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太監孫耀庭:夜晚伺候嬪妃時,鞋裡要放一個蒼耳,有何用?

2020-12-15 羽觀史記

引言

弄權宰相不記名,依稀憶得楊與李。——《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王維

在封建統治下有很多可憐人,有權利至高無上的皇帝滿眼的阿諛奉承爾虞我詐卻不能表現出一點情感,沒有親近知心的人;有一入紅牆深似海的妃嬪,要麼絞盡腦汁獲取寵愛,要麼一張廢紙打入冷宮,還有那些大臣宮女就更不用說了,地位地下任由主子差遣。也有這樣一個特殊的人群,他們除了身份低賤還因為身體的特殊性失去結婚生子的機會,老年悽慘一生都備受歧視,他們就是——太監。

封建統治的犧牲品

在清朝以前這類人都稱為宦官,因為之前出現宦官當權擾亂朝綱的事故,所以清朝後的太監地位和權利都變得極其低。皇帝和妃子都是在宮廷中地位是非常高的,他們的飲食起居都是需要人伺候,所以宮廷對奴隸的需求比較大。因為宮女主要負責打掃衛生和洗衣服澆花,其他一些比較重的活不太方便,所以就需要一些男人來做。在後宮是有很多妃嬪的加上宮女,如果是男人進來幹活很容易產生混亂。所以才有了太監,他們不僅要做繁重的體力活,還需要小心仔細地伺候主子。稍有不慎,就會引來責罰甚至是殺身之禍。

內務府是皇宮管理奴婢的機構,他們會根據主子的地位,頭銜甚至得寵程度來分配人手。一般會將宮女和太監搭配著分配,如果伺候主子吃糕點或者扇扇子這樣的近身活動都是宮女來做,太監需要晚上輪流值班保護主子的安全。這樣既能提高效率,也讓大家幹活方便。太監這樣的職業是在古代特殊統治背景下產生的,他們是朝代更替歷史興衰的見證者,也是一個時代的標籤。

清朝最後一位太監揭秘往事

清朝最後一位太監是孫耀庭,他出生在天津一家清苦家庭,父親給一位私塾先生打雜供養家庭,幼時的孫耀庭很聰明靠著私塾先生的照顧也學了一些知識。好景不長,孫耀庭的父親因為得罪權貴而使家裡失去收入來源。一次偶遇讓孫耀庭發現在皇宮中伺候人也能有不錯的收入,於是讓家裡人送自己去做太監,可是在公元1917年孫耀庭發現當時的清朝已經結束了統治,皇帝溥儀宣布退位皇宮不需要太監了。

這樣的局面讓一家人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幸好他父親託人將他送到了醇親王府載濤家做下人。接下來的日子孫耀庭從小太監坐起,什麼苦事髒事兒都搶著做,並對自己的師傅言聽計從,伺候主子也越來越得心應手。後來有機會還進入皇宮去次當差,趕上時代的解放,不像以前的奴才被主子任意打罵,孫耀庭晚年生活也比較愜意。

在古代,如果不是萬不得已沒有人願意去做太監。成為太監就意味著不會有子嗣,古人多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思想,沒有子嗣在當時是會被人看不起的。所以選擇去當太監的人,多數都是那些貧窮到只求一口溫飽的人。他們的命運是悲慘的,選擇進入宮牆就等於是選擇了牢籠,從此不僅要失去身體的一部分,還將失去自由。

生活艱辛卻不言放棄

他們是生是死都不能由自己決定,而是自己的主子。雖然宮中還有宮女,但宮女還有機會出宮嫁人。平凡人的生活太監是無法體會了,更因為有身體的殘缺讓他們自卑也不願意與宮牆外的人交往。一般有錢的太監在老了以後會回到自己的故鄉讓自己的親戚照顧,更多沒有錢的太監,老年生活真的過得悽慘。

