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銀子是指外形像古代碎銀子一般的普洱熟茶。我們都知道,普洱茶按工藝不同分為生茶與熟茶,不經過渥堆發酵就是生茶,經過發酵就是熟茶。
我們常說的普洱茶大部分指的是熟茶,市場上熟茶有很多。渥堆發酵是熟茶的關鍵工藝,是形成熟茶色香味的重要工序。
常常聽到有商家宣稱,碎銀子是當年茶馬古道的「硬流通貨幣」,所以才叫碎銀子。這其實是不良商家的別有用心,真相自然不是。
我們要知道,茶馬古道主要興於唐宋,盛於明清,至民國時期結束。而熟茶的工藝在1975年才試製成功,把碎銀子掛上幾百年前的茶馬古道這個背景歷史故事,就有些啼笑皆非了。
有人說,碎銀子就是普洱茶中的老茶頭。何為老茶頭?說白了就是普洱茶在渥堆發酵加工工藝過程中產生的「雞肋」,也就是下腳料。
在渥堆發酵過程中,普洱茶會先堆積起來,常有堆成小山頭一般,然後制茶師傅在往茶葉上潑水,讓普洱茶接觸水分,開始受潮,讓其發酵,發酵的時間一般要好幾天。
普洱茶在水、氧氣等作用下逐漸開始發熱,這是微生物在活動的表現,此時普洱茶的香氣和茶味開始醞釀中。但是因為發熱的緣故,如果不去翻動它,那麼就會很影響普洱的口感。
所以在渥堆發酵過程中,制茶人員要進行翻動,避免茶堆裡的高溫悶壞茶葉。翻動也是為了不讓普洱茶有凝結成塊的現象,但是堆積的茶葉那麼多,不可能翻得很均勻,總有些茶疙瘩形成,這就是老茶頭。
在渥堆發酵和翻動中,讓茶葉會釋放很多果膠物質,把茶葉黏在一起,這些果膠物質又逐漸下沉,留到最底下,所以一般底下的老茶頭很多。
老茶頭是因為工藝沒做到位才產生的,制茶人會把老茶頭挑出來,放置一旁。以前人覺得它是邊角料,所以不受歡迎,後來人們發現老茶頭有豐富果膠物質和糖分,加上一些商家宣稱,所以身價上漲。但不管怎麼說,老茶頭的身價沒道理會比好料貴。
但也有人說,碎銀子不是老茶頭,而是老茶頭經過再次加工形成的碎銀子。確實,老茶頭與碎銀子在外形上有不同之處。比如老茶頭與熟茶一樣的顏色,而碎銀子會更黑些,碎銀子的口味也會更濃,更耐泡,更黏稠。
總之,碎銀子是普洱熟茶的一種,它是用老茶頭當原料製成的,換句話說,它是經過再次加工的老茶頭。
文|小詹茶肆(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分享)
更多精彩茶知識,歡迎關注【小詹茶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