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女王:三種親密關係,透視三種人在19世紀的地位變化

2020-12-22 釋思波

維多利亞女王以其獨特的女性特質安靜低調地締造了一個偉大的帝國,從而使自己的名字彪炳史冊。但是卻沒有人知道她在安靜祥和的外表之下,令人仰慕的權力背後,內心卻經歷過許多孤獨無助的日子,傷痕累累的經年。

在那些最好和最壞的時日,無數個寂寞彷徨的時刻,幸好有這樣一些人陪伴在她的身邊,那就是家庭教師、紳士和僕人。這些人作為她的靈魂導師、愛人和密友,如燭光焰火般照亮了女王心頭的黑暗,拂去了她心底的陰霾,陪伴她走過了艱難歲月,抵達人生的終點。

維多利亞女王之所以能與這三種人親密互動,是因為在19世紀的英國,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使家庭教師開始出現,紳士文化得到發展,僕人的地位發生改變,這既是維多利亞的幸運,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19世紀的英國,家庭教師成為知識女性的首選職業,但是地位低下

19世紀的英國進入了工業化,經濟實現了現代化。這種經濟的變化使英國女性不必局限在家庭裡,她們開始離開家庭,獨立工作。當時英國的中上層家庭習慣於僱傭家庭教師來教育子女,於是家庭教師成為19世紀英國社會的熱門職業,而一些受過一定教育的女性則更願意選擇這種職業。

於是家庭教師數量劇增,魚龍混雜,品質低劣者眾多,使得家庭教師不再是為人所尊重的職業。從表面上來看她們從事的是比較體面的腦力勞動,屬於白領階層,但是她們在僱主家的實際地位和普通女僕沒什麼差別。她們被僱主要求必須把全部身心放在工作上,卻不受尊重,還掙錢很少,經常陷入經濟困頓的窘境。

維多利亞童年時的家庭教師萊純就是從事這一職業的人。她是漢諾瓦一個牧師最小的女兒。在她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三個姐姐也相繼去世。家庭的變故使萊純不得已出來做家庭教師。因為出身卑微,萊純不能與貴族和侍臣同桌進食。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做家庭教師後,她被封為男爵夫人。

小時候的維多利亞刁蠻任性,做她的家庭教師需要自律和無私奉獻,萊純不但要督促維多利亞的衣食住行,還需要在維多利亞和任何外人見面時,都要在場,以便對維多利亞施以影響。所以她為了訓練這位未來的女王,犧牲了自己的私人生活和朋友。她甚至為了慎重不能記日記。整整13年,萊純幾乎一次都沒有離開維多利亞。

在萊純傾盡所有的付出和寸步不離的陪伴中,維多利亞不但獲得了心靈的慰藉和精神的支撐,更獲得了成長。她逐漸具備了女王的心智和素養。但是萊純卻只不過是維多利亞的舅舅利奧波德安插在想要爭取權利的大臣康羅伊身邊的奸細,她是負責代替利奧波德在肯辛頓宮和康羅伊抗衡的一枚棋子。所以當維多利亞的母親和康羅伊逼迫維多利亞給與他們權力時,萊純堅決支持維多利亞反抗他們,致使維多利亞的母親毫不留情地要解僱她。

萊純在維多利亞的奪取女王之路上功不可沒,陪伴了女王的成熟與成長。可是萊純卻沒有得到與她的付出同等的回報。女王登基以後,萊純逐漸被邊緣化了。不僅如此,維多利亞為了使阿爾伯特開心,默認了阿爾伯特把這位堪比她母親的家庭教師趕回德國的家裡。多年以後,當維多利亞乘火車經過萊純的家附近時,這位家庭女教師專程來到火車站,在站臺上熱情洋溢地向她之前的學生揮手帕,但是火車卻繼續前行沒有停下來。這就是英國19世紀一個家庭教師的遭遇。

