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上級主管部門及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推進保護修復、綠色發展、改革創新、機制保障,著力深化生態保護、生態修復、生態惠民,緊緊圍繞「湘林杯」考核要求,認真落實「森林調優、溼地提質、城鄉添綠、產業增效、管服做精」各項措施,上半年各項工作成效顯著,具體總結如下:
一、積極開展植樹造林,繼續加大生態修復投入力度
1、今年以來,我局克服疫情困難,全力推動造林綠化工作,做到了疫情防控和造林綠化兩手抓、兩不誤。2020年省、市下達我縣造林總任務5萬畝,其中人工造林0.8萬畝,封山育林1萬畝,補植補造0.35萬畝,中幼林撫育1.5萬畝,「五邊」植樹120萬珠。至2020年4月31日止,已全面完成造林任務,且全部按照測土配方系統,適地適樹,選擇造林樹種。完成45公裡示範路段,15個人居環境示範村,179個美麗小屋場、小廣場綠化;重點對湘江、資江沿線11個鄉鎮43個非法砂場、碼頭進行生態修復復綠,共復綠面積2849畝。
2、在造林措施上我局結合疫情防控,廣泛宣傳發動,搞好服務,盡力解決施工單位造林綠化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開展各項工作督查、技術指導、苗木調運調度。確保造林質量,加強後期管理。堅持「質量優先」標準,堅持造管並舉、同步到位,完善管護機制,實行專業隊伍管護、承包管護和家庭管護等靈活多樣的管護模式,明確管護主體,籤訂管護合同,落實管護責任,確保栽植一片成活一片。
3、堅持多方投入,通過「項目補、部門籌、企業投、社會集」的辦法,積極籌措造林綠化資金。今年造林共投入資金2600萬元,其中預計中央和省級投入122.6萬元,縣級投入600萬元,社會投入1877.4萬元。
4、2020年計劃依託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項目(項目總投資2336萬)在橫嶺湖自然保護區實施生態修復,總面積1884.6公頃。我縣聘請省林科院編制了《湖南湘陰橫嶺湖自然保護區岸線、洲灘及緩衝區、實驗區生態修復工程實施方案》。目前已通過項目評審,編制方案及請示已呈報省局,正在進行財評。
5、持續開展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和縣紀委「洞庭清波」專項行動。加快橫嶺湖歐美黑楊清退速度,年初至我縣今共清退歐美黑楊1200畝。橫嶺湖歐美黑楊清退總面積53666畝,佔全市任務比重最大,其中2018年完成清退面積16103畝,2019年完成清退面積21466畝,2020年應完成清退面積16097畝。
二、對接省市縣各部門,加快自然保護地優化整合工作
1、按照上級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的統一部署,積極組織開展湘陰縣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工作。湘陰共有自然保護地3個,包括橫嶺湖省級自然保護區、洋沙湖-東湖國家溼地公園、鵝形山省級森林公園,面積達45718.17公頃,佔縣國土總面積的28.91%。湘陰縣委政府按照湖南省委省政府和湖南省林業局的統一部署,積極組織開展湘陰縣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工作。
2、我局組織各自然保護地工作人員,按照《湖南省自然保護地摸底調查技術規範》,對自然保護地基本情況進行了認真細緻的摸底調查,形成了《湘陰縣自然保護地摸底調查報告》。2020年4月委託國家林草局中南院作為技術支撐單位,在對摸底調查的基礎上開展了補充調查,對各自然保護地進行了科學評估,形成了《湘陰縣自然保護地評估報告》。結合保護空缺分析,按照《湖南省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技術指南》,形成了《湘陰縣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預案》徵求意見稿。2020年5月13日市林業局邀請相關專家組織召開了整合優化預案技術評審會,為下一步湘陰縣自然保護地勘界立標,編制整合優化後的自然保護地規劃打下紮實基礎。
三、規範資源管理,紮實推進行政審批和執法工作
1、整合開展2020年森林督查、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2019年公益林保護管理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監督檢查等工作。以2019年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為基礎,形成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資料庫底圖。採用森林督查、遙感判讀、檔案核實、現地核實等手段,對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資料庫進行年度更新。採用2020 年森林督查高分遙感影像,實地補充區劃天然林小班,完善核實天然林小班的權屬和林分因子等,經過內業數據處理,將天然林小班圖形與屬性更新至2019 年,形成包含天然林的森林資源資料庫(即森林資源「一張圖」),為天然林保護利用提供數據支撐,此工作已完成準備階段工作。掌握2019年度保護發展森林資源責任落實情況,發現破壞森林資源的問題,並依法查處整改。
2、做好湘陰縣「十四五」期間年森林採伐限額編制工作,成立了編制工作領導小組,組織了專門技術力量,認真編制了湘陰縣「十四五」期間年森林採伐限額方案。保障重點民生工程項目,爭取林地指標為民生工程服務。2019年我縣與恆大新能源集團籤約,恆大新能源汽車及中央電機項目落戶我縣,今年初省廳下達林地指標20公頃,林地指標缺口較大,我局已向省局提交申請,解決相關用地指標,保障項目順利實施。搞好森林資源採伐和林地報批管理工作,
