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翻6坐8爬12走」靠譜嗎?0-4歲寶寶大動作能力訓練全記錄(建議...

2020-12-25 什麼值得買

一個健康的寶寶並不只是身高體重頭圍的檢查達標,而坐起、爬行、走路,這些「大動作」在寶寶成長發育中都是重要的裡程碑。大動作的發育雖然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但媽媽在適當的時間用心的「訓練」也是能起到顯著的作用。

下面是根據美國兒科學會、香港衛生署和世界衛生組織的權威意見總結的0-4歲寶寶大動作能力訓練全記錄,媽媽們果斷收藏吧!

什麼是大運動

大運動是指涉及大肌肉群發育的大幅度動作,例如坐、翻身、爬、站、走、蹲、跑、跳等。WHO兒童運動成長標準工具包括坐直、站立(有支撐)、爬行(用手和膝蓋)、行走(有支撐)、站立、行走等六個大運動成長裡程碑。運動技能的發育有一定的規律,通過各種動作的發育水平,可以檢查出大腦的成熟程度。

世界衛生組織2006年發布的正常兒童大運動發育歷程圖

接近滿月的寶寶

四肢活動不協調,會經常用力舞動手臂或踢腿。趴著的時候,可以稍微抬起頭,將頭從一側轉到另一側。 經常握緊拳頭,本能反射地抓住放到手中的物件。 可以將手舉到視線範圍內,也可以送到嘴巴裡。對突如其來的聲音和移動,四肢會有強烈的反射動作。

媽媽可以這樣做

媽媽們要給寶寶多學習趴的機會,因為嬰兒從出生就可以趴著了。趴的時候讓寶寶前臂彎曲,兩隻小手放在前面,一旦撐不住頭部,可以給頭部一個保護。另外,每天可以做撫觸和被動體操。

滿三個月的寶寶

趴著時能抬起頭,還會用前臂支撐身體,挺起胸膛。 趴著或仰臥時可以抬腿踢來踢去。扶寶寶坐起來時,他會抬起頭,而且頭不會晃來晃去。 兩手可以張開,可以握拳。腳放在堅硬的平面時會向下蹲。會把手放到嘴邊吸吮。 會用力擺動身體和雙手,觸摸懸垂的物件並搖晃。

媽媽可以這樣做

這時候逗寶寶玩時不一定要仰臥在床上,讓寶寶俯臥(趴著),你可以拿一個彩色的並能發聲的玩具在寶寶的頭前部的距離搖響,這時,寶寶會用前臂和肘能支撐頭部和上半身的體重,使胸部抬起,臉正視前方。可以間斷的進行這種訓練,開始一次只練半分鐘,逐漸延長。

抱他出門的時候可以用腰凳或用背帶將孩子背在胸前或背後,在你走路時候他也可以自己把頭抬起來四處觀望了。

滿七個月的寶寶

可以從正反兩方向翻身(從俯臥到仰臥,從仰臥到俯臥)。趴著時能用手掌撐起頭部和上身。能用手支撐身體而坐,或不用手支撐也能坐一會兒。當被扶持站立時,寶寶可用腿支撐整個身體重量。伸手抓物件,把物件從一隻手交到另一隻手。會把五隻指頭湊在一起來撿起細小的物件。把玩自己的腳,還會將腳趾放進嘴裡。

媽媽可以這樣做

媽媽這時候可以有目的的訓練寶寶翻身,當寶寶處於覺醒狀態時,可以把寶寶仰臥的放在床上,然後將寶寶的左腿放在右腿上,託住其腰部,逐漸將寶寶推成俯臥姿勢。然後,用一色彩鮮豔的小玩具在寶寶的一側運動,吸引寶寶俯臥片刻,再將其翻回來,玩具放在寶寶身體另一側,同樣方式幫助寶寶翻過身,把玩具作為獎勵,每日數次。 

幫寶寶練習坐下來和學習平衡。你可以用手扶住他,用枕頭撐住他的背或者將他放在沙發角上,讓他學習平衡身體。很快他就能學會「三足鼎立」,也就是身體向前傾,用兩隻手臂幫忙平衡上半身,當然練習平衡時候,可用在他面前擺一些鮮豔、有趣的玩具,讓他有東西可以看。

滿十二個月的寶寶

不用協助就能自行坐好。 能坐穩在地上,並自如地轉動身體,拾取兩旁的物件。 能轉換姿勢,從坐著到爬行或趴著 。 以肚皮貼地、手臂撐起、兩腿蹬的方式向前爬行,有些孩子則用臀部在地上蹭行(即坐在地上用臀部移動身體) 。  會扶著家具自行站起來及步行。 扶著家具能站立良久,有時或可獨自站穩片刻。 由成人牽著手走路,有時可獨自走幾步。

