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問「為什麼地圖的方向是上北下南」,你可以這樣回答

2020-12-14 晚安靜讀

課堂上,有個學生突然提問:「為什麼地圖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北方為什麼一定要在上面,這有什麼道理?」

年輕的老師被問得有點措手不及,這……這該怎麼解釋好呢?

在早期的地圖中,其實有將南方當成地圖的頂端,也有「以東為上」進行標註的。直到最近的數百年,地圖才一致「以北為上」。

有天文學家表示:「在宇宙中,其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上下方位區分。」

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一個方向,是地球的上方。而「以北為上」,從一定程度上則是出於人們的某種文化觀念。

比如,1569年,麥克託製作地圖時,當時歐洲人對於地球的探索大多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相對南半球有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也許是在心理上基於對「北」的一種褒揚,繪出的地圖就將「北」放在了上面。

於是,麥克託的地圖後來就成為了地圖製作史上「以北為上」的分水嶺。

而在我國古代,因皇宮居於北方,「以北為上」似乎也就不難理解了。

又有孩子問:那麼地圖有什麼用呢?

最好的答案是:通過地圖,了解我們所處的位置,是一項基本的生存技能。

教育學家指出,讓孩子從小把「世界」裝進腦海,這對能提高孩子的空間想像力,提高對世界的認知,拓展視野,特別有好處。

由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魏新編寫,經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權威審定的這套《地圖上的世界史》,圖文並茂、知識滿滿,集世界地理、歷史、人文知識於一體;

暑假快到了,如果想讓孩子們在輕鬆有趣的氛圍裡,徜徉於知識的海洋,這套圖書再合適不過,整套書讀下來,孩子對世界歷史和基本的地理知識就會有一個較好的基礎,這是非常有益處的。

點擊下面橫條,超大開版精裝2冊《地圖上的世界史》推薦給您:

相關焦點

  • 地圖為什麼總是上北下南?
    地圖就應該上北下南?這是又一個約定俗成,極少有人會質疑的慣例——現代地圖幾乎清一色的上北下南。各國的繪製即使存在爭議、差別,也都是本國是否處於圖畫中心,極少有人挑戰南北方向。羅馬帝國時期,地中海內部以及和跨海域的海上貿易愈發繁榮。
  • 地圖為什麼都是「上北下南」?背後還有這些經歷
    儘管大多數人都認為世界是上北下南,然而沒有充分的科學道理證明北方是這個星球的「頭頂」。當從太空看地球時,任何一面朝上的想法都很難站住腳。我們熟悉的這張照片,同樣可以反過來,太陽可以在上面,也可以在下面,這取決於從哪個角度來看。
  • 易經:上北下南天南地北,讀懂先天八卦的大秘密,一般老師不願說
    先從看地圖說起,記得小時候在學校每次看地圖都要死記硬背「上北下南」,而家裡的長輩看傳統文化地圖,每次念叨的則是「上南下北」。後來才簡單地分清,「上北下南」是西方的用法,而「上南下北」才是我們東方的用法。 於是,每次看到現代的地圖就要面北而立,看到我國古代的圖,就面南而站。終於,每次都能站對位。
  • 金絲玉,儘管走,管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北在天上嗎?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每個人估計都記得這個口訣。直到現在,當許多人迷路時,他們的第一反應是找到太陽,背誦口訣。但你想過嗎?為什麼北方在地圖的頂端,而這個看似自然的規則又是如何產生的呢?為什麼幾乎所有的現代地圖看起來都一樣?
  • 閱聽|孩子總問為什麼時,只去回答遠遠不夠,這樣做更有意義
    02:39來自湘湘帶你看社會Whisper Records - 在櫻花樹下來自中國網教育頻道00:0002:38文丨魚爸 圖片來源美素圖庫很多媽媽說孩子總是問為什麼,不知道怎麼回答時,該怎麼辦?
  • 孩子問「自由不是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嗎」時,可以這樣回答
    像我在工作時,經常會碰到學生問這種問題:為什麼我上課不能說話?為什麼必須天天做操?為什麼我必須戴口罩?為什麼老師要給我們布置這麼多作業?為什麼我必須向老師問好?最後必定「上升」到這個層次——一點自由都沒有!
  • 女人問 「你為什麼喜歡我」,高情商的男人都會這樣回答
    在男女交往中,相信大多數男人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就是女人問你喜歡我哪裡呀,這個時候你會怎麼回答呢?我喜歡你漂亮,還是哪裡都喜歡你。其實聰明的男人都不會這麼回答,他們會這樣告訴女人的!一、這個答案很長,我需要一輩子的時間來回答你。
  • 當孩子問為什麼要努力讀書,家長的回答很重要!
    龍應臺曾經給自己的孩子寫過這樣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帶給你快樂。
  • 相親對象問你為什麼結婚,這樣回答才是高情商
    表弟今年29了,姑媽給他介紹了幾個相親對象,表弟是個理工男,平時只專注於做自己的研發工作,很少和女孩子溝通交流,見了面都是害羞的那種,上次相親見面,也是姑媽好說歹說勸了好久才去的,回來後姑媽問見面感覺怎麼樣,表弟不語,姑媽再三追問下,終於開口了,說人家姑娘說和他三觀不合,以後就算在一起也不合適的
  • 如果孩子問你為什麼我不能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學科?你怎麼回答?
    為了培養孩子,作為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接觸更多的知識,擁有更開闊的眼界,但是,大多數孩子們卻不這樣認為。因為他們看到的是學習壓力和自己無法感興趣的一些科目帶來的學習疲勞。如果有一天,孩子問你:我可以只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學習嗎?
  • 「啟發性回答」:這才是應對孩子「十萬個為什麼」的正確方法
    「為什麼不能睡懶覺啊?」小愛迷迷糊糊地問媽媽。「因為睡懶覺對身體不好啊。」小愛媽媽只好解釋。「那為什麼睡懶覺對身體不好呢?」小愛不依不饒繼續問。「因為睡懶覺就沒法起來鍛鍊了啊。」小愛媽媽一頭霧水,硬著頭皮回答。「那我可以起來以後再鍛鍊啊。」小愛看著媽媽說。
  • 當她問你:「為什麼要娶我?」時,這樣回答,才是她想要的答案
    「為什麼要娶我?」這個疑問句看似簡單,回答起來卻不能馬虎。有句歌詞說:「女孩的心思你別猜,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女孩的心思靈動,情感活潑,當她認真地問你上面那個問題時,可一定要打起十分的精神來應對,要是回答不好,會傷了她的心。
  • 孩子,你為什麼讀書?歐巴馬的話,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當孩子對父母說:「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呢?我不喜歡讀書」,面對孩子這樣消極的讀書態度,父母們都是怎樣回答孩子的呢?在我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給大家講一個有關周總理的小故事。那是在1910年,12歲的周恩來在學堂讀書,有一天,先生問學生一個問題:大家為什麼而讀書,有的學生回答為了知曉道理而讀書,有人回答為了光宗耀祖,還有人說是為了賺錢、繼承家業而讀書,而在問到小周恩來的時候,他是唯一一位義正辭嚴的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 如果孩子問:向日葵花朵為什麼跟著太陽轉?你會如何回答?
    起因是朋友家裡在吃瓜子,原生態的,直接長在葵花上,一大朵花那種。吃著吃著,朋友家裡上小學的女兒問媽媽:為什麼向日葵花朵會跟著太陽轉呢?朋友先悄悄地查百度,結果用百度的回答給孩子解釋不清楚。她突然想到了我,便發微信問我。我是搞花卉的,也不是搞農業的,問我其實不算問對了人。
  • 上北還是下南?中國古代地圖的千年理念轉換!
    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中國古代的繪製地圖技術? 我們現在見到的地圖,全部都是以上北下南為方位標示的。因此,對於分不清東南西北的人來說,看看地圖也大概能夠知道模糊的方位概念。
  • 你問我為什麼喜歡《天氣之子》,作為一個理科生,我會這樣回答
    ⑴槍,槍又可以分為撿槍和查槍撿槍:當看到帆高偶然撿到一把槍的時候,並不認為這裡能有多大文章,但看完這部動漫的時候,發現這一筆至關重要。首先這個情節的出現並不生硬,前文已經提到柴田在逃,攜帶槍枝。這支槍在男主救下女主,男主與警察僵持這兩個重要情節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有人問:現在在校犯錯誤,為什麼停課一到三周?如是回答
    這樣的提問,真的無稜兩可了。什麼情況不說明,讓人怎麼回答呢?首先,孩子多大呢?在學校讀幾年級了?在校犯了什麼錯誤?是大還是小錯誤?……等等這一切都讓人很迷茫啊!現在教育怎麼了,同樣的教育條件下,為什麼有的孩子可以出類拔萃?有的可以安安穩穩?你家孩子倒好,讓人停課一到三周?再一個,這停課一到三周又是什麼鬼操作呢?是認錯態度好就停一周嗎?是家長沒表示就停長一點嗎?具體學校或老師怎麼說的?看得人是一頭是汗。還來問為什麼?為什麼你自已不去學校老師了?在這問,又不說清楚情況,想幫您也無能為力了。
  • 當孩子問你:「為什麼要讀書?」這3句話,請說給孩子聽
    兒子問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媽媽的回答:當看到夕陽餘暉的時候,讀書的人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沒有讀書的人說:「哇塞,這夕陽好美啊,哇塞,還有鳥在飛,哇塞,真好看」。可是孩子為什麼要好好讀書,讀書與不讀書的區別,讀書的意義在哪裡?很多父母卻沒有告訴他們。或許有的父母面對孩子問自己問什麼要讀書的時候 ,父母的回答可能就是「為了將來能找個好工作,找個好對象,賺更多的錢,過上更好的日子......」這樣的回答,難免顯得有點蒼白無力,比較小的孩子,很難會聯想到自己未來的樣子。
  • 「媽媽,你為什麼去上班?」媽媽不同回答決定孩子格局,值得學習
    在如今市場經濟下,社會上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都會存在落差,如果在家陪孩子或去上班,當孩子發現自己的父母「不如」別人父母時,做家長的又該如何引導孩子避免產生自卑感呢?看看媽媽不同回答,或許能給你一些啟迪。第一位媽媽,戚薇高智商回答,值得你學習相信大家對戚薇都不陌生,她既是演員、歌手,又是一名媽媽。
  • 粽子為什麼南甜北鹹?51Talk英文動畫「神還原」中國傳統故事
    前天有小學員問Max,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賽龍舟呢?今天,Max就借51Talk推出的「英語動畫趣學中國傳統故事」系列動畫片中的《粽子為什麼南甜北鹹》這一集來為孩子們解答吧!小朋友不僅可以了解粽子的歷史,還能學到地道的英語表達,以後也能向外國朋友們介紹中國的端午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