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381毫米重炮「假裝」戰列艦,航速4630米每小時十分「感人」

2020-12-05 ALEX俊赫

【話說軍世】在戰列艦當道的時代,為了獲取海戰優勢或者是海軍力量上的制衡,歐洲海軍們拼命的發展防護能力更強,火炮口徑更大的戰列艦,而其他軍艦也在跟進發展,而有一種戰艦很特別,單看主炮,它像一艘戰列艦,但是在看身板,其實更像一艘小船,它就是「假裝」戰列艦的淺水重炮艦。

裝備381毫米重炮「假裝」戰列艦,航速4630米每小時十分「感人」

其實相比戰列艦而言,淺水重炮艦同樣是一個擁有比較長歷史的艦種,其最早起源於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在一戰時代,英國海務大臣約翰·費舍爾勳爵(是的就是提出戰列巡洋艦概念的那位),倡導建設了四級淺水重炮艦,而地處地中海的義大利海軍,其實也有淺水重炮艦的需求,而其對應的目標卻是法國的新式戰列艦:布列塔尼級,其主炮是來自對應英國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而沒能建造完成的戰列艦。

1915年,義大利完成法蒂布魯諾號淺水重炮艦的建造,這艘典型的「小船扛大炮」的戰艦,裝備了當時少有的381毫米艦炮,穿甲彈重達884公斤,將一座雙聯裝主炮塔布置於艦體中央,另外有4門76.2毫米副炮,以及2門40毫米速射炮,在火力上已經超過了不少巡洋艦,而在主炮口徑上,已經完全可以「假裝」戰列艦。

不過這艘小船在航速上有很大的問題,全長只有55.5米,寬27米,排水量2854噸的法蒂布魯諾號,只有465馬力的動力,現代主戰坦克一般都達到了1500馬力,該艦航速只有2.5節,相比同時20節航速的戰列艦,實在是太慢了,具體有多慢?相當於4630米每小時(4.63公裡每小時)的航速,而人類步行的速度一般是4到7公裡每小時,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走得快一些,完全可以把這艘「全速航行」的戰艦甩在身後。

更令人意外的是這艘船的外形:就像是在海面上「搭了個窩棚」一樣,其整個艦體甲板僅僅高出水面一點點,而其卻在防護性能上下足了功夫,甲板40毫米厚,炮塔轉向臺三層裝甲總厚度達110毫米,另外在鋼裝甲的基礎上還布置了少有的混凝土裝甲,實際防護能力如何不得而知,不過一般認為其防護力等於290毫米均質鋼裝甲,這樣的防護力度,即便是在當時的戰列艦行列中,也是比較高的水平。

來自俊赫君的話說:兩次世界大戰無所事事,註定無法成為海戰主力

最終,義大利海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並沒有多少戰鬥,而雖然到二戰時代還在服役,但是法蒂布魯諾號淺水重炮艦基本無所事事,而其看似強大的帳面實力,卻始終飽受懷疑,註定無法成為海戰主力:

1、381毫米艦炮的後坐力問題

一直有人認為,這艘不到2900噸的小船,如果兩門381毫米艦炮齊射,有可能會造成翻船,雖說有些誇張,不過大口徑艦炮的後坐力確實很大,數萬噸排水量的戰列艦,在艦炮齊射時都會有一定震動影響,這艘淺水重炮艦,在理論上無法支撐起這兩門巨炮的「雄心」。

2、感人的航速和低矮的船體,造成航行能力差

戰列艦具有很強的遠洋能力,可以跨越千裡「集合團戰」,不過法蒂布魯諾號以及眾多淺水重炮艦一樣,都無法應對海上的風浪,其感人的航速更註定其沒有在廣袤大洋恣意航行的能力,要問為什麼?法蒂布魯諾號低頭看向自己的「小短腿」。

3、無法適應激烈海戰

在數次海戰歷史中證明,淺水重炮艦是無法應對激烈海戰的,畢竟擁有與戰列艦同等火力的戰列艦巡洋艦,在主力艦的「團戰」中,都無法撈到便宜,更扛不住同等口徑艦炮的「致命一擊」,更不要說體量更小的淺水重炮艦了。

另外,由於其過低的航速,淺水重炮艦在戰列艦面前,缺少搶佔有利海戰位置的機動能力,更沒有及時躲避魚雷和對方主炮齊射的機動性,在對方艦炮齊射面前,它更像是「緩慢蠕動」的靶艦。

