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弄權宰相不記名,依稀憶得楊與李。——《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王維
在封建統治下有很多可憐人,有權利至高無上的皇帝滿眼的阿諛奉承爾虞我詐卻不能表現出一點情感,沒有親近知心的人;有一入紅牆深似海的妃嬪,要麼絞盡腦汁獲取寵愛,要麼一張廢紙打入冷宮,還有那些大臣宮女就更不用說了,地位地下任由主子差遣。也有這樣一個特殊的人群,他們除了身份低賤還因為身體的特殊性失去結婚生子的機會,老年悽慘一生都備受歧視,他們就是——太監。
封建統治的犧牲品
在清朝以前這類人都稱為宦官,因為之前出現宦官當權擾亂朝綱的事故,所以清朝後的太監地位和權利都變得極其低。皇帝和妃子都是在宮廷中地位是非常高的,他們的飲食起居都是需要人伺候,所以宮廷對奴隸的需求比較大。因為宮女主要負責打掃衛生和洗衣服澆花,其他一些比較重的活不太方便,所以就需要一些男人來做。在後宮是有很多妃嬪的加上宮女,如果是男人進來幹活很容易產生混亂。所以才有了太監,他們不僅要做繁重的體力活,還需要小心仔細地伺候主子。稍有不慎,就會引來責罰甚至是殺身之禍。
內務府是皇宮管理奴婢的機構,他們會根據主子的地位,頭銜甚至得寵程度來分配人手。一般會將宮女和太監搭配著分配,如果伺候主子吃糕點或者扇扇子這樣的近身活動都是宮女來做,太監需要晚上輪流值班保護主子的安全。這樣既能提高效率,也讓大家幹活方便。太監這樣的職業是在古代特殊統治背景下產生的,他們是朝代更替歷史興衰的見證者,也是一個時代的標籤。
清朝最後一位太監揭秘往事
清朝最後一位太監是孫耀庭,他出生在天津一家清苦家庭,父親給一位私塾先生打雜供養家庭,幼時的孫耀庭很聰明靠著私塾先生的照顧也學了一些知識。好景不長,孫耀庭的父親因為得罪權貴而使家裡失去收入來源。一次偶遇讓孫耀庭發現在皇宮中伺候人也能有不錯的收入,於是讓家裡人送自己去做太監,可是在公元1917年孫耀庭發現當時的清朝已經結束了統治,皇帝溥儀宣布退位皇宮不需要太監了。
這樣的局面讓一家人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幸好他父親託人將他送到了醇親王府載濤家做下人。接下來的日子孫耀庭從小太監坐起,什麼苦事髒事兒都搶著做,並對自己的師傅言聽計從,伺候主子也越來越得心應手。後來有機會還進入皇宮去次當差,趕上時代的解放,不像以前的奴才被主子任意打罵,孫耀庭晚年生活也比較愜意。
在古代,如果不是萬不得已沒有人願意去做太監。成為太監就意味著不會有子嗣,古人多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思想,沒有子嗣在當時是會被人看不起的。所以選擇去當太監的人,多數都是那些貧窮到只求一口溫飽的人。他們的命運是悲慘的,選擇進入宮牆就等於是選擇了牢籠,從此不僅要失去身體的一部分,還將失去自由。
生活艱辛卻不言放棄
他們是生是死都不能由自己決定,而是自己的主子。雖然宮中還有宮女,但宮女還有機會出宮嫁人。平凡人的生活太監是無法體會了,更因為有身體的殘缺讓他們自卑也不願意與宮牆外的人交往。一般有錢的太監在老了以後會回到自己的故鄉讓自己的親戚照顧,更多沒有錢的太監,老年生活真的過得悽慘。
剛進宮的孫耀庭對宮中的規矩不了解,他細心留意其他太監的做法學著做。為了更好地服務好主子,孫耀庭沒少吃苦頭。因為在晚上主子們睡覺後,都會安排太監整夜值班以防主子們有其他需要伺候的地方,因為是新人孫耀庭經常被安排值夜班。值夜班必須要隨時保持頭腦清醒,如果惹怒了主子是沒有好果子吃的。但是人不是鐵做的,孫耀庭也有犯困打盹的時候,為了保持清醒,他不惜狠心打自己巴掌或者掐自己大腿或者用冷水。很快處處留心的孫耀庭發現老太監幾乎都不會犯困,他很好奇這裡面是否有什麼門道。
機靈的他和一位老太監套近乎,端茶遞水想要獲得指點。但是老太監怎麼也不告訴,只是讓他留意。細心的孫耀庭還是發現了這個秘密,原來這些值班老太監在夜晚伺候嬪妃時,鞋裡放了一個蒼耳。孫耀庭一開始想不通有何用,但看到蒼耳渾身長滿刺便什麼都知道了,原來蒼耳放在鞋底雖然不舒服但是能起到提神的作用,能夠防止自己出錯。
結語
在那樣不平等的社會之下,勞苦大眾的一些心酸的經歷真是讓人難受,但也從側面表現的智慧無處不在,很多難題的攻克都是靠普通和平凡的人用不起眼的工具解決。好在如今人們生活在一個自由平等的環境中,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美好的幸福生活。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