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場關於靈魂的修行,有這5種特質的人,終究能收穫幸福

2020-12-15 綿羊先生老九零

偉大,大都產生於磨難!

所有的苦難都是被我們的內心吸引而來,反而自己的內心不停呼喚的東西,絕不會來到我們身邊。

在稻盛和夫看來,真正塑造人格的並非天資和學歷,而是所經歷的挫折和磨難。

不論事業還是生活,越是磨難處,越是修心時。

「年輕時的苦難,出錢也要買」

在稻盛一生中經歷過無數的困境考驗,甚至是絕境,稻盛都憑藉自己的人生心法,逐一化解,在逆境中創造歷史,做出了不可思議的成績。

1932年,稻盛和夫伴隨著一場災難出生在日本鹿兒島,童年和年少的生活經歷百般折磨,充滿曲折。但也沒有摧毀他的「閃光之心」。

稻盛和夫27歲白手起家創立京瓷,52歲創立KDDI,一手創立了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

78歲高齡臨危授命拯救日航,憑藉一己之力,短短一年內硬是把虧損20000億元的日航扭虧為盈,並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利潤。

稻盛和夫說:「人生的道路都是由心來描繪的。所以,無論自己處於多麼嚴酷的境遇之中,心頭都不應該被悲觀的思想所縈繞。」

如陽明先生所說,心光明,則一切光明。

此心不動,隨機而動,只有檢測自己的內心,以良知為標尺,才能把一切看清。

88歲的稻盛和夫把自己一生的智慧,總結為一個字,那就是「心」。人生就是一場關於靈魂的修行,只要憑著利他心、謙卑心、感恩心、知足心、強韌心,堅持貫徹正道,時刻培養美好心根,積極實踐,有這5種特質的人,終究能收穫幸福!

利他人之心

稻盛和夫:「利他」這個詞,聽起來似乎有點嚴肅,其實「利他」很平常,根本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

利他即利己,私心太重會讓人患得患失,只關注利益,以上種種只在於自己的心境。

常懷利他心的人是積極樂觀自信的,內心是充實喜悅富足的,因為內心時時刻刻都被我們的這顆「利他心」滋養著。

當後來稻盛和夫經過一系列身心磨鍊,完全放下了創業之初所懷抱的個人動機,將京瓷的存在意義從「利己」轉變為「利他」時,稻盛和夫才能覺得自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

謙卑之心

稻盛和夫:所謂「人品」,就是你的謙卑心、認真與真誠的態度。

謙卑是一種涵養,真正的謙卑,從來不是出於某種功利,實是發乎本心的品格。謙虛是對人對事的姿態,卑微是對己對我的認知,認清自我的卑微,絕非自貶身份和尊嚴,實質是感知自身的平凡與渺小,正視學識與見識、理性與德性上的缺失。

積善行、思利他。時刻保有謙虛之心,熱愛之情。不管身居高位,還是身陷囹圄,都要謹記:做人做事,永遠都要把人品放在第一位。

感恩之心

稻盛和夫:感恩之心看上去微不足道,其實卻擁有巨大的力量!

越感恩,越富有。感恩,是人世間最美好的心念之一。感恩父母、親友,於生命中感恩所見所聞之人。

常懷感恩之心的人,不僅會對周圍釋放善意,自身也會具備強大的能量,一種獲得幸福的能量。

知足之心

稻盛和夫:幸福的感受來源於「知足之心」。

據說人有 108 種煩惱,釋迦牟尼說,這些煩惱是陷人類於痛苦的元兇。這些煩惱中,最厲害的有三種,就是「欲望」「愚痴」「惱怒」,被稱為「三毒」。

我們人類是在這「三毒」的控制下度日的生物。想比別人過更好的生活,想輕鬆賺錢,想儘快出人頭地。

這種物慾和名譽欲,隱藏在每個人的心中。如果這些欲望無法實現,就會轉為惱怒:「為什麼事不如意?」惱怒之餘,就會對那些成功人士心生嫉妒。

一般人隨時隨地都會被這樣的煩惱所支配。我們應該每天帶著知足之心之心去生活,知足即幸福。

強韌之心

年輕不吃苦,年老就享不了福,人這一生,需要堅定的強韌之心,把信念塑成信仰,主動去應對挫折與磨難。

不管在多艱難的環境中,你們只要堅持認真地、誠實地工作,磨難就能成為一個人人生中重要的轉機。

在勝利和挫折的考驗中,每一天都拼命努力,這本身就是在孕育成功的種子。遭遇失敗和苦難的時候,不應牢騷滿腹,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忍受考驗,堅持努力,當下-點點積累小小的、然而是確鑿的成功,最後將逆境終將轉化為順境。

稻盛和夫「敬天愛人」的心法哲學在全世界範圍內,影響與改變了一大批企業家,在中國尤受歡迎。

馬雲特別佩服稻盛先生:他是我的偶像,我對稻盛先生一直很敬仰,很多事情是我最近一兩年才想清楚的,但是稻盛先生幾年前就已經想清楚了。

任正非也曾因為讀了稻盛和夫的書而深受影響,他說:我喜歡稻盛和夫的書,但不知哪一本影響了我,但我的思想卻是因為這些書發生了變化。

心是世間萬物的本源。人生而不凡,貴在有心!

