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爾500周年丨年輕的拉斐爾何以躋身文藝復興三傑?

2020-12-15 澎湃新聞

2020年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拉斐爾逝世500周年。或許你見過達文西筆下蒙娜麗莎的迷之微笑;也讚嘆米開朗基羅的大衛所展現的人體力量之美;拉斐爾,卻以溫暖圓融、優雅寧靜、亦神亦人的聖母子形象和宗教畫作,集百家之長後來居上,踏上了「文藝復興三傑」的光輝頂點。拉斐爾是典型的「藝二代」,也是紅極一時的「小鮮肉」,公子世無雙,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圖片來源於網絡

童年的愛反哺了藝術

溫潤如玉、眉清目秀 、清新脫俗,好一個俊美少年郎!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拉斐爾·桑西(Raffaello Santi)。「顏狗」小編看完本尊的畫像後忍不住犯花痴~

▲拉斐爾《自畫像》c.1506,47.5X33cm,圖片來源於網絡

1483年,拉斐爾出生於義大利託斯卡納的一座小城鎮烏爾比諾。「拉斐爾」這個名字來源於希伯來語,意為「上帝已經治癒」,想想還挺詩意的,很符合咱們男神的人設。

▲ 拉斐爾的故居,圖片來源於網絡

拉斐爾的父親喬萬尼·桑西(Giovanni Santi)是一位烏爾比諾公爵的宮廷畫家,也是他的啟蒙老師。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年幼的拉斐爾從小便展現出對藝術的興趣。父親去公爵府邸中作畫時,就帶著兒子,一邊讓他學習畫畫,一邊幫府邸打理些雜事。幾年後,拉斐爾便成為父親的得力助手。

▲拉斐爾《吉多貝多·達·蒙特費爾特羅,烏爾比諾公爵》c.1482-1508,義大利烏菲茲美術館,圖片來源於網絡

拉斐爾良好的性格和人品、開闊的眼界和格局離不開家庭環境的薰陶。站在父親如巨人般的肩膀上,拉斐爾不僅學到了繪畫上的技法,還走出課堂,了解外面更廣闊的世界。

▲位於烏爾比諾的拉斐爾紀念雕像,圖片來源於網絡

享受過好的,也能承受住壞的。母親瑪吉亞(Màgia)在拉斐爾8歲時去世,1494年,父親也離開了只有11歲的他,成了孤兒的拉斐爾由舅舅奇亞爾撫養。雖然父親只陪伴了他11個年頭,但是給予的愛卻滋養了他的心靈,養成他溫厚的性格,這也影響了拉斐爾那治癒人心、溫暖恬靜、充滿愛意的畫風。隨著年齡的增長,拉斐爾意識到繪畫才是他內心所愛,於是毅然決定放棄學習那些看不懂的拉丁文和希臘文,想憑自己的畫筆闖出一番天地。

▲拉斐爾《帶金鶯的聖母》c.1507,107x77cm,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圖片來源於網絡

明明可以靠顏值,偏偏就要靠才華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把人的知識比做一個圓圈,「圓圈裡面是已知的,圓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圓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拉斐爾的成功靠的不僅僅是勤奮,更關鍵的是跟對師父、跑對賽道、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並且持續學習才能快速成長,就像這個圓圈。

▲拉斐爾《聖母子與聖哲羅姆、聖弗蘭西斯》c.1502, 35.3×29.8cm ,柏林畫廊,圖片來源於網絡

1498年,拉斐爾拜彼得羅·佩魯吉諾(Pietro Perugino )為師就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此人號稱「佩魯賈城第一號大畫家」 ,他擁有自己的工作室,並接受來自義大利各地王公和富商的訂單。拉斐爾抓住機會,耐心觀察老師對線條、光源和色彩的處理,仔細研究畫面的構圖、透視,一步一個腳印去臨摹,直到他與老師的畫作難辨真假。

