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白露話養生

2020-12-17 百色市中醫醫院

#百色中醫健康養生#

「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時至白露,夏季風逐漸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帶來一定範圍的降溫幅度,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正是這個原因。除了降溫,白露節氣早晚溫差大這一特點尤為明顯,古語說:「白露節氣勿露身,早晚要叮嚀。」意在提醒人們此時白天雖然溫和,但夜寒日裡熱,打赤脯容易著涼。這時候該如何養生呢?從中醫方面分析,應當重視以下幾點:

調理飲食

白露時節,天氣偏燥,飲食當忌煎炸、燒烤、辣椒、火鍋等,這些食物容易加重燥邪,當雨少天燥時,飲食當以滋陰潤肺為基本原則。老年人或脾胃偏於虛弱者,可晨起食粥,有助於益胃生津。另外,可適當吃些味酸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食品。

春捂秋凍

白露節氣之後,氣溫逐漸下降,但不要過早過多地增加衣服。適宜的涼爽刺激,有助於鍛鍊耐寒能力,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鍊,能促進身體的物質代謝,增加產熱,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但是,一定要順應秋天的氣候變化,適時地增減衣服,做到「秋凍」有節,與氣候變化相和諧,方為明智之舉,否則盲目挨凍,反而容易感冒。

防燥傷肺

因秋季主氣為燥,燥易傷肺。「白露」過後燥氣漸盛,與風相合形成風燥之邪,必首先侵襲肺及肺所主之地(皮毛、鼻竅等)。如因著涼而免疫力下降,無力抵禦外邪,則會出現肺及吸呼道疾病,如發燒、咳嗽、支氣管炎、肺炎等。另外,天氣乾燥,我們會感覺皮膚水分蒸發快,容易造成皮膚乾裂、皺紋增多等,甚則會出現大便乾結等不適。預防秋燥,當注意以下幾點:

一、適當飲水,且以溫水為宜;

二、適當吃些秋天成熟的瓜果,多有養陰養津之效,如梨、獼猴桃等;

三、適當運動,不可大汗淋漓,以免津液過度耗傷。

四、食療以防秋燥,以下為養陰養津的食療方

銀耳粥

銀耳10克,發泡後加入淘淨的糯米100克同煮,加適量蜂蜜攪拌均勻即可。

銀耳味甘性平,歸肺、胃經,能滋陰潤肺,養胃生津。此粥養肺潤肺,兼可緩解口燥咽幹、失眠多夢。

山藥粥

山藥100克、糯米100克。山藥洗淨切塊,大米淘淨,煮粥溫服。山藥養脾陰,益肺氣,身體虛弱可常食用。

馬蹄雪梨汁

馬蹄250克,雪梨1個,將馬蹄、梨洗淨去皮切片,一同絞汁服,對於燥咳無痰或咯痰困難者,有清熱化痰之功。

桑菊蘆根湯

冬桑葉10克,白菊花10克,蘆根30克,白茅根30克,新鮮梨1個(切片),加水煎服。

此湯最能治療咽幹口燥,或咽喉疼痛,可稍加蜂蜜更有良效。

經絡養生

節令交替時,也是能量大量流失時,使身體免疫功能降低,此時運用艾灸可獲得良好的養生保健作用。前賢總結,艾灸能「壯固根蒂,燻蒸本原,卻除百病,蠲五臟之痛患,保一身之康寧」,也就是說,生病時可用艾灸治病,未病時可用艾灸防範於未然。常用的灸法有雷火灸和長蛇灸。

雷火灸

中醫的一種傳統療法,由多種中藥製作而成,根據不同的配伍,具有通經活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追風除溼,溫經散寒,散癭散瘤,扶正祛邪等功效。有藥力峻、火力猛、滲透力強的特點。

(圖為雷火灸法)

長蛇灸

中醫的一種傳統灸法,主要是在後背督脈,也就是脊柱上進行艾灸的一種方法。從大椎穴到腎俞穴進行分段或全段的艾灸,在上面覆姜等隔物施灸的一種方法,因為形狀像蛇,所以叫做長蛇灸。

適應症:

可治療督脈的疾病或者脊柱的疾病,如脊柱炎、關節突出壓迫神經。

脊神經階段支配的內臟疾病,比如在上段可以治療肺或者心臟的疾病,如哮喘、咳嗽、胸悶、憋氣;中段可以治療消化道疾病,像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等;下段可以治療腰腹部疾病,比如腰痛或者腹脹、月經不調、遺精、遺尿等生殖系統疾病。

