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頂藝術家卓別林?因拍攝這部電影,美國政府秘密調查了他10年

2020-12-27 騰訊網

偉大的電影永不過時。

如果想要評價一部電影是否偉大,只看這一條就足夠了。

2020年就要過去了,如果要評選今年的熱詞,「打工人」絕對是其中一個。

什麼是打工人?很難用一兩句話概括出這個熱詞背後包含的心酸。

而有這麼一部電影,在80多年前就把打工人的酸楚講得透透的了,它就是《摩登時代》。你看它的副標題:一個人類在工業時代追求幸福的故事

其實在拍攝《摩登時代》之前,卓別林就已經拍攝了《城市之光》。這2部電影非常相似。

而在《摩登時代》之後,卓別林的下一部電影則是轟動整個世界的《大獨裁者》。

這3部電影是卓別林電影生涯後期,也是他所有電影藝術作品裡面,最具代表性,最偉大,影響力也是最為突出的代表作。

卓別林被世人銘記,大家都稱他是「喜劇大師」。卓別林也經常說希望他的電影給人們帶來歡樂,事實上,在整個1930年代美國大蕭條最嚴重的時期,卓別林的電影確實起到了緩解整個社會壓抑氣氛的作用。

但他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其電影的社會批判性,已經超前性,到今天他的電影依然不過時。

到今天,我們完全可以換成:一個打工人如何在工業網際網路時代追求幸福的故事。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直到今天,這些故事依然在繼續上演。

還記得9月份那篇爆款文章《外賣小哥,困在系統裡》這篇文章嗎?

如今活躍在大街小巷,徹底改變了我們日常生活的那些外賣小哥們,他們的工作節奏,被大數據精算系統越拉越快。

「金壯壯做過三年的美團配送站站長,......2016年到2019年間,他曾三次收到美團平臺加速的通知:2016年,3公裡送餐距離的最長時限是1小時,2017年,變成了45分鐘,2018年,又縮短了7分鐘,定格在38分鐘——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全行業外賣訂單平均配送時長比3年前減少了10分鐘。」

之所以外賣小哥的節奏越來越快,是因為大數據系統在某個時間段內接到的訂單,會被電腦精算,規劃出最優配送方案。而這就要求一名外賣騎手同時處理這個路線上的3-5個訂單——它們被打包在一起。

大數據給出的結果一定是最省時省力省工的方案,外賣配送效率大大提高,顧客的等待時間越來越短,看起來這是科技進步的體現。但在這個過程裡,外賣騎手被壓榨的程度加劇了。

於是每個外賣小哥接單以後都如同火燒屁股一般,他們的神經高度緊張,他們的手腳開始加快——

一如電影《摩登時代》裡面,資本家通過中控系統發出了加速的指令

於是流水線上的卓別林們就必須加快自己的工作節奏

自從人類二次工業革命以後,流水線被發明出來,人類進入了全新的工業社會。工業社會的一大特徵就是在生產方面追求效率的極致。

因為效率的提高就意味著成本的下降,利潤的上升,也就意味著資本的更快積累。這是資本主義工業時代的基本特徵。

所以,每一個工廠都在想方設法追求更快的效率,為了這種效率,資本家連工人上廁所的時間都要橫加幹預。

於是,卓別林最終被這種高強度、高節奏逼瘋,影史上的經典一幕就此誕生,哪怕是被卷進了機器裡面,他依然沒有忘記擰螺帽的本分

卓別林拍攝的電影是市民喜劇,這當然是用一種誇張的手法來展現工業社會高強度節奏對普通勞動者的摧毀——

而在80多年後,大數據給外賣騎手帶來的最終後果就是交通事故頻率大大增加了。

80多年過去了,電腦被發明出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資本對於效率的追求,資本對於80年前的工人,對今天的打工人的壓榨,依然沒有改變。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裡瑞德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臺詞

他說「監獄裡的這些圍牆很有趣的,開始你恨它們,接著你適應了它們,時間久了,你就離不開它們了。」

是犯人們愛上了監獄的圍牆嗎?當然不是,而是說一個人長久處於某種環境,他就會被環境所改變,也可以說,是被「異化」了。

用馬克思的話來說,異化是指人的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及其產品變成異己力量、反過來統治人的一種社會現象。