▲左:拉斐爾《聖母的婚禮》c.1504,170x117cm,米蘭布列拉美術館,右:佩魯吉諾《聖母的婚禮》c.1500-1504, 234x185cm,圖片來源於網絡

都說天才不可怕,可怕的是天才比你還努力。16世紀初的佛羅倫斯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藝術的發展走在時代的前列,因此吸引了很多藝術家紛至沓來,1504年拉斐爾去到佛羅倫斯,結識了很多優秀的年輕畫家。當時的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已經擁有大師的稱號和無可動搖的藝術地位,該怎麼做才能成為像他們一樣成功的人?思來想去的拉斐爾決定穩紮穩打,先從模仿開始。

▲拉斐爾《大公爵聖母》c.1504,84x55cm,佛羅倫斯碧提宮藏,圖片來源於網絡

拉斐爾仔細研究了馬薩喬的早年畫作,還從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上學習果斷、乾淨的線條,從《雅典學院》中便能看到米開朗基羅對他的影響。不過有資料記載,米開朗基羅不太喜歡拉斐爾,還在一封信中抱怨該作品是剽竊了自己在西斯廷教堂繪製的內容。

▲拉斐爾《雅典學院》c.1509-1510,2.794mx6.172m,義大利梵蒂岡博物館,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眾多大師中,拉斐爾可以說是達文西的瘋狂小迷弟,他一點不落地學習達文西獨特的繪畫技巧、構圖法和人物造型,並融入了自己的風格。因此他的畫面並不像達文西那樣神秘、朦朧,反而更具明亮清晰的畫面效果。

▲圖一為達文西的《蒙娜麗莎》,圖二、三、四為拉斐爾借鑑其構圖和姿勢繪製的作品,圖片來源於網絡

拉斐爾持之以恆地研究解剖學、建築學,也觀察大自然,以學生的態度學習不同藝術家的作畫技巧和思考方式,把佛羅倫斯的藝術精華都變成自己的養分。他融合百家之長形成自己的風格,躋身「文藝復興美術三傑」,成為與達文西、米開朗基羅齊名的藝術家,也是三傑男團中最年輕、最帥氣的成員!

從神性到人性,還將心上人入畫

拉斐爾性格溫和而有氣質,與達文西的孤傲神秘、米開朗基羅的暴躁固執形成鮮明的對比。再加上他才華、相貌出眾,並懂得為人處世,因此備受當時人們的追捧。母親、情人、愛人、聖母,是拉斐爾藝術世界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她們亦人亦神,撫慰著拉斐爾的精神世界,開啟了通往天堂的大門。 

▲拉斐爾《持書的聖母子》c.1502-1503,55.2×40cm,諾頓西蒙基金會圖片來源於網絡

拉斐爾的聖母像具有溫柔的線條、和諧的色彩、寧靜的氛圍。畫中的聖母和聖子猶如走下神壇,削弱了神性,活脫脫一對人世間的母子。在基督教信仰中,藍色代表希望、健康、貞靜,紅色代表火、神性的愛與聖靈,聖母通常穿著紅色衣裳,身披藍色外套。而群青和用胭脂蟲染出來的明亮紅色在當時十分的珍貴,因此藝術家常常以此來襯託聖母的尊貴和畫家的敬仰之情。

▲拉斐爾《草地上的聖母》c.1505,113x88cm,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圖片來源於網絡

《西斯廷聖母》是他的代表作。身披黃色衣袍的羅馬教皇西斯廷二世位於畫面左側做出迎接的姿態,右側是聖女巴巴拉,她虔心垂目,側臉低頭,表示對聖母、聖子的崇敬和恭順。位於畫面中心是聖母瑪利亞,她懷抱著耶穌,神情凝重。