長蛇灸具有調整陰陽,補益臟腑,溫補督脈,扶正祛邪的作用。因為是在督脈上施灸,所以,對於全身虛弱,陽氣不足的人可以起到很好的調理作用。一周一次,效果是比較好的。

圖為長蛇灸法

百色市中醫醫院治未病科開展有雷火灸、長蛇灸等中醫特色療法,願能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治未病科

百色市中醫醫院治未病科是集門診、健康評估和健康幹預為一體的綜合性中醫預防保健科室。現設有健康信息採集室、體質辨識室、健康評估室、健康指導室、健康宣教區、未病幹預室等。

理念

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後防復。

服務對象

針對體質偏頗人群、亞健康、易患疾病人群、慢性病患者及病後康復人群等。

服務對象

中醫體質辨識、健康狀態評估(包括中醫經絡、四診儀、紅外熱成像等檢測)、中醫健康管理(包括起居、情志、飲食等方面);開展中醫體質調理;藥膳食療飲食指導;傳統中醫技術治療,包括針刺、艾灸、拔罐、穴位埋線、督脈灸、產後康復推拿、乳腺推拿調治、頸腰腿不適推拿、面部美容調治等特色治療幹預養生方法。來源:百色市中醫醫院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秋漸濃,西風涼,白露話養生
    —白露諺語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從這一天起,氣溫漸涼,清晨時分會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故名白露。白露節氣後氣溫開始下降,天氣漸涼,冷暖多變。此時,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
  • 「二十四節氣」白露|秋風至,白露生
    「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是秋季轉涼的轉折點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白露後,氣爽風涼,晝夜溫差較大,夜間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明顯感覺到涼爽的秋天到來。燥:金位之下、火氣承之、氣幹偏燥;涼:秋降氣涼、氣溫下降;爽:雨量減少,空氣溼度降低,晝夜溫差大;02 白露養生攻略1. 溫水泡腳 補養腎氣晚上堅持泡腳,時間掌握在十五分鐘到三十分鐘之間;2. 動靜結合 調養心神多做運動,量力而行並持之以恆。保持愉快的心情,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氣,加速血脈運行,能使心肺的氣血調和;3.
  • 「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手抄報模板,一步一步教你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家好,我是淘氣的小音符,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每個節氣都凝結著古人的智慧,原創二十四節氣手抄報模板,有需要的同學歡迎收藏!三、二十四個節氣的圖案我們在二十四個圓形裡面寫上二十四個節氣,從左到右,左邊寫上春季和夏季的節氣,右邊寫上秋季和冬季的節氣;我們把二十四個節氣配上對應的圖案;四、背景的畫法我們把背景畫上直線和豎線
  • 「媛夢科普」二十四節氣——白露
    白露【七月二十】飲清茶、米酒、吃龍眼白露(White Dews)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每逢白露節氣會舉行盛大隆重的祭祀活動。祭祀禹王又稱為拜祭「水路菩薩」。相傳禹王是治水英雄大禹,與堯舜並稱古聖王。民間稱他為「水路菩薩」或「河神」。屆時,人們就會趕廟會、打鑼鼓、跳舞蹈。而在山西沿黃河一帶,人們在祭禹王的同時,也要祭土地神、花神、蠶花姑娘、門神、宅神、姜太公等,以祭拜諸神來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 二十四節氣丨大暑養生防暑溼 飲食清淡莫貪涼
    資料圖片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暑,這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北京中醫醫院主治醫師徐潔介紹,大暑時節,不僅要防止暑溼乘虛而入,導致免疫力低下,更要當心中暑、熱中風、肩頸疼痛,胃腸道疾病等疾病。
  • 二十四節氣:講述光陰的故事
    一首《二十四節氣歌》展現了四季的輪迴,而中華文明在這周而復始的曆法中源遠流長。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人標識時間和歲月的獨有方式,早已成為日常生活和民俗活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當下,傳統文化熱讓越來越多的人深入了解二十四節氣。公眾的熱情激發不少單位出版了一大批關於二十四節氣的優秀圖書,它們內容新穎,敘述風格貼合時下讀者需求,展現了二十四節氣獨有的魅力。
  • 二十四節氣——大雪
    大雪節氣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大雪,鬥指癸,太陽到達黃經255度,交節時間為每年公曆12月6—8日。大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徵,即氣溫與降水量。節氣的大雪與天氣預報中的大雪意義不同。實際上,大雪節氣的雪卻往往不如小雪節氣來得大,全年下雪量最大的節氣也不是在小雪、大雪節氣。比如,黃河中下遊及其附近地區全年下雪最大的節氣,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而是在春季「雨水」節氣。
  • 讀吧|傳統二十四節氣,是我們永遠醒著的時鐘
    故宮日曆:品讀千年積澱和東方審美傳統二十四節氣,雖然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在今天,它依舊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另一個儀軌。在不經意的瞬間,它是我們認知天氣和季候的潛意識。 蔣勳作為知名美學大家,在他最新散文集《歲月靜好:蔣勳的日常功課》中,用圖文互現方式,分享了他對二十四個節氣的真切體驗。
