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藍醬
2020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日語口譯上岸經驗貼
經驗貼主要分為以下內容:
一、個人情況
二、關於擇校
三、各科考試題型及相關資料
四、備考過程(包括具體時間安排)
五、想說給其他考研人的話
個人情況
本科普通二本,專四良好,專八良好,大三上過N1,全年學分績點3.19/4.0。考了兩次廣外:一戰總分過線,百科單科沒過線差了三分(具體分就不寫啦都是眼淚T-T)。二戰初試總分400+,本文主要結合這兩次考試的經驗來寫,廢話都留到最後說啦!先說重點!
關於擇校
這裡想說一些對所有人都適用的關於擇校的建議。一定一定一定不要光看經驗貼帶著一股熱血去選學校,每個經驗貼都是每個人的經歷,沒有人是完全一樣的,所以一定要結合自身實力、學習態度、對未來的預估等來選擇。如果你沒有名校情結,心理承受力不是很強,希望一次上岸的話,建議選一個出題題型穩定,給分相對有空間的學校。同樣,如果你覺得就想踮起腳去夠一夠自己夢想的學校,也一定要有打一場苦仗的心理準備。
為什麼我會選擇廣外?1.語言專業真的強,也正是因為強才會吸引一堆神仙報考吧(害)2.北上廣深平臺相對多些 3.想吃早茶。
總結:寧願冒險,我也還是想選擇一所合自己心意的學校。
各科考試題型及相關資料
政治(一戰66 二戰71)
(單選/多選/論述)題型可參考往年真題哦!
資料:1000題、精講精練、肖四肖八、腿姐講義
選擇題:要把重點放在選擇題上!!!(大聲喊*1000遍)這句話之前看經驗貼看見過無數遍,可我在一戰的時候非要鑽牛角尖研究大題,以為自己是顆什麼菜兒呢,最後就拿了個很普通的分數。二戰的時候,我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做選擇題,扣題眼上,最後能70+也是因為選擇題分比較高。(很多人說今年選擇比較簡單,但對於我這個理科生來說簡單難都一樣不簡單)
具體來說,我是聽徐濤老師的課看精講精練,然後看一章做一章的1000題。不要把答案寫在書上!!我在網上找了1000題的答題卡,然後列印三份左右,每一遍都是在答題卡上寫的。每遍做都有新錯誤(迷)1000題更像是一種知識點梳理,我是不會的題就直接背下來了,像背知識點一樣。到11月肖八出了就沒必要做1000題了,可以開始著手做模擬卷了,模擬卷不要做多16套以內就可以了。這裡友情建議康康腿姐的技巧班和衝刺班,大概是10月左右開始,專門講選擇題怎麼選的,腿姐的很多選擇題方法都很好用!!看完選擇題40+。今年時政多虧了腿姐最後的點睛講義,這裡不多贅述啦!!看就完事了!
大題:肖四。我是那種大題換個說法就不知道怎麼答的人,一戰的時候就是怕這一點,所以最後背了好幾個老師的押題(dbq我應該相信肖老師),因為背一個人的都背不完所以最後理所當然的我背崩了,完全是哭著去考的。其實背一個老師的就夠了,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編答案的邏輯,但得分點是差不多的。二戰就只在最後背了肖四,看到啥寫啥,最後寫的我核心價值觀都忘了……
總結:不需要政治上80的朋友背一個肖四就夠了^^相信我,沒必要磕在大題上,真的不香。
213翻譯碩士日語
(一戰89 二戰78)
1.漢字選讀音【一分/題】
2.語法【一分/題】
3.閱讀【五分/題】
4.作文【800字】
資料:專八語法書、藍寶書N1~N5、日語基礎語法、演講比賽大全
具體真題回憶可搜初心公眾號,我來說下我是如何複習的。