▲拉斐爾《西斯廷聖母像》c.1513-1514,256x196cm,德國德勒斯登茨溫格博物館,圖片來源於網絡

畫面底部趴著一臉疑惑的小天使,正萌萌地望著聖母。與中世紀時期描繪蒼白消瘦、苦難模樣的瑪利亞像相比,這裡的聖母既是神的母親也是人的母親,充滿了人文主義光輝。

▲圖片來源於網絡

拉斐爾一生畫了近40幅聖母像,被稱為「聖母畫家」,但他的個人情感卻不似畫中人一樣圓滿。有資料稱,當時的教皇利奧十世一直想把紅衣主教比比耶納的侄女瑪利亞介紹給他,但是他不喜歡,又不敢直接拒絕,因此一直拖著不辦婚事。

▲拉斐爾《教皇利奧十世與兩位紅衣主教》c.1518-1519,154x119cm,義大利烏菲茲美術館,圖片來源於網絡

除了不來電,拖著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拉斐爾有一位心上人——麵包師傅的女兒弗娜裡娜,下圖這幅《椅中聖母》的聖母形象便是以弗娜裡娜為原型創作的。

▲拉斐爾《椅中聖母》c.1514,71x71cm, 佛羅倫斯庇蒂美術館,圖片來源於網絡

弗娜裡娜是他的情人,也是他的靈感繆斯。拉斐爾終身未娶的原因便是因為她,他們兩情相悅。之後他的小迷弟安格爾還專門描繪了idol與心上人在一起的畫面。

▲安格爾《拉斐爾和弗娜裡娜》c.1814,66.3x55.6cm,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來源於網絡

然而猜到故事的開頭,卻猜不到故事的結尾,上天似乎並不祝福這段感情。1520年,拉斐爾突發了一場高燒,就在4月6日他37歲生日那天,正值春末萬物復甦的時節與世長辭。有資料稱,當時他的床頭擺放著還沒畫完的《基督變容》。

▲拉斐爾《基督變容》c.1517-1520,410×279cm,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遺言中所願,拉斐爾被安葬到生前最喜愛的建築萬神廟中。或許上帝看到他筆下栩栩如生、散發著愛的光芒的聖母子和小天使,所以才早早把他接到跟前和他聊聊天吧……

拉斐爾死後,他所有的手稿和畫作被人們收藏起來。他的繪畫確立了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典範,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並成為古典主義和學院派不可逾越的標準。時至今日,拉斐爾這顆璀璨的藝術之星依舊在人們的心中佔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

