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太監孫耀庭講述:夜晚伺候妃子時,得在鞋裡面放一個蒼耳

2020-12-22 阿森說文化

《漢書·景帝紀》記載:「腐,宮刑也,丈夫割勢,不能復生子,如腐木不生實。」

古代皇宮等級制度可謂是非常的森嚴,為了劃分和普通老百姓的界限,總是用一堵高高的圍牆把裡邊的皇親貴族與外面的平民百姓分隔開,普通人很難知道皇宮裡的生活是怎樣的。

越是不了解,人們就越想了解,很多人對宮中生活非常的感興趣,尤其在現代,那些皇親貴族和宮牆樓宇已經成為歷史,就更是增加了人們的好奇心,為了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和,催生了許多宮廷電視劇的拍攝,其中多少有些虛構的情節。

而想要知道真正的皇宮生活情景,還是要通過歷史材料才能瞥見一隅,能見證這些生活場景的人更是「活歷史」。在1996年才去世的晚清太監孫耀庭講述了許多當差時的細節,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孫耀庭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位太監,他的一生經歷了朝代更替,時代變換,從他的口中透露出不少當時清朝宮廷生活的細節,在他後來的自傳《中國最後一位太監》記錄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成為時代的記憶。

1902年的冬天,孫耀庭出生在一個天津貧民家庭裡,家裡有很多弟兄。父親給一位富裕的私塾教師種地,母親則在這戶人家裡給人做飯,孫耀庭因此也讀過幾年書,後來父親因為一些原因淪為乞丐,這個家庭就再也無法承擔眾多兄弟的生活。當時,聽說鄰村的一些村民有在京城當太監的,待遇還不錯,無奈之下,家人便想把孫耀庭送去用這種途徑謀生。

然而,1912年溥儀宣布退位,這讓身體殘缺的孫耀庭備受打擊,去皇宮當差的願望泡了湯。1916年,經過大嫂的關係介紹,幾經周折,孫耀庭終於迎來了一個機會,載濤貝勒招人,被他趕上了,至此終於能去王府謀一份差事。不久後,他又通過宮中的北花園太監首領有了進紫禁城的機會,這讓他有了「一步登天」的感覺。

可惜事與願違,進了皇宮不僅不是好日子的開始,還是艱苦生活的開始。孫耀庭在宮裡無名無姓,做著最髒最累的活,伺候自己的上司。幸運的是,在一次戲班表演的過程中,端康皇貴太妃聽說孫耀庭是個當差機靈的人,便叫他參加戲班,此後,他花錢疏通,離開戲班並進了司房,沒過幾年,就被遣到溥儀的妃子婉蓉那裡當差,這也算是完成了當年進宮「出人頭地」的心願。

不過太監始終是一個很不人道的行業,不僅要承受生理上的殘缺,還要處處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可能挨打甚至丟了性命。孫耀庭深知這個道理。衣食住行都要把妃子們伺候的妥妥帖帖,太監一天都是忙忙碌碌,白天忙完夜晚也還得當夜班,在各宮門口守著,保護嬪妃的安全,也方便被差遣。

為了避免出差錯,因為困意誤事,夜晚伺候妃子時,得在鞋裡面放一個蒼耳,蒼耳周身都長滿了小刺,只要一犯困,就被蒼耳刺痛,趕走了睡意,才能方便隨叫隨到。

就這樣,孫耀庭在宮中當了幾年差,在袁世凱逼溥儀離開紫禁城的時候,孫耀庭也只能跟著離開,繼續在王府伺候婉蓉,直到婉蓉去找溥儀時,此時的他也不幸地得了肝病,所以便離開王府,並得到了五百塊大洋的看病費用。

離開王府的孫耀庭回到鄉下,有時要靠兄弟接濟,後來又輾轉回到了萬壽興隆寺,當時這裡是出宮太監的居所,大家一起靠房租房屋來維持生計。可惜房租抵不上房屋修繕的費用,孫耀庭還是要靠撿一些廢品度日。

經過許多年裡,孫耀庭都住在廣化寺,九十歲的時候,還為友人寫過一副對聯來表明自己的情懷,題為「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作為清朝最後一位太監,總是有很多人想來訪問他,從他口中得知過去的深宮往事,他也把自己的經歷寫成一本書,要趁現在還能說就一定要說,這是他的一個小心願。

1996年,孫耀庭先生去世了,帶著他這一生紛亂的記憶和對歷史的見證離開了,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資料供人們分析和參考。

回顧中國歷史上,關於宦官太監的記載有很多,太監來自民間,又侍奉在皇帝妃嬪左右,他們經歷著與常人不同的人生,有的在宮中日復一日辛苦做活,有的則野心極大,參與到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中,甚至改變一個王朝的命運。孫耀庭是經歷過朝代更替的一個普通的太監,也是一位普通的老人,他的故事讓人心酸也同樣帶著價值,讓人唏噓與深思。

參考資料:

