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八旬老人,書寫的這些不同筆畫的「文字」、「圖案」,似字非字、似畫非畫無人能識。
老人在屋簷下寫字
近日,記者在畢節市七星關區鴨池鎮南箐片區核桃村看到,村裡這位名叫孫良訓的老人,現年86歲。老人從年輕時起,就會書寫這種奇特的文字。
老人寫的字不重樣
孫良訓老人雖然年歲已高,但寫起字依然得心應手:在桌子上能寫;在屋簷下的簷坎上鋪上一張紙,蹲在地上照樣能寫。老人一下筆,一口氣能寫幾十個字,而且每個字都不完全重樣,只是有部分筆畫相同或相似。
遊客在觀賞老人的字
老人寫的這些「字」,貌似漢字,筆畫也是由點、橫、豎、撇、捺、臥鉤、豎彎鉤等筆畫組成。有些部件由漢字組成,如「日」、「王」、「口」字等。就單個字把它當漢字來辨認,有的貌似「心」、「現」、「理」。而更多的字,一群人拿起研究半天,完全不認識。
從漢字書法藝術角度來看,這些字筆法貌似行草風格,下筆流暢,很多字均為一氣呵成。從「章法」上來看,不像我國傳統的漢字書法的章法,行文中大字小字夾雜,無章可循,不知意欲何為。從書法水平來看,幾乎沒有大家喜愛的王體、顏體、柳體、趙體、歐體等傳統書法體的明顯痕跡。
從「字意」上來看,連「字」都不認識,更不要說理解其意義了。據村裡其他老人介紹,見證過孫良訓多年來寫過的這種字中,不重樣的至少有300個以上。
一群人看到字不知其解
更奇特的是,記者在老人寫的一張紙上看到,在眾多奇特文字中還夾雜著兩幅「畫」,這是所有紙張中發現的唯一一張有「畫」作品,也是老人最近才「創作」的作品。
兩幅「畫」總體形象均為熊熊烈火狀。其中一幅「畫」由紅、黃、綠、黑四種色調組成,色彩鮮豔,「技法」複雜,不知何意。另一幅由紅、黃、綠、深綠、黑、灰六種色調組成,也不知其表達的意義。
據孫良訓老人介紹,他40多歲時,有一次上山放牛時,他大腦裡突然浮現出很多這種文字,於是他就在石頭上「寫著玩」。
老人的奇特文字被當地人傳開後,就有越來越多的人來請老人寫字。中間因為某些原因,他停寫了一段時間,直到近些年,孫良訓又開始提起筆來繼續書寫。
當地人家大門上貼的字
記者問孫良訓:每個字讀什麼?是什麼含義?用於什麼地方?等,老人說,"沒什麼含義,只是想到了就寫。」其他問題就避而不答。
老人有時候也會按照求字人的意思來寫,比如需要表達平安、順利、健康等。因此,現在的孫良訓老人,只寫,不說。
記者將這些字拍照發給幾位文化專家辨認,專家都說從未見到過這種「文字」,不認識,更不知何意。有人認為老人寫的字很像西夏文,但老人在當地生活數十年,一直沒有出過遠門。
當地學者拿著紅崖天書的圖片給孫良訓老人看,老人說他也可以寫出類似紅崖天書這樣的文字。
老人在字中夾雜著的畫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賈華
編輯 申凌
編審 李中迪 廖波
本文來源:貴州都市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