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工作成績
(一)以開展國土綠化為切入點,提升綠化品質
1.點上精準施策。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親自調研造林綠化工作,對照市定任務要求,先後在107國道和長江沿岸組織林業、水利、交通以及相關鎮(街道)召開現場會,專題部署生態廊道建設、長江防護林等工作。完成第二階段長江岸線復綠任務2607畝,其中護堤林提質改造870畝,森林提質改造1683畝,工業園區綠化54畝。
2.面上全方位發力。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1500畝,封山育林5000畝、退化林修復3000畝,森林撫育5000畝,圓滿完成市定任務。區四大家主要領導參加義務植樹,2020年共植樹35萬株,盡責率達90%以上,打造義務植樹示範基地2處。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開展「美麗鄉村」綠化工作,栽植桂花、樟樹、杜英等大苗1600多株、綠化小苗32000多株。大力開展綠色村莊(森林鄉村)創建活動,全區綠色村莊(森林鄉村)名單已經省林業局審查認定並予以公布,省級以上綠色村莊(森林鄉村)數量由8個增至近30個,佔全區行政村(社區)比例超過70%。
(二)以強化資源管護為著重點,厚植生態優勢
1.溼地公園建設成效顯著。一是建設任務堆積。白泥湖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建設期5年,今年是驗收之年,前四年只拿回試點批文,成立了機構,溼地生態修復投入為零,湖內水質沒有任何改觀。今年元月,根據區政府專題會議要求,我局進一步優化了白泥湖國家溼地公園項目建設方案,項目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但因受疫情和天氣影響,距離國家驗收僅剩2個月時間,項目建設完成不到50%,進度相當緩慢。二是強化任務調度。我局組織召開辦公會,採取任務倒逼方式,局長每周現場查看1次、每日詢問調度1次,發現問題親自協調、親自指揮,多次與相關鎮(街道)溝通落實水葫蘆清理、矮網圍網拆除等工作,全力以赴將白泥湖國家溼地公園打造成為雲溪區一顆璀璨明珠。三是迎檢驗收順利。至10月底,各項宣教中心改造、生態停車場建設、道路硬化、溼地修復等工程已全部竣工,11月3日正式迎接國家驗收組評估驗收,驗收組對溼地公園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其他縣市區兄弟單位紛紛前來觀摩交流,到公園參觀考察的社會各界人士絡繹不絕。
2.野生動物退養工作迎難而上。一是封控到位。全區持證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19家,疫情期間,按省市區要求,我局嚴格落實封控責任,局長靠前指揮調度深入一線開展監督檢查,全區12家農貿集貿市場活禽交易門面全部停止交易,19家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場所全部實行封控隔離。二是補償資金到位。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見》(湘政辦發〔2020〕22號),聯合相關單位開展數據摸底,第一批禁食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退出共需補償資金586.212萬元、第二批退養動物藍孔雀補償資金3360元,已全部落實打卡發放。三是轉產幫扶開展。根據省政府轉發《省林業局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做好禁食野生動物後續工作的意見》(湘政電〔2020〕29號),各鎮(街道)對養殖戶轉產轉型意願進行了摸底,根據摸底情況,我局擬訂出全區野生動物退出「一戶一策」幫扶方案,送區人民政府審核通過。四是正面效應良好。自疫情發生以來,我局採取宣傳車輛巡迴播放、逐戶上門發放通知等方式,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力度,通過宣傳,廣大群眾野生動物保護意識迅速增強,正面引導效果顯著。全年共接到群眾5次求助電話,其中包括外來務工人員、兩廠工人、農村村民、學生,成功救助貓頭鷹、娃娃魚等保護動物5隻(條)。
3.森林資源保護底數清晰。堅持以森林督查和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經營管理林地,共用一套遙感數據,紮實抓好森林督查、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公益林建設成效監測和天然林管護檢查等四項工作。一是森林督查和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年度更新。342個森林督查圖斑外業調查工作已全部完成,森林督查資料庫和「一張圖」年度更新成果已於10月下旬向省局提交並成功通過驗收。二是天然林專項補充調查。全區共有天然林小班6800個、公益林小班1600個,歷時6個月的外業實地核查工作已全部完成,正在進行成果編制。三是自然保護地優化整合。自2019年底開始組織開展優化整合工作,前期摸底調查和保護空缺地分析完成後,經分管副區長組織各鎮(街道)和相關部門多次、反覆研討,已形成了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預案向省局提交。
