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銀子
常看古裝劇的人,對這個畫面一定非常熟悉: 大俠進了飯館,土豪般地掏出一個銀錠,說:「上好的酒菜拿來!」
然後小二就會畢恭畢敬收下銀錠,馬上端來招牌菜和上好的美酒。
但是有一個問題,經常被忽略:飯館老闆好像從不找零。 銀錠不像銅錢,價值較大,找起零來非常麻煩。老闆想要找零,其實就是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把它給剪開了。沒錯,就是剪開了。
李然犀《清末天津「錢鬼子」揭秘》: 欲知裡面是否有鉛或銅,勢必用剪銀子的大夾剪斷開,才能得明真相。當年各銀錢號都有這種東西,任憑一個五十兩的「寶」銀錠,放在夾剪裡,用屁股一坐即能把元寶夾成兩半。
咔嚓幾下,剪出一堆,幾錢幾分,幾釐幾兩都不一定,留著慢慢找補。 不止是元寶可以拿來剪,連銀簪子、銀首飾都能拿出來交易,不論形狀如何,老百姓是只認重量的。 銀錠上剪下來的這些,就是「碎銀子」。
今天,我們就找到了這些剪下來的碎銀子,只是這個「碎銀子」,可不是古人用來結帳的貨幣,而是一種高品質的普洱老茶頭。
在普洱熟茶的發酵渥堆過程中,因為被充分揉捻過了,茶葉分泌的果膠會黏住一些茶葉。
形成小小的一團膠狀物,就是老茶頭。
選擇壓得最緊實的那些老茶頭,取出來單獨存放,隨著時間的推移再次發酵,切割成小茶塊,就形成了質地更加密實臻滿的碎銀子。
「碎銀子」對原料要求非常高,工藝流程也很複雜
碎銀子本是一種高品質普洱老茶頭,形狀細碎,一粒一粒的,烏黑又微微泛著銀色油光,所以得名「碎銀子」。
無論是自己喝還是當禮物送人,都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