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在這一時期的小說中的人物簡愛、阿格尼絲的身上看得更真切。同樣作為家庭教師她們比萊純的處境更屈辱,更尷尬。和萊純不同的是她們選擇了用不同的方式和態度來進行抗爭。簡愛潔身自愛,在羅徹斯特面前不卑不亢,堅持自我,獲得了僱主的青睞。阿格尼絲自卑怯懦,對兩任僱主含沙射影的責備則只是忍耐、感化和包容。但是她們最終都沒有獲得屬於自己的愛情,也沒有改變自己的出身。

從這些家庭教師的身上我們看到了19世紀的英國社會的女性開始走出家庭,追求獨立自主。家庭教師是知識女性選擇職業的初步嘗試,在等級鮮明的社會裡她們雖然付出了很多,盡了最大的努力,但是受到社會文化環境和人際關係的影響,她們幾乎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可是歷史的車輪卻在不停地前行,它將引導著女性最終實現自己的價值,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維多利亞時代英國各種禮儀逐步形成,紳士的標準有了新的內涵

英國紳士文化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維多利亞時期是大英帝國的鼎盛時期。在維多利亞女王執政的六十多年間,她通過圈地運動,完成了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促進了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發展,使英國的工業革命達到了頂峰。這時的英國社會各種禮儀開始形成,被稱為「禮儀之邦」。在這種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文化發展的時期,英國的紳士文化得到了極大地發展,紳士的標準也有了新的內涵。

在英國紳士文化形成的初期,紳士文化就是貴族文化。貴族們在管理國家的事物中,反對專制,追求自由,通過與王權的制衡和與其他社會階層的磨合,形成了貴族精神。發展到騎士文化時期則以凸顯個人身份的優越感為基礎,注重禮儀和修養的道德和人格精神,屬於上層社會的文化精神,這是紳士文化的根本。而到了維多利亞時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改革的進行,英國的紳士文化逐漸成熟。它既包括思想上的自由、也包括務實的精神,公平的競爭,勇敢的氣概、高雅的修養和得體的舉止。

這些英國紳士既有教養、懂禮貌、尊重婦女又重視德行。他們崇尚個人奮鬥和成功,主張不斷地超越自我。這些紳士品質在維多利亞的丈夫阿爾伯特身上體現的尤為突出。阿爾伯特出生在德國的科堡家族,但是科堡背景卻不是他身上的亮點,他成為女王丈夫的優勢是他自身的特質:純淨的血統、淵博的知識、英俊的面孔和優美的身材。這和當時人們對紳士的評判標準有關,他們不太在意出身,而是把個人素質當成判斷一個人是否是紳士的重要標準。

阿爾伯特也是拿著這些標準來要求自己的。他並沒有因為對方是英國女皇就趨炎附勢,委曲求全。維多利亞在三年前定了婚約後把婚事整整拖延了三年,這讓阿爾伯特感到受到了侮辱,於是他決定當面和維多利亞說明情況,退掉婚約。如果不是女王主動出擊,上演表白、求婚、送戒指的戲碼,估計這場婚約就被取消了。

這個時期人們對於紳士界定標準的改變,是因為受到當時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響。資本主義的長足發展,商業財富和社會背景就成了一種文化標準。而中產階級不再滿足當下的社會地位,他們以紳士為突破口,通過自身的奮鬥取得商業上的成功,躋身紳士的行列,為自己爭取更大的政治活動範圍來改變卑微的出身。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經濟的發展,社會各階層都在向貴族看齊。但是中產階級取得的經濟成就讓貴族改變了之前對紳士文化的保守和固執。就這樣社會各階層以貴族為標準,經歷了一系列的調整和磨合,形成了這種新的紳士文化。

在這種新標準紳士文化的影響下,維多利亞的丈夫阿爾伯特一生都謹遵這個標準,持家愛妻、克己奉公、既積聚了財富,也提升了自己的政治地位,成為中產階級紳士的楷模。阿爾伯特和女王完婚後,儼然成為了一個持家過日子的能手。他不但控制妻子購買服裝的支出,還把王宮裡鋪張浪費的制度改掉,沒用多久就還清了維多利亞父親欠下的巨額債務,買了新宅子,憑藉一己之力獲得了經濟上的成功。

