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繪大師筆下的日本美人是什麼樣的呢?

2020-12-15 藝術閒談

在這個古今中外一直追求「美」的世界中,「美」的事物總能引起人們的關注和熱捧,因此,它們常常成為文學和藝術的創作對象。在繪畫、雕塑藝術中,人通常成為「美」的對象,受到創作者高度的關注,以西方和東方繪畫為例,我們在今天還可以看到很多「美人」圖,比如《蒙娜麗莎的微笑》、《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等,這些畫作將不同時代和文化下的女人形象呈現在觀者眼前,憂思或哀愁、富貴或奢靡,這些生動的形象都是藝術家們筆下的「美」。

說到東方藝術或東方繪畫,除了中國這一文化大國外,日本的文學和藝術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尤其日本的浮世繪,歷經三百多年的歷史,對十九世紀亞歐藝術及歐洲諸流派繪畫大師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西方油畫「美人」,中國國畫「美人」我們都見過了,那麼日本浮世繪「美人」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喜多川歌麿

日本著名浮世繪大師,出生於江戶(東京)農村,「大首繪」即半身胸像的創始人,也是第一位在歐洲受歡迎的日本木版畫家。他擅長繪民間生活的婦女、社會底層的歌舞伎以及妓女,喜多川歌麿對她們充滿同情,通常採用纖細雅致的線條和色彩去刻畫那些婦女的形象,並注重對人物表情和神態的塑造,竭力探究女性的獨特之美。

他筆下的日本「美人」,有著彎彎的眼睛,長長的臉和挺直的身材,人物衣服上的細緻花紋和大塊單純的色彩,將每位女性獨特的曲線和神態「美」都展現得淋漓盡致,讓人一眼望去,絲毫不會感覺他所描繪的是日本社會中生活普通甚至底層的婦女們,因為每個人都是那麼的生動可愛。

但這樣一位內心細膩的畫家,曾因繪製《太閤洛東五妻遊觀》得罪幕府,因而受到手銬刑罰,在1804年的時候,又因繪製《軍事統治者的妻妾》木版畫觸怒了政府而被監禁50天。

自江戶時代至近現代,喜多川歌麿的追隨者源源不斷,在藝術多元化的新時代中,他的藝術魅力依舊不減,其對女性美的探究逐漸在藝術愛好者腦中留下深深的烙印,筆者也愈發著迷喜多川歌麿那勾勒女性形象的線條美。

(聲明:內容由藝術閒談原創,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如果喜歡,歡迎關注、點讚、收藏和分享!)

