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創新老舊小區公共空間更新模式 雙井街道新添兩處「井點」

2020-12-16 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12月16日電 日前,雙井街道小微空間改造項目「井點2號」和「井點3號」正式建成並對外開放,兩處閑置空間搖身一變,成為為居民提供便民服務、娛樂休閑、議事暢談的公共服務空間。

「井點2號」:閑置空間變身可回收垃圾智能回收站點

記者走進垂楊柳中街,一座以綠色為主色調的塔頂仿古式建築小屋格外顯眼,這裡便是雙井街道打造的可回收垃圾智能回收站點——「井點2號」。

「井點2號」外部的玻璃門上張貼著各類可回收物的剪貼畫,裡面用玻璃牆分割成公共區和回收區,公共區的牆上掛著小屋改造過程的照片和垃圾分類相關知識,回收區則用來放置居民投放的可回收物。

「『井點2號』採用智能化投放方式,周邊的居民隻要注冊賬號,就可以參與回收,沒有門檻,而且投放正確,就會有相應的收益。」雙井街道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居民注冊賬號後,還需要購買一個專用垃圾袋,裝滿後放回到小屋,再到牆邊領取空袋子循環使用。每個袋子上都有二維碼,居民掃碼領取後,袋子就自動和賬號綁定,後端完成稱重後,收益的金額就自動存儲到居民賬戶中。

「小屋回收物品不僅全程自助、方便快捷,而且可以直接拿錢,不需要什麼『積分兌換』,收益按期到賬。」前來投放垃圾的張先生說道。

據悉,「井點2號」位於垂楊柳中街東側,佔地約20平方米,原為一處臨街門面房,年久失修,建築品質基底較差,再加上無人管理,建築外部綠地已經成為了大件垃圾的丟棄處。今年,雙井街道辦事處聯合多部門,對此處進行了改造提升,打造成為集再生資源回收和社區文化衍生功能為一體的社區公共服務空間,為居民提供智能垃圾回收功能的同時,向居民進行生態文明、環保教育相關的文化內容宣傳。

據悉,井點2號自開張以來,區域的可回收物分出率也有了明顯提升。截至目前,井點2號的再生資源回收量從每周80-200kg上升到350-500kg,已經成功回收超過1500公斤的可回收物,其中織物、黃紙板、書報的投遞重量最高。

「井點3號」:低效邊角地邊變社區快樂「會客廳」

雙井街道「井點3號」。

「井點3號」和「井點2號」僅一字之差,建設風格和功能定位卻大不相同。「井點3號」位於廣渠門外大街26號院,是社區內的一處室外公共區域。經過合理設計和改造,這處建成30餘年的老舊小區一角,變身成為集便民服務、娛樂休閑、文體活動於一體的社區公共會客廳。

推開「井點3號」小院的門,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瑪瑙紅與祖母綠相間的透明玻璃門,在陽光下顯得通透明亮。庭院左側增設為休息區,在區域頂部設有伸縮涼棚,旁邊木質座椅方便居民在樓下曬太陽聊天。同時,小院內還修建了停車棚,可容納50輛自行車,20輛電動車。同時,雙井街道還在原有單元入口的樓梯旁增設了無障礙通道,方便老人出行。

位於「井點3號」的樓門議事廳。

記者了解到,「井點3號」最引人注目的竟是院中的一處玻璃房,該建築為樓門議事廳,居民有大事小情都可以在這裡商量。「因改造區域面積較小,我們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用玻璃作為牆面,可為居民營造出明亮及通透的氛圍。」雙井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小院裡還新增了花池、喬木叢和一面文化牆,牆上展示了小院曾經的照片和改造的過程。「每次我來這看到『井點3號』的」改造過程都感觸頗深,一有時間我就來這和鄰居們嘮家常。」一居民和記者說到。

(責編:鮑聰穎、高星)

