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的翻爬訓練切莫順其自然,錯過關鍵期難彌補,規律性要掌握

2020-12-16 閃電新聞

「文/宋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要知道,寶寶的成長道路上可離不開媽媽的幫助,縱使他們具備與生俱來的超能力可以自學成才,但也不乏有些喜歡偷懶的寶寶,他們總是不按套路出牌。

前幾天收到網友私信:我家孩子5個多月了,可是翻身動作一直都沒有學會,家人的老人說孩子發育慢了點,過幾個月就好了,我想問一下這正常嗎?是不是每個寶寶都是這樣?

面對寶寶這些大動作發育有些家長總是會心存僥倖,想的孩子不就是發育慢了點嗎?過幾個月他們自然而然就學會了。其實,寶寶的大動作發育離不開爸爸媽媽的幫助與訓練,他們雖然可以自學,但是如果有「高人」指點一下,他們的技術掌握起來也就更快些。

任由寶寶順其自然的發展,很有可能就會導致這些能力相對滯後,也有的寶寶調皮的會直接跳過這一技能去學習下一技能。當我們一不小心錯過了學習練習的關鍵期,孩子的學習興趣也會大打折扣,對於他們來說就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關於新生兒「翻身」和「爬行」這兩項技能,相對於其它的大動作發育,翻身和爬行似乎是新生兒最容易錯過的技能,我們如何才能掌握它們的發育規律呢?

關於寶寶「翻身」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

俗話說的好:「三翻六坐七爬爬」,這就是大動作發育的規律特點,而翻身的關鍵時期也就是寶寶出生後的第三個月,所以我們要抓住這訓練的好時機。

那為什麼有的寶寶學的比較快而有的卻很慢呢?事實上,每個孩子他們的發展規律都不可能是一致的,有的早一些有的晚一點。

相關數據統計顯示:85%的寶寶在5個半月的時候才學會麻利的翻身動作,所以如果你家寶寶在3個月的時候還不會翻身,是屬於正常的一個現象。可如果寶寶到7個月的時候依舊沒有翻身的意識,那屬於發育遲緩了,需要及時的診斷、治療。

別小看翻身的這個動作,他需要集聚四肢、背部足夠的力量才能夠完成,為了可以讓寶寶儘早的學習到這一項技能,那就少不了日常的一些練習動作,這樣寶寶才能夠快速的掌握翻身的技巧。

一:寶寶翻身的意義所在?

1)寶寶在不會翻身之前,他們的視線只能延伸到天花板這一片空白的區域,而翻身之後他們的視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360°旋轉視線讓他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起來。

2)寶寶學會翻身後,他們可以通過這個動作移動到更多的地方,更能夠接觸更多的事物,與這個世界的互動形式變得豐富起來。

3)寶寶學會翻身後,也就表明寶寶們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更加的強大,而這對以後學習坐立、爬行都可以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這些寶寶要翻身的信號,你注意到了嗎?

抬頭---抬頭是寶寶想要翻身的第一信號,這說明他們的頸部肌肉力量在逐步增強;俯臥技能體現---當寶寶在俯臥狀態有意撐起自己的前臂,並像蚯蚓似的弓起自己背部,就說明寶寶的上半身集聚一定的力量,在為翻身做準備;仰臥技能體現---當寶寶仰面躺著的時候,他們會把自己的兩條腿不斷的抬起來、放下,有時還會交叉的做一些側身動作,這也說明孩子的下肢力量在增強,為翻身奠定基礎。

三:如何更深入教寶寶翻身?這些動作少不了

1 、翻身的基礎動作要先練習抬頭

如果你發現寶寶還沒有要翻身的跡象,先不要過於著急,這是因為他們身體的力量還不足以支撐翻身的這個動作,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先從寶寶的頭部進行練習,再練習翻身的動作。

每天我們可以讓寶寶練習3-5次的抬頭訓練,每次的時間可以由長到短,每天的總訓練時間不要超過1個小時。

練習抬頭可以讓寶寶的手臂、頸部、肩部的力量進行提升,當寶寶的頭可以抬的高高的,前胸能夠離開了床面,並且還會做出踢腿的動作,這個時候我們的這個訓練就達到了目的,讓寶寶的肌肉力量可以支撐他們來翻身,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練習翻身了。

2、媽媽要幫助寶寶進行翻身練習

在學習翻身的時候,媽媽可以雙手抓住寶寶的四肢,然後帶動著他們向左向右的運動,讓寶寶先行掌握翻身的技巧,向左翻身就需要將自己的右臂和右腿朝左翻轉,向右翻身則需要左臂和左腿朝右翻轉。

接下來,我們就放開自己的雙手,讓寶寶的有意識的朝一側進行翻轉。與此同時,我們一手扶住寶寶的後背,一手幫助寶寶腿部做出跨域性的動作,慢慢的推動寶寶翻身,從而完成一個整體的翻身動作。