4.森林「兩防」嚴陣以待。一是森林防火。2019年至2020年防火期,出動宣傳車40餘臺次,護林員巡護宣傳近300輪次,發放森林防火資料6000餘份,懸掛張貼宣傳牌60餘份,通過多種宣傳形式科學預防了森林火災的發生。進入2020年新一輪防火期後,堅持實行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在全區範圍更換舊的和被佔用、被損毀的宣傳牌40塊,印製區人民政府禁火令2000份分發各鎮(街道),投入10多萬元印製宣傳紙杯、紙盒和環保袋在各單位、學校、重點林區鎮(街道)發放,投入10多萬元添置二號工作和三號工作、滅火器、水泵等防火器材,開展隱患排查5次,共查出火災隱患1處,整改完成1處。二是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按照省市防治工作要求,組織專業隊伍對枯死松樹進行全面伐除和銷毀,路口鎮、雲溪街道兩個疫點共清除枯死松木2206株,全面完成枯死木清除任務。督導長嶺煉化公司片區清除枯死木9010株、健康木和亞健康木6790株。
5.日常工作穩步推進。一是服務重點項目。全年審核報批永久佔用林地6宗,面積33.2338公頃,徵收森林植被恢復費660.7126萬元;辦理農村居民建房使用林地審批2宗,面積0.072公頃。6月15日國家林草局貴陽專員辦來我區執法檢查,充分肯定我局在建設項目用地的服務、監督和管理等方面工作。二是嚴格林業行政執法。針對農村居民建房、項目建設、濫伐林木等涉林違法行為,全年共開展巡查268次,發現涉林違法行為49起,制止濫伐、毀林行為38次,查處林業行政案件19起,收繳罰沒款107萬元,其中移交森林公安3起;2020年森林督查圖斑數342個,較2019年兩倍多,劇增的圖斑中,違法圖斑31個,目前已銷號17個,移交森林公安查處3個圖斑。三是清溪省級森林公園建設。針對區政協民主監督反饋意見,公園管理中心紮實開展公園建設與管理問題整改,全年共修建了總長度4.1公裡的遊步道兼消防通道、防火林帶,在主要進山路口設置了固定防火警示標語26幅。
(三)以狠抓立項爭資為落腳點,激發生態活力
結合我局工作實際,重點圍繞生態環境治理、保護與修復領域,精準謀劃,積極對接,爭取2021年中央和省級資金共2543.2萬元。
二、2021年工作計劃
在全區「強擔當履職責、轉作風抓落實」大討論活動問題整改的基礎上,嚴格按區委第77次常委會議精神,改頭換面、全面革新、輕裝上陣,確保2021年工作有新的突破、新的提升。
(一)著力開展林業隊伍建設
1.政治素養提升方面,嚴格落實黨組中心組學習制度和組織生活制度,引導全員參與學習強國APP學習,例行開展談心談話,創新黨建活動方式,增強黨組織活力和凝聚力。
2.林業專業水平提升方面,開展新《森林法》常態化學習;積極選派人員參加國家和省市林業系統組織的學習培訓;開展1次以上「林業大講壇」活動,由黨組成員和林業技術人員輪流授課;定期開展股級幹部輪崗交流,進行崗位大煉兵和實操訓練。
3.標準化林業站建設方面,向省局推薦近五年擬建設的標準化林業站建設單位名單,爭取建設項目資金20萬元。
(二)大力進行綠色生態修復
4.造林綠化方面,擬投入資金300萬元、配套資金60萬元,實施長江防護林工程;擬投入資金200萬元,開展長江沿岸生態廊道建設。完成營造林生產計劃共8000畝,其中人工造林1000畝、封山育林3000畝、退化林修復1000畝、森林撫育3000畝。
(三)重點強化森林資源保護
5.野生動物保護方面,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通知》要求,落實林業部門職能職責,強化工作專班辦公室工作調度作用,力爭2021年底前全面完成野生動物退養轉產轉型幫扶任務。
6.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方面,根據我區白泥湖國家溼地公園、清溪省級森林公園兩個自然公園整合優化預案,按技術規程開展自然公園勘界立標、標識標牌設立。
7.公益林保護和天然林保護方面,摸清公益林和天然林底數,落實2020年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98.16萬元打卡發放;禁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對天然林實行封禁性保護和生態性培育。
8.白泥湖國家溼地公園保護建設方面,進一步完善公園保護管理基礎設施設備,利用觀鳥周、世界溼地日等活動,舉辦2次以上溼地生態展示、科普教育等宣教活動,宣傳吸引遊客開展溼地生態體驗,積極爭取社會資金投入打造溼地觀光休閒勝地。
(四)努力防範化解風險隱患
9.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方面,積極爭取將鎮(街道)完成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情況納入區績效考核指標,指導、支持鎮(街道)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配合購置防治藥械及油鋸等疫木採伐設備,將全區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以下。加強國外松除治性採伐的監管和技術指導,嚴格按要求運輸、銷毀。
10.森林防火方面,切實履行「全力防、配合滅」的林業部門職責,嚴守宣傳教育這道關口,利用宣傳紙盒、紙杯、環保袋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提升森林防火知識進村入戶率;加強基層護林員隊伍建設,開展全區護林員隊伍常態化培訓1次以上;嚴控野外火源,重要節假日前開展風險隱患排查,確保隱患排查全覆蓋零遺漏;強化業務培訓,確保森林火災早期處置到位,不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壓實鎮(街道)森林防火責任,進一步加強業務指導和經費支持。
(五)認真履行林業行政職能
11.林地資源方面,進一步提升服務意識,按照生態保護紅線要求,加強徵佔用林地審核審批管理,重大項目加力配合,積極提供服務,堅持批後用地跟蹤指導和監管;壓實鎮(街道)落實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目標責任,出臺護林員隊伍獎懲措施,提升護林員履職意識和能力。
12.林業行政執法方面,濫伐林木、破壞林地等涉林違法行為嚴重的堅決向森林公安移交,重點辦理1至2起大案,從嚴從重打擊違法行為,形成法律震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