媽媽可以這樣做:

媽媽們可以在地上鋪上墊子,鼓勵寶寶四處活動。鼓勵孩子學爬的時候,試著在他差一點點就可以夠到的地方放一些有趣的物體。當他的靈活性加強以後,用枕頭、箱子和沙發靠墊做一些小障礙物的爬行路線。

樓梯也是一個現成的障礙練習路線,雖然有些危險,但是手腳並用地爬樓梯是一種全身的大運動,鍛鍊手腳眼腦等部位協調,媽媽們只要監督好就行,千萬不要嫌髒而放棄。

讓寶寶推著比較結實的四輪小車、兒童手推車或平穩的椅子練習步行和平衡。這些器具一定要有一個可以手扶的把手,而且有一定重量,不會在他拉著站起時翻到。

還可以考慮固定的彈跳椅或活動中心(activity center)。他們沒有輪子,只有可以轉動、彈跳的座位。

賈靜雯的女兒用的彈跳椅最後,千萬不要使用學步車!學步車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容易翻倒。

1—2歲的孩子

自己走路,且平穩。除了快步行外,還開始跑。踮著腳站。會蹲下來撿起地上的物件而不會跌倒。拿或拖拉著玩具走路。不用幫助,就可以在家具上爬上爬下。會扶著欄杆上下樓梯。會踢球。

媽媽可以這樣做

媽媽們可以多讓孩子跑跑跳跳、玩滑梯、鞦韆等戶外遊戲鍛鍊體能。各種大小的球兒,給孩子踢和拋。

2—3歲的孩子

走路已接近成人姿勢,腳跟先於腳尖著地。可以倒退著走,可以轉大彎。走的時候還可以做其他事情,比如用手、講話、或者到處觀望。跑的非常流暢也更協調,還學會踢球,改變球的行進方向。能雙腳離地跳起和攀爬。能自行上落樓梯。會踏三輪車。

媽媽可以這樣做

不用費心去幫助孩子發展運動技能,他可以自行解決。這個年齡的孩子喜歡被背著走,喜歡在墊子上打滾,喜歡滑卻不太陡的滑梯,喜歡爬離地不高的平衡木。家長們只需要每天固定的時間讓他出去跑跳就可以啦。

3—4歲的孩子

可以毫不費力的站起、跑跳、大步前行,可以隨意向前向後,可以自如地上下樓梯,還能熟練的騎著三輪車到處跑。

當然,依舊要很小心的才能踮起腳尖或單腳站立片刻,從蹲姿站起和接球也頗為費力,但只要略微笨拙地向前張開手臂,他還是能接住比較大的球。

媽媽可以這樣做

這個年紀的孩子通常更對有計劃的遊戲感興趣,而不是這個搞搞那個弄弄,他們已經可以安心的花較長時間玩一種活動,比如堆沙子、疊積木等。他們也更喜歡融入其他孩子的一些小遊戲,哪怕只是追逐著跑。這時候,給孩子來一場野外探險也是很不錯的主意。

(本文文圖來自網絡)

C媽說

常說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其實不然。研究表明,愛運動、擁有健康身體的孩子們有一個更好的記憶力,更高的注意力以及認知效率。而且,孩子在幼年階段獲得的運動記憶,如騎車、打球等,一旦獲得,受益一生。雖說,總有一天孩子會爬會走,但在合適的時間恰當的介入,對於孩子的大運動發展好處多多。

CC爸媽,「CC爸媽」(ID:cc-bama):「中國父母學習計劃」推行者,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C媽-報社育兒編輯;養娃需要雞湯也需要指南,公益普及嬰幼兒餵養、睡眠、疾病、心理知識。~