3、梳理和完善了政務服務事項。對照國庫和省庫對原有167項政務服務事項進行了逐條逐項的梳理和完善;通過梳理確定我局公共服務事項140項,其中行政許可(26項);行政處罰(50項);行政檢查(6項);行政強制(2項);行政給付(1項);行政獎勵(2項);行政確認(2項);其他行政權力(21項);公共服務事項(28項);行政徵收(2項)。上半年受理、辦結各類行政審批事項1161件。
4、簡化優化窗口辦事流程。推進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標準化,持續開展「減證便民」行動。改進政務政務服務事項的服務模式。深化行政審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審批事項和人員進駐政務中心落實到位、電子監察到位,提升政務窗口服務能力,完善「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為群眾和企業辦事提供錯時、延時服務和節假日受理、辦理通道。
5、加大對林業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2020年上半年,我局辦理刑事案件1起,林業行政案件8起,逮捕1人,移送起訴10人,刑拘6人,取保候審9人,收取罰款410萬元,恢復林地100多畝。共調處各類涉林糾紛10餘次。繼續做好2019年森林督查中的案件處理工作,按時按質完成2019年森林督查工作任務。
四、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和管理,繼續開展森防檢疫工作
1、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根據上級要求,「愛鳥周」系列主題宣傳活動通過線上宣傳開展,建立並完善了縣林業局門戶網站,及時更新野生動物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等文件,便於廣大群眾了解熟悉野生動物保護的有關政策和規定。
2、紮實做好疫情期間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防控工作。疫情期間為加強我縣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我局共出動991人次,出動車輛378臺次,累計清查市場448次,檢查餐飲酒店239家,清查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場所447個。著重對全縣33家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開展巡查、宣傳和執法行動,積極做好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各鄉鎮對野生動物馴養殖戶進行「一封控四嚴禁」落實情況進行調查,並與野生動物馴養殖戶籤訂承諾書198份,張貼宣傳通告215份。
3、積極開展人工繁育戶主體退出補償及處置工作。省政府出臺《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見》(湘政辦發〔2020〕22號)後,我縣迅速下發了《湘陰縣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退出補償及動物處置方案》,明確了總體要求、補償政策和具體的實施步驟,清理補償存欄養殖戶13戶,補償金額140萬元。存欄動物蛇類採取無害化處理方式全部處置完成。
4、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預測預報和森林檢疫工作,加強松材線蟲病的監控預防,嚴防檢疫對象傳入或傳出我縣。截止6月底,我縣林業有害生物監測覆蓋率達100%,測報準確率達99%。監測面積18.4萬畝,及時上報各類測報數據,為廣大林農及時防治提供了科學依據,避免了重大林業生物災害在我縣發生,為全年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3‰以內打下良好的基礎。各項檢疫工作正常開展,苗木產地檢疫率100%,造林苗木復檢率達98%,調運檢疫率達95%以上。對於我縣威脅較大的檢疫對象,特別是松材線蟲,我站採取了嚴密的預防措施:一是通告各經營加工戶禁止從疫區和發生區調入松材及其製品;二是加強對調入的松材及其製品進行復檢;三是在4月對我縣的松林進行普查和複查,調查松林面積6.9萬畝,未發現松材線蟲病危害。
五、嚴抓森林防火,加快生物防火林帶建設
我局嚴格貫徹「一崗雙責,黨政同責、齊抓共管、失職追究」的安全監管措施。上半年來,在抓好相關企業等生產安全的同時,重點突出抓好森林防滅火工作。
1、加強春節、清明節、勞動節期間的森林防火工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嚴要求,各項工作措施落實到位,制定工作預案和專項行動方案,全面落實「五包」責任制,壓實責任,確保了全縣森林防火安全。加強值班備勤、防滅火宣傳、火源管理、督查檢查。
2、加快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為增強我縣森林火災的治理能力,減少森林火災的發生,保障森林資源安全,我縣財政及部門單位整合投入資金300萬元,鄉鎮配套資金200萬元,新建生物防火林帶5條、長度14.8公裡,面積334.6畝;新建防火通道3條、長度3.5公裡,擴寬整固金龍鎮防火通道2條、長度2.1公裡。
六、決戰脫貧攻堅,積極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工作。
1、決戰脫貧攻堅。加強統籌謀劃,制定脫貧計劃,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局認真組織幫扶幹部學習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脫貧攻堅講話精神,全局參與結對幫扶幹部人數48人,對金龍鎮鵝形村116戶貧困戶和金龍鎮紅旗村部分貧困戶進行幫扶。通過上戶走訪,了解政策落實情況,摸排問題,形成問題臺帳,明確幫扶責任人,逐一整改銷號,詳細制定2020年度扶貧工作計劃,編制扶貧實施項目,多措並舉,決勝全面小康。壯大產業發展,鞏固扶貧成果,結合林業部門的優勢和鵝形村森林資源豐富,落實省級生態公益林面積9835畝,補助資金及鵝形村農戶3000多人。加大林業科技的支持,開展油茶培訓班等培訓活動,培訓貧困戶50戶,130多人次,發放油茶苗1.8萬株,指導栽培,加大對貧困戶就業支持的力度,落實省級生態公益林護林員3名,落實森林防火隊員11名,油茶看護2名。