在不斷的練習中,聰明的寶寶就懂得如何利用自己腿部的力量來完成這一華麗的旋轉,當他們的通過不斷的練習,腿部和背部的力量逐步增強,就可以自己完成翻身的動作了。

有些細心的媽媽會發現,當寶寶學會翻身之後另一側的胳膊總是拿不出來,其實這個時候他們還不算完整的學會這個動作,只有學會了自己抽出壓著的胳膊才算學習完畢。

當寶寶掌握了翻身的那些動作後,媽媽會發現,突然有一天他們翻身動作會變得特別麻利,這也和媽媽平時的積極訓練是離不開關係的,所以耐心的教導是必不可少的。

小貼士:

學習翻身的時候儘可能的讓寶寶穿的薄一些,較厚的衣服會阻礙寶寶翻身的意識;太胖的寶寶翻起身來也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媽媽更要帶動他們運動,加快他們翻身的速度;大動作的發育離不開家長的訓練,如果經常抱著或者現在在嬰兒床上,會讓寶寶失去翻身的機會,所以要多給他們機會學習,這樣才有助於他們早日掌握技能。「爬行」這個動作可以省略不學嗎?千萬別在關鍵問題上犯錯

表姐家的孩子今年15歲了,在小時候就是沒有學會爬行直接學會了走路,當時表姐也沒在意,認為不會爬就不會爬吧,反正又沒有什麼大的影響。事實證明,現在孩子的肢體協調能力確實差一些,尤其在體育方面表現的較為明顯。

生活中,有很多的寶寶都是直接跳過爬行這個技能直接學習走路。

一:寶寶不會爬對他們日後發育有什麼影響?

1、影響他們的肌肉力量以及平衡力

爬行不僅可以有效的鍛鍊寶寶胸腹部和四肢的肌肉力量,還能夠促進寶寶肺部的發育,讓寶寶的身體變得更加強健。

此外爬行還可以鍛鍊寶寶的平衡和協調能力,如果沒有經歷過爬行的寶寶,他們的平衡能力就會弱一些,最簡單的走路的時候會不穩、跑不快還容易摔跤、容易暈車等等。

2、影響他們的感知感覺

沒有經過爬行練習的孩子他們的感知感覺會較差,這也就會導致他們的感統出現問題,所謂感統就是感覺統合的簡稱,簡單的說就是「把感覺信息統一」。如果錯過了感統的敏感期,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孩子的注意力不好、平衡力較差,而且容易多動。

3、影響他們的性格發展

有研究資料表明:早爬、會爬和多爬的寶寶,他們的舉止動作都比較敏捷,協調能力也會比較好,董事快,求知慾望較強烈。這恰恰是因為在爬行的過程中寶寶們可以主動探索周邊的世界,讓他們的認知能力變得更強。

而不願意爬直接走的寶寶,他們在性格上多數都較為遲緩、情緒低落,協調性也較差,而且不愛接觸新鮮的事情和人。

二:寶寶不會爬是不是太笨了?

其實,每一個寶寶他們都非常的聰明,他們不會爬並不能說明寶寶笨,可能是因為缺少鍛鍊而讓他們沒有要爬行的衝動。試想一下,如果寶寶穿的比較厚或者身體比較胖,四肢動起來就比較費勁,在寶寶肯定懶得爬了。

按照寶寶們發育規律而言,寶寶一般情況下在7、8個月的時候就應該學會爬行這個動作了,所以從寶寶6個月的時候就可以逐步鍛鍊寶寶學習爬行這個動作。可如果寶寶到十個月以上還不會爬,而其它的大動作也都會跟著遲緩,媽媽們就要提高警惕了,畢竟錯過了爬行期,對寶寶日後的生長發育影響還是很大的。

寶寶不會爬有可能是患有運動協調障礙,也有可能是神經系統發育障礙,這些都需要專業的人員進行檢查判斷。所以當寶寶發育異常,媽媽們不要一等再等,要及時了解寶寶發育上的缺陷。

三:鍛鍊寶寶爬行「四要素」不能少

1、學習爬行之前我們要先給寶寶做一些肢體動作的練習,我們可以讓寶寶趴在床上,然後雙手分別握住寶寶的雙腳,教他們做蹬自行車的動作,他們爬行增加腿部的力量。

2、學習爬行的首要條件就是寶寶設立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可以是他喜歡的玩具,可以是顏色鮮豔的有聲玩具,這樣可以加大寶寶爬行的興趣。