這本《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是稻盛和夫先生在87歲高齡時寫下的新作,總結了自己管理過的3家500強企業的經過,不以長者自居,分享了自己事業大成和人生幸福的故事,在其中,首要人生法則就是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在書中,稻盛先生這樣寫道:人生由「心」開始,到「心」終結。這就是我在八十多年的人生中證得的至上智慧,也是度過美好人生的究竟秘訣。

世間萬物,始於心,終於心,希望你能從這本書中得到啟發和領悟,從心出發,向心而行。讀懂人生無上智慧就從這本書開始吧!贈人予己都是不錯的選擇。

相關焦點

  • 旅行,也可以是一場修行,關於愛情,或者生命
    有人說,愛情其實是一場修行,我卻想說,旅行,也是一場修行,一場關於愛情的修行。因為,希臘的旅行人生,是從一場失望的愛情開始的。 愛情,於一個女子來說,總是刻骨銘心的,總是投入全部身心的。但是一旦遭受辜負,就會無所適從,甚至徹底崩潰。 愛情,是女子的生命,是她的全部。
  • 教育之路——這是一場渡人自渡的修行
    教育就是一場靈魂的喚醒。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外一個靈魂。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我想,教育的本質就是在言傳身教中去體會去感悟,渡人的同時何嘗不是自渡,教育他人時,我們何嘗又不是時時在被人教育。
  • 《人生處處是修行》:願有一顆簡單的心,清淨看世界,歡喜過生活
    57堂修心課,直面人生遇到的所有難題,一篇篇充滿智慧的文字,撫慰因生活疲憊的靈魂。修行,修是調伏自己的心,行是踐行自己的願。人生處處是修行,在吃飯裡修行,在睡覺裡修行,在工作裡修行,在失戀裡修行,用戒智悲的方法,感悟佛性,獲得覺知。保持覺察,就是最好的修行。
  • 一心問禪,人生是一場最好修行
    也許口是心非同你做事的人,未必真心實意並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回應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對你掏心掏肺人心總讓人看不清楚人心總讓人品不明白首先自己要坦坦蕩蕩你若不願去理解他人就永遠也得不到別人的理解你若把自己的心處處設防就永遠也遇不到別人的真心其實人生修行
  • 《意外的幸運籤》:這場關於靈魂的修行,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色彩
    「人不只有一種顏色,有很多種顏色。美麗的顏色,骯髒的顏色。」被「我」這個罪大惡極的靈魂附身之後,小林真態度大變,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後,靈魂的「我」從開始對一切無所謂,到逐漸與身邊的人產生感情,找到生活目標,「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歷練成功。
  • 因果不空,人生的3種境界,看醒了很多人
    人這一生,能深信因果,就不會做錯事情。業力來了坦然接受,了解這是因緣果報,身心自然輕鬆愉快。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就是因,所以觀察一個人的言語、動作以及外在的行為,就可預知其禍福,這就是從因緣果報來推測一個人未來禍福的。
  • 稻盛和夫的靈魂修煉:真正左右人生的,是人的心靈與精神
    稻盛和夫非常重視「心法」,推崇靈魂的修行,強調企業家的使命與責任感,他的「敬天愛人」的經營哲學被日本企業界奉為圭臬。「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讓謝幕時比開幕時更高尚!」人生總有起起伏伏,面對困難和逆境,不要消極悲觀、不要哀嘆、不要消沉。
  • 活著,就是一種修行
    方丈接著說,人的意義就是要通過修行獲取智慧。等到了最高境界,有了大智慧,就變成了佛。所謂眾生皆可成佛。最後,方丈問:「你在紐約那邊,有沒有去聽過聖嚴法師講法?」我很慚愧,沒有。看著聖嚴法師遒勁的書法,當時有種頓悟的感覺,在市場中的博弈和在棋盤上的博弈一樣,其根本都只是場遊戲。遊戲之外,還有生活,還有世界。在《小王子》裡,小王子來到商人的星球。商人在非常認真地數著星星。小王子問:「你要這些星星做什麼呀?」「我要做什麼?」
  • 餘生,嫁給擁有這7種特質的男生,你會很幸福
    其實,餘生只需要找到這7種特質的男生,你未來生活會很幸福。當你不由自主接近這樣的他之後,你會感到有了生活的方向感,他將要帶領著你走向更好的生活,在引領你的過程中,其實你們的靈魂也在不斷交流,你們彼此都會向同一個方向前進。
  • 《少有人走的路》人生是一場修行,心理學家告訴你:關鍵修這三點