《漢書·景帝紀》

相關焦點

  • 晚清太監孫耀庭講述:夜晚起床伺候妃子時,得在鞋裡面放一個蒼耳
    後來孫家這唯一的七分地也被奪走,孫耀庭一家流落街頭都成了乞丐。為了不被餓死,孫耀庭的父母只好將他送進宮去當太監。雖然當太監不光彩,但是這對孫家來說,可以說是唯一的活路。可是令人沒想到的是,就連進宮當太監這條路,孫耀庭走得也是一波三折。1912年年初,就在孫家父母打算將兒子孫耀庭送進宮當太監時,沒過多久就傳來了清朝滅亡的消息。
  • 太監孫耀庭講述:晚上伺候妃子,要在鞋裡放一個蒼耳,幹啥用的?
    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皇帝,而是經常陪伴在皇帝身邊的人——太監。在封建王朝,太監的命運是極其悲慘的。不僅被人看不起,而且在皇宮中誰也惹不起,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可以說,太監是封建王朝的一種悲劇。太監孫耀庭講述:晚上伺候妃子,要在鞋裡放一個蒼耳,幹啥用的?
  • 清朝太監孫耀庭:夜晚伺候嬪妃時,鞋裡要放一個蒼耳,有何用?
    皇帝和妃子都是在宮廷中地位是非常高的,他們的飲食起居都是需要人伺候,所以宮廷對奴隸的需求比較大。因為宮女主要負責打掃衛生和洗衣服澆花,其他一些比較重的活不太方便,所以就需要一些男人來做。在後宮是有很多妃嬪的加上宮女,如果是男人進來幹活很容易產生混亂。所以才有了太監,他們不僅要做繁重的體力活,還需要小心仔細地伺候主子。稍有不慎,就會引來責罰甚至是殺身之禍。
  • 晚清最後一位太監的自述:晚上伺候貴妃時,鞋裡面要藏蒼耳
    宮廷當中,除了皇帝妃子這些重要人物之外,還有一些小人物。比如說宮女、太監,還有我們所看不到的非實物——宮規。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清王朝統治時期,我國的封建制度發展到頂峰,因此皇宮制度也達到其他朝代無法窮極的地步。這些規矩條條框框,限制著皇帝,限制著妃子,更限制著皇宮中底層的宮女和太監。
  • 清末太監孫耀庭講述:夜晚伺候主子的時候,鞋裡要放上蒼耳
    王公貴族的服務者一般是宮女和太監兩者穿插著來的,而領頭人物的身邊出了貼身的女子伺候外,還是男侍衛太監偏多的。太監比其宮女做事更方便,效率也比較高。但作為太監,他們是最能夠看到整個大清進程的人,有一位名叫孫耀庭的太監,他就見證了大清從興盛走向衰敗的過程。
  • 中國最後太監孫耀庭:皇后洗澡全程不動手,值夜怕困在鞋裡放蒼耳
    可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大半輩子都生活在皇宮裡面,宮裡面的一切都在他們的眼前發生,離開了皇宮,他們似乎找不到合適的歸宿,這些人就是侍候皇宮親眷的太監,孫耀庭就是中國封建社會留下的最後一名太監,也是他見證了清朝的毀滅。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晚年接受專訪,吐露隱秘皇宮的真實生活
    他只能成為帶領他進宮那個人的徒弟,成為這個人的奴僕,為他端屎端尿,整天的伺候他。不過這樣的生活很快就結束了,有一次光緒皇帝的錦妃,聽說宮裡有個叫孫耀庭的人十分機靈,就親自點撥孫耀庭去參加戲班子。在當時,戲班子裡面的太監一個月能掙一塊大洋。這對幹粗活兒的低級太監來說,簡直是莫大的恩典了。
  • 太監在夜裡伺候妃嬪,會偷偷準備一些蒼耳,妃嬪睡好了他們才好過
    在古代伺候皇帝、妃嬪需要事無巨細,吃飯有人夾菜,洗澡有人搓背穿衣、上廁所有人管擦,漱個口有人端茶倒水,照顧不周輕則受到責罰和打罵,重則丟了小命,所以宮裡的太監會有很多小竅門明哲保身,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就公開過蒼耳的秘密。
  • 晚清最後一位太監辛酸自述:「晚上伺候婉容時,鞋底必須藏蒼耳」
    有一說一的是,其實各種宮廷劇上面的太監,所展現出來的生活已經不算差了,如果將太監的生活原原本本呈現出來,那足以稱得上是一部驚悚片,被人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時不時被身邊人忽視,還要被身邊人欺負,哪怕是一個思維稍微正常一點的人,恐怕都不會去選擇做一個太監。
  • 清末太監心酸自述:晚上伺候貴妃時,鞋底一定要放蒼耳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個特殊的人群,他們是由萬惡的統治者衍生出來,用來服侍他們的人群,這些人就是太監,他們是正常男性被閹割之後的產物,這種有意識的閹割,最躁是古人在飼養家禽的基礎上產生的,但後來隨著社會等級差異的不斷加大,統治者為了保證自己血統的純正,也開始將男性進行閹割後在進行奴役,由此太監製度便開始流行起來
  • 最後一位太監講述:娘娘沐浴不用自己動手,只需坐在浴缸就行
    大清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溥儀是最後一任皇帝,而孫耀庭則是最後一位太監。一個皇上一個太監,身份天差地別!這就是出身的「區別」了,很多人含著金湯匙出生,贏在了起跑線上,一輩子吃喝無憂。雖然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是我們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只要願意努力,擺脫貧窮也是指日可待。孫耀庭生於貧困之家,為了擺脫窮苦的生活,選擇了入宮。12歲那年,孫耀庭淨了身,成為了太監中的一員。
