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七夕,黃梅戲與國漫打造跨圈CP!滬皖合作推出國風漫畫《女駙馬...

2020-12-14 瀟湘晨報

七夕這天,一對跨界新CP誕生了!黃梅戲「牽手」新國漫,打造國風漫畫《女駙馬》:美美的「公主」,颯颯的「馮素珍」,酷酷的「李兆廷」,萌萌的「春紅」……首次將黃梅戲的種子植入年輕人的「二次元」世界。8月25日,經典黃梅戲劇目《女駙馬》同名國風漫畫作品,在中國黃梅戲之鄉——安徽省安慶市舉行首發啟動儀式,在B站漫畫、快看漫畫、騰訊動漫、愛奇藝漫畫、漫畫島、新漫畫等平臺正式上線。

該作品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旗下上海城市動漫出版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安徽再芬黃梅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漫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共同開發,並邀請知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老師擔任顧問。

打破次元壁!戲曲故事動漫化「《女駙馬》是黃梅戲經典劇目,是知名傳統文化IP,在新媒體時代,如何將傳統文化和流行文化進行有效嫁接,打破次元壁,引導黃梅戲『破圈』走進『後浪』的世界,是我們努力探索的課題。」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說,三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一群從事漫畫事業、愛好家鄉文化的年輕人與我們結緣,促成了這部國風連載漫畫《女駙馬》的誕生。

動漫已經滲透到當代人們生活,尤其是年輕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向年輕人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戲曲文化的魅力,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動漫作為一種風格多樣,廣受年輕人喜愛的藝術載體,無疑為戲曲的現代演繹,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表達方式。

通過將戲曲故事動漫化,年輕人會更加容易接受,對戲曲本身也會產生更多興趣。年輕人是未來戲曲發展的主力軍,傳統文化加上動漫的翅膀,更加會受到年輕戲迷及動漫愛好者的青睞。

韓再芬老師說:「戲曲作為我國重要的傳統文化瑰寶,在新時代的發揚與傳承要與時代相融合。而作為網際網路時代迅速發展起來的動漫產業,正符合了時代背景,動漫是一種非常好的承載方式。」

此次國風漫畫《女駙馬》整合各方資源,攜手打造國風音樂、國風漫畫與動漫、文創研發、短視頻等領域,藉助流行文化元素及現代科技手段,讓戲曲內容更為多樣化,表現形式更加豐富。

美美的「公主」,颯颯的「馮素珍」,酷酷的「李兆廷」,萌萌的「春紅」……國風連載漫畫《女駙馬》首次將黃梅戲的種子植入年輕人的「二次元」世界,讓深入人心的「馮素珍」「公主」等戲曲角色萌化,用戲曲+漫畫的跨界組合來吸引90後、00後,以此激發年輕人對黃梅戲、對傳統文化的興趣,產生認同感。

漫畫以韓再芬版舞臺劇《女駙馬》為藍本,運用現代製作技術和表現手法來演繹傳統戲曲。

漫林文化張濤介紹說:「這次創作在腳本設計上跳出原始戲曲文本框架,將時尚、唯美等元素融入具體創作中,漫畫人物栩栩如生,每個畫面都精美無比。」希望它能激發年輕人對戲曲藝術學習和傳承的熱情,為廣大青少年認識、普及、推廣、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開闢有效途徑。

國風連載漫畫《女駙馬》在汲取傳統黃梅戲文化滋養的同時,還創作開發了微信、QQ表情,以及戲曲漫畫周邊玩偶等衍生品,讓戲曲經典人物走到漫畫世界,「潮味」十足。

滬皖聯動,建首個戲曲動漫創作基地長三角地域相連,文化相親。此次滬皖首度聯手合作推出的國風漫畫《女駙馬》,正是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過程中,結出的文化藝術碩果。