相關焦點

  • 小船配重炮:頂著「祖傳」381毫米巨炮的個性艦艇
    小身板配重炮:頂著「祖傳」381毫米巨炮的個性艦艇早在一戰時代,英軍就裝備了黑暗界級等淺水重炮艦,這種艦艇不論是在外觀還是在實際數據和性能上,都不是海軍用的交戰艦艇,雖然它們都配了重炮,不過並不具備與大噸位戰艦交戰的實力。
  • 小船配重炮輸出:頂著「祖傳」381毫米巨炮的個性艦艇
    小身板配重炮:頂著「祖傳」381毫米巨炮的個性艦艇早在一戰時代,英軍就裝備了黑暗界級等淺水重炮艦,這種艦艇不論是在外觀還是在實際數據和性能上,都不是海軍用的交戰艦艇,雖然它們都配了重炮,不過並不具備與大噸位戰艦交戰的實力。
  • 日德蘭海戰中的381毫米主炮戰列艦,單艦337發火力輸出
    日德蘭海戰中的火力輸出:381毫米主炮戰列艦,單艦發射337發主炮彈超無畏艦是日德蘭海戰中,英國海軍大艦隊的主力艦,比如說4艘鐵公爵級、4艘獵戶座級(或翻譯為俄裡翁級)、4艘英王喬治五世級,他們裝備的都是13.5英寸(約343毫米)45倍徑主炮,在數量規模上,其實參加日德蘭海戰中,28艘英國戰列艦中的重要中堅力量
  • 四百年海權衰落見證者:明明是新式戰列艦,卻用祖傳381「老炮」
    在設計上,前衛級吸取了過往英國戰列艦的諸多不足,提高艦艏幹舷,減少上浪情況,增強了航海性能,全長248.2米,標準排水量4萬5200噸,滿載排水量達到了5萬2250噸,吃水深度達11米,13萬軸馬力最大航速為30節,在航速和噸位上都與二戰最先進的戰列艦相差無幾。
  • 以紐約為名,無戰績:美國海軍第一批裝備356毫米艦炮的戰列艦
    美國第一批裝備356毫米艦炮的戰列艦:以紐約為名美國海軍紐約級戰列艦,共有2艘,分別為紐約號(BB-34)的德克薩斯號(BB-35),在紐約級戰列艦設計與建造的裝備的同時代,世界主力艦主炮口徑都開始超越了12英寸,這讓美國很不安,於是1913年從英國引進了14英寸(356毫米)艦炮技術,裝備1911
  • 它見證了英國戰列艦的最後輝煌,也見證了英國戰列艦的落幕
    在服役期間,15英寸Mk I艦炮和炮彈經過了多次改進,到裝備「前衛」號時,該炮的最大射程達到了34630米。作為艦炮最早裝備了「伊莉莎白女王」級戰列艦,之後的「復仇」級、「前衛」號戰列艦,「聲望」級、「胡德」號戰列巡洋艦,「勇敢」級大型輕巡洋艦,「厄瑞玻斯」級、「內伊元帥」級、「羅伯茨」級淺水重炮艦都安裝了這種火炮,可見15英寸Mk I艦炮在皇家海軍中的地位無可取代的。
  • 水上重坦克:炮艇裝坦克炮,381毫米巨炮的「淺水艇」
    【話說軍世】在海軍艦艇中航空母艦、兩棲攻擊艦、戰列艦、驅逐艦都是大中型水面艦艇,很有話題可說,而相對來說,幾百噸幾十噸的小艇,可說的故事要少一些,不過也有炮艇裝坦克炮,381毫米巨炮的「淺水艇」等等歷史。
  • 好奇心:華盛頓號7分鐘75發406毫米炮彈,在戰列艦中是什麼水平
    【話說軍世】在火炮系列戰艦中,戰列艦艦的實力是最高的存在,而在戰列艦中,主炮的火力,裝甲的防禦能力和航速都是其戰鬥力形成的重要因素,而其中主炮的口徑,以及主炮的射速都是影響火力的重要因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海軍華盛頓號戰列艦「一挑三」暴打了日本三艘戰艦,其主炮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射
  • 這四艘終極超級戰列艦,卻只能永遠停留在圖紙之上了,實在是可惜
    「蘇聯」級裝備了3座三聯裝Б-37型406毫米主炮塔,23型裝備有6座雙聯裝152毫米副炮;有3座КДП-8主炮射擊指揮儀,其中2具位於前後司令塔頂部,另一具布置在前桅樓頂端。23型採用了極為強大的裝甲和水密防護結構,其裝甲總重達23306噸,甚至超過了裝甲重23262噸的「大和」級。
  • 魔法黑科技的又一個代表,義大利戰列艦科技線,讓不讓別的艦活了