相關焦點

  • 創新老舊小區公共空間更新模式 朝陽雙井「井點2號、3號」投用
    記者12月16日從朝陽區了解到,朝陽區雙井街道小微空間改造項目「井點2號」和「井點3號」正式建成並對外開放,兩處閒置空間搖身一變,成為為居民提供便民服務、娛樂休閒、議事暢談的公共服務空間,其中「井點2號」為可回收物回收站點,成為居民垃圾分類和便民服務點
  • 朝陽雙井街道 「井點2號、3號」建成開放 閒置小微空間變身資源...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12月16日,記者從朝陽區了解到,雙井街道小微空間改造項目「井點2號」和「井點3號」已於日前正式建成並對外開放,兩處閒置空間搖身一變,成為為居民提供便民服務、娛樂休閒、議事暢談的公共服務空間,其中「井點2號」為可回收物回收站點,成為居民垃圾分類和便民服務點
  • 【疏整促】「井點3號」上線!雙井街道全景樓院又雙叒「+1」
    說起「井點1號」「井點2號」小夥伴們一定還都有印象這不近日,「井點3號」也上線了!廣渠門外大街26號院的改造,只是雙井街道全景樓院建設的內容。雙井街道通過增加便民、休閒、文體活動等設施,探索微自治管理模式,打造精品樓門文化。
  • 同樂街道朝陽社區:老舊小區大掃除 乾淨整潔迎新年
    這段時間,同樂街道朝陽社區與街道掛鈎站辦的工作人員共20餘人,深入到轄區老舊小區開展「迎新年」環境衛生大掃除活動。在天平小區、同樂小區、桃花苑等無人管理、衛生狀況比較差的老舊小區,大家重點對門前亂堆亂放、花臺枯枝雜亂、牆面亂貼亂畫進行集中清理整治。
  • 這個「井點」,不同年齡段的居民,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
    鞦韆已經架好,坡道修葺完畢,明黃色的鋪裝充滿活力……7月15日,雙井街道小微空間「井點」以嶄新的面貌迎來了第一批前來體驗的居民。作為朝陽區「微空間·向陽而生」項目的第一個小微空間,「井點」已率先改造完成,即將正式開放。
  • 北京朝陽雙井啟用「井點」便民空間
    原標題:朝陽雙井啟用「井點」便民空間   本報訊(記者 李澤偉)北京青年報記者日前從朝陽區了解到,朝陽區雙井街道小微空間改造項目「井點2號」和「井點3號」正式建成並對外開放,兩處閑置空間搖身一變,成為為居民提供便民服務、娛樂休閑、議事暢談的公共服務空間,其中「井點2號」為可回收物回收站點,成為居民垃圾分類和便民服務點
  • 朝陽創衛病媒生物防制知識——雙井街道:「孑孓」,怎麼讀?
    ▼ 2018年7月26日,北京市愛衛會市級評審督導組來到雙井街道,對創建國家衛生區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進行專項驗收,我們喜提小組第二名的好成績!▼ 2019年4月16日,創衛市級食品安全檢查組來到雙井街道開展創衛食品安全檢查,隨機挑選了東三環中路輔路沿線四家餐飲單位,我們較為圓滿地完成了市級專家組的檢查任務。
  • 民生幸福樹標杆 堅持圍繞「三個最」,錢塘新區高品質描繪老舊小區...
    秉承著貼近居民需求、解決民生問題的角度出發,錢塘新區臨江街道迅速開展細緻摸底、實地踏勘,第一時間明確改造對象範圍、合理確定改造內容,第一時間將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工作列入重點領域改革任務以及民生實事工程,以「居民『點餐式』改造」「一次改造、長期保持」的改造思路,切實把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好事辦實、實事辦好。
  • 亮馬河兩處跨河橋梁將改造,實現燕莎橋至朝陽公園段通船
    「十四五」時期,朝陽區將聚焦壩河、亮馬河、北小河等河流,重點建設濱水空間,為城市增添藍綠交織的景觀廊道。這是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朝陽區第十六屆人代會第七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朝陽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期間,朝陽區將重點推進壩河(酒仙橋至二高速)、亮馬河(四環以下段)、北小河(第二三裡屯段)等濱水空間的建設。此外,還將完成亮馬河兩處跨河橋梁改造,實現燕莎橋至朝陽公園段通船。在水質改善方面,為使「南水」惠及更多市民,朝陽區完成了含豆各莊水廠供水範圍內的118個單位(小區)自備井置換和101家老舊小區內部管網改造。
  • 金普新區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涉及中長街道與金石灘
    筆者從大連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了解到,中長街道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設計正招標,招標人為大連金普新區光中街道辦事處,工程所需資金來源為財政;金石灘街道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設計正招標,招標人為大連金普新區金石灘街道辦事處,工程所需資金來源為財政。
  • 兩會圓桌·老舊小區改造|長效「換顏術」離不開資金共擔