「這次上海與安徽的合作,戲曲與動漫的結合,既是傳統文化作品再創作的創新實踐,也是長三角文化交流合作的新嘗試。」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副總裁李鵬程介紹說。上海新華集團和城市動漫公司,將與安徽再芬文化、漫林文化,以此為契機,共同籌建首個戲曲動漫創作基地,服務長三角,服務全國,服務戲曲動漫的持續發展。

近年來,伴隨著國內泛二次元用戶規模的高速增長,越來越多的動漫企業也認識到,在動漫創作過程中創新性地融入優秀傳統文化內涵,注入傳統文化的元素,是實現動漫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一條有效路徑,城市動漫也是如此。

上海城市動漫出版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馮贇介紹說:「在過去的幾年中,城市動漫一直致力於優秀漫畫作品的創作與合作,這次與安徽攜手開發製作《女駙馬》漫畫,正是傳統文化與動漫結合的一次完美嘗試。」

將動漫本身的個性特色進行有機融合,尋找與傳統文化之間的存在結合點和相通點,豐富了兩者文化的多樣性,使其相輔相成,共同進步。在傳統文化傳播方式的基礎上,用動漫這一生動化、年輕化、趣味化的形式,更輕鬆、更有效傳播戲曲文化,擴大戲曲文化本身的影響力,兩者結合更容易「觸網」、跨界「出圈」。