漢字選讀音:我沒有特意找書複習,在考N1的時候背過一整本單詞書。我平時遇到不會的詞就收藏到電子詞典的單詞本中,定時看看。這部分不用擔心挺基礎的。
語法部分:基本沒考語法(捂臉)考的題更像是詞彙題,反正東一榔頭西一斧子的,不是傳統意義的像專八那樣純考語法,更注重基礎and積累。平時上課老師補充的知識點在這裡很重要,一戰的時候有很多題都是大二大三在課上聽老師講過的。
因為聽學姐說廣外注重基礎,喜歡考辨析。我這部分是把專八語法書、藍寶書N1~N5、所有能辨析的語法都列出來一個個辨析了,然後大量做題,把市面上能看到的語法題基本都做了。um…結果就是今年沒怎麼考辨析…但不是說語法可以不看了,誰知道廣外老師明年怎麼出題啊(哭)除此之外,我記得我一戰的時候還考了一個慣用語一個擬聲擬態。(一共兩分)建議抓大放小,看到就記,沒必要特意找本書來記(僅個人建議哈)
閱讀:不難,但必須仔細!!分值巨大!!丟兩個題基本就要被拉下了。我是拿專八最長的那篇閱讀和N1閱讀練習的。個人覺得拿閱讀者拿天下!!(二戰我就是坑在閱讀上導致分數太低)
作文:(歷年題目:テロと私見て見ぬふり弱者に送る言葉面白いこと)
光看題目就知道廣外作文真的不按套路出牌。我之前分析過歷年真題是一年偏時政一年偏生活,但今年這個套路給我整迷了,所以封建迷信不能信啊啊啊!!還是要踏實準備。廣外老師比較喜歡引用諺語的作文,最好要在作文裡加上諺語,超級加分!建議自己動筆寫,不要嫌麻煩,現在不寫考試的時候就不知道怎麼寫。而且作文不要想著押題想著背,廣外的作文不好往上硬套,平時要積累好詞好句,炸雞老師的作文課有具體講解。
附上去年我準備的作文題↓
(我背的一些是自己寫過的,一些是初心公眾號裡和作文書中的)
ps:2013年2017年的213題型變化具體是:
【填助詞、改錯、語法、閱讀、作文】
官網有2013年的真題,可以下載下來練練,為了以防萬一建議想考廣外的朋友,這幾個題型也最好練習一下。我做完這套真題的感受就是,說是考助詞和改錯,其實本質上還是在考語法,基礎語法請牢固掌握~
359日語翻譯基礎
(一戰122 二戰139)
1.單詞互譯(日譯漢/漢譯日各15個)
2.一篇中譯日短文
3.一篇日譯中短文 ps:文章長度不長,時間充足(答完還有一個小時的那種)
資料:上海中級口譯、人民網日文版、政府工作報告、天聲人語123、漢日日漢同聲傳譯(宋協毅編著)、漢譯日精選彙編、公眾號【日語MTI】
這一科我沒有什麼經驗,後期做了很多模擬選擇題,但最後多選依然是慘不忍睹。
單詞互譯:前幾年的單詞真題和上海中級口譯的單詞重合率巨高,所以我一直捧著這本書過活。但這兩年的熱詞範圍開始擴大,不僅是熱詞,廣外比較喜歡考一些經常能看到,但很多人不注意背的詞,比如今年的「金槍魚」。還有一些是在翻譯中常見的詞,廣外也會放在單詞互譯中考察。總結:建議是把眼光放寬,詞彙量越多越好,不要拘泥於幾個熱詞。
中譯日短文:我在二戰中這科的分數大幅提升,所以感覺有一些心得想告訴大家。翻譯量不在多,在於精。其實我雖然在備考的時候有大量的時間磕在翻譯上,但我的翻譯量並不是很多。首先講一下宋協毅老師這本書我是怎麼用的?這本書我主要是用於中譯日的練習上,第一遍是筆譯,不能偷懶,都寫下來。然後進行總結,如下圖。我一共有兩個總結的本子,一個是總結詞彙,一個是總結句型,我把類似的詞彙句型總結到一起,這樣一個中文就可以獲得很多種譯法。