2、抓好黨建和學習。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推進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緊緊圍繞林業中心工作,創造性的開展黨建工作,努力建設學習型、廉政型、服務型、平安型單位。堅持「三會一課」制度,認真組織黨員幹部開展集中學習,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機關黨的建設的重大政治任務抓緊抓好。
3、加強疫情防控常態化,推進復工復產復市。今年以來,我局全面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制定了湘陰縣林業局防控冠狀病毒感染的疫情工作方案,投入資金近20萬元用於疫情防控。林業局做為疫情防控成員單位,派出近50人到全縣各主要卡點進行24小時值班值守。嚴厲打擊販賣、運輸、銷售野生動物的行為,堅決守護好高速路口篩查關,為全縣人民保駕護航。全面落實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措施,嚴格執行湘陰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151號文件精神,成立了以主要負責人為組長,分管負責人為副組長的復工復市領導小組。嚴格按照《湘陰縣2020年「3+3+30」產業項目聯手幫扶工作實施方案》進行落實。提前介入對復工企業和復市門店進行摸排,為其排憂解難,安排人員到企業和門店督促疫情防控,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確保湘陰經濟發展持續穩定。
4、積極配合縣委巡察工作。根據縣委要求和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的安排,縣委第八巡察組於2020年4月22日至6月3日對縣林業局開展巡察,黨組領導班子和全體幹部職工本著對黨負責、對事業負責、對自己負責的態度,積極配合,搞好服務,為巡察組開展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嚴格遵守巡察工作要求的各項紀律,確保了巡察工作的順利開展。
4、做好林業「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聘請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專家教授來實地調查收集資料,召開座談會,堅持圍繞中心、注重實效、多方參與,形成了有價值、有影響的研究成果,為我縣「十四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編制工作提供有力支撐和重要參考。
5、按期完成城南林業站標準化建設項目。按期按質完成城南林業站標準化建設項目,接受省市主管部門的檢查,獲得上級領導的好評,建設情況和經驗將在全省進行推廣。
八、下半年工作計劃
1、繼續做好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和上報,為下一步勘界立標做好準備工作。加快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項目的實施進度,力爭11月底前完成相關項目工程。成立以林業局牽頭、湖州、水利、橫嶺湖省級自然保護區管委會等部門為成員的歐美黑楊清退工作領導小組,對照歐美黑楊清退任務制定工作方案,按照「五個一」要求督促整改落實歐美黑楊清退的工作機制。對全年任務全面摸底,登記造冊,強化主體責任,加大砍伐清退力度,確保2020年11月底全面完成歐美黑楊清退任務。按時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銷號上報和生態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任務、洞庭清波等專項行動任務。
2、進一步做好野生動物人工繁育戶主體退出補償及存欄物種的處置工作。為切實貫徹人大《決定》,我們將聯合森林公安、市監、城管等部門對餐飲行業、農貿市場開展禁食野生動物專項整治行動。加強冬季候鳥等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實行野生動物疫源疫病日報制。繼續做好林業有害生物的預測預報工作,密切關蟲情的發生發展動態,為有效開展防治工作提供準確、及時的依據。
3、繼續加快行政審批事項集中受理、審批的進度。按照縣跑改工作「三集中、三到位」的工作要求,將分散的行政審批向一個股室集中,審批股室向政務中心集中,審批事項向網上集中;繼續建立跨區域聯動協作機制,發揮打擊涉林違法犯罪合力,確保邊界林區資源安全和秩序穩定。
4、繼續抓好森林督查及林地一張圖工作任務。配合省林業局完成檢查驗收工作。根據省級複查情況對自查資料庫、文字報告等自查結果進行修正和完善,8月中旬將交至省院。
10月底前,將縣級自查、省級複查和國家核查所發現的問題查處整改到位,並提交情況報告,報省林業局。
5、提升森林防滅火工作水平。全面樹牢「預防為主,防滅結合」的工作方針和「以人為本、科學撲救」的撲救理念,切實擔負起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政治責任。加強森林防滅火宣傳教育,提升全民防滅火意識與自救能力。
加強野外火源管控,嚴格用火審批,加大火險隱患排查領導,嚴控火種進山入林。加強值班備勤及信息報送。加強隊伍培訓,組織開展實戰演練。
2020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