  • 清宮太監的靴子裡,竟藏有這樣一件東西,用途你真的想不到!
    末代太監孫耀庭14歲入宮,到了1923年,年僅21歲的孫耀庭被溥儀從紫禁城趕了出來,這就等於他在皇宮中生活了七年,七年的生活,讓他對太監這個神秘的群體,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後來,北京的一位作家,還根據他的回憶,寫了一部自傳體的回憶錄,也讓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獲得了大量第一手的關於太監的資料。
  • 清朝最後一位太監的自述:貴妃們洗澡不自己動手,一般人難以接受
    太監這個職位從西周到清朝末年,存在了2000多年。隨著王朝的更替,皇宮對於太監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清朝,當時有的孩子10歲左右就被閹割淨了身,著名太監李蓮英就是在8歲淨的身,9歲進的宮。而且在清朝對於淨身還有一個規矩,那就是不能私自淨身,違者當斬。但是到了晚清時,已經沒有那麼嚴格了,有個別的家庭甚至主動對自己孩子淨身也是常事。
  • 見證了封建王朝的覆滅,歷史上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
    有文字記載的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數不清的名字留在了歷史書上,文臣武將不計其數,但是在深宮之內除了滿朝文武,後宮、宮女之外,還有一個特殊群體,他們身體殘疾,被人忽視,這群人就是太監,現代人對太監的看法是極其苛刻的,普遍認為太監不配擁有尊嚴,但是又有誰願意做一個太監呢,他們都是被生活所迫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回憶皇宮:跪著伺候主子,娘娘洗澡都不用動手
    1916年,溥儀又在民間徵太監、宮女,14歲的孫耀庭從此被送入宮中,忍受了人格上的侮辱和身體上的傷害,成為一名太監。起初的孫耀庭過得十分艱辛,自己備受壓迫和剝削。後面,憑藉自身的聰慧靈敏得到機會,慢慢在宮內的生活有所好轉。先後伺候仁德祥、端康皇太妃以及婉容皇后等貴族。經歷過這些事情後,孫耀庭在清宮中還是極具話語權的。所言所行,都是人們考證那段特殊歲月的依據。
  • 最後一個離開婉容的太監:隱居在寺廟30年不洗澡,1996年才去世
    在幾千年的封建帝制中,皇宮是最神秘的地方了,裡面除了三千紅粉,還有一群身份特殊的男人——太監。唐甄在《潛書》中這樣描繪太監:「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聽之不似人聲,察之不近人情。」太監面不生明須,喉頭無突,聲音變細,說話女聲女氣,舉止動作似女非男,成了不男不女的「中性」人。
  • 末代太監孫耀庭:割完昏迷3天,醒來得知大清已亡
    末代太監孫耀庭:割完昏迷3天,醒來得知大清已亡前言:在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皇宮裡幹活的多數都是宮女,而在後宮,除了皇上之外的男人也是不允許進入的。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就此斷送,孫耀庭不得不思考另一條謀生的道路,孫耀庭深深地明白,在社會上,自己沒錢沒勢,根本就做不成大事,究竟怎麼工作呢?經過和父親商議,孫耀庭選擇做太監這條路。
  • 歷史上太監的由來,清代滅亡後太監們的命運是怎樣的
    你可能想不到,太監也是一種官名。最早的太監起始於北魏,直到明代的時候太監的職位常常是宦官擔任的,那時候就把太監稱為高級宦官,再到後來的清朝,宦官才統一稱為太監。太監影視圖片太監是中國古代專門伺候皇家或者有權勢官員的。太監其實就是失去性能力的人,當太監也並非容易事,你得受得了那種痛苦,挺過去了日子就好過了,沒挺過去那就西天了。
  • 太監小德張衣錦還鄉,貧苦少年心生羨慕欲入宮,淨身後溥儀退位了
    ,這個人就是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在孫耀庭的苦苦哀求下,父親只好找人給他做了淨身手術,可是就在他做完手術後不久,辛亥革命就爆發了,皇帝退位了,國家一團亂麻,哪裡還顧得上找太監?孫耀庭只好就在家裡讀了幾年私塾,可他淨身後幹不了重活,也不能一直在家白吃白喝,於是孫耀庭又求父親給他找找進宮的門路,最後在一個親戚的介紹下,孫耀庭被送去了皇叔載濤的府中伺候。
  • 古代太監娶了妻子,妻子除了伺候好太監,還要做這件難以啟齒的事
    在古代的時候太監他們的地位是最低的,大多數都是來自於比較貧窮的家裡,為了給家裡賺錢才來到皇宮中,這樣的一個職業,如果讓現在一個男人去做的話,他們肯定不願意去。因為做太監就是要先進行閹割,這個過程是疼痛難忍的,有的人受不了也在這個過程中就失去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