翻譯過來就是,我們發明了機器以幫助我們獲得更好的生活,結果我們被機器給綁架了,機器控制了我們。

80年前,卓別林們在工廠的流水線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停地扭動手裡的扳手去擰螺帽,他就是被機器控制了;80年後,外賣小哥們被困在大數據系統裡,不停地接受指令,不停地派單,他就是被系統控制了。他們成為了機器的奴隸。

推而廣之,其實我們每一個打工人,何嘗不是困在自己所在的系統裡呢?打工人之所以叫打工人,社畜之所以叫社畜,就是因為我們都有自己的不得已,大多數的你我,在這世間奔波,為稻粱謀,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焦慮。

這個世界,人類文明史的大多數時間,一直都是少數人壓迫大多數人,一直都是少數人攫取了大多數人的勞動成果,基本沒怎麼改變。

對於現狀,我們沒有任何辦法。

所以,這才更加凸顯了卓別林電影的偉大。

卓別林一直是那種站在底層人民這邊的人。

《摩登時代》裡,有一個鏡頭特別具有象徵意義。那是卓別林走在街頭,誤拿了一面紅旗走在前頭,後面跟著的是罷工的人群。

前來鎮壓的警察誤以為他是領頭的,隨即把他投入監獄。

很難說卓別林設計的這個鏡頭到底是有心還是無意。

事實上,根據後來的解密資料,也因這部電影,他被扣了一頂紅色的帽子,美國政府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FBI局長胡佛,曾經派手下秘密調查了卓別林十多年,試圖找到他「通共」的證據,不過一直都沒有如願。

但卓別林在公關場合又多次發表和共產主義沾邊的言論,他甚至公開表揚蘇聯

「我認為戰爭初期蘇聯為我們守住了前線,對此我心懷感激。」

蘇聯的報紙上也公開聲稱卓別林是我們的好朋友,正如我們常常說白求恩等人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那樣。

但卓別林又確實沒有任何真正支持共產主義的實際行動——他就是拍電影,正如他說的那樣「他只是一個同情蘇聯和共產主義分子的人。」

所以這個舉著紅旗的鏡頭就顯得非常意味深長了。

理解了這些背景,你就能夠更好理解卓別林拍攝的這些電影背後深刻的內涵,以及他為什麼熱衷於社會性批判。

《摩登時代》如此辛辣地諷刺了資本家。除了時刻監視工人要榨乾他們的每一滴汗水,這位公司董事長在影片一開頭的出場方式,是在百無聊賴玩著拼圖遊戲。

卓別林在後期的所有電影裡,都有著大量類似的鏡頭,對工人的同情,對資本家的批判,這才是卓別林之所以被世人銘記於今的根本原因。

因為他一直站在底層人民那裡。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木暖月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焦點