文: fiona丨編輯: 耘菲

責編:蜜絲姜

監製:大G小r迷你帆

相關焦點

  • 拉斐爾那麼年輕,憑什麼躋身文藝復興美術三傑
    三傑畫像:左起米開朗琪羅,拉斐爾,達文西這幅畫拉斐爾以自己女朋友為原型創作拉斐爾代表作有油畫《西斯廷聖母》、壁畫《雅典學院》等。拉斐爾潛心研究各畫派大師的藝術特點,並認真領悟,博採眾長,尤其是達文西的構圖技法和米開朗基羅的人體表現及雄強風格,最後形成了其獨具古典精神的秀美、圓潤、柔和的風格,成為和達文西、米開朗基羅鼎足而立的文藝復興三傑。
  • 文藝復興三傑之拉斐爾傳奇
    身為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是文藝復興三傑中最年輕有為的。在教科書中,他的名字總是與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同時出現。他從米開朗基羅那裡學習乾淨、簡練、有力的線條,又從達·文西的作品中細細揣摩構圖、用色,把大師的優點集於一身,逐漸形成自己精緻、細膩的風格,迅速俘獲了教皇和人們的傾心。
  • 剛剛按下暫停鍵的拉斐爾逝世500周年大展,告訴我們曾經的文藝復興
    上海的美術館正在漸次有序地開放,而在羅馬奎裡納勒博物館,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紀念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的大展僅維持了一個多禮拜就匆匆宣布暫停。展覽籌備了三年之久,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拉斐爾回顧展,也是整個藝術界在2020年規模最大、最為重要的一個展覽。
  • 拉斐爾逝世500周年,36幅名作齊聚北京,帶你讀懂文藝復興最帥天才
    你好啊,我是朵朵~今年是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逝世500周年,但好久沒有看過「文藝復興」相關的展覽了。不過最近中華世紀壇辦了拉斐爾的展!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是「文藝復興三傑」,在美術課本上,他們三人總是一起出現。 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火遍世界;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也是出圈兒的名作;但對於拉斐爾,好像能說的並不多。「天才人物就像流星一樣,註定要燃燒自己,照亮他所在的時代。」
  • 拉斐爾逝世500周年 科學家還原其真容
    為了紀念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桑西逝世500周年,義大利的科學家利用計算機三維立體重現技術,重現了、還原了這位大師的真容。拉斐爾·桑西是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著名畫家,也是文藝復興後三傑最年輕的一位。拉斐爾·桑西1483年4月6日生於烏爾比諾,1520年4月6日卒於羅馬。原名拉法埃洛·聖喬奧。雖然生命短暫,但他的作品豐富多彩,激情澎湃,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巔峰時期創造了繪畫的奇蹟。把對生活的真正渴望體現在畫布上,因此受到無數後人追捧和懷念。拉斐爾·桑西靠自學比肩達文西,人稱畫聖 。
  • 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到底誰是「文藝復興三傑」第一傑?
    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在美術的造詣上有著不可攀比的成就,因此他們三人共稱為義大利「美術三傑」(後又稱為「文藝復興三傑」)。那到底誰是「文藝復興三傑」中的第一傑?文藝復興三傑{註:為什麼「文藝復興三傑」為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是誰選定的?依據是什麼?}
  • 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你所不知的秘密
    文藝復興三傑中,達文西全名是李奧納多·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全名是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拉斐爾是拉斐爾·桑西,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是名字,只有達文西是姓。why ?無論如何,文藝復興後的人們為何如此任性地將達文西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區分開我們不得而知,但就三傑的名聲而言,就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他們活著的時候,最出名的是拉斐爾;他們死去數百年後的今天,最出名的卻又是達文西,這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今日我們在這兒就給這個問題作出可能的解答。
  • 數位化拉斐爾代表作在北京展出
    2020年是中國與義大利建交50周年,又逢拉斐爾逝世500周年,該展覽通過數字採集和製作還原技術,以數位化的方式創新呈現了「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的36幅代表作。12月15日,觀眾在北京中華世紀壇參觀「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
  • 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拉斐爾創造的藝術神話讓世人震撼,...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拉斐爾創造的藝術神話讓世人震撼,... 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拉斐爾創造的藝術神話讓世人震撼,... 門興格拉德巴赫足球俱樂部 06-29 12:00 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拉斐爾創造的藝術神話讓世人震撼,《西斯廷聖母》、《雅典學院》等畫作永垂千古。門興攻擊線上的拉斐爾則是用自己的品質和技術徵服了普魯士球場。他的高超球技、他的正直品質、他的赤膽忠心,足以在門興歷史中勾勒出屬於自己的一抹綠黑拉斐爾的高光集錦獻上!