相關焦點

  • 日本浮世繪著名大師喜多川歌麿80幅高清作品欣賞
    喜多川歌麿(1753年-1806年),是日本浮世繪最著名的大師之一。善畫美人畫,生於江戶(今東京)農家,1806年9月20日卒於同地。他是「大首繪」的創始人,也就是有臉部特寫的半身胸像。他對處於社會底層的歌舞伎、大坂貧妓充滿同情,並且以纖細高雅的筆觸繪製了許多以頭部為主的美人畫,竭力探究女性內心深處的特有之美。代表作品有「江戶寬政年間三美人」。喜多川一生創作了許多優秀的浮世繪美人畫。作品追求合乎理想和社會風尚的美,對社會底層的歌舞伎乃至妓女充滿同情,善於刻畫人物心理活動。其畫風一直影響到近現代,追隨者甚眾。1804年因繪製《太閤洛東五妻遊觀》得罪幕府,受手銬刑。
  • 「美人畫」的潮流從未止息,浮世繪藝術在日本畫師手裡代代傳承
    美人畫不論在哪個國家和民族都是文人騷客追求的對象,尤其在日本,這一傾向更為嚴重。日本的代表藝術浮世繪便是其中的集大成者。是日本傳統文化貨真價實的瑰寶。這些作品在日本的大力傳播造成了在日本平安時代,版畫藝術開始飛速發展。這些以版畫形式傳播的作品「浮世繪」融入了本土的繪畫技巧,發展得越來越成熟。浮世繪的主要題材有四種,美人畫,役者畫,風景畫和春畫。其中美人畫和役者畫是最重要的兩大類。
  • 最會畫「美人畫」的浮世繪師:喜多川歌麿
    喜多川歌麿(きたがわ うたまろ,1753-1806)是江戶時代活躍在日本的浮世繪畫師。與葛飾北齋、歌川廣重(安藤廣重)並成為「浮世繪三大家」。歌麿年幼時曾向狩野派的大師鳥山石燕學畫,後來他的才華被出版商蔦屋重三郎發現,在蔦屋重三郎的幫助之下,其作品一時風靡江戶。
  • 日本浮世繪的由來與發展
    日本風格「浮世繪」繪畫流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安土桃山時代(1573~1603)就流行的風俗畫和美人畫,在十七世紀後半期時又有毛筆畫發展為木版畫,明和二年(1765)逐漸開始創出彩色版畫(即錦繪),至到江戶時代蓬勃發展至明治時代的初期,它主要表現花街柳巷、戲劇舞臺、相撲、花鳥、市井等都納入其中
  • 真實描繪生活情趣——日本浮世繪的大師們
    Hello,值友們好哇~藝術小小值又來給大家介紹好玩的藝術了~~喜歡日本文化的朋友都一定知道浮世繪,這是日本國人引以為傲的文化遺產,直至今日,我們去到京都、奈良這些較傳統的城市,仍然能看到製作浮世繪的工坊,而且到了現在,我們也能夠買得到以古法手藝印刷的浮世繪畫版畫
  • 浮世繪美人畫的巔峰——喜多川歌麿
    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
  • 日本浮世繪來「嘉」
    原標題:日本浮世繪來「嘉」   1月16日,一場日本浮世繪特展將在嘉興博物館開展。   說起日本浮世繪,哪怕沒見過,也不會陌生。   浮世繪的藝術風格獨特鮮明,可說是最著名最典型的日本畫,主要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世紀至19世紀)描繪世俗生活百態的繪畫,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有手繪與木刻版畫兩種類型,以木刻版畫為主。   特別是西方透視技法傳入日本後,風景畫(又稱「名所繪」)成為浮世繪最重要的主題。
  • 溪齋英泉:江戶最後的美人繪
    溪齋英泉筆下的江戶美人 「美人繪」是浮世繪中的重要題材,大都描繪江戶時代花街吉原的藝妓。不同時期的浮世繪師如喜多川歌麿、歌川國貞、鈴木春信,鳥居清長等都留下過風格和審美各異的美人繪作品。
  • 浮世繪日本橋:為你再現葛飾北齋、歌川廣重筆下的江戶勝景
    本期直播專場 「日本橋」,是江戶後期葛飾北齋、歌川廣重等被認為影響歐洲印象派的浮世繪大師們的創作原點。幕府遷都帶來的東海道沿岸經濟騰飛,為江戶後期風景類創作提供了大量有趣的民間素材。而這場漫長旅途的第一站,便是位於東京都心的「日本橋」。
  • 日本繪畫大師筆下浮世繪世界,歷史感和浪漫並存!
    新井芳宗(1863-1941),是明治時期著名的浮世繪師、插畫師。初代歌川芳宗的末子,名周次郎,初號年雪。 明治8年(1875年),成為月岡芳年的門人。明治10年創作出了描繪西南戰爭的錦繪(木版畫浮世繪)。
  • 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左上:日本護照;左下:新日元,錢上帶海浪,日本經濟跟著浪右側:奧運會宣傳片JOJO版《神奈川沖浪裏》再放眼世界範圍,對這張畫的魔改可以用「無數」來形容。從咖啡豆到牛奶、生菜,甚至是神奇寶貝和川普的頭髮都能化身《神奈川沖浪裏》。這幅畫以及背後代表的日本「浮世繪」到底有什麼樣的淵源和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道說道。