相關焦點

  • 翻、爬、走、跑,娃什麼時候掌握各項大動作最好?媽媽耐心等一等
    寶寶出生後一歲以內,是寶寶大動作能力發展最快的階段。能否順利掌握大動作,通常被認為代表嬰兒發育情況寶寶在三歲之前,逐漸從一個沒有行動能力的小嬰兒成長為能自主活動的小朋友,正是因為熟練掌握了各項大動作。嬰兒大運動技能指的是所有大肌肉群的運動,每一項大動作發展都與支配該項動作的神經和肌肉的成熟程度有關。
  • 對號入座:6個月寶寶已具備9大能力,來看看你家娃發育達標了嗎
    對於小月齡寶寶來說發,判斷發育的是否達標,除了看身長、體重、頭圍外,還會看寶寶的大運動、精細動作、認知能力、語言能力等。 男寶寶:身高 63.7-73.3cm,體重 6.7-10.5kg,頭圍 41.0-46.3cm。
  • 寶寶1歲了還不會走?很正常,沒必要著急!
    在掌握自主翻身技能前,寶寶會先試著讓自己側身。如果寶寶此時還不能翻身,可以用玩具來引導,讓他先學側身,再學會自主翻身。2.獨坐:6-9個月寶寶6-7個月時,可以依靠其他物體或者在父母的幫助下,坐起來一會。8-9個月時,隨著肌肉和脊柱逐漸發育完善,寶寶可以自己慢慢坐起身來,並且不用依靠任何物體。
  • 「三翻六坐」不靠譜?寶寶翻身和月齡無關,重點要具備這3個能力
    鄰居小王家的寶寶已經4個月了,但是小王卻和我吐槽說非常擔心孩子的各項發育落後,因為她發現寶寶到現在都不會翻身,可比她家寶寶月齡小的孩子都已經翻得很熟練。小王為此很著急,甚至想要帶寶寶去醫院檢查身體,我趕緊對小王說,每個孩子的發育標準都是不同的,雖然民間有三翻六坐八爬周歲走的說法,可是並不適合所有的寶寶。
  • 0-6歲專注力敏感期,找準病因4步走訓練寶寶超強專注力
    1歲寶寶看書超認真,每次看書30-50分鐘,驚人專注力如何練成的?媽媽:0~6歲專注力敏感期,尊重發育規律進行有效幹預,從小養成專注好習慣。
  • 0-3歲不同月齡早教訓練匯總,看這一篇就夠了
    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大腦在3歲前基本就形成我們成人大腦的4/5,因此,3歲前是大腦發展的關鍵期,家長要充分挖掘這個時期孩子的潛能,以及對孩子能力、性格上的培養。每個孩子都具備潛在能力,但這種潛在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遞減,這也就是著名的教育學者卡爾·威特提出的,才能遞減法則,如圖所示:通過上圖,我們會發現,0-3歲具有天才的吸收力,一直到6歲前的教育,主要是通過遊戲的形式,提升孩子的潛能,希望我們每個家長,抓住3歲前的黃金期,和孩子在玩的過程中進行能力培養,那麼,所有的遊戲,家長就要把握尺度,有意識、有目的性的玩,通過充分調動四肢運動能力
  • 寶寶「4種徵兆」或代表發育遲緩!符合1歲寶寶的發育標準
    1歲內寶寶生長發育較快,幾乎一天一個模樣。如果自家寶寶與同齡的孩子差距有點大,家長就應該引起警惕。今天,天天和大家聊一聊,出現4種特徵可能代表寶寶或代表發育遲緩。第一個特徵:2個月寶寶還不會笑很多新生兒時期的寶寶就會笑,比如當睡夢中會發笑,這或許只是新生兒面部肌肉自然現象。
  • 「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寶寶超過這個月還不會坐,家長可要注意了
    關於寶寶幾個月會坐,從以前流傳下來最經典的育兒老話就是:三翻(3個月會翻身)六坐(6個月會坐)七滾(7個月會來回滾)八爬(8個月會爬),這句育兒老話是以前的人經過多年總結流傳下來的,與現代醫學理論基本上也是一致的。
  • 0-6歲兒童精細動作鍛鍊全手冊,提高寶寶的手、眼、腦協調能力
    2~3歲精細動作能力特點■用鉛筆或蠟筆畫豎線、橫線和圓圈;■可以一頁頁地翻書;■會用6塊積木搭高塔;■用寫字的姿勢握筆;■擰上或擰開瓶蓋、螺絲和門閂;■轉動把手。寶寶在玩耍中認知並學習使用這些工具,大幅提升動手能力,鍛鍊手部精細動作。這款玩具適合2歲左右的寶寶。3~4歲3歲以後,隨著孩子肌肉控制力和注意力的發育,開始掌握很多手指和手部的精細動作。
  • 新生兒的翻爬訓練切莫順其自然,錯過關鍵期難彌補,規律性要掌握
    關於寶寶「翻身」的那些事,你知道多少?俗話說的好:「三翻六坐七爬爬」,這就是大動作發育的規律特點,而翻身的關鍵時期也就是寶寶出生後的第三個月,所以我們要抓住這訓練的好時機。那為什麼有的寶寶學的比較快而有的卻很慢呢?
  • 寶寶三個月了,但還不會翻身,怎麼辦?