作為丈夫和父親,他也做得事無巨細,不但親眼見證了女兒的出生,還無微不至地關愛妻子,陪伴孩子。最重要的是他因為分擔妻子的政務,而從一個名義上的丈夫成為了實至名歸的王夫,一個在女王背後實行王權的國君。

在這個過程中,阿爾伯特的紳士精神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早起晚睡,兢兢業業,除了陪伴妻兒,其它所有的時間都用來埋頭工作,處理政務。讓維多利亞女王享盡了一個妻子的快樂和幸福,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

在維多利亞時期的許多小說中都有許多完美的紳士形象。蓋斯凱爾夫人的《妻子們與女兒們》中的吉布森先生,狄更斯小說《遠大前程》中的皮普,《匹克威克外傳》中的匹克威克,都活靈活現地展示了紳士形象的內涵及魅力。

維多利亞時期的紳士,不僅僅是那個頭戴禮帽,身穿西裝三件套,留著鬍鬚,嘴上叼著菸斗,手住拐杖的優雅皮囊。他們比以往更具有深刻的內涵:勤儉、克制、務實、勤奮,不矯揉造作,不唯我獨尊,不攀附權貴,不自怨自艾。他們常能體諒別人,更能相信自己,既具有傳統的騎士之風,又兼備現實的努力奮鬥之範。隨著社會文明的向前發展,英國的紳士文化必然會發揮其精華和閃光的部分,引領社會文化朝著科學和健康的方向發展。

維多利亞時代,主僕之間的關係轉變為僱傭關係,僕人的境遇有所改變

17世紀之前英國主僕之間存在著人身依附關係。僕人住在主人家裡,他們的生存依賴於主人,主人有保護他們,贍養他們,支配他們的人身和財產的權利。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到了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主僕之間的依附關係開始轉變為僱傭關係。。主僕之間的關係不再那麼冷酷僵硬,他們開始互相信任,僕人對主人盡心盡力,主人對僕人幫助扶持。

僕人不再是主人的私有財產,世代的家奴,他們被主人賦予了很多權力。管家的地位最高,他們不僅整理主人的書報,管理帳目,還掌管著主人每個房間的鑰匙,負責酒和銀具的存儲。貼身僕人還要照看主人的衣櫃和私人財產。

僕人的工作以服侍為主,但是他們工作的表現和成就將決定他們的地位升遷。男僕一般都是從最下層的幫傭工作開始磨鍊。那些聰明伶俐,能夠很快掌握工作要領的人可以升為侍從或者貼身侍從,那些頭腦精明而又工作認真的人可以晉升為總管或男管家的職位。女僕是從洗碗工開始,逐步學會烹煮料理和治理家務的技巧,逐步晉升。或者從貼身女僕開始,在獲得女主人的喜愛之後,可以一躍而成為女管家。

正是因為這些規定,才使約翰布朗憑藉自己具有普通僕人不具備的優勢而成為幸運者。在1861年,女王夫婦最後一次在巴爾莫勒爾停留時,約翰布朗總是牽著女王的馬在戶外侍奉她。他一直待在女王的身邊,幫女王穿戴披肩和鬥篷時也令女王非常地滿意。他正是憑藉自己的聰明、細心和忠誠贏得了女王的信任。

於是在阿爾伯特去世以後,約翰布朗成為了女王的貼身男僕。他獲得了女王給予他的特權,不用遵守王室的繁文縟節,可以注視女王,與女王隨意交談。甚至他還可以讓女王去做女王不想做的事情。可是在當時的英國社會,主僕之間依然要嚴格遵守等級制度,僕人必須遵守一系列的規矩,比如:在房間內走動聲音要小,在室內撞見紳士或者夫人要避讓在一邊,讓他們先過去;護送女主人出行或者拎包,要跟在後面保持幾步的距離。主人講笑話是要假裝沒聽到,不能笑 ;沒有主人的允許,不能和人談話、插嘴。

