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後一位太監辛酸自述:「晚上伺候婉容時,鞋底必須藏蒼耳」

2020-12-22 歷史維度

在古代有一種吃皇糧的職業,他除了淨身之外,沒有任何要求,一看到淨身想必大家都明白了,這份職業就是太監,在不少古裝電視劇中,大家都可以看到,太監是一份很沒尊嚴的工作,在宮廷中要被各種人欺負,簡直就是妥妥的路人甲。

從太監身上再次印證了一句話,越是沒有門檻的事物,需要付出的代價往往就越高。

有一說一的是,其實各種宮廷劇上面的太監,所展現出來的生活已經不算差了,如果將太監的生活原原本本呈現出來,那足以稱得上是一部驚悚片,被人召之即來揮之即去,時不時被身邊人忽視,還要被身邊人欺負,哪怕是一個思維稍微正常一點的人,恐怕都不會去選擇做一個太監。

有一位名叫孫耀庭的老者,他出生於1902年,於1996年去世,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監,期間他寫的自傳小說《中國最後一位太監》出版後還引起了轟動。

跟大多數太監一樣,孫耀庭也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揭不開鍋是家常便飯,最後父母也實在養孫耀庭等人不起了,於是在1916年經人介紹,把孫耀庭送到了紫禁城淨身,那一年孫耀庭還剛過15歲。

此時的清王朝已經覆滅,但紫禁城內也還有皇帝溥儀以及各種皇妃生活,而這些太監就像宮廷裡面的服務員一樣,哪裡需要就往哪裡召喚,至於尊嚴,肯定是不存在的。

從鄙視鏈來看都知道,誰會在意這種太監這群毫無尊嚴的人呢?漸漸的,孫耀庭也習慣了宮廷裡的白眼,對於每一位太監來說,好死統統不如賴活著。

最讓孫耀庭印象深刻的是,晚上去照顧皇妃的時候,鞋底必須要放一隻蒼耳,這樣做的一切就是為了防止太監們睡著,如果一不小心睡著了,就會立馬踩到那顆蒼耳,之後便是不會犯困了。

畢竟在宮廷裡,太監就是這般沒有尊嚴的存在,不誇張地說,以一個太監的身份進入皇宮的時候,你就沒法再做你自己了。

據孫耀庭回憶,太監在宮中,真的是誰都能欺負你一把,一旦說錯一句話就要被受罰,這對於一個男人來說,確實是一件很不雅觀的事。

1924年,溥儀被逐出紫禁城後,孫耀庭也跟著紫禁城,因為被淨身過,孫耀庭沒有什麼像樣的工作能力,只好去找自己兄弟過日子,幸好孫耀庭的兄弟還是念舊情的,也沒有計較孫耀庭的一切,一直照顧著孫耀庭直到去世。

不難看出,如今的現代生活比起古代來還是太幸福了,至少我們在現代,可以勇敢地做自己,沒有所謂的皇帝,我們有不用刻意去信仰什麼,一切都自己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這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