  • 卓別林因公然支持蘇聯被美國掃地出門
    第二天,當輪船橫渡大西洋時,船上的收音機裡傳出美國司法部的聲明,聲明中說美國政府將拒絕卓別林再次入境。這個他居住工作了40年之久的自由國度就這樣對他關上了大門。查爾斯·斯賓塞·卓別林,CharlesSpencerChaplin,英國籍導演、演員、製片人,從20世紀10年代到50年代紅遍全球,是跨越了無聲片時代和有聲片時代的喜劇大師。
  • 因「販賣和平」而被美國驅逐的卓別林
    他出生貧窮,童年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救濟所度過,他的母親是一個失意的女演員,他後來也跟隨母親走上了演藝的道路。有一次母親喝了酒,醉倒在臺上,小卓別林只好去救場,那年他才只有六歲,他14歲時他的母親住進了精神病院。到1913年,卓別林迎來了好運。他參加了卡爾諾劇團在美國的巡迴演出,中途被啟斯東電影公司發現。
  • 它是卓別林唯一一部被警告禁止拍攝的電影
    說起卓別林,我們腦中第一個湧現的印象就是破禮帽、牙膏胡、大頭鞋、鴨子步,順便手拄一根拐杖,他是英國男演員、導演、編劇,是無聲電影時期最有才能和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是上一個世紀當之無愧的「喜劇之王」。然而有這麼一部影片,由他親自設計,親自推敲每一句臺詞,耗費極大的精力時間琢磨影片的每一個片段,據了解,光影片中的對話平均一天他一天都要寫上300字。可這樣經過精雕細琢的劇本,卻收到了當時美國電影攝製發行會主席哈裡森·海斯辦事處的通知,說如果卓別林堅持拍下去,那麼將會遇到難以想像的麻煩,所以他們警告卓別林所在聯美影片公司停止拍攝。
  • 卓別林:我不是小丑
    1889 年 4 月 16 日出生在英國倫敦,查理·卓別林一生拍攝、出演 80 多部電影,30歲前就在好萊塢成立自己的電影製片廠,也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獨立製片的藝術家。他的舞臺人生開始於聖誕節,而他的喜劇人生也結束於聖誕節。
  • 卓別林的悲喜人生:流浪5年變成大明星,遭遇「陰謀」,終被驅逐
    1912年10月2日卓別林隨同卡爾諾啞劇團進入美國,在那裡他遇到了他日後電影生涯的伯樂——電影導演麥克.塞納特。也就是他引領著卓別林踏上了好萊塢的演藝生涯。  當時才20歲的卓別林,來到美國後,混得相當不錯。他因為出色的表演,獲得了美國好萊塢啟斯東電影公司老闆塞納特的賞識。
  • 卓別林的聲電影和無聲電影一樣重要
    1997年,這部電影被國會圖書館的美國國家電影登記處列為「在文化、歷史和藝術上具有重大意義的電影」。這部電影是卓別林的第一部真正的聲音電影,也是成功最多的電影之一。本文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描寫了大獨裁者漢克爾對猶太人的殘酷迫害。
  • 卓別林《大獨裁者》上映,原來喜劇是「笑中帶淚」
    縱觀其一生作品,於1940年10月27日上映的電影《大獨裁者》算得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從電影技法上看,這是他第一部有聲電影;從社會影響力來看,其影響力更是超過電影本身,在當時的戰爭年代引起了巨大社會轟動。 我非要嘲笑希特勒不可 193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雲日益密布在歐洲大陸上空。
  • 卓別林《大獨裁者》上映, 原來喜劇是「笑中帶淚」
    他馬上停下來說:「請等等,我必須先撿起這些便士,才可以繼續為先生們唱。」更引得臺下臺上哄堂大笑。   卓別林的喜劇生涯就此開始。之後,他從演員做到導演,再到製片人,卓別林將電影藝術帶到了新高度。縱觀其一生作品,於1940年10月27日上映的電影《大獨裁者》算得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
  • 卓別林《舞臺春秋》:人生只能哭著開場,但我們可以笑著離場
    有一天,當船行到大西洋某處,他收到來自美國政府的聲明:卓別林不得再進入美國過境;一旦入境,無理由抓捕。《舞臺春秋》拍攝於美國,卻無法在美國上映。直到20年後的1972年,美國解除了對卓別林的封禁,《舞臺春秋》才在洛杉磯等城市陸續公映。
  • 卓別林電影和大蕭條年代
    1931年,卓別林歷時3年拍攝的《城市之光》終於完成,影片用荒謬戲謔的手法講述了大蕭條年代流浪漢和盲人賣花女的感人故事,揭示了嚴重的經濟危機下窮人的生活慘狀;同時又在悲傷中給人留下對美好的生活的嚮往;他讓賣花女最後雙目復明,給悲慘的黑暗世界帶來了一絲光明。
  • 喜劇大師卓別林:屌絲形象、風流才子詮釋比電影還精彩的傳奇人生
    為了紀念偉大的電影藝術家查爾斯·斯賓塞·卓別林,以他的形象在這裡雕塑了一座冰雕,以此來紀念他。瑞士對於卓別林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而特別的地方。由於各種政治原因,卓別林出生的英國和成名的美國都沒有了他的容身之處,他的晚年是在瑞士度過的。