在這種情況下,維多利亞和約翰布朗的親密關係遭到了汙言穢語的毀謗。甚至有的報紙竟然刊登出女王和僕人秘密成婚的報導。由此可見,主僕之間的關係雖然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不同的階級之間仍然存在無法逾越的鴻溝。即使是身為女王也不可能堂而皇之地跨越階級的界限。

在19世紀的英國,僱主和僕人之間由依賴關係發展到僱傭關係,僕人的地位有了改變,比之前多了一些自由,獲得了一點尊嚴,這讓他們的命運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他們依然要受到主人的控制。到了19世紀後半期,隨著英國經濟與科技的極大飛躍,平等意識深入人心。僕人們開始不願意受到主人的控制,尤其是男僕,紛紛改行,擺脫主人對他們的控制。

維多利亞時期家庭教師的出現,紳士文化的發展,僱主和僕人之間關係的變化都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這三種人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地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雖然陪伴舉世聞名的維多利亞女王度過了人生最艱難的時光,但是他們卻不都會因此而改變命運。他們被裹挾在歷史的潮流中,一路向前,終將賦予歷史不同的內涵。

相關焦點

  • 維多利亞女王:既不中產,也不普通,卻是19世紀英國中產家庭象徵
    在英國歷史學家露西·沃斯利看來,維多利亞女王還有一個深層次的矛盾性:她既不中產,也不普通,但卻成了19世紀英國中產階級的代言人。從表面上看,維多利亞對外展示出的愛情、婚姻、家庭等,都堪稱當時英國中產家庭的範本。而身為一國君主的身份,又讓她和真正的中產家庭之間有著鴻溝般的距離。
  • 維多利亞女王執政64年,守寡半個世紀,情感疑雲眾說紛紜
    墨爾本勳爵在維多利亞執政期間全力扶持女王幫助政府平穩更迭。下野後,失去了為女王出謀劃策的特權和愉悅,甚至徹底失去長期以來擁有的大量權力以及與女王的親密關係,墨爾本勳爵曾經一度感到難以忍受。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的婚紗照1839年11月23日,維多利亞女王在100多人參加的樞密院會議上宣布了結婚的決定。
  • 維多利亞女王寡居40年,穿黑衣悼念丈夫,其實卻秘密二婚?
    維多利亞女王被稱為歐洲的祖母,在位64年間,她育有九個子女。其中一個成為了英國國王,另外四個成為了其他王國的王后。她的後輩至今依然有王室的君主,其中就包括了伊莉莎白女王。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英年早逝,年僅42歲。在阿爾伯特親王過世後,維多利亞異常悲痛,一個人度過了丈夫去世後的40年時光。
  • ...維多利亞女王|威廉·亨利·福克斯·塔爾博特|阿爾伯特親王|...
    攝影師Roger Fenton在白金漢宮拍攝的維多利亞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1854年在維多利亞女王加冕後的第二年,英國攝影之父威廉·亨利·福克斯·塔爾博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t)將照相技術帶到這位20歲的年輕女王面前。維多利亞對其產生了極大的好奇和興趣,為之後皇室照片的發展埋下了種子。
  • 邁爾斯·泰勒談維多利亞女王與印度
    我的主要史學訴求是:重新評價十八世紀以來帝國君主制(imperial monarchy)在英屬印度的歷史地位,這種局面給英國人造成了怎樣的影響,又如何刺激印度社會自發產生了王朝統治和「王室恩眷」(royal benevolence)的觀念。早在遭受英國王室統治之前,南亞次大陸其實已經被外來入侵者(foreign occupiers)佔據。
  • 維多利亞女王死後,全球性帝國中心之英國將何去何從?