這個七夕節,

清麗婉轉的黃梅戲與現代流行的新國漫,

正式組成了一對浪漫的跨圈CP,

將《女駙馬》這個美麗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這個七夕,黃梅戲與國漫打造跨圈CP!滬皖合作推出國風漫畫《女駙馬》,建首個戲曲動漫創作基地
    七夕這天,一對跨界新CP誕生了!黃梅戲「牽手」新國漫,打造國風漫畫《女駙馬》:美美的「公主」,颯颯的「馮素珍」,酷酷的「李兆廷」,萌萌的「春紅」……首次將黃梅戲的種子植入年輕人的「二次元」世界。8月25日,經典黃梅戲劇目《女駙馬》同名國風漫畫作品,在中國黃梅戲之鄉——安徽省安慶市舉行首發啟動儀式,在B站漫畫、快看漫畫、騰訊動漫、愛奇藝漫畫、漫畫島、新漫畫等平臺正式上線。
  • 黃梅戲與新國漫跨圈組CP,國風漫畫《女駙馬》上線
    澎湃新聞記者 徐蕭8月25日,經典黃梅戲劇目《女駙馬》同名國風漫畫作品,在中國黃梅戲之鄉——安徽省安慶市舉行了首發啟動儀式,嗶哩嗶哩漫畫、快看漫畫、騰訊動漫、愛奇藝漫畫、漫畫島、新漫畫等平臺正式同步上線。
  • 動漫戲曲跨圈組CP 把黃梅戲《女駙馬》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美美的「公主」,颯颯的「馮素珍」,酷酷的「李兆廷」,萌萌的「春紅」……國風連載漫畫《女駙馬》首次將黃梅戲的種子植入年輕人的「二次元」世界,讓深入人心的「馮素珍」「公主」等戲曲角色萌化,用戲曲+漫畫的跨界組合來吸引90後、00後。
  • 黃梅戲與國漫七夕跨界組CP,把《女駙馬》的故事畫給你看
    今年七夕節,清麗婉轉動人的黃梅戲與現代流行的新國漫,正式組成了一對浪漫的跨圈CP,將《女駙馬》這個美麗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傳統文化與動漫的相遇融合,碰撞出別樣的火花。8月25日,經典黃梅戲劇目《女駙馬》同名國風漫畫作品,在中國黃梅戲之鄉——安徽省安慶市舉行首發啟動儀式,同時在B站漫畫、快看漫畫、騰訊動漫、愛奇藝漫畫、漫畫島、新漫畫等多個漫畫平臺正式上線。動漫為戲曲插上年輕的「翅膀」戲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濃縮與結晶,經過一代代傳承,留下眾多傳唱不衰、常演常新的經典劇目。
  • 黃梅戲與新國漫組CP,《女駙馬》有了動漫版
    美美的「公主」、颯颯的「馮素珍」、酷酷的「李兆廷」、萌萌的「春紅」……國風連載漫畫《女駙馬》首次將黃梅戲的種子植入年輕人的「二次元」世界,讓深入人心的「馮素珍」「公主」等戲曲角色萌化,用戲曲+漫畫的跨界組合來吸引90後、00後。
  • 黃梅戲「破圈」進入「二次元」國風連載漫畫《女駙馬》正式上線
    8月25日下午,國風連載漫畫《女駙馬》首發儀式在再芬黃梅公館舉行,同時,《女駙馬》漫畫在多個新媒體平臺正式上線。黃梅戲「破圈」首次進入「二次元」世界,與文創領域深度跨界合作,拉開了我市壯大拉長黃梅戲文化產業鏈的大幕。
  • 漫畫與黃梅戲組CP!國風漫畫《女附馬》開啟黃梅戲二次元時代
    當黃梅戲與國風漫畫相遇、當傳統戲曲與文化創意結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近日,國風連載漫畫《女駙馬》首發儀式在再芬黃梅公館舉行,同時,《女駙馬》漫畫在多個新媒體平臺正式上線。黃梅戲「破圈」首次進入「二次元」世界,與文創領域深度跨界合作,拉開了我市壯大拉長黃梅戲文化產業鏈的大幕。
  • 《女駙馬》「破圈」 戲曲可以這麼潮
    這一回,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安徽再芬黃梅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韓再芬,為另一部代表作《女駙馬》選擇了國風漫畫。黃梅戲再次「破圈」,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還是滬皖合作的產品。彼此成就,不是誰改造誰8月下旬,經典黃梅戲劇目《女駙馬》同名國風漫畫作品,在韓再芬的家鄉、中國黃梅戲之鄉安徽安慶首發,同時登陸B站漫畫、快看漫畫、騰訊動漫、愛奇藝漫畫等平臺。
  • 黃梅戲與新國漫「組CP」,搭不搭?
    來源:解放日報黃梅戲之鄉安徽省安慶市,經典黃梅戲劇目《女駙馬》同名國風漫畫作品,不久前宣布在嗶哩嗶哩漫畫、快看漫畫、騰訊動漫、愛奇藝漫畫、漫畫島、新漫畫等平臺同步上線。黃梅戲與新國漫組起「CP」(搭檔),一下子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 安慶創作的首部國風連載漫畫《女駙馬》正式上線
    8月25日下午,國風連載漫畫《女駙馬》首發儀式在再芬黃梅公館舉行,安慶市文化和旅遊局黨委書記、局長王子龍出席儀式並致詞。漫畫《女駙馬》的正式上線,代表著黃梅戲「破圈」首次進入「二次元」世界,與文創領域深度跨界合作,拉開了我市壯大拉長黃梅戲文化產業鏈的大幕。