  • 浮世光陰繪不盡 樂享當下且珍惜
    兩個小時的導覽活動中,劉德江老師娓娓道來,分享了鈴木春信的漢風古典美人繪、喜多川歌麿風靡日本的唐韻大首繪、鳥居清長的九頭身「清長風」美人繪、東洲齋寫樂傳神寫意的役者繪、葛飾北齋徵服世界的《神奈川衝·浪裡》、歌川廣重傳遞詩意鄉愁的名所繪以及這些浮世繪大師的藝術人生。
  • 帝都魔都2個浮世繪大展,大師名畫層出不窮
    它是一幅聞名世界的日本浮世繪,是葛飾北齋畫的《神奈川沖浪裏》。如果《蒙娜麗莎》是文藝復興的代表,那這幅畫相當於日本文化的符號。每次看浮世繪的時候,都感覺像在看日本的動漫,不管是風景還是人物,看時覺得輕鬆可愛。
  • 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等浮世繪亮相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十七世紀後期,被後世成為「浮世繪之祖」的日本版畫家菱川師宣 (ひしかわ もろのぶ,Hishikawa Moronobu) 將剛剛普及的版畫印刷技術第一次運用到藝術中,並以作品《見返り美人圖(回眸美人圖)》震驚了日本藝術界,隨著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運用版畫印刷的手法進行創作,日本藝術史中著名的」浮世繪「時期也正式開始了。
  • 浮世繪與年畫:東方版畫花開兩朵
    正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共展出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75件、清代木版年畫52套(61件),展覽從淵源、技術、發行及風格等方面探討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的異同。    日本浮世繪:浮世眾生與人間風景    因本展作品的品類並不完備,下面僅以展廳中主要作品為例,介紹一下日本浮世繪各自的藝術特色。
  • 清代木板年畫與日本浮世繪 「異域同繪」
    近日,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甄選兩者代表作品一百餘件展出,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清代木版年畫部分選取了天津楊柳青、江蘇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四川綿竹、河北武強、福建漳州等重要年畫產地的代表性作品。
  • 浮世繪大師之鈴木春信
    鈴木春信(1725-1770)生於江戶,原名穗積次郎兵衛是日本浮世繪後期的代表畫家之一,他致力於彩色版畫的創作,特別擅長描繪女人各行各業的女性從業者其中歌舞藝伎最多,中國明清時代的繪畫對他的影響很大,像「拱花」印法經常出現在他的作品中,並特具自我風格逐漸形成獨成一派的「春信式」。
  • 日本浮世繪:世界虛浮 快樂至上
    浮世繪也稱「江戶繪」,堪稱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它與歌舞伎、相撲一起被稱為「江戶三絕」。從字面意思來理解,浮世繪——浮世中的繪畫。 「浮世」來自佛教用語,本意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日本語言中自「浮世」一詞出現開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豔事與放蕩生活之意。
  • 日本浮世繪如何攻佔時尚圈?
    作為日本的民族藝術,浮世繪如何影響了西方主流時裝設計?其蘊含的東方元素又如何引領時尚? ▲ 作為時尚雜誌的浮世繪 浮世繪是日本最為典型的繪畫藝術形式,幾乎所有的浮世繪畫師無不對當時的流行風尚投以強烈關注並有所反應,他們的作品也反映出日本獨有的風土人情。
  • 淺談日本浮世繪,曾影響梵谷莫奈,附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賞析
    ,作為役者繪和美人絵雙方面領先的浮世繪匠師。筆下的美人有著文雅、健康、開朗、華美的風採,符合這一時期的江戶審美需求。浮世繪題材之豐富,在300餘年的時間裡,浮世繪大師們把人物、鳥獸、戲曲、名所、歷史,以及妖魔鬼怪等江戶時代的那些情慾全部裝進了畫面,成為最能代表日本繪畫的表現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