    雖然喬治三世去世的時候維多利亞已經出生,因此她的確充當了連接20世紀與納爾遜(Horatio Nelson)和塞繆爾·詹森(Samuel Johnson)時代的橋梁,但當時她只有8個月大。當然,她的統治時間之長是空前的。她在新世紀伊始走向了生命的終點,這並不令人驚訝,但是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區,此時足以稱得上是一個令人震撼的時刻。
  • 英王室秘史:維多利亞女王與印度男僕有段黃昏戀
    在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執政的六十四年裡,「日不落帝國」逐漸成長為世界霸主。不過鮮為人知的是,被視為偉大君主的維多利亞女王的私生活確實有些混亂,比如她和印度男僕的黃昏戀就曾引人關注。女王也在日記中做過類似的描述,認為卡裡姆長得高大健壯,符合她的審美。此時的二人都沒想到,地位差別如此懸殊的他們會產生一段黃昏戀,命運有時就是這麼的離奇!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已經68歲了,自1861年其丈夫去世後,蘇格蘭男僕約翰布朗就一直陪伴他左右,直至1883年去世。布朗去世後,維多利亞女王陷入了長久的寂寞,直到印度男僕的出現。
  • 兩人親密接觸之後,女人嘗到甜蜜後,會有三種表現
    兩人親密接觸之後,女人嘗到甜蜜後,會有三種表現一般情況下,普通的男女交往,一定會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如果超出這個安全距離的接觸,那就稱得上是「親密接觸」了。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有了一定的「親密接觸」之後,都會有種心動的感覺,只要對方不是那種令人反感的「怪人」。
  • 朱利亞·阿伯克龍比《維多利亞女王》
    維多利亞女王在位64年,引領大英帝國走向了鼎盛時期,英國的海外殖民地面積擴充至本土面積的100多倍,其中包括非洲、印度、東南亞和澳大利亞,所以獲得了「日不落帝國」的稱號。維多利亞女王既是英國的女王,也是印度女皇及無數英國殖民地國家的君主,幾乎統治了大半個世界。這些榮耀並不能完全歸功於維多利亞女王的個人才智。在她登上王位之前,英國政權已經從君主轉移到議會手裡,英國君主成了「無法治理國家的木偶」。
  • 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是一個好妻子、好女王,但絕對不是一個好母親
    她丈夫去世的起因,是到劍橋跟兒子見面,兩人在外面散步的時候下雨,回到倫敦後,淋了雨的丈夫,19天後就去世了。而父親為什麼一定要去找兒子談話呢?因為年僅19歲的愛德華,跟一名女演員睡到了一起。不管怎麼說,丈夫去世是維多利亞女王跟兒子關係真正惡化的開始。她說,「我簡直無法跟這個男孩共處一室,連看他一眼都受不了。」女王堅信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趕緊讓兒子結婚。於是,就給愛德華選了丹麥公主亞歷山德拉做老婆。
  • 維多利亞女王:帝王的珠寶箱裡的故事
    其實早在女王17歲那年,母親和舅舅就安排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王子見面,但當時維多利亞被母親管得很嚴,周圍的人都在監視他們,他們對於彼此的印象都不太好。直到1940年,阿爾伯特第二次拜訪女王,女王對這個長大了的表弟再見傾心。
  • 英國皇室貴族,維多利亞女王的兒媳是誰,為什麼被稱為最美公主?
    英國皇室貴族,維多利亞女王的兒媳是誰,為什麼被稱為最美公主?英國作為現代社會僅存的為數不多擁有皇室貴族的國家之一,英國依舊是延續著英國歷史上的王位世襲制度。一直到現在英國還是擁有著自己國家的皇室成員,像是現在比較出名的伊莉莎白女王以及女王的家人們還有女王的王子所迎娶的王妃。英國皇室之間的一些人員構成以及八卦時間都是現在人們比較感興趣的話題,相對於英國政府的一些決策,反而不如英國皇室之中人員的私事讓大家感到好奇。
  • 維多利亞女王好強悍,9個子女統治歐洲,一戰是家族內部戰爭