    ---派克人生確實是一場苦難的修行,但是具體要怎麼修行,派克醫生在《少有人走的路3》裡面告訴我們,關鍵是修好以下這三點。這就是人生的苦難修行,沒有人能夠逃避掉。2, 寬容最大的受益者是寬容者自己。關於寬容,我們一直有一種長期的誤解,認為寬容的目的是為了寬容的對象。其實,從本質上講,寬容是一種非常自私的行為,因為它最大的價值就在於能夠治療寬容者自己內心的創傷。
  • 你如果擁有這幾種特質,未來可期
    在我看來,生活中,有兩種人:一種是渾渾噩噩被動生活的人,一種是手掌乾坤主動生活的人。 每個人都希望把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中,但很多人總是活得身不由己,只有少數優秀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讓自己的命運的軌跡越變越好。 你如果擁有這三個特質,未來可期。
  • 學佛和修行能得到這7種財富,這是最真實的福報
    學佛修行能修到這七種境界,才是最真實的福報時光飛逝,光陰荏苒,每逢年底,都會總結這一年時間裡,收穫了多少知識和財富,有什麼長進、進步。有些人收穫的可能是財富,又或者是知識,亦或是愛情。但「幾家歡喜幾家愁」,也總有一些人收穫是不盡如人意的,那也是人之常情。就好比之前我所結識的一些佛學愛好者中,就不乏有人給我反映,說自己學佛修行整整一年了,可在修學的這一年時間裡,總感覺自己並沒有什麼收穫可言。
  • 人生是一場修行!人這一輩子要心懷感恩,看完就全明白了
    在漫長而又短暫的人生路上,有人陪你走了一程。有人攙扶過你一把、有人為你點亮指路的明燈……人生路上所碰到的每個人,都是生命中成就你的恩人。年紀越大也越會明白:只有心懷感激,及時報答才是人生能幸福的真諦所在!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受人滴水之恩應湧泉相報才是漫步人生的態度。
  • 人生就是一場妥協的過程
    只要給我一個舞臺,我就是最耀眼的那一位。期待關注,我會源源不斷送出精品。人生就是一場妥協的過程。我們也不是全能冠軍,又有什麼資格要求生活對我們笑臉相迎,我們又沒有呼風喚雨的能力,又何必希望生活對我們百依百順!
  • 《窮查理寶典》:每個人都可以收穫幸福和富裕的人生
    《窮查理寶典》這本書囊括了查理·芒格的智慧精華,是一種「普世智慧」。不僅讓我們了解查理·芒格的傳奇人生,還能去收穫他關於如何去獲幸福和致富的獨特建議。有一顆強的心臟,自己總是能夠不斷堅持地跑下去,即使跌倒,也能不斷地爬起來。如果還能夠一邊跑,一邊欣賞路旁的風景,那就更好了。最終跑到終點的會是這樣的人。」生活中每一次失敗,都是我們歷練人生的機會,我們要摒棄玻璃心,越挫越勇,活出精彩人生。
  • 人生是一場修行,你所吃的苦則是所能達到的高度的階梯
    爸爸的身體一年不如一年,但我很少有因為沒娶妻生子,而對爸爸有所愧疚或產生負罪感,因為我一直堅信自己的另一半不應該為迎合世俗而存在,我更在乎的是兩人能夠歡愉地生活在一起,如若不能,我更享受一個人的美妙時光。
  • 消失5年,又見畢福劍:人生就是一場持戒修行
    尤其是,他小眼睛和尖鼻頭的長相,還有敢於把自己放到低處,供嘉賓和觀眾取樂的自嘲自黑,著實讓很多人在歡笑中,得到治癒: 人性的弱點之一,就是會對有缺點、沒有架子的人,產生好感,藉此發現自己也沒那麼糟,而不是高大上的完美無缺。 哪怕,這是為舞臺需要而打造的一種人設,也足以安撫太多人。
  • 王陽明:熬是人生最濃的滋味,經歷磨練,人生才是一場完整的修行
    王陽明:熬是人生最濃的滋味,經歷磨鍊,人生才是一場完整的修行凡事只有熬得住,才能笑到最後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人生好比粥一鍋,煎熬滾煮耐琢磨。宜疾宜徐看火候,酸甜苦辣自張羅。」人生如粥,熬出至味。肉體的強大可以隨著歲月流逝離我們而去,心靈的強大卻能伴隨我們的一生。真正的強大就是擁有一顆強大的心靈,真正的修行就是在磨鍊和煎熬中慢慢成長。
  • 稻盛和夫認為: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修煉靈魂
    我們來到這世上,活到了今天,真要面臨死亡的時候,我們的心靈、我們的魂魄是否能平靜地、安寧地朝著那個世界起程,這才是問題所在。換句話說,問題在於,我們在人生的波濤中,是否磨鍊了自己的靈魂,是否帶著稍稍淨化美化了的靈魂去迎接死亡。8.正是為了磨鍊靈魂,才必須為社會、為世人盡力。
  • 墨菲定律——因果定律:種下幸福,收穫幸福
    著名的哲學家培根曾說過:「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正如我們自古知道的:「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果我們想要收穫幸福,就必須先要種下幸福的種子。活在當下,讓今天成為明天的幸福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