總結了一遍之後,第二遍就開始每天早上跟讀,形成語音記憶。第三遍是視譯像複習一樣。到最後快考試的時候再把自己總結的東西過幾遍就ok了。說起來是很輕鬆的,但一整本書真正做下來還是有些難度,堅持吧~ 我現在基本快給這本書看了8.9遍了,差不多就是說上句出下句的程度。雖然不會考原文,但翻譯是相通的,這兩次359題中有很多句型都是我總結過的。無論是哪一科,總結都是最重要的,它可以幫助你把零散的知識在你的大腦裡分類,這樣就不會有好像看完一遍什麼也沒記住的感覺了。
除了這本書以外我每天也會用公眾號或用其他資料練習中譯日,但我是不會用太長篇幅的原文的,原因一是考試的篇幅不長,二是篇幅太長我這一天啥也不用幹了,計劃也完不成。另外,今年考的原文是關於工業園區供電供水系統,其中有一些是平時沒接觸到的,比如「拉閘」,這時候就可以意譯,今年的文章我意譯的地方挺多的,分數也還可以,所以大家翻譯的時候也一定不能拘泥於原文。
日譯中短文:前幾年都是考的天聲人語,今年出處不是天聲。應該很多人覺得天聲不好譯,首先、學校不會選那種難度特別大的天聲原文,其次天聲很多句子是有規律的,練了就曉得了,是會有些套路的。今年的原文難度不大,但必須要細心!!把每個單詞每個句子都仔細斟酌,譯通順很重要,要說中國話!!這裡沒什麼技巧,就是多練。
總結:時間非常夠,打草稿再寫。日譯中說人話,中譯日多總結。
448漢語寫作與百科知識
(一戰75 二戰118)
1.名詞解釋【2.5*20】
2.應用文【40分】
3.大作文【60分】
資料:翻譯碩士黃皮書、政府工作報告、考點狂背、最後的禮物、公眾號【人民日報評論】【vista看天下】【財經網】【高考作文】【中國日報】【觀察者網】【央視新聞】、app【澎湃新聞】【人民日報】【南方日報】
害,沒看錯一戰是75分…其實我二戰的分也不咋高,但不拉後腿我就謝謝了。第一年名詞解釋的範圍大變,也是怪我自己的知識儲備量不夠,什麼薛丁格的貓、太陽風啥的,實在是編我都不知道咋編。所以第二年70%的時間我都在學百科,以下這個方法適合所有準備百科名詞解釋的同學~
①.緊跟熱點:
廣外比較喜歡考熱點,像去年的碳九是新聞中出現的詞,每天早飯時看新聞,查不會解釋或沒見過的詞,記錄下來。我是以周為單位進行複習,如圖。除此之外,app會推送最新的消息,看到推送不會的詞也趕快去查。
具體怎麼記如圖↓
答題時也同樣需要分點作答
②.和朋友交流:
當時一起考研的朋友考的是對外經貿翻碩,我們每天中午一起吃飯的時候,會給對方講自己前一天學習的詞條。如果有沒見過的我就會記到備忘錄裡回去補充上去。
舉一部分例子↓
③.背書:
我背的是翻譯碩士黃皮書,建議找一本書為主背就行了。市面上所有的書都不分點,眾所周知百科是分點給分的,所以書上比較簡單的就直接背了,感覺有些繞,或者背不下來的我就分點做思維導圖【app:xmind】。同理,按照類別分開。如圖↓
④.套話:
這也就是分類的用處,同一大類一定是有套話的,比如【意義】,背了一些套話以後就相當於拿到了萬金油,即使考試遇到不會解釋的詞也用得上。我是自己總結了一些,如圖↓
⑤.複習:
從11月下旬我就基本開始複習了,這個時候學校出題也基本結束了,熱點也不會再涉及,所以我就不背新的了,把之前背過的反覆複習。同樣也是分類複習↓
11月末會有一本《最後的禮物》整理的是全年熱點。前期跟著新聞每天記錄的話,後期用這本書來進行複習即可,不要都等著11月出書才背!!
總結:今年考的一多半都是真題出過的,所以真題無敵重要,近十年的真題拿來背!!另外,不排除百科仍有抽風的可能,不會編以及知識儲備量不夠的同學還是儘可能的擴大自己的涉獵範圍,這對以後做翻譯也有很大用處。我在一戰的時候看到的所有經驗貼都是說百科不用擔心,考的很基礎且重合率高,得分差距不大,於是我就理所當然的沒把這科當回事,其實是人家儲備量已經夠了,所以不用擔心(捂臉)。再次強調:看經驗貼也一定要結合自身情況複習啊啊啊!
