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暮美術商:浮世繪專場
溪齋英泉 :江戶最後的美人繪
溪齋英泉筆下的江戶美人
「美人繪」是浮世繪中的重要題材,大都描繪江戶時代花街吉原的藝妓。不同時期的浮世繪師如喜多川歌麿、歌川國貞、鈴木春信,鳥居清長等都留下過風格和審美各異的美人繪作品。
這其中,美人繪的史祖菱川師宣(1618-1694)溫柔古典;奧村政信(1686-1764)則以天真鮮活、花枝招展為勝;鈴木春信(1724-1770)的女子優雅纖弱;鳥居清長(1752-1815)的女子修長清朗;喜多川歌麿(1753-1806)則愛畫大臉長眼、豐潤白淨的女子大頭像。
唯有江戶末期的畫師溪齋英泉(けいさい-えいせん)(1791-1848),不愛上等、窈窕、溫潤風雅的女性之美,專愛描摹市井之中平凡倔強的女子之媚。
滑動查看: 溪齋英泉『美人東海道』
溪齋英泉是江戶時代末期的浮世繪畫師,以美人繪著名。他出生於江戶星岡(如今的千代田區永田町)一帶的下等武士家庭,本名為池田義信。15歲服完元服禮後曾從事過一陣子仕官方面的工作,但在17歲時與上司起爭執而失去職務,之後則改去學習「狂言」方面的演藝事務,與歌舞伎、混住在長屋的畫師們為伴。20歲時,英泉開始學習浮世繪,他常常與住在隔壁的一位大他30歲的窮酸畫家老頭交流,並成為他的門徒。那位鄰居就是後來成為日本第一畫家的葛飾北齋(1760-1849)。兩三年前上映的電影《眩:北齋之女》還描述了北齋之女阿榮與北齋的門徒善次郎的愛情故事,後者的原型即是溪齋英泉。
溪齋英泉筆下的女性,身材並不高挑,通常長著貓背,眼眸細長,嘴唇厚潤,下巴尖削,這種不同於以往的頹廢嫵媚更趨近於真實「浮世」之中的市井女子的姿態。
『美人東海道 府中驛』
溪齋英泉『扇屋內花扇』
那些畫中的女子有著微妙的挑逗感與倔強。這也代表了19世紀中葉,江戶時代末期的審美。日本畫師筆下的美人和愛欲,從17、18世紀中期的優雅溫婉、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逐漸在英泉筆下綻放,他將「浮世中的愛與欲」大膽地表現出來。
畫畫的人都知道,浮世繪的狂熱愛好者、印象派畫家梵谷當時畫的唯一一幅浮世繪人物畫就是英泉筆下的花魁。
左:溪齋英泉『雲龍打褂の花魁』右:文森特·梵谷『藝妓』
英泉作為江戶末期的美人繪大師,從未附庸風雅,而是直面自己的命運與角色,也將其瀟灑自在、放蕩不羈的人生留在畫中女子的眼眸唇齒之間。
英泉一生都未離開江戶的吉原遊女,文政12年(1829),英泉因遭受火災而失去住所,之後更是沉溺於女色與酒精之中,甚至搬至根津一帶以自己開了一家妓院。但隨著天保年間幕府對社會風氣的改造,溪齋英泉的浮世繪創作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晚年時英泉所著的《無名翁隨筆》成為為後人研究浮世繪畫的重要資料來源。
嘉永元年(1848年),59歲的溪齋英泉在江戶離世,死後葬在杉並區福壽院裡。次年,與他相差30歲的「畫狂老人」葛飾北齋以88歲的高齡謝世。那是江戶真正的末年,此時離明治維新還有不到二十年。
最近,夜暮商店上架的浮世繪版畫,包括幾幅溪齋英泉的『美人東海道』系列,均為1980年代日本近代浮世繪版畫師根據英泉江戶時期的原作手工復刻的木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