  • 黃梅戲名家吳瓊主演黃梅戲經典《天仙配》《女駙馬》▸福利◂
    黃梅戲名家吳瓊主演黃梅戲經典《天仙配》《女駙馬》▸福利◂ 2020-11-20 23: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首女性智慧的讚歌——黃梅戲《女駙馬》賞析
    不是,仔細一聽,竟然是黃梅戲《女駙馬》的唱詞。黃梅戲《女駙馬》源於傳統劇目《雙救舉》,經過歷代藝術家精心改變,認真打磨,故事情節更加豐富曲折,人物形象更加飽滿豐厚,整劇充滿著理想主義的色彩和藝術張力,是經典中的經典。那麼,多年來,它經久不衰,膾炙人口的原因在哪裡呢?本文將從主人公馮素珍這一形象入手,進行深入探討。
  • 經典傳統黃梅戲《天仙配》《女駙馬》將在德州大劇院上演
    如果問哪個戲曲唱段無人不會,那麼最可能就是「夫妻雙雙把家還」,我們在還沒看過黃梅戲的時候,就會唱這段《天仙配》。黃梅戲《天仙配》、《女駙馬》因其格調清新明朗,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而倍受廣大觀眾喜愛。由馬鞍山四季戲曲劇院出演的經典傳統黃梅戲——《天仙配》《女駙馬》將於6月19日、20日在德州大劇院精彩上演。經典傳統黃梅戲取材於民間故事,後經文藝工作者改編而成。在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的努力創造下,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特別是流暢通俗而又不失典雅的唱詞和唱腔,配以優美、自然的舞蹈,更是值得欣賞者再三揣摩。
  • 為什麼黃梅戲劇團老在演「天仙配」「女駙馬」?聽「名角兒」說……
    每當提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人們會想到崑曲、黃梅戲、珠算、壺藝……但真正能夠走近這些非遺項目,真正了解它們的人卻寥寥無幾。剛剛過去的第15個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又一次提醒人們,要認識到非遺保護的重要性。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非遺文化是5000年華夏文明的重要載體。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究竟怎樣才是好的保護?
  • 馬思純唱《女駙馬》:詞好,人美,曲子琅琅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聯合相關機構共同推出《我和我的家鄉》歌曲聯唱活動,第八期安徽籍青年演員馬思純將為大家唱一出《女駙馬》,感受家鄉黃梅戲的魅力。聽一聲家鄉話,品一道家鄉味,心中的那座城與那群人,似乎更清晰可見了。
  • 龍裔名人 ▎桂林棲,推動新中國黃梅戲發展第一人!
    1930年入黨,1938年任中共黃梅縣委書記、鄂皖邊地委組織部長、副書記。1939年調皖中開闢抗日根據地,先後擔任過望江地委組織部部長、皖中地委副書記、皖西工委書記、皖西區委第一副書記。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5月任第一任安慶地委書記、軍分區政委;後歷任安徽省委宣傳部長,安徽省委常委、副省長,省委書記處書記、常務書記,1958年11月兼任安徽省政協副主席等職。
  • 戲劇界白金CP籤下「兩個劇場」後首秀,白燕升「黃梅戲《美人...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 通訊員 郭楠11月21日,國家一級編劇、三度曹禺劇本獎獲得者、兩度中國戲劇文學獎金獎得主餘青峰,跟西溪天堂藝術中心籤下五年合約,拿下合作運營權。籤約儀式當晚,他在西溪天堂藝術中心小劇場,獻上了第一份「禮物」。
  • 戲曲《女駙馬》主人公馮素珍,家住襄陽城馮家巷
    相傳,《女駙馬》主人公馮素珍就住此巷。原馮家巷,位於今馮家巷西約200米,南北走向,巷長100多米,因1954年襄陽高級中學(今名「湖北省襄陽市第四中學」)新建,南端巷口被堵斷,再後因襄樊市東街小學擴建,所剩巷道被佔用,此巷基本消失。後因襄陽城內盛傳的《女駙馬》故事,當地人一直把與原馮家巷所處位置鄰近、走向相同的原徐家巷稱之為馮家巷,沿用至今。
  • 國家大劇院「冬日之約」系列音樂會:《女駙馬》
    回放 國家大劇院「冬日之約」系列音樂會:《女駙馬》
  • 黃梅戲名家吳瓊主演《天仙配》,唱響經典中國式浪漫!
    代表作:《紅羅帕》《天仙配》《女駙馬》《孟姜女》《無事生非》《江姐》 《嚴鳳英》 《貴婦還鄉》 《太白醉》等。出版著作:《我寫我心》。《天仙配》是一個美麗的神話故事,講述了美麗善良的七仙女,愛上了樸實憨後的董永,私自下凡來到人間,與董永結為夫妻。董永賣身於傅員外家為長工,聰慧的七仙女一夜巧織十匹錦絹,幫助董永脫離了為奴的命運,恢復了自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