畢竟,我們應當珍惜如今的生活與社會,這是無數先烈為我們打下來的江山,封建的社會結束,在這新時代,我們需要保持不斷的努力。

相關焦點

  • 晚清最後一位太監的自述:晚上伺候貴妃時,鞋裡面要藏蒼耳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距離現在時間不算太過久遠,並且歷史資料也比較全面。正是由於這些原因,吸引了許多編劇來寫清宮故事,也吸引許多導演和製片人投資清宮劇。每當我們看清宮劇時,總是被跌宕起伏的劇情所吸引,被的皇上和妃子之間的感情糾葛而揪心。皇帝是天子,是九五之尊,是權利和地位的象徵。很多人都想爬到皇帝身邊去,因為只有接近最高的權利,自己也才會跟著獲得一些權利。
  • 清末太監心酸自述:晚上伺候貴妃時,鞋底一定要放蒼耳
    由於古代的醫療水平有限,這種閹割手術往往伴隨著很大的風險,不但要忍受巨大的疼痛,甚至還面臨著生命危險,經歷過這關之後,最終淪供權貴驅使的奴僕,過著是十分悲慘的生活,但是在古代,很多貧窮老百姓家的孩子,為了謀生,只能被迫閹割後,進宮當太監,作為晚清太監的孫耀延,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到了清朝末期,社會動蕩,民不聊生,孫耀延因為家境貧寒,為了生存,他的父親不得不做了一個痛心的決定:讓孫耀延淨身後入宮當太監
  • 太監在夜裡伺候妃嬪,會偷偷準備一些蒼耳,妃嬪睡好了他們才好過
    在古代伺候皇帝、妃嬪需要事無巨細,吃飯有人夾菜,洗澡有人搓背穿衣、上廁所有人管擦,漱個口有人端茶倒水,照顧不周輕則受到責罰和打罵,重則丟了小命,所以宮裡的太監會有很多小竅門明哲保身,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就公開過蒼耳的秘密。
  • 晚清太監孫耀庭講述:夜晚起床伺候妃子時,得在鞋裡面放一個蒼耳
    而且古人深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觀點的影響,進宮當太監也被人們視為不孝,如果不是在走投無路的話,是沒有人願意進宮當太監的。比如說歷史上最後一位太監孫耀庭,他就是因為家裡太過於貧困,才被父母送進宮裡當太監的。孫耀庭原本叫孫留金,1902年出生於天津靜海的一個貧困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家裡統共只有七分地,但是卻要養活孫耀庭在內的四個孩子,生活可以說是捉襟見肘。
  • 晚清太監孫耀庭講述:夜晚伺候妃子時,得在鞋裡面放一個蒼耳
    在1996年才去世的晚清太監孫耀庭講述了許多當差時的細節,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孫耀庭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位太監,他的一生經歷了朝代更替,時代變換,從他的口中透露出不少當時清朝宮廷生活的細節,在他後來的自傳《中國最後一位太監》記錄了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成為時代的記憶。
  • 清朝太監孫耀庭:夜晚伺候嬪妃時,鞋裡要放一個蒼耳,有何用?
    皇帝和妃子都是在宮廷中地位是非常高的,他們的飲食起居都是需要人伺候,所以宮廷對奴隸的需求比較大。因為宮女主要負責打掃衛生和洗衣服澆花,其他一些比較重的活不太方便,所以就需要一些男人來做。在後宮是有很多妃嬪的加上宮女,如果是男人進來幹活很容易產生混亂。所以才有了太監,他們不僅要做繁重的體力活,還需要小心仔細地伺候主子。稍有不慎,就會引來責罰甚至是殺身之禍。
  • 中國最後太監孫耀庭:皇后洗澡全程不動手,值夜怕困在鞋裡放蒼耳
    可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大半輩子都生活在皇宮裡面,宮裡面的一切都在他們的眼前發生,離開了皇宮,他們似乎找不到合適的歸宿,這些人就是侍候皇宮親眷的太監,孫耀庭就是中國封建社會留下的最後一名太監,也是他見證了清朝的毀滅。
  • 太監孫耀庭講述:晚上伺候妃子,要在鞋裡放一個蒼耳,幹啥用的?
    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皇帝,而是經常陪伴在皇帝身邊的人——太監。在封建王朝,太監的命運是極其悲慘的。不僅被人看不起,而且在皇宮中誰也惹不起,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可以說,太監是封建王朝的一種悲劇。太監孫耀庭講述:晚上伺候妃子,要在鞋裡放一個蒼耳,幹啥用的?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晚年接受專訪,吐露隱秘皇宮的真實生活
    清朝滅亡之後,中國的封建帝制時代結束了但是這並不代表太監們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因為根據前清與民國的協定,清朝的皇室們有權受到優待,並且在紫禁城內,溥儀仍然在名義上享受皇帝的殊榮。所以對太監的需要也是有的,但是比以前少了許多。中國最後一位太監孫耀庭就是這個時候進宮的,而他的遭遇也讓我們看到了真實的晚清王朝的宮廷生活。
  • 最後一位太監講述:娘娘沐浴不用自己動手,只需坐在浴缸就行