剛進宮的孫耀庭對宮中的規矩不了解,他細心留意其他太監的做法學著做。為了更好地服務好主子,孫耀庭沒少吃苦頭。因為在晚上主子們睡覺後,都會安排太監整夜值班以防主子們有其他需要伺候的地方,因為是新人孫耀庭經常被安排值夜班。值夜班必須要隨時保持頭腦清醒,如果惹怒了主子是沒有好果子吃的。但是人不是鐵做的,孫耀庭也有犯困打盹的時候,為了保持清醒,他不惜狠心打自己巴掌或者掐自己大腿或者用冷水。很快處處留心的孫耀庭發現老太監幾乎都不會犯困,他很好奇這裡面是否有什麼門道。

機靈的他和一位老太監套近乎,端茶遞水想要獲得指點。但是老太監怎麼也不告訴,只是讓他留意。細心的孫耀庭還是發現了這個秘密,原來這些值班老太監在夜晚伺候嬪妃時,鞋裡放了一個蒼耳。孫耀庭一開始想不通有何用,但看到蒼耳渾身長滿刺便什麼都知道了,原來蒼耳放在鞋底雖然不舒服但是能起到提神的作用,能夠防止自己出錯。

結語

在那樣不平等的社會之下,勞苦大眾的一些心酸的經歷真是讓人難受,但也從側面表現的智慧無處不在,很多難題的攻克都是靠普通和平凡的人用不起眼的工具解決。好在如今人們生活在一個自由平等的環境中,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美好的幸福生活。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晚清太監孫耀庭講述:夜晚伺候妃子時,得在鞋裡面放一個蒼耳
    孫耀庭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位太監,他的一生經歷了朝代更替,時代變換,從他的口中透露出不少當時清朝宮廷生活的細節,在他後來的自傳《中國最後一位太監》記錄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成為時代的記憶。1902年的冬天,孫耀庭出生在一個天津貧民家庭裡,家裡有很多弟兄。
  • 晚清太監孫耀庭講述:夜晚起床伺候妃子時,得在鞋裡面放一個蒼耳
    而且古人深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觀點的影響,進宮當太監也被人們視為不孝,如果不是在走投無路的話,是沒有人願意進宮當太監的。比如說歷史上最後一位太監孫耀庭,他就是因為家裡太過於貧困,才被父母送進宮裡當太監的。孫耀庭原本叫孫留金,1902年出生於天津靜海的一個貧困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家裡統共只有七分地,但是卻要養活孫耀庭在內的四個孩子,生活可以說是捉襟見肘。
  • 太監孫耀庭講述:晚上伺候妃子,要在鞋裡放一個蒼耳,幹啥用的?
    不僅被人看不起,而且在皇宮中誰也惹不起,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可以說,太監是封建王朝的一種悲劇。太監孫耀庭講述:晚上伺候妃子,要在鞋裡放一個蒼耳,幹啥用的?太監這個職業是因為皇帝的需要,所以才誕生的,同時他們也是一個王朝興衰的見證者。清朝的最後一位太監叫做孫耀庭,他是因為家裡太窮了,所以才會進宮當太監的。可是沒想到當他做太監的時候,清朝就迎來了覆滅,從此天底下就不需要太監了。
  • 清末太監孫耀庭講述:夜晚伺候主子的時候,鞋裡要放上蒼耳
    如果想在爾虞我詐的大清王朝明哲保身,那麼這必將有靈活巧變的思想和堅毅的性格,有些小心機有時也並不是件壞事。在我們的理解中,身份最容易升降的似乎是那些後宮嬪妃們,但其實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地位低下的太監的命運也能被他們所改變。
  • 晚清最後一位太監的自述:晚上伺候貴妃時,鞋裡面要藏蒼耳