  • 卓別林十句經典語錄,他不僅僅是一位喜劇電影大師,更是一位智者
    提起卓別林的名字,絕對稱得上家喻戶曉,因為他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不管是他的電影,還是他的舞臺劇,都是非常的經典,獲得了很多的成就。1889年4月16日,131年前的今天,查理·卓別林出生於英國倫敦。卓別林在小的時候就表現出對舞臺劇的熱愛和興趣,他在不滿10歲的時候,就成為了一名專業的舞臺劇演員,還加入了當地的少年劇團,並且在舞劇《灰姑娘》中扮演一隻貓,他的精彩表演,引起觀眾哄堂大笑。卓別林12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去世,之後他的生活比較艱辛,他當過花童,當過理髮店的小工,還當過報童。
  • 卓別林棺材被盜後埋在玉米地:真沒想到,卓別林就躺在我的地裡
    出生於下倫敦南沃克區東沃爾沃斯大街的卓別林10歲的時候成為了一名專業的舞臺劇演員。由於父親的職業的關係,他加入了當時的一個少年劇團。1900年的聖誕節,這個名叫蘭開夏的劇團得到了在舞劇《灰姑娘》中演出廚房中的動物們的機會。在這場戲中,年幼的卓別林裝扮成一隻貓,並第一次有機會通過表演來引人發笑。
  • 紅遍全球的巨星卓別林,為何會被美國拒絕入境?看他的電影都講了啥
    1952年9月17日的清晨,美國紐約港一艘駛向英國的豪華郵輪上,卓別林跟他的妻子烏娜站在甲板上,望著漸漸遠去的自由女神像,久久不能回神。14歲時卓別林離開孤兒院,為了生存,當過賣報小童、傭人、小販……長大後進入劇院,生活終於穩定下來,1912年,卓別林跟隨英國卡爾諾啞劇團,來到美國。
  • 卓別林:無處安頓的靈魂與人生
    1913年,24歲的卓別林跟隨英國卡爾諾劇團來到美國,被基石電影公司老闆看中,籤了一年的工作合約。1918年,在拍攝《夏爾洛從軍記》時,卓別林和16歲的女演員蜜德麗·哈裡斯好上了。拍完戲以後,米德麗告訴卓別林——她懷孕了。在影片發行後第三天,卓別林娶了她。由於在拍攝《淘金記》期間,卓別林又迷上女主角喬琪婭·黑爾。1920年,蜜德麗向他提起離婚訴訟。她的律師威脅說,要扣留他的電影底片,卓別林帶著底片逃到鹽湖城,在那裡完成了《尋子遇仙記》的後期剪輯。
  • 一世風流,情債難償,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在現實生活中的另一面
    對於卓別林這一名字,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們依然如雷貫耳。歷史上沒有人能像查理.卓別林那樣讓人開懷大笑。他創作的流浪漢形象,絕對是電影史上一個無法超越的巔峰。然而現實生活給予卓別林卻是更多的殘忍,從他早年倫敦生活的極度困頓,到後來被美國政治機構迫害,再到他自己無法拒絕的內心最黑暗的誘惑,查理卓別林是生活無疑悲劇性的。
  • 周恩來和世界影壇巨星卓別林一段難忘的情誼
    早在本世紀初卓別林的喜劇短片剛剛傳入中國時,周恩來就曾觀賞過,對這位具有卓越才能的電影藝術大師的印象十分深刻。在這次出席日內瓦會議期間,周總理有機會又一次看到卓別林自編、自導、自演的優秀故事片《城市之光》,對這位天才電影藝術家嫻熟而巧妙地將深沉悲愴與幽默笑料容為一爐的精湛技能更為嘆服。
  • 關於卓別林的18個真相,曾要求一女演員做了342次
    儘管受美國指稱卓別林是「高風險共產主義者」的鼓舞,真相仍然未知,雖然在1952年MI5對背景進行了調查。 「在搜查了倫敦薩默塞特宮的出生證明文件後,MI5得出結論:'看來卓別林不是在這個國家出生的,或者出生時的名字不是上面提到的名字。」
  • 經濟大蕭條會怎麼樣,卓別林在電影中演了出來,卻被美國吊銷籤證
    千百萬的美國人只能像畜生那樣生活,才免於死亡。有人還在城市周邊的森林放火,這樣政府才能僱他們撲火,來獲得報酬。一名女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餓暈了,一個老師建議這名女學生回家吃點東西,再來上課。那位女學生只能回答說,我不能吃,今天該我妹妹吃。  雖然美國經歷了經濟大蕭條,各行各業都不景氣。但是卻讓好萊塢電影,迎來了一次新的高潮。
  • 卓別林的有聲片和默片一樣是不可錯過的經典
    1997年,本片被美國國會圖書館的美國國家電影登記處列為「在文化、歷史和藝術上具有重大意義的電影」。這部影片是卓別林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有聲電影,也是其最為成功的電影之一。影片上映時間正是1940年,正是希特勒納粹氣焰最為囂張的那段時間,這部影片在拍攝之前就被施壓,但卓別林毫不讓步,並在巴黎的報紙上登出該片的主要劇情,公開向納粹挑戰,並稱,「當希特勒在煽起瘋狂的時候,他必須受到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