿:區文化館
原標題:《彩帶龍 | 抗擊疫情 非遺傳承人在行動》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