    三級但丁·阿利吉耶裡號戰列艦標準排水量19552噸,滿載排水量21600噸,武器裝備12門30.5釐米主炮、20門12釐米副炮、13門7.6釐米火炮、3門45釐米魚雷管,裝甲舷側。25.4釐米主炮;25.4釐米甲板;3.8釐米指揮塔;30.5釐米,航速22節。
  • 它是美國現存最老的戰列艦,曾多次在電影作品中亮相
    1909年,英國開始建造全新的獵戶座級戰列艦,這種新型戰列艦裝有343毫米主炮,裝甲防護水平也比以往的無畏艦更強,歷史上將這種級別的新型戰艦稱為「超無畏艦」。英國人在獵戶座級戰列艦之後由相繼建造了多級裝備343毫米主炮的超無畏艦,這些戰艦幫助英國獲取了明顯的海上火力優勢。
  • 7萬噸「大殺器」:410毫米2萬噸裝甲,美軍戰列艦遠距離難以擊穿
    作為超級巨艦,大和號戰列艦滿載排水量達到7萬2810噸,裝備有3座三聯裝94式45倍徑460毫米口徑艦炮,單發炮彈重達1.5噸,每門炮備彈100發。  在大和號6萬5000噸的標準排水量中,裝甲重量高達2萬1266噸,已經超過了船殼的2萬0212噸,在所有已經建成的戰列艦,裝甲重量都是驚人的數據,另外還有1629噸的防禦板,炮塔正面的裝甲厚達驚人的650毫米,炮座也有560毫米,按照設計要求,整體重要部位都可以經受460毫米大炮的打擊。
  • 長門號戰列艦的「妹妹」:10門410毫米主炮,慘被自己人擊沉
    長門號戰列艦的姊妹艦,10門410毫米主炮,沒能進入「七大戰艦」其實在二戰開始之前,日本原本有機會擁有12艘戰列艦,長門級戰列艦之後,原本日本還建造了兩艘戰列艦,也就是加賀級戰列艦,整體比長門級有所放大,火力防護也有加強。
  • 世界上噸位最大的戰列艦之一航速火力在盟軍中首屈一指的依阿華號
    作為美國噸位最大的戰列艦——依阿華級戰列艦的首艦,這一艘舷號61的戰列艦,是美國海軍於1943年建造的第四艘以依阿華州為名的軍艦。航速高達33節,可以說是歷史上功率最大、航速最高的戰列艦。1940年6月27日,依阿華號在於紐約布魯克林的紐約海軍船廠開工建造。
  • 跨越半個世紀的傳奇衣阿華號,滿載排水量超5萬噸,航速高達33節
    美國海軍擔心,在這期間,日軍的高速戰列艦(即金剛級戰列巡洋艦)會襲擊美國海軍的後勤線,而美國海軍當時裝備的科羅拉多級戰列艦的最高航速只有21節,相比起改裝後最高航速可達30節的金剛級戰列巡洋艦,科羅拉多級21節的航速就顯得十分的雞肋。
  • 高盧雄雞著名戰艦的起點:淺談一戰後法國戰列艦的幾種設計草案
    英國海軍於1916至1917年陸續服役的「復仇」級戰列艦(圖為三號艦「君權」號)「復仇」級裝備的381毫米(15英寸)主炮(圖為二號艦「皇家橡樹」號)對於法國海軍來說,這勉強算是一個好消息。305毫米(12英寸)主炮的「孤拔」級(Courbet-class)戰列艦、三艘裝備340毫米(13.3英寸)主炮的「布列塔尼」級戰列艦。
  • 巨炮大艦的誕生:戰列艦410毫米主炮,炮彈重達1.02噸
    【話說軍世】在一戰後期,海軍強國們開始發展主炮口徑更大,火力更強的戰列艦,其中美國率先於1915年開工了裝備406毫米艦炮的科羅拉多號戰列艦,日本也不敢落後,1917年開工了主炮口徑更大的長門號,成為了「海軍假日」期間巨炮大艦中的數據最強者。
  • 戰列艦的最後對決:7艘一戰老式戰列艦,406毫米艦炮齊射
    ,其中最為強大的是西維吉尼亞號,該戰列艦主炮口徑達到406毫米,為前後甲板各兩座雙聯裝主炮塔布置方式,水線裝甲最厚處達到343毫米,另外馬裡蘭號也是8門406毫米主炮,其餘美日戰列艦的主炮均為356毫米。
  • 二戰英國航母保留381毫米艦炮,還會被德國戰巡擊沉麼?
    光榮號航母水線處主裝甲厚約76毫米,甲板厚約52毫米,擁有16門120毫米艦炮,原本擁有的雙聯裝15英寸(381毫米)主炮塔被撤下,後來被安裝到了「前衛」號戰列艦上,如果這些艦炮保留一些的話,在火力上,是完全壓制兩艘德國戰列巡洋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