  • 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文藝男神拉斐爾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在公元15世紀的繪畫天才,被後人與達文西、米開朗基羅並稱為「文藝復興三傑」的文藝男神拉斐爾。拉斐爾的畫作最常出現的女主角便是聖母,而他的聖母系列畫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西斯廷聖母》。拉斐爾與達文西、米開朗基羅齊名,但他與後兩個長著大鬍子的「糟老頭子」不一樣,拉斐爾是個文藝氣息十足的小鮮肉。拉斐爾性格十分沉穩平靜,他的作品也透露出了一股安寧和諧的氣質,創作出了《西斯廷聖母》、《雅典學派》等傳世名作。而拉斐爾的畫作中最常見、也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便是聖母,這個聖母,指的不是普通的母親,而是耶穌的母親。
  • 拉斐爾逝世500周年:讓我們以不尋常的方式,置身拉斐爾作品展中
    繼去年達·文西逝世500周年之際全球各地密集舉辦紀念特展之後。今年,與達·文西同為「文藝復興三傑」的拉斐爾成為了又一個博物館聚光燈下的主角。2020年恰逢拉斐爾逝世500周年,包括英國國家美術館、美國國家美術館、柏林國家博物館在內的多家博物館,都正在或即將舉辦相關特展以示對他的致敬。
  • 拉斐爾:從神性到人性,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之光
    2020年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拉斐爾逝世500周年。或許你見過達文西筆下蒙娜麗莎的迷之微笑;也讚嘆米開朗基羅的大衛所展現的人體力量之美;拉斐爾,卻以溫暖圓融、優雅寧靜、亦神亦人的聖母子形象和宗教畫作,集百家之長後來居上,踏上了「文藝復興三傑」的光輝頂點。拉斐爾是典型的「藝二代」,也是紅極一時的「小鮮肉」,公子世無雙,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 「畫壇潘安」拉斐爾
    2019年是達·文西去世第500周年,今年則是拉斐爾逝世第500周年。拉斐爾和達·文西、米開朗琪羅並稱為「文藝復興後三傑」,作品被稱為「人文主義及文藝復興世界的頂峰」。其人設則相當傲人加撩人:義大利著名畫家、典型的「藝二代」、紅極一時的「小鮮肉」……為什麼?因為拉斐爾還是「三傑」中顏值最高、畫風最柔、年齡最小、壽命最短(年僅37歲)的。
  • 萬萬沒想到,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竟是一個美顏愛好者
    文藝復興時期無疑是美術史上的一個高峰,在這個期間湧現出無數才華橫溢的天才藝術家,然而能被人們並稱為「三傑」的只有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這三位藝術家從作品、經歷、外貌上來看,達文西因為太完美離我們距離太遠,而米開朗基羅更像是一個孤寂的苦行僧,讓人難以接觸,只有溫文爾雅的拉斐爾,讓人不覺升起親近的感覺。
  • 受疫情影響,歐洲紀念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的大展會如期舉行嗎?
    儘管如此,紀念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桑蒂逝世500周年的展覽於當地時間3月5日至6月2日如期在羅馬奎裡納勒博物館開幕,據了解,策展方將通過限流等多項措施降低病毒傳播風險,期間有可能被迫暫時停展或減少接待人數,但不會延長展出期限。
  • 數位技術,讓拉斐爾跨越500年「相遇」中國觀眾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張漫子)2020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也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由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義大利駐華使館文化中心主辦的「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12日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開幕。
  • 肖鷹:賞析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米蓋朗其羅、拉斐爾
    2020年12月12日,著名美學家、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肖鷹為孔學堂聽眾帶來了「貴陽孔學堂傳統文化公益講座」第809期「遊於藝」專題系列的第7場講座——《文藝復興三傑賞析——達·文西、米蓋朗其羅、拉斐爾》,200餘名市民朋友、高校大學生參與聆聽了本次講座。
  • 文藝復興時期藝術三傑之拉斐爾
    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1483年4月6日-1520年4月6日,白羊座),義大利畫家、建築師。與列奧那多·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合稱「文藝復興藝術三傑」。
  • 拉斐爾逝世500周年 單純之美背後是被忽略的藝術智慧
    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逝世500周年  單純之美背後,是被忽略的藝術智慧  林霖  2020年,是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逝世500周年,全球各大博物館原本都計劃了持續整年的各類特展。
  • 科學家還原拉斐爾本來真容
    為了紀念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桑西逝世500周年,義大利的科學家利用計算機三維立體重現技術,重現了、還原了這位大師的真容。 拉斐爾·桑西是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著名畫家,也是文藝復興後三傑最年輕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