    在英國歷史上先後出現過六位女王,但名頭最響亮的還要數維多利亞女王。她被譽為「歐洲老祖母」,子孫後代遍布整個歐洲,甚至連第一次世界大戰都是人家的內部戰爭。維多利亞女王出生在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父親是喬治三世的第四個兒子,母親是薩克森-科堡-薩爾菲爾德的維多利亞公主,不光身份無比尊貴,而且還是王位的唯一合法繼承人。
  • 兩位在位時間最長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與維多利亞女王是什麼...
    維多利亞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君主,僅次於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維多利亞的在位時間長達64年。她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女王。 伊莉莎白二世與維多利亞女王是什麼關係? 伊莉莎白女王二世和維多利亞女王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兩位君主。
  • 9個孩子的母親與印度女皇:「鑽石女王」維多利亞的多面傳奇人生
    英國歷史上有兩位在位時間超過60年「鑽石女王」,一位是現任伊莉莎白二世,從1952年至今,已經做了68年的英國女王;另一位則是成就「日不落帝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從血緣關係上來說,維多利亞女王是伊莉莎白二世的高祖母,而這兩位女王之間也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她們都在年輕時成為女王,早早開啟執政生涯,統治時期超過60年。
  • 維多利亞女王為什麼被稱為「歐洲王室的祖母」(下)
    ②伊莉莎白公主,(1864年11月1日-1918年7月17日)1884年6月15日嫁給俄國的謝爾蓋大公(亞歷山大二世之子),沒有孩子,收養了小叔子的孩子,他的表哥德皇威廉二世一生鍾情於她她非常善良,曾經捐出所有的珠寶建立了修道院幫助婦女和兒童,在俄國是很受民眾愛戴的人,很可惜,1918年7月18日她被布爾什維克黨人活埋。
  • 維多利亞女王養成記:如果王冠是枷鎖,我該如何度過這一生?
    寫在維多利亞女王日記裡的這段話,恰恰成為了她傳奇一生的開始。順利繼位的維多利亞女王在初登政治舞臺的表演上顯得頗為失敗。年輕氣盛的她經常獨斷專行,咄咄逼人。早在繼位初期,維多利亞女王就公開偏袒輝格黨人,又對墨爾本之後的每一位首相幾乎都不滿意,甚至一度以遜位來威脅議會。
  • 伊莉莎白女王成英國在位最久君主,超過維多利亞女王的63年
    在此之前,這項紀錄的保持者是伊莉莎白二世的曾曾祖母維多利亞女王,她的在位時間長達63年7個月2天16個小時23分鐘,如今伊莉莎白二世打破了這個紀錄。除了跨越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執政時間,伊莉莎白女王還比她的曾曾祖母擁有另一項更為矚目的頭銜——在最近的一次民意調查中,她被英國國民評選為「最偉大的君主」。
  • 維多利亞女王——俺也要談一場甜甜的戀愛
    然而準女王卻是一隻籠中鳥:爹地死的早,媽媽和管家控制著她的生活,她沒法上學,她不能讀大眾讀物,管家還強迫她籤署攝政權,母后垂簾聽政,她要再做七年的工具人。從未獨立的公主會同意麼?然而女王不怕,她有一個好丈夫阿爾伯特:雖是表親,但思想共通,靈魂共鳴:阿爾伯特紳士,真誠,耐心,有智慧,是維多利亞理想的結婚對象。
  • 維多利亞:嫁給愛情的女王
    她就是亞歷山德麗娜·維多利亞,日不落帝國的女王。在她丈夫逝後,她為他穿了近40年的素衣。她瘋狂地為他作傳,為他立雕像,用各種方式紀念他……她的愛,像夏天那麼熾熱,像冬天那麼漫長。維多利亞是一個年輕的女王,也是一個可憐的女王。她的童年並不快樂。童年維多利亞她不知道父親長什麼樣,他在她出生後不久就逝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