    比如說宮女、太監,還有我們所看不到的非實物——宮規。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清王朝統治時期,我國的封建制度發展到頂峰,因此皇宮制度也達到其他朝代無法窮極的地步。這些規矩條條框框,限制著皇帝,限制著妃子,更限制著皇宮中底層的宮女和太監。我們所看到的電視劇,往往都是圍繞著皇帝和妃子來展開,很少有目光匯聚在這些小人物身上。
  • 中國最後太監孫耀庭:皇后洗澡全程不動手,值夜怕困在鞋裡放蒼耳
    可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大半輩子都生活在皇宮裡面,宮裡面的一切都在他們的眼前發生,離開了皇宮,他們似乎找不到合適的歸宿,這些人就是侍候皇宮親眷的太監,孫耀庭就是中國封建社會留下的最後一名太監,也是他見證了清朝的毀滅。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晚年接受專訪,吐露隱秘皇宮的真實生活
    清朝滅亡之後,中國的封建帝制時代結束了但是這並不代表太監們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因為根據前清與民國的協定,清朝的皇室們有權受到優待,並且在紫禁城內,溥儀仍然在名義上享受皇帝的殊榮。所以對太監的需要也是有的,但是比以前少了許多。中國最後一位太監孫耀庭就是這個時候進宮的,而他的遭遇也讓我們看到了真實的晚清王朝的宮廷生活。
  • 清宮太監的靴子裡,竟藏有這樣一件東西,用途你真的想不到!
    在封建皇權盛行的清朝,作為一個男人,最悲催的事情莫過於當太監,一輩子都被人瞧不起不說,而且還要在環肥燕瘦、美女眾多的禁宮中生活,眼睛看著發饞,就是吃不到口裡,真是要多苦惱有多苦惱。孫耀庭來到紫禁城,一開始幹得是打雜的事兒,但不管是打雜,還是伺候宮裡的皇帝、皇后和嬪妃,都需要先拜一個師傅。孫耀庭拜的師父姓劉,這位劉師父可是一個保守的人,對於宮裡的規矩,他基本上不教孫耀庭,用他的話來說,這一切都靠悟,孫耀庭小小年紀,什麼時候才能悟到宮廷的生存法則。劉師父伺候的就是宮裡的端康皇太妃。
  • 清末太監心酸自述:晚上伺候貴妃時,鞋底一定要放蒼耳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個特殊的人群,他們是由萬惡的統治者衍生出來,用來服侍他們的人群,這些人就是太監,他們是正常男性被閹割之後的產物,這種有意識的閹割,最躁是古人在飼養家禽的基礎上產生的,但後來隨著社會等級差異的不斷加大,統治者為了保證自己血統的純正,也開始將男性進行閹割後在進行奴役,由此太監製度便開始流行起來
  • 太監在夜裡伺候妃嬪,會偷偷準備一些蒼耳,妃嬪睡好了他們才好過
    在古代伺候皇帝、妃嬪需要事無巨細,吃飯有人夾菜,洗澡有人搓背穿衣、上廁所有人管擦,漱個口有人端茶倒水,照顧不周輕則受到責罰和打罵,重則丟了小命,所以宮裡的太監會有很多小竅門明哲保身,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就公開過蒼耳的秘密。
  • 晚清最後一位太監辛酸自述:「晚上伺候婉容時,鞋底必須藏蒼耳」
    在古代有一種吃皇糧的職業,他除了淨身之外,沒有任何要求,一看到淨身想必大家都明白了,這份職業就是太監,在不少古裝電視劇中,大家都可以看到,太監是一份很沒尊嚴的工作,在宮廷中要被各種人欺負,簡直就是妥妥的路人甲。
  • 嬪妃侍寢為啥用被子裹起來?清朝最後一位太監說出真相,耐人尋味
    在給皇上侍寢的時候,也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規矩,相信看過古裝劇的小夥伴都知道,在清朝的時候,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這些在清朝古裝劇中一世常見到的,就比如《甄嬛傳》中。這也是一部以清朝為背景所拍攝的劇講述了雍正皇帝,那麼在這部劇中,在開頭剛選秀的時候,被皇上召見的時候,她們也會被裹著被子送到皇上的床邊,不過為什麼要用被子裹著呢?