3、學習爬行的環境也很重要,較軟的床上並不利於寶寶爬行,可以在地板上鋪設爬行墊讓寶寶進行練習,這樣的環境更適合寶寶加快掌握爬行的技巧。

4、學習爬行的時候離不開媽媽的助力,在寶寶還沒有爬行意識的時候,除了要用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促動寶寶爬行的欲望,媽媽們還要在寶寶爬行的時候推動他們腿部運動,這樣才能夠讓寶寶找到爬行的樂趣所在。

在寶寶的成長路上爸爸媽媽總是會迷茫,其實我們不必焦慮,只要按照寶寶的發育規律來適時適量的對寶寶進行鍛鍊,我相信每一位寶寶在父母的幫助下,都可以早早的學會那些動作技能。

寶媽們,你家寶寶的大動作發育情況好嗎?你有幫助寶寶儘快掌握麼?如何幫助的?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喜歡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宋媽說育兒

相關焦點

  • 孩子的翻爬訓練要上心,錯過難彌補,3種方法讓娃贏在起跑線
    現在天氣已經逐漸轉冷,進入冬天許多媽媽又擔心寶寶受涼,所以也不願意讓他們學習爬行;並且許多寶媽覺得,如果在冬天不會爬,到了春天寶寶照樣可以自然學會走路。所以,孩子不會翻爬似乎也沒有什麼大事。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學習翻爬不僅可以讓小寶貝的大腦得到充分發育,讓他們更加聰明,而且還能夠鍛鍊肢體的協調能力。
  • 4個月的嬰兒還不會翻身,應不應該順其自然?再拖就錯過關鍵期了
    4個月的嬰兒還不會翻身,應不應該順其自然?再拖就錯過關鍵期了導語俗話說三躺六坐八爬四翻身,基本上這都是寶寶生長的軌跡,而且寶寶每生長一個月齡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和舉動都是不一樣的,隨著月齡的增長,寶寶們所表現出來的技能也越來越多。
  • 老月嫂告訴你,怎麼訓練新生兒的行為?
    通常新生兒的行為訓練分為以下五種: 一、大動作訓練 所謂的大動作訓練指的就是撫觸和被動操。至於撫觸和被動操的好處在這裡我就不多餘贅述了,因為之前的文章專門談到過撫觸的被動操的好處,內容很全!有興趣的姐妹可以翻一下我之前的文章。好了我們言歸正傳!
  • 幼兒成長的秘密——關鍵期
    這期間人們也嘗試對他進行教育訓練,可遺憾的是沙德奧基本沒有學會人類的語言,也不願意與人進行交往。為什麼沙德奧學不會說話呢?那是因為他錯過了語言學習的關鍵期。關鍵期(Critical Period)是個體發展過程中環境影響能起最大作用的時期。關鍵期中,在適宜的環境影響下,行為習得特別容易,發展特別迅速。
  • 寶寶幾個關鍵期|做父母的千萬別錯過!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存在著一個最敏感的時期,而處在這個「關鍵期」的孩子,他們的各種能力發展是最快、最容易的時候,如果在這段期間進行相應的教育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一旦錯過了這個「關鍵期」就需要用幾倍的努力來彌補。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抓住嬰幼兒這個時期的潛能開發。
  • 從小爬夠和沒爬夠的娃,區別可不是一星半點,9個「短板」難彌補
    爬行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個自然階段,寶寶到了七八個月,就會通過爬行來探索世界。 孩子不會爬,不僅會導致感覺綜合失調,還會對日後的生活造成影響,媽媽們一定要知道。
  • 錯過練字的關鍵期,如何練就一手好字?掌握5種方法,你也能成功
    常言道:字如其人。記得小時候班裡老師為了督促我們好好寫字,還會故意說字寫得不好看,長大必然難以成才。這話多少有些誇張,但是其中也有一定道理。雖然寫字好不好看,和成材並沒有太大關係,但是字寫得好看,的確會給人留下較好的印象。特別是在信息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多數人幾個月都不提筆寫字,偶爾提筆,寫出的字也只是勉強能看。
  • 別錯過寶寶大腦發育關鍵期,這項訓練不抓緊,耽誤發育
    在想辦法提升智力前,我們一定要先明確兩個事兒:一是孩子智力開發越早越好。二是真正決定一個人智商和情商的,不是遺傳,而是成長環境。所以啊,孩子出生頭3年,父母高質量的教育是聰明寶寶養成的關鍵。所以說,想要讓寶寶智力水平更高,一定要把握好3歲前的時光。0-1歲,視覺發育關鍵期視覺能力是寶寶一出生就具備的能力,3個月以後的寶寶,隨著頭部運動自控能力的加強,視覺注意力得到更大的發展,所以要抓住這個階段,對寶寶的視覺潛能進行開發。