    家長的問題是為什麼自家寶寶3個月不會翻身,應該怎麼辦?此問題是小兒生長發育規律中的「嬰兒大動作發育的過程」。首先回答家長,按照嬰兒運動發育規律,3個月的孩子是不能翻身的,所謂兒科對嬰兒運動發育口訣:2抬4翻6會坐,7滾8爬周會走。所以,家長不用著急。
  • 孩子的翻爬訓練要上心,錯過難彌補,3種方法讓娃贏在起跑線
    現在天氣已經逐漸轉冷,進入冬天許多媽媽又擔心寶寶受涼,所以也不願意讓他們學習爬行;並且許多寶媽覺得,如果在冬天不會爬,到了春天寶寶照樣可以自然學會走路。所以,孩子不會翻爬似乎也沒有什麼大事。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學習翻爬不僅可以讓小寶貝的大腦得到充分發育,讓他們更加聰明,而且還能夠鍛鍊肢體的協調能力。
  • 鍛鍊寶寶4大能力的玩具,你家有嗎【7-9個月】
    同時,檯面上各種圖形和按鈕,在被按動時可以發出悅耳的音樂,非常鍛鍊寶寶整體的大運動以及精細運動能力。佐佑當時每天起床都要坐上健身架玩兒很久才下來,後來盒子回收走的時候我還挺不舍的不僅鍛鍊了寶寶的抓握能力、精細動作能力,還幫助寶寶提升色彩、音樂認知,以及手眼協調。同時,硬殼的小球也再也不擔心被佐佑咬壞啦。
  • 寶寶越早走路智商越高?這份大運動發育時間表,新手爸媽請查收
    走路早的寶寶不到一歲便能站立、行走,而晚的寶寶或於14~16個月才能夠獨立行走,這種差距或與孩子的自身發育情況有關。執筆:輯香定稿:楠楠說到寶寶的坐、爬、站、走等大運動,想必不少媽媽就要開始焦慮了,明明寶寶們出生時身高和體重都相差無幾,怎麼長著長著就差距這麼大呢?
  • 0-3歲寶寶最適合玩的玩具!
    所有的寶寶都會長大,伴隨著成長的還有寶寶各方面的能力。不同的成長階段,寶寶的需求也不一樣。寶寶的成長,離不開玩具,所以每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適合他們的玩具哦。0-3歲的寶寶適合玩什麼遊戲呢?又該怎樣給寶寶提供合適的玩具,引導寶寶做最適合的遊戲呢?小編為媽媽們一一介紹下!
  • 15個動作適合孩子的粗大運動訓練
    什麼是大運動?  大運動指身體的姿勢和由身體大肌肉控制的活動,如:俯臥抬頭、翻身、坐、爬、站立、行走、跑等。  孩子的大運動發育規律  1、由上至下:抬頭→翻身→坐→爬→站→走  2、由近至遠:肩→臂→肘→腕→手指  3、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協調到協調手舞足蹈→視物伸臂→伸手抓物  4、正向動作先於反向動作:先抓後放,先站後坐,先走後退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規律,但前後一般也就浮動1-2個月。
  • 貓咪看到寶寶在地上爬,接下來喵星人的動作,全家樂翻了
    貓咪看到寶寶在地上爬,接下來喵星人的動作,全家樂翻了 2020-12-12 00:
  • 一張嬰兒發育時間表,對照看你家寶寶達標了沒?
    說到0~1歲的寶寶智能發展,不少家長還停留在「說話、爬、走」的淺層概念階段,但其實,寶寶智能發展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大運動、精細運動、適應能力、語言以及社交行為。 「爬得快的孩子,學會說話肯定慢」「女孩就是比男孩先學會走路說話」「有些孩子不會爬就直接會走了」……這些話聽上去是不是特別耳熟?寶寶的發育規律真是如此?
  • 育兒園:百元以內的0-1歲寶寶玩具清單,包含安撫玩具、精細動作...
    寶寶還沒出生時,爸爸媽媽們就已經為寶寶開啟了買買買的大門,看到好看的、好玩的玩具先囤起來,沒準什麼時候就能玩上呢,可是發現好多囤貨1歲前的往往都沒辦法玩,難道1歲前的寶寶就應該吃吃吃、睡睡睡嗎?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適合0-1歲寶寶百元即可購買的玩具,涵蓋安撫玩具、精細動作、益智早教,不想讓寶寶錯過這個時間段就趕快收藏起來吧。
  • 0-3歲寶寶小腦增強計劃:日常3招鍛鍊寶寶平衡能力、協調性、樂感
    0~3個月的孩子運動能力有限,基本只會抬頭、翻身,而鍛鍊的方法,在前面文章有說得很詳細了,接下來我主要說說3個月以後該怎麼辦。8個月~1歲:爬行遊戲、踩點點1.儘可能讓孩子多爬等孩子8個月之後,就開始學會爬了,這個時候就一定要多爬! 一定要多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