應用文:我是用廣東省人民政府網站上的文件練習的。還有一些自己總結的模版,廣外只考公文,把公文的模塊弄明白就沒什麼問題~
大作文:話不多說,請關注人民日報評論這個公眾號,現在就可以看了。大作文分為議論文和時評文。廣外考的是時評文,所以什麼高考那些作文啥的我感覺沒什麼用。廣外的作文考察的是你針對一個社會熱點有沒有自己的見解,害,你可以沒有見解,那請你去看一看別人的見解,看著看著就會了。其中不乏一些金句,可以背下來寫到自己的作文中。
【複試】
今年的網絡複試可能以後也不會出現了,但還是總結一下【考試流程】:
1.自我介紹
2.即興演講+交傳(無筆記、中譯日)
3.問答
以下是我準備複試的大概計劃,主要是用上海中口、NHK練習口譯,天聲人語練視譯。(ps:往年有生詞快速反應,今年沒有這一環節。)
附上我準備的一些問答題目。
ps:【去年的流程】
1.看一段文章
2.進入課室面試,朗讀剛剛看的文章
3.詞語中日日中互譯、快速反應
4.句子中日互譯
5.抽題即興演講,大概講幾分鐘
6.針對個人問題提問
總結:初試過後肯定很久沒有張嘴說日語了,長時間不說日語一定會生疏,所以必須把口語撿起來。我是每兩天和日本朋友打一個電話隨便說什麼都行。然後到處找人模擬面試,鍛鍊自己。即時問答準備了50個左右,因為之前有過演講比賽訓練的底子,所以發揮的還可以。準備的越多越有底氣,才能不怕被問到任何問題,所以只要你能想到的問題,哪怕在腦海裡大概思考一下回答的框架也是好的。
時間安排
每個人精神亢奮的時間不一樣,我是越早學習效果越好,所以時間安排會稍早一點。
上午
6:00起床
6:20~7:20看新聞+搜百科關鍵詞(後期是背大題)
7:20~9:00政治
9:00~11:00中譯日練習
11:00~12:00練習宋協毅老師的書
下午
1:00~1:20午睡
1:30~3:00天聲人語
3:00~5:00看語法作文等(213)
晚上
6:00~8:00百科複習+背誦
8:00~9:20百科大作文應用文等
9:20~10:00洗漱
10:00~11:15做沒做完的/複習
11:30睡覺
ps:這個基本上是11月開始我的時間計劃,每個階段的時間計劃有所不同,僅供參考。每個人的複習側重點也不同,我比較側重於百科和翻譯,所以給的時間長。每天學習時長13個小時左右,而且一熬夜我會流鼻血加頭疼,所以只能按部就班地睡覺。
總結:實踐出真知,根據自身情況調整作息時間,健康更重要。
想說給其他考研人的話
看經驗貼無非就是吸取成功的經驗,儘量避開我們走過的坑。但事實就是,一些「彎路」還是需要自己走,很多書你不自己親自一頁一頁讀過以後,是沒有辦法真正獲取經驗的。只有讀過、練過,才知道「奧,原來應該這麼翻譯啊」。知識不是別人告訴你,你就獲得了,與其一遍遍的問老師和學姐這本書用不用看,還不如趕緊行動起來。千萬不要沉迷在經驗貼裡,每個人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一定要結合自身(!!!)
其實我在寫這篇經驗貼的時候已經儘量客觀地說明了,但是一定也會參雜主觀因素。有些適合我的方法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所以找到自己複習的ペース最重要。那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辦法呢?就是親自動筆練習。考研比的不是這一年誰最努力,語言在於積累,如果你玩了三年想靠最後這一年翻身,也幾乎不太可能,所以我總結自己的問題也在於,只有考試來的時候才會讓我緊張瘋狂學習,沒有考試的時候我就鹹魚一二悠該幹啥幹啥,這可能也是我一戰百科失敗的原因。(希望我能改正)
想對準備二戰的朋友說一些話。
要相信自己,要相信自己,要相信自己!不用在意別人怎麼想,他們沒有經歷過永遠也不明白你付出了多少,你又收穫了多少,自己明白就好了。不要在意別人問你怎麼不趕緊去掙錢?不要在意別人問你怎麼人家都考上了你呢?更不要在意別人比你領先了多少。因為你們可能就不是一個跑道上的。之前看過的一段話我一直放在備忘錄裡:紐約時間比加州時間早三個小時,但加州時間並沒有變慢。有人22歲就畢業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有人25歲就當上CEO,卻在50歲去世。也有人直到50歲才當上CEO,然後活到90歲。有人依然單身,同時也有人已婚。世界上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發展時區。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後面。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不用嫉妒或嘲笑他們。他們都在自己的時區裡,你也是!生命就是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所以,放輕鬆。你沒有落後。你沒有領先。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於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準時。
人生沒有「考上了就好了」這樣的說法,永遠是從一個圍城進入另一個圍城,人生腳步也不會隨著考試的結束而結束。害,如今可以笑著說出一戰時遇到的問題二戰時的壓力,是因為上岸了。那些躲在廁所偷偷哭不敢出聲的日子,還有一整晚失眠睡不著覺焦慮的日子才有了意義。一戰的時候我就已經下狠心了,付出全力就考這麼一次沒有退路,一戰的每一天我都可以說我對得起自己,可結果就是玩我,我也確實沒有辦法。有的時候確實是這樣,想要的得不到才是常態(??我怎麼開始講起大道理了)還是想把這些光鮮底下的一些東西告訴大家,當然這不是勸退,「努力就有收穫」這些雞湯本就不是定理,而是期待,即使不發生也依然是美好的期待。所以,努力沒有收穫的話,並不是這句話錯了,而是這一次的期待沒有成真,可是下一次呢?那些美好的期待總有一次會成真的。衝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