  • 帶你了解新生兒的感知和學習能力,3歲為關鍵節點
    新生兒不僅具有驚人的感知、運動能力而且具有注意、記憶、學習能力和社交行為。例如,出生八小時後就會模仿成人吐舌頭,51天注視靶心圖可達15分鐘,嬰兒出生時便有顏色視覺,4個月時接近成人水平,24個月能正確認識和說出15種顏色。
  • 「3翻6坐8爬12走」靠譜嗎?0-4歲寶寶大動作能力訓練全記錄(建議...
    大動作的發育雖然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但媽媽在適當的時間用心的「訓練」也是能起到顯著的作用。下面是根據美國兒科學會、香港衛生署和世界衛生組織的權威意見總結的0-4歲寶寶大動作能力訓練全記錄,媽媽們果斷收藏吧!
  • 翻、爬、走、跑,娃什麼時候掌握各項大動作最好?媽媽耐心等一等
    寶寶八個月了還不會爬?媽媽請耐心等一等玲玲自從抱孩子去參加遊泳課回來之後,就一直愁眉不展,往日裡孩子都是交由婆婆照顧,最近玲玲卻對孩子極為上心。她一邊擺弄孩子一邊問老公:「你說咱家孩子都八個月了,怎麼一點爬的意思都沒有呢?」
  • 奠定孩子一生健康基礎,不能錯過5-17歲成長關鍵期
    審稿專家:沈理笑,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發育行為兒童保健科主任醫師5-17歲是兒童成長發育的關鍵期,需要關注孩子體質、視力、腦力等全面發展,為孩子的一生健康打好基礎。體質篇每到換季之時,兒童門診總是人滿為患。
  • 為什麼樹木總是這麼難畫?關鍵還是沒有掌握疏密關係
    為什麼樹木總是這麼難畫?關鍵還是沒有掌握疏密關係 今天來看看樹木應該怎麼畫才好看
  • 當寶寶學會爬的時候,寶媽們要注意這幾點,避免錯過爬行黃金期
    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媽媽們可以幫助爬得少的人想辦法彌補。二、如何鍛鍊爬行能力?1.0-1個月:在大人的監督下,寶寶醒著的時候,讓他們躺一會兒,具體時間看寶寶的接受能力,每天一兩次。2.2-4個月:寶寶頸部肌肉比較強壯,可以練提胸。在這個階段,寶寶每天至少要趴20分鐘。3.從3個月左右開始訓練,幫助寶寶學會翻身。
  • 以下年齡段,是男生身高增長的「關鍵期」,家長可別錯過
    因此,就體現出抓住孩子身高增加的「關鍵期」,是多麼重要。以下幾個年齡段,就是男生身高增長的「關鍵期」,家長要及時抓住,可不能錯過了。男生身高增長的「關鍵期」0-3歲的嬰幼兒時期蓋房子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呢?打地基。
  • 想要孩子更聰明,父母要做3件事,緊緊抓住大腦發育關鍵期
    但這課程要如何上,只需要掌握三個原則,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第一任老師」。 好多孩子在錯過這個階段後,再想學習新的內容就很難了,所以,作為孩子的媽媽,我們一定要利用這三年,在孩子的表達能力和聆聽、觀察的能力上多下功夫。
  • 抓住孩子語言的關鍵期,到底有多爽!
    第一個語言生長的關鍵期美國華盛頓大學的 Patricia Kuhl 博士,曾做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她讓嬰兒坐在父母的膝蓋上,然後訓練寶寶,當聽到一個聲音從「ah」到「ee」他們就轉頭。而當他們轉頭,黑盒子亮起,就會出現一隻敲鼓的熊貓。
  • 培養愛閱讀的孩子,抓住3個關鍵期,時間不會虧待愛讀書的孩子
    培養愛讀書的孩子,父母要把握三個關鍵時期第一個關鍵期是閱讀的萌芽期(0-2歲)這個時期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我覺得從胎教開始,做好胎教確實有一定效果。我給兩個孩子做胎教,他們出生後放的音樂會很安靜或者很好聽。他在胎教時讀的故事,出生後會感受到。
  • 新生兒視覺和動作如何訓練?專家建議:挑選寶寶玩具有學問
    文/可馨育兒 視覺訓練:玩具促進寶寶視覺發展有關專業人士對神經學研究得出結論,新生兒的視覺神經面對黑白顏色時會做出反應。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寶也在不斷發育,寶寶愛看人臉、家看色彩鮮豔的顏色,有時也能夠注視到複雜的曲線、局部、同心圓圖案。
  • 新生兒「超嫌棄」表情包火了,一個比一個戲精,父母一臉無奈笑翻
    歡歡(化名)寶寶出生以後,歡歡發了一個朋友圈特別有意思,配圖一張寶寶有點翻白眼的圖片,文字是:看來這是嫌棄投胎不好啊! 網友們紛紛分享了自己家寶寶一臉嫌棄的表情,那真是,一個比一個戲精,看完讓人大笑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