  • 【健康解碼·二十四節氣養生】穀雨:春暮夏初,健脾養胃猶未遲
    點擊收聽音頻節目        「楊花柳絮隨風舞,雨生百穀夏將至」——穀雨是一年之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俗話說:「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節氣前後,各地氣溫開始回升,降雨增多,空氣溼氣大,天氣變幻莫測。因此,穀雨前後,我們應遵循自然節氣變化,針對氣候特點進行養生。        健脾祛溼        主持人:降雨增多,溼氣較重是穀雨節氣的一大特點,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水溼,腎主排洩水溼,脾腎功能正常,溼邪在體內就無法逗留。
  • 上酷我聽二十四節氣 酷我音樂《百家講壇》之《中醫話節氣》開更
    在酷我音樂電臺聽二十四節氣裡的中醫智慧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其中所對應的中醫養生智慧,在千百年來更成為人們調理身體的一門學問。在酷我音樂上線的《百家講壇》2020最新節目《中醫話節氣》中,就與聽眾一起共同感悟健康生活方式,從二十四節氣中探秘中醫智慧,中國自古講究天地間歲時之序,萬物生長互相通,二十四節氣不僅預示著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物像更新交替,更與人們生活、健康、疾病有著密切的聯繫,古人對其注入的中醫智慧,就蘊藏著生命的健康密碼。仲春時節開始該怎樣排清體內濁氣?
  • 二十四節氣·大暑 | 八類人群易中暑多發,大暑點養生?
    荷花盛 蟬聲鳴 大暑至 夏正濃大暑二十四節氣,是人們關於時節輪迴、鬥轉星移的獨特智慧,是古人棲居於山川自然的偉大創造。始於立春,終於大寒,依時而農,依時而食,依時而醫。
  • 2019年小雪節氣養生吃什麼好?小雪節氣養生食譜及養生注意事項
    2019年小雪節氣養生吃什麼好?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表示降雪開始。小雪節氣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注意多喝水,緩解口乾咽燥。早睡早起多運動,提高機體免疫力。小雪至,你那裡開始下雪了嗎? ​》》》推薦閱讀:2019小雪節氣的說說怎麼發?
  • 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
    站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地質公園二十四節氣園中,跟二十四節氣「較真」了40多年的安徽大學文學院教授陳廣忠向遊人介紹。為什麼要「較真」?「因為,當我們談論保護二十四節氣時,首先應當考慮的是保護其本身的科學性。」近日,在安徽壽縣舉行的二十四節氣保護工作研討會上,陳廣忠提出這一觀點。
  • 以二十四節氣結合自然萬物,日本藝術家展現紙雕創作的匠心獨具!
    九月到來,近幾日早晨都是舒適的秋意微涼,節氣歌中提及的「秋處露秋寒霜降」讓人特別有感。在古時的農耕文明,古人參照二十四節氣作為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指標,體現當時對自然順天應時的處事原則,進而步入天人合一的境地。
  • 珍藏版丨中國二十四節氣手機壁紙,絕美!
    四年前的11月30日,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入選世界非遺名錄。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二十四節氣,是國人驕傲,是先民智慧,是時令指南,亦是生活美學。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二十四節氣:大自然時間變化的秘密
    但作為農耕民族,中國古人顯示了更高的智慧,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他們逐漸將季節細分,戰國成書的《呂氏春秋》,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的名字,這是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八個,標識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秦漢時期,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淮南子》所記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已經與現在完全一樣。
  • 今日寒露——淺談二十四節氣
    而大寒則為歲末,二十四節氣輪換更替,循環往復,一周期乃一歲也。到了漢武帝時期,採用土圭測日影法,將在黃河流域測定日影最長、白晝最短的這天作為了冬至,以冬至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終於大雪。分為了二十四份,節氣之間間隔十五天。
  • 閒話冬月,二十四節氣之冬至
    二十四節氣的確立無疑是農耕文明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其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辛勤與智慧,體現了華夏文明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24節氣中,冬至是最早制定的,早在二千多年前,充滿智慧的古人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 二十四節氣表 24節氣表圖大全
    那時候有二十四個節氣,每6個節氣是一個季節,因此大家的農事活動都是根據節氣而來的。那麼,二十四節氣表去哪找呢?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帶來的24節氣表圖大全,一起去看看吧。24節氣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
  • 二十四節氣之寒露丨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