  • 清朝皇太后、皇后、嬪妃,各有多少太監宮女伺候?
    近年來電視上清宮戲比較多,我們經常會看到皇太后、皇后以及嬪妃身邊圍繞著一群宮女和太監。那麼,按照清朝宮規,後宮的各位主子分別有多少宮女太監伺候著?皇太后、皇后、皇貴妃、貴妃、嬪、貴人、常在、答應等各位主子,按自己的身份等級,分配多少個宮女太監,都是有明文規定的。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回憶皇宮:跪著伺候主子,娘娘洗澡都不用動手
    但是到武昌起義,清朝最後一任皇帝退出了歷史舞臺。清王朝亡後,沒幾年,袁世凱上演了一場鬧劇。1916年,溥儀又在民間徵太監、宮女,14歲的孫耀庭從此被送入宮中,忍受了人格上的侮辱和身體上的傷害,成為一名太監。起初的孫耀庭過得十分艱辛,自己備受壓迫和剝削。後面,憑藉自身的聰慧靈敏得到機會,慢慢在宮內的生活有所好轉。
  • 最後一位太監講述:娘娘沐浴不用自己動手,只需坐在浴缸就行
    在深宮大院中,有一群最為悲慘的人,便是太監了。這群人是封建制度下的產物,一生都要服務於封建王朝,儼然是犧牲品。眾所周知,皇帝後宮佳麗無數,要侍奉這些人自然要奴僕。而女奴僕雖然能照顧生活起居,但是氣力小,許多髒活累活都幹不了,這就需要男奴僕。
  • 清朝最後一位太監的自述:貴妃們洗澡不自己動手,一般人難以接受
    太監這個職位從西周到清朝末年,存在了2000多年。隨著王朝的更替,皇宮對於太監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清朝,當時有的孩子10歲左右就被閹割淨了身,著名太監李蓮英就是在8歲淨的身,9歲進的宮。而且在清朝對於淨身還有一個規矩,那就是不能私自淨身,違者當斬。但是到了晚清時,已經沒有那麼嚴格了,有個別的家庭甚至主動對自己孩子淨身也是常事。
  • 最後一個離開婉容的太監:隱居在寺廟30年不洗澡,1996年才去世
    ,頒布了清帝退位詔書,年僅6歲的宣統帝溥儀遜位,中國封建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從此結束。在封閉的紫禁城裡做關門皇帝的溥儀不顧民國的禁令,公然在民間徵太監,招婢女,孫耀庭這才有機會「進宮當差」。
  •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活到1996年,清朝宮廷見證者,曾服侍皇后洗澡
    而孫耀庭也是如此,他出生於出生在天津一個普通農民家庭,早些年,父母在一個私塾裡的先生手底下謀生,孫耀庭憑此也得以上學讀書,一家人勉強還過得去。可惜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由於私塾先生突發變故,父母一朝淪為乞丐。
  • 末代太監孫耀庭:割完昏迷3天,醒來得知大清已亡
    宦官這個職業從封建社會開始,已經存在幾千年,一直到中國最後一個朝代清朝的滅亡,宦官這個職業才被徹底去除。在歷史上,很多宦官都是被嘲笑的對象,但是隨著宦官這個職業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最後一名宦官也會有一定的歷史意義。
  • 歷史上太監的由來,清代滅亡後太監們的命運是怎樣的
    太監影視圖片太監是中國古代專門伺候皇家或者有權勢官員的。太監其實就是失去性能力的人,當太監也並非容易事,你得受得了那種痛苦,挺過去了日子就好過了,沒挺過去那就西天了。此時宮中的太監還有幾千人,有權有勢的太監還能靠自己平日裡積攢的錢財維持一下生計,沒錢的太監出來之後只能四處乞討,最後不是被凍死就是餓死,命運十分悲慘。還說有一些太監當了出家人,當上了和尚度過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