    苑承建:老舊小區設施設備老化、公共區域缺乏管理等導致改造資金需求較高,但多數老舊小區受條件限制,公共區域資源普遍不足,企業參與改造後,可正常增加收入的地方有限。即使可以作為物業管理服務提供方介入改造,收費標準普遍較低。劉楚:與棚改等城市改造模式相比,過去多數觀點認為老舊小區改造的商業模型不成立,難以吸引社會資本的投資。
  • 【民生維度】「心橋」治理模式創新 解決老舊社區「頑疾」
    新華網重慶1月2日電(歐陽虹雲)存在安全隱患、沒有停車位、缺乏物業管理、環境髒亂差……這些往往是老舊小區的通病。如何讓老舊小區居民安居樂業,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問題。重慶巴南區創新性地實施「心橋」治理模式,將機關力量進一步向社區下沉,夯實最基層治理單元,解決了部分老舊社區環境的「頑疾」。
  • 建湖縣近湖街道:以密集攻勢開展老舊小區環境整治
    中國江蘇網9月21日鹽城訊 在建湖縣近湖街道季埝社區的人和新村小區,調集的80餘名農民工,對小區雜樹雜草、亂堆亂放的集中整治;在太平村的潤元公寓,派出了70多名志願者和勞力,開展毀綠種菜、野廣告清理;位於城郊的近湖社區翠谷玉苑小區,組織120多名執法人員和保潔員對私拉亂建、私佔公共空間種植藤蔓瓜果進行集中治理
  • 泰州海陵城北街道黨建引領 給老舊小區築起「防火牆」
    本報訊(記者 顧佳 通訊員 張俊)近日,海陵區城北街道京都花園住宅小區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裝置安裝完畢,將徹底解決長期以來因為高空拋線充電帶來的安全隱患。今年以來,海陵城北街道黨工委將老舊小區消防安全隱患整治確定為「書記項目」,著力在黨建引領、重點整治和長效治理上下功夫,以高質量「書記項目」攻堅四類消防安全隱患,破解消防安全風險防控難題,為老舊小區築起消防安全「防火牆」。據介紹,城北街道現有居民小區37個,其中老舊小區34個,為建築密集的平房區、年代久遠的多層小區以及少部分小高層小區,消防安全隱患突出。
  • ...廊坊一老舊小區改造內容來了!(附2020年廊坊市老舊小區改造名單)
    【城事】廊坊一老舊小區改造內容來了!(一)居住功能方面:優化和完善老舊小區各項設施,補齊功能短板,包括房屋牆麵粉刷(外牆粉刷、護欄粉刷、內牆粉刷、扶手修補等)、規範樓內管線、排水管網改造(主管網及砌築井的更換)、 樓梯間對講系統 、新建儲物間等。
  • 河北邯鄲老舊小區改造面子美裡子實
    劉學維攝(中經視覺)河北省邯鄲市創新改造機制、管理機制、服務機制,陸續投入資金30多億元,完成了1064個老舊小區改造,小區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得到提升,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居民說了算老舊小區改不改、怎麼改,居民最有發言權。因此,邯鄲市建立基層主體機制,將改造實施主體下放至基層街道,在老舊小區改造的前、中、後三個階段,尊重居民需求,充分體現居民意願。
  • 「舊貌換新顏」達州老舊小區改造,「改」出來的幸福生活
    為了進一步加快老舊小區改造,達州還創新推進3個被列為2020年全省老舊小區改造試點示範項目,探索推動城市有機更新與治理機制。通川區朝陽街道馬房壩社區春蘭小區發動居民籌措65萬元(戶均籌資2697元),打造出「小而全、小而優、小而美」的智慧小區。老舊小區改造後更加安全、便民、宜居,越來越多的居民主動出資支持改造,通川區馬房壩社區五一花園小區C、D棟業主自籌6餘萬元改造小區,示範帶動效應凸顯。
  • 老舊小區的綜合整治與物業管理實踐
    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成為當前乃至「十四五」期間的重要抓手,也是拉動投資和消費、促進經濟內循環的重要手段。2020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部署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相關工作。
  • 朝陽區雙井一處街心花園亮相,裡面這些設施是小朋友們共同決定的
    孩子們在「井點1號」玩耍。胡鐵湘 攝什麼是兒童友好社區以社區為依託,以保護兒童權利和促進兒童發展為宗旨,以0歲至18歲兒童及其監護人和其他家族成員為服務對象,在安全友好的社區公共空間裡提供包括文化、教育、健康等多維度的普惠型服務。怎樣建設兒童友好社區?
  • 撫州老舊小區將這樣改造…
    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與提升社區治理能力相融合,創新小區治理模式,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完善小區長效管理機制,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格局。(三)改造範圍和工作目標。(三)推行區塊化改造模式。大力推行區塊化改造模式,合理拓展改造項目實施地域範圍,結合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城市更新等工作,鼓勵符合條件的相鄰小區及周邊地區統一實施,做到統一設計、統一改造、統一管理,成街連片整體改造,實現片區服務設施、公共空間共建共享,打造15分鐘生活圈。