    大清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溥儀是最後一任皇帝,而孫耀庭則是最後一位太監。一個皇上一個太監,身份天差地別!這就是出身的「區別」了,很多人含著金湯匙出生,贏在了起跑線上,一輩子吃喝無憂。雖然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是我們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只要願意努力,擺脫貧窮也是指日可待。孫耀庭生於貧困之家,為了擺脫窮苦的生活,選擇了入宮。12歲那年,孫耀庭淨了身,成為了太監中的一員。
  • 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回憶皇宮:跪著伺候主子,娘娘洗澡都不用動手
    原本他的人生和太監這兩個字毫無關聯,家有七分薄田,父母給當地村上一位有七八十畝良田的私塾打工。一家人的生活即便不富裕,但也算不上窘迫,再加上他們兄弟四人還能夠免費讀書。一直到了戰爭時期,私塾為了保命離去,留下孫家六口人。失去了工作的孫家人,沒辦法只能淪為乞丐四處乞討,孫家父母心力交瘁卻無計可施。有人為孫家父母指了一條路,將孫耀庭送進宮內做太監。
  • 清朝最後一位太監的自述:貴妃們洗澡不自己動手,一般人難以接受
    在中國古代,太監這個職位一般都是勞苦家庭出生的。因生活所迫,才把孩子送進宮中,既希望有條活路,也希望將來能夠得點好處。據考證,中國的太監最早起源於夏朝,有明確的文獻記載則是在西周時期,出自《周禮》:「宮者使守內,以其人道絕也」。
  • 清末太監孫耀庭講述:夜晚伺候主子的時候,鞋裡要放上蒼耳
    王公貴族的服務者一般是宮女和太監兩者穿插著來的,而領頭人物的身邊出了貼身的女子伺候外,還是男侍衛太監偏多的。太監比其宮女做事更方便,效率也比較高。但作為太監,他們是最能夠看到整個大清進程的人,有一位名叫孫耀庭的太監,他就見證了大清從興盛走向衰敗的過程。
  • 最後一個離開婉容的太監:隱居在寺廟30年不洗澡,1996年才去世
    1912年2月12日(清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由臨朝稱制的隆裕皇太后(孝定景皇后)代表清朝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同時也是自秦始皇創立皇帝制度以來的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 清宮太監的靴子裡,竟藏有這樣一件東西,用途你真的想不到!
    末代太監孫耀庭14歲入宮,到了1923年,年僅21歲的孫耀庭被溥儀從紫禁城趕了出來,這就等於他在皇宮中生活了七年,七年的生活,讓他對太監這個神秘的群體,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後來,北京的一位作家,還根據他的回憶,寫了一部自傳體的回憶錄,也讓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獲得了大量第一手的關於太監的資料。
  • 老照片:圖1身穿日本和服的晚清格格,圖6正在爬樹的婉容皇后
    金默玉,本名愛新覺羅·顯琦,被稱為是「清朝最後一位格格」。1934年,金默玉來隨家人去了日本,並在日本學校就讀,在那裡度過了8年的青春時光。 圖:晚清時期,內殿總管太監邵興祿。
  • 他作為中國最後的太監,竟幾十年不洗澡,死前說出真相
    太監我們都知道,在我國古代是一個很常見存在,有的太監卑微底下,也有的太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是中國最後一個太監,二十年都沒有洗過澡,死之前才對身邊人說出真相。
  •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回憶:跪著伺候主子,娘娘洗澡全程從不親自動手
    宦官是腐朽封建王朝的悲慘產物,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出身貧寒,為了過上體面的生活,他們把孩子送到皇宮裡洗乾淨,當這些人被送到皇宮時,他們沒有得到很好的待遇,不僅服務於貴族,而且與他們的同僚競爭權力,歷史上有一些大太監,他們從宮底一步一步往上爬,非常困難,而且沒有保障,到了晚年離開宮殿時,
  •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活到1996年,清朝宮廷見證者,曾服侍皇后洗澡
    提起太監,也許多數人聯想到"指鹿為馬"的趙高,又或者大明朝的"九千歲"魏忠賢,多數奸邪太監的形象深入人心,事實上,惑亂朝綱並能讓後人記住的只有少數,剩下的極大多數太監往往只是普通小輩,背後承載著更多是平民百姓的辛酸故事,在歷史典籍中往往尋不到蹤跡。
  • 歷史上太監的由來,清代滅亡後太監們的命運是怎樣的
    太監影視圖片太監是中國古代專門伺候皇家或者有權勢官員的。太監其實就是失去性能力的人,當太監也並非容易事,你得受得了那種痛苦,挺過去了日子就好過了,沒挺過去那就西天了。清朝太監說起來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李蓮英,他確實是清朝太監的代表人物。在1856年的時候他進入了紫禁城,原名叫李英泰,後改名叫李進喜,最後在1871年的時候慈禧賜名為李蓮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