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傳統木工工具,總會說「錛鑿斧鋸」,這裡為什麼沒有刨子?
包括鬥拱、榫卯家具製作等木工技藝,已經與中國文化融為一體、不可分割。正因為中式傳統木工有很高的文化屬性,所以在中文語境中,與木工相關的詞彙比比皆是。比如:班門弄斧、雕梁畫棟、不拘繩墨、入木三分、無斧鑿痕、引繩切墨、鬼斧神工、鑿斧鋸……呃……等一下,鑿斧鋸?
-
傳統木工機械和手工工具
木工是一門傳統而又古老的行業,從古代到現在,不僅讓一批又一批愛好者趨之若鶩,也讓許多木作匠人持之並引以為傲。木工不單單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精神,一種非物質文化...隨著現在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木作工藝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傳統手藝正在逐漸消失。
-
刨子,鑿子、斧子等木工工具好使不好使主要取決於刃口
刃口鋒利法刨子,鑿子、斧子等木工工具好使不好使主要取決於刃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怎樣才能「利其器」呢?這與鍛鐵製刀有關。事實上,這類工具的刃不是全鋼的,它由兩部分組成:一面鋪貼一層工具鋼鋼片,經過緞工進行一番錘鍊,同另一面普通炭素鋼(刀具的底部)粘合,並淬火製成。這樣製成的工具,具有磨時省力,用時鋒利的特點。但是刀刃因熱處理的緣故,鋼片表面形成一層極薄的氧化鐵,人們的肉眼可辨別出兩者的顏色。由於加工的原因,這面常常不甚平整。
-
木工刨子種類有哪些
作為非專業人士而言,可能對木工刨的相關知識並不是很了解,更別說知道木工刨子種類了。不過別擔心,下面我就針對這個疑問,來為大家簡單介紹木工刨的相關知識。木工刨子種類首先,在款式上可分為3種,即:中式、歐式以及日式。其中,中歐式屬於推刨,而日式屬於拉刨。然後,在類型上分可分為2中,即:平推刨和特殊刨2種。最後,在角度上可分為2中,即:刀刃角度和刨削角度。要知道,款式不同,其製作工藝也會有所差異。
-
鋸木頭刨木頭量尺劃線…7歲女娃做木工千萬網友圍觀
最近,桐鄉一個7歲的小女孩在抖音上火了,粉絲13.6萬,還獲得了270萬點讚。最火的一條視頻,獲得了1200萬的點擊量。 小女孩爆紅的原因有點出人意料:用傳統手藝做木工,堪稱「幼年版李子柒」。 隨意發了一個視頻 突然就火得不成樣子 小女孩的抖音帳號,叫「鐵錘妹妹」,帳號是爸爸馮一彬2018年註冊的。 馮一彬不是專業玩視頻的,和妻子從事的是皮草行業,上半年比較空閒,才有時間、精力發一點視頻,但直到今年4月1日,粉絲也不過1000多個。
-
鋸木頭、刨木頭、量尺劃線……7歲女娃做木工千萬網友圍觀
最近,桐鄉一個7歲的小女孩在抖音上火了,粉絲13.6萬,還獲得了270萬點讚。最火的一條視頻,獲得了1200萬的點擊量。 小女孩爆紅的原因有點出人意料:用傳統手藝做木工,堪稱「幼年版李子柒」。 馮一彬不是專業玩視頻的,和妻子從事的是皮草行業,上半年比較空閒,才有時間、精力發一點視頻,但直到今年4月1日,粉絲也不過1000多個。 「大概4月中下旬,發了一個女兒做木工的視頻,突然一下子就火了,漲了好幾萬個粉絲。」爸爸馮一彬說,視頻也只是發一發女兒的日常,「感覺她的愛好不像普通女孩子,挺女漢子的,就發了。」
-
指南| 中國木工有多厲害 一座故宮只用了這麼幾件工具
木工,中國最古老的一門技藝。從祖師爺魯班開始,歷朝歷代木工的發展一脈相承。木工中包含了中國最原始的工匠精神與智慧。而他們用來創作的工具,沒想到竟然如此簡單。佔地面積七十二萬平方米的故宮、懸崖峭壁上的懸空寺……靠的主要都是些小工具。故宮懸空寺從圖裡可以明顯地看出,傳統中式木工工具基本是以各種尺寸的鋸齒、刨子、鑿子為主。
-
遼寧瀋陽:走進手作卯榫工坊,市民木工發燒友體驗傳統樂趣!
2020年6月11日,遼寧瀋陽,位於瀋陽市崇山西路上的作坐工坊裡,市民木工發燒友在忙碌著。在這個東北首家以手作卯榫為主業的創意文化產業園,木工坊側牆上整齊擺放著斧子、刨子、鑿子、墨斗等傳統木工工具,也有很多現代製作機械。
-
武義:傳統建築技藝見真章
其中葉昌平獲手工木工組二等獎、王舍安獲木雕組三等獎、李建良獲泥瓦工組三等獎。 據悉,本次比武大賽分為手工木工組、泥瓦工組和木雕組。參賽選手需參與理論知識和手工實操兩項比賽。賽前,我縣參賽選手積極備戰,利用休息時間複習資料,查看比武現場,討論研究建築營造技術問題。
-
技能賽正酣 天津味兒更濃
內容提要:在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的會場裡,來自全國各地的技能高手同場競技,獨具地方特色的技能技藝展示各顯其能。其中,俯拾皆是的天津元素、天津味道、天津精神,成了賽場裡亮眼的一道風景。天津北方網訊:在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的會場裡,來自全國各地的技能高手同場競技,獨具地方特色的技能技藝展示各顯其能。其中,俯拾皆是的天津元素、天津味道、天津精神,成了賽場裡亮眼的一道風景。天津味兒,是傳統技藝代代傳承的文化味兒,也是砥礪求新的進取心。
-
武義工匠:傳統建築技藝見真章
其中葉昌平獲手工木工組二等獎、王舍安獲木雕組三等獎、李建良獲泥瓦工組三等獎。據悉,本次比武大賽分為手工木工組、泥瓦工組和木雕組。參賽選手需參與理論知識和手工實操兩項比賽。賽前,武義縣參賽選手積極備戰,利用休息時間複習資料,查看比武現場,討論研究建築營造技術問題。比賽期間,大家遵守秩序,團結互助。
-
小學生素質教育第23課:認識並講述怎樣安全使用木工小工具
今天我們來認識並講述怎樣安全使用木工小工具。PPT展示木工相關的木工工藝精美圖片,播放一段關於木工的視頻,簡單了解一下木工。老師問:同學們生活中是否接觸過木工呢?或者家裡的親人是做這一行的?同學:略。而鑿子、刨子、鏟子、墨斗等傳統木工工具,依然流傳著中國傳統的匠人智慧。若是追溯歷史,這些工具的使用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開始出現,它們是中國智慧的完美呈現。提及木工工具的發明,我們自然會想起「木匠祖師爺」-魯班。
-
只有一個項目,卻能舉辦35屆,歷時20餘年而經久不衰的刨木大賽
刨削大會最早是由刨木比賽而起,但現在已經成為一個集木工宣傳、會刊服務、刨木大賽、技術交流、商品推廣為一身的綜合性協會。在協會的會章中,明確指出了其宗旨:是保持和發展木結構建築和木工技術,並努力提高日本木工工具(手工工具)的製造技術和處理技術。不定期舉辦實習研討會和信息交流會議,以促進交流。同時開展比賽並享受比賽帶來的快樂,以將建築和木工藝文化傳給下一代。
-
趣聞舊事:以前北方木工用日式工具,不自製買成品,為什麼?
張可豹老師曾糾正我,說中國也有這樣的刨子。但我堅持認為,刨子可能是國產的,但樣式肯定是日式的。為什麼中國北方的木工工具往往都是日式的呢?這事說來話長了。日本手工藝技術以及工具對我國的影響,自清末就已經開始了。從1900年開始,進入北京經商的日本商人開始逐漸增多。
-
19類中國傳統木匠工具!
在古代,一個人,一把鋸、一支尺、一條線、一塊木,就能自稱為木工。木工的出現及木工工具的不斷改進,對中國家具及建築的輝煌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妙匠用妙具,妙具出絕品,往復不休,真正構建出了中國輝煌的木建築世界。
-
聖奧助力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精細木工項目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選拔賽
聖奧集團一切為了健康辦公關注9月18日-21日,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精細木工項目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選拔賽在上海市城市科技學校舉辦本次選拔賽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家具協會主辦,上海市家具行業協會協辦,上海市城市科技學校承辦,圖特斯工具系統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技術支持,聖奧集團贊助。共有來自上海、廣東、陝西、黑龍江、湖北、江蘇等省市共計7位選手參賽,通過比賽選拔1名選手代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參加今年12月份的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
-
「國賽」首考 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帶來的熱討論與冷思考
所有比賽項目均服務於實體經濟,有超過半數的項目屬於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項目,近半數的項目屬於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參賽選手平均年齡21.8歲,最小的16歲,30歲以下的佔90%。新時代、新技能、新夢想!這註定是一個浸透汗水的賽場,一次書寫光榮的比拼。每位選手,都在此印下奮鬥的足跡。
-
生產隊的洪爐木工
松樹屯的洪爐木工坊是一間土坯房。木匠是任師傅,鐵匠是梁師傅。梁師傅是江蘇人,三十多歲,非常能幹,不愛說話。經常出入這裡的還有一個老任頭。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追逐野鹿,需要箭法和勇氣。鐵木真為了準備禮物,騎馬不知道跑了多少裡?北大荒沒有蒙古包,也沒有城裡的高樓大廈。所以,老農場的一些條例,對工匠有一些優惠的待遇。
-
民間俗語:「錛三斧四鋸半年,刨子一輩子學不完」,啥意思?
傳統中國歷史文化中,漢字是民族文化的靈魂基石,它不僅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更是歷史的載體,那方塊字中潛藏著豐富的審美和詩意,當漢字轉換為語言之時,當從口中傳來,時而鏗鏘有力,時而婉轉悠長,抑揚頓挫之間,更是令人感悟頗深。
-
家居木工工具大全
木工工具大全作為一種比較古老的職業。木工也是一項很傳統的技術活。隨著科技的發展,木工更多的是使用於個性物件的裝飾和藝術品上面。從最古老的手動木工工具,到如今也出現了很多電動木工工具以及氣動木工工具等。木工的出現以及木工工具的不斷改進,也對家具行業和建築行業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那麼,木工的必備工具有哪些呢?手動工具1、手工鋸鋸是一種可以將木材切割成不同形狀的工具。它有二人抬大鋸、二鋸、開鋸、手鋸、鋼絲鋸、板鋸、曲線鋸等多種形式,可以使用縱割法或者橫割法進行切鋸。